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 间:2016年9月12日
地 点:江苏省盐城中学
授课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李仁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吗?1968年。当时食指是一个20岁的热血青年。他曾经不能免俗,像大多数幼稚青年一样狂热过,然而他并没有失去自己的良知,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思想。所以当他写出一首首不满现实处境、向往美好未来的诗篇,并被大批青年学生追捧时,他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警告和审查。你们知道这首诗发表之后产生过多大的影响力吗?一位当权的领导曾经这样评价道:“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在黑板的一侧竖行,板书这十几个字)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对这位诗人的介绍。(学生快速阅读)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相信未来》。先请同学们自由吟诵,看看怎样才能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意味来。
(众自由吟诵,声音渐低……)
师:声音渐低,说明同学们差不多已经把诗读顺了。现在我请几个同学单独来读,看看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感情、语气来。
生1:……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生2:……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生3:……(同生1)
师:三位同学读得都不错,但有一处差异较大,大家有没有听出来?
众:第三节(即上面所引用的读法迥异的几个句子)。
师:两种读法,究竟哪一种比较好呢?
师: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要知道怎么读,不妨先来理解这几个句子。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你们看看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生1、生3:“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生2:“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师:究竟哪一个说得对?
师:我们先别忙下结论。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
(一位同学呈现出如梦初醒的样子)
生4:“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
师:大家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正在这时,教室外面走廊栏杆上晒着的几根拖把突然地进入授课者的眼帘,于是他灵机一动,指着恰好疏密有致地平放着的拖把。)
师:请大家开下小差,朝走廊看,几根拖把像不像“手指”?像不像由几个浪线组成的“排浪”?
众:真像。
师:你们可理解“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一句的读法了吧?
(由于灵活地把教室外面的现场情景开发成课程资源,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起来)
众:哦——
师: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众:比喻。
师:如果通俗地表述一下,这句应该怎么读?
生5: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师:你能如法炮制,把第二句也改写一下吗?
生5: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师: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掌往上托起来,看看有没有大海的面积感、体积感。
(他们都举起手,展开手掌)
众:有。
师:再看第三句,“曙光”跟“笔杆”有没有相似点?
生6:有,它们都是笔直的。
师: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
(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尝试起来,体验诗句所写的意思。)
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但真的这样说,有没有诗味了?
众:没有。
师:“用手指、手掌、笔杆写字”这样简单的意思,一旦用“排浪”“大海”“曙光”来比喻,气象就变得壮阔起来,读来惊天动地。同时,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有谁能模仿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写几个句子?
生7:在黑板那深邃的天空上,/老师镶嵌上文字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掌声)
师:漂亮!有诗味!可是这几句如果要来得通俗一点,又怎么说?
生8:在像那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上,/老师镶嵌上像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师:句子确实通俗了,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失去了。以后读诗或者写诗,都要注意这一特点。刚才我们一起攻克了难关,现在理解起来可容易多了吧?请同学们把全诗再次朗读一下。
(读毕)
师:通过吟诵和朗读,我们逐渐走进了诗行之中,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样的诗歌,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和评价呢?刚才我介绍时代背景时,提到了一位当权的领导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评价(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对这样的解读和评价,你们有什么看法?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没有道理,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有道理,还有人没有明确地表态。授课者决定让他们进行辩论。)
师:认为没有道理的人,请陈述理由。 生9:我们认为没有道理,因为这是一首面对残酷现实,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诗,而不是“灰色的”。
师:认为有道理的人,也请陈述理由。
生10:我认为那句话有一定道理。她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实际上,诗人对“现在”就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嘛。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0:我是从开头两节看出来的。
师:这两节似乎没有写“现在”吧?
生10:沒有明写,但我通过一系列意象感悟到了。
师:哪些意象?
生10:第一节中,诗人用“蜘蛛网”比喻当时强大的黑暗势力;第二节中,用“深秋的露水”比喻失望的泪水,用“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比喻属于自己的机会、荣誉、成功被剥夺了,“枯藤”比喻被摧残的生命。这一系列意象,都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的残酷。这不正是“否定现在”吗?
师:其实按照食指诗的最后一句话,那句话似乎应该改为“(食指这个人)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就是否定现在”,因为食指太热爱生命了,他决不愿意把“现在”中的“我”也“否定”掉。然而,与食指的生命观相反,当时却有多少知识分子、干部和普通百姓在“否定现在”时,也一并把自己“否定”掉了——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比如,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
(教室里一片凝重)
师:他们是多么的无奈、无助!这样的心境,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这是否就可以成为他们轻生的理由呢?食指在他的另一首诗《热爱生命》中写道:“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请大家把语文读本(必修二)打开,齐读食指的《热爱生命》。
(齐读)
师:正因为诗人以“热爱生命”作为内核,所以他才“相信未来”。我们再回到《相信未来》。请同学们深思一下,“相信未来”中的“未来”究竟有什么内涵?
生11:由第四节可以看出,是指“未来人们的眼睛”。
师:“眼睛”有什么特点?
生11:“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
师:这是形象的说法,你能从下文中找到更好的解释吗?
生11:“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师:这里,诗人根据相似点,以“眼睛”来象征“评定”。在慨叹“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的食指看来,“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属于“未来”的。这是无奈、无助中固执的希望,固执的信仰。“固执”,这是《相信未来》里出现两次的关键词语。固执——其实是有点无理的,但“无理而妙”。这使我想起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之一——“思来者”,即渴望并且相信有理解自己的未来人、后人。历史自有公道,人民自有良心,未来人、后人也许最终会给予一个人“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司马迁遭受宫刑,仍然“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继续创作《史记》,最终不是得到了未来的人们“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了么?请大家把《相信未来》4至7节读一下。
(齐读)
师:到现在为止,好像还有一部分同学对黑板上的那句话没有表态;不过,你们不表态,也正是表态:那句话,既有道理,也没道理。
(大家笑起来,笑得很满足)
师:总之,“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是有道理的,这说明她认知水平不错(大笑)。但由于她的立场是反动的,所以她把食指的诗定性为“灰色”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觉得,食指的诗是并不是“灰色”的,而是绿色的:他的诗是生命的赞歌,是通向未来之路的进行曲。最后让我们齐读《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前者由一二组读,后者由三四组读。
(在朗朗书声营造出的课堂高潮氛围中结束)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中学]
地 点:江苏省盐城中学
授课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李仁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吗?1968年。当时食指是一个20岁的热血青年。他曾经不能免俗,像大多数幼稚青年一样狂热过,然而他并没有失去自己的良知,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思想。所以当他写出一首首不满现实处境、向往美好未来的诗篇,并被大批青年学生追捧时,他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警告和审查。你们知道这首诗发表之后产生过多大的影响力吗?一位当权的领导曾经这样评价道:“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在黑板的一侧竖行,板书这十几个字)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对这位诗人的介绍。(学生快速阅读)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相信未来》。先请同学们自由吟诵,看看怎样才能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意味来。
(众自由吟诵,声音渐低……)
师:声音渐低,说明同学们差不多已经把诗读顺了。现在我请几个同学单独来读,看看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感情、语气来。
生1:……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生2:……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生3:……(同生1)
师:三位同学读得都不错,但有一处差异较大,大家有没有听出来?
众:第三节(即上面所引用的读法迥异的几个句子)。
师:两种读法,究竟哪一种比较好呢?
师: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要知道怎么读,不妨先来理解这几个句子。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你们看看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生1、生3:“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生2:“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师:究竟哪一个说得对?
师:我们先别忙下结论。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
(一位同学呈现出如梦初醒的样子)
生4:“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
师:大家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正在这时,教室外面走廊栏杆上晒着的几根拖把突然地进入授课者的眼帘,于是他灵机一动,指着恰好疏密有致地平放着的拖把。)
师:请大家开下小差,朝走廊看,几根拖把像不像“手指”?像不像由几个浪线组成的“排浪”?
众:真像。
师:你们可理解“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一句的读法了吧?
(由于灵活地把教室外面的现场情景开发成课程资源,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起来)
众:哦——
师: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众:比喻。
师:如果通俗地表述一下,这句应该怎么读?
生5: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师:你能如法炮制,把第二句也改写一下吗?
生5: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师: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掌往上托起来,看看有没有大海的面积感、体积感。
(他们都举起手,展开手掌)
众:有。
师:再看第三句,“曙光”跟“笔杆”有没有相似点?
生6:有,它们都是笔直的。
师: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
(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尝试起来,体验诗句所写的意思。)
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但真的这样说,有没有诗味了?
众:没有。
师:“用手指、手掌、笔杆写字”这样简单的意思,一旦用“排浪”“大海”“曙光”来比喻,气象就变得壮阔起来,读来惊天动地。同时,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有谁能模仿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写几个句子?
生7:在黑板那深邃的天空上,/老师镶嵌上文字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掌声)
师:漂亮!有诗味!可是这几句如果要来得通俗一点,又怎么说?
生8:在像那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上,/老师镶嵌上像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师:句子确实通俗了,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失去了。以后读诗或者写诗,都要注意这一特点。刚才我们一起攻克了难关,现在理解起来可容易多了吧?请同学们把全诗再次朗读一下。
(读毕)
师:通过吟诵和朗读,我们逐渐走进了诗行之中,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样的诗歌,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和评价呢?刚才我介绍时代背景时,提到了一位当权的领导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评价(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对这样的解读和评价,你们有什么看法?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没有道理,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有道理,还有人没有明确地表态。授课者决定让他们进行辩论。)
师:认为没有道理的人,请陈述理由。 生9:我们认为没有道理,因为这是一首面对残酷现实,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诗,而不是“灰色的”。
师:认为有道理的人,也请陈述理由。
生10:我认为那句话有一定道理。她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实际上,诗人对“现在”就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嘛。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0:我是从开头两节看出来的。
师:这两节似乎没有写“现在”吧?
生10:沒有明写,但我通过一系列意象感悟到了。
师:哪些意象?
生10:第一节中,诗人用“蜘蛛网”比喻当时强大的黑暗势力;第二节中,用“深秋的露水”比喻失望的泪水,用“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比喻属于自己的机会、荣誉、成功被剥夺了,“枯藤”比喻被摧残的生命。这一系列意象,都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的残酷。这不正是“否定现在”吗?
师:其实按照食指诗的最后一句话,那句话似乎应该改为“(食指这个人)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就是否定现在”,因为食指太热爱生命了,他决不愿意把“现在”中的“我”也“否定”掉。然而,与食指的生命观相反,当时却有多少知识分子、干部和普通百姓在“否定现在”时,也一并把自己“否定”掉了——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比如,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
(教室里一片凝重)
师:他们是多么的无奈、无助!这样的心境,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这是否就可以成为他们轻生的理由呢?食指在他的另一首诗《热爱生命》中写道:“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请大家把语文读本(必修二)打开,齐读食指的《热爱生命》。
(齐读)
师:正因为诗人以“热爱生命”作为内核,所以他才“相信未来”。我们再回到《相信未来》。请同学们深思一下,“相信未来”中的“未来”究竟有什么内涵?
生11:由第四节可以看出,是指“未来人们的眼睛”。
师:“眼睛”有什么特点?
生11:“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
师:这是形象的说法,你能从下文中找到更好的解释吗?
生11:“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师:这里,诗人根据相似点,以“眼睛”来象征“评定”。在慨叹“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的食指看来,“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属于“未来”的。这是无奈、无助中固执的希望,固执的信仰。“固执”,这是《相信未来》里出现两次的关键词语。固执——其实是有点无理的,但“无理而妙”。这使我想起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之一——“思来者”,即渴望并且相信有理解自己的未来人、后人。历史自有公道,人民自有良心,未来人、后人也许最终会给予一个人“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司马迁遭受宫刑,仍然“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继续创作《史记》,最终不是得到了未来的人们“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了么?请大家把《相信未来》4至7节读一下。
(齐读)
师:到现在为止,好像还有一部分同学对黑板上的那句话没有表态;不过,你们不表态,也正是表态:那句话,既有道理,也没道理。
(大家笑起来,笑得很满足)
师:总之,“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是有道理的,这说明她认知水平不错(大笑)。但由于她的立场是反动的,所以她把食指的诗定性为“灰色”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觉得,食指的诗是并不是“灰色”的,而是绿色的:他的诗是生命的赞歌,是通向未来之路的进行曲。最后让我们齐读《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前者由一二组读,后者由三四组读。
(在朗朗书声营造出的课堂高潮氛围中结束)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