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招生季的来临,希望孩子将来能出国留学的家长总是在这个时候陷入困难的抉择。
开车走在首都机场第二高速的时候,你可以在某个路段远远地望见北京爱迪学校。横贯学校的湖泊、西式风格的高尔夫球场和运动馆还有带有漫画色彩的教学楼和宿舍会让人的好奇感油然而生。2016年3月9日上午,《留学》一行人来到这个美好的地方。连虓校长已经在门口迎接,优雅的微笑和礼节很快驱散了一行人来时路上的寒意。连校长的办公室里,陈设着几张简单的桌椅,窗是落地的,窗外正对着湖泊。与窗相对的墙上挂着一幅爱迪学校学生绘制的油画,连校长指着油画很开心的说,“爱迪会定期举办油画大赛,这是优秀作品之一。”说完,他又意犹未尽的补了一句,“孩子们真的很有天 赋。”
29岁出国“家人都哭了”
连虓,北京“老炮儿”,生于20世纪60年代,现任北京爱迪学校城市校区执行校长。曾被凤凰网称为“育人者”连虓,教育界也都尊称其为国际教育专家。然而说起他年轻时的经历,却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1978年,中国恢复中考,连虓是当时第一批参加中考的考生之一。由一个不折不扣的调皮捣蛋“熊孩子”变成中考恢复时的“老一届”,连虓的应试之路开始了。1980年,连虓参加了中国的第四届高考,并顺利的考入北京经济学院(现在的首都经贸大学),主修经济学。
毕业之后,连虓进入一家既有行政职能又有企业职能的双轨制的政府部门工作,做的是生产资料的流通(现在叫物流),直至29岁,他一直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但是他的心里总是暗流涌动,“当时的中国在经历大的改革,部委机关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给人生转型”的想法使得连虓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国。
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家人都哭了,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连虓清楚自己的目标,去澳洲、学教育都是他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他告诉《留学》记者,“到现在,我还是喜欢那些有缺点的孩子,不管是爱打游戏的还是爱谈恋爱的,都没问题,有缺陷的孩子才更有激情,我自己当初也是这么个人。”
盘子洗还是不洗这是一个问题
“没想到出去以后的路会那么艰难”谈到当时留学澳洲的感受时,连虓颇有感触的 说。
当年的留学生并没有什么钱,尽管连虓是带着远大理想去澳洲的,但由于生存的挑战,他也不得不面对生活,洗盘子、开集装箱、摘草莓。这些都是当时留学生的必修课。此时的连虓笑谈那段经历,“当时大家曾经的职业可能是老师、医生、律师等等,但来到澳洲,大家都成了同行——洗盘工。”
虽然生活的现状如此,但连虓极力不让自己陷入生活的泥潭,有的人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对洗盘子这件事情听之任之了,因为多洗盘子同样可以买车,找女朋友。但连虓不认同这种自我满足式的生活,他的定位不在这个层次。他不是为了洗盘子而洗盘子,而是时刻努力使自己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定位上。
别人都在吃喝玩乐,自己却过得像个苦行僧的连虓虽然有苦恼,但他还是按照他的计划去坚持他的生活,连虓说,“只要你执着的走,即使还没达到目标,也在无限接近目标。”他当时有着非常明晰的计划:拿学位、拿职业资格证书、拿绿卡、拿工作经验。正是心中有着这些高山,连虓才能那样平静的看待脚下的泥淖。后来的连虓,不仅拿到澳洲绿卡,而且在当地买了房子,他本人亦成为了一名教育家,对于澳洲的风土人情可谓了如指掌。他当初的目标,基本都实现了。
真正安全的学校一定是盈利的学校
1997年,连虓回到了北京,开始了他的教育之路。2004年的时候,爱迪学校成立,需要一个既懂国外教育又懂国内教育、既懂纯正教育又对经济在行的人来带领团队,所有这些条件的集中点就是连虓。连虓当仁不让的抓住了这个机遇,和一个团队一起运作这个新兴的学校。
到现在,爱迪学校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回顾这段经历,连虓用“玩命”二字来概括这其中的艰难和他们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连虓说,“想做好一件事,就要脱一层皮。”最初的爱迪,在没有任何国际教育经验的情况下成立。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提供参考,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定位,中国的家长有什么需求,这些都是未知数。连虓说:“当时这所学校就像沙漠中的小片绿洲一样,扩大和推广起来异常艰难,能让学校运作是重中之重。”
即使学校处在艰难的情况当中,连虓还是坚持保证学校的盈利。连虓提到,“在家长眼中,真正安全的学校绝不是不盈利的,完全不盈利的学校也会让家长们觉得这里没有安全感。”当然,爱迪学校也有高屋建瓴的理念支撑,但更重要的还是能够将这所学校运作起来,让它不断地完善,以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
从幼儿园到高中每年招生3000人
如今的爱迪,拥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国际课程,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3000人以上,仅高中部就有18个班,全部教职工有1000人左右,学校的师生比例为1:4。在课程上,爱迪国际学校拥有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三个国家的课程,为中国境内的中、外籍学生系统地提供双语幼儿园、双语小学、双语初中、全英文澳大利亚高中(WACE)、大学预科、大学文凭、本科及雅思英语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爱迪学校也是澳大利亚西澳州政府教育署课程委员会正式授权的国际大学录取考试TEE( Tertiary Entrance Examination )中国唯一考试中心。学生参加 TEE 考试可直接报考或申请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西兰的奥克兰理工大学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等近千所世界名校。目前,学校已输送 2000 多名学生前往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新西兰等世界各国深造,90% 以上获得了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70% 以上移居了海外。
另外,北京爱迪学校还拥有丰富的海外院校资源,并与这些学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爱迪学校在选择海外院校时,通常都与当地政府级的院校合作,学校可以代表合作院校的招生标准,将考试中心直接安排在爱迪学校。比如澳大利亚,爱迪学校可以代表澳大利亚教育部的课程委员会,在爱迪学校的学生享有同澳大利亚高中学生同等的待遇。提到这一点时连校长颇为自信的说,“拥有考试中心的爱迪,成为了一个平台,它不针对哪一个学校,而是面向全世界的,这里的学生完全根据成绩去选择大学。”值得一提的是,爱迪学校还拥有自己的大学预科,这是爱迪自主研发的一套课程体系,目前已得到了国外大学的认可。 爱迪学校的平台搭建不光是在院校方面,更具特色的是他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爱迪,“专业人作专业事”的观念从校长到教职工一以贯之。教师只负责教学工作,规划师负责学生的路线规划,学生服务中心负责学生的签证、文书等,学术指导委员会控制所有的教学质量和课程研发,由此,爱迪学校就把所有的理念有效的建构在明晰的分工中,从而使之合理的运作起来。连虓说,“教育不能只是将理念束之高阁,理念的落地效应远高过理念本身的意义。”
用经济学思维去做教育
用教育学理念回报经济
2015年的国际高考(WACE),爱迪学校有6位学生考了99分以上,62位学生考了90分以上,90分以上的成绩意味着他们可以进入世界前50的大学。多年来,北京爱迪学校一直保持着零失败率的成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都可以学有所成,这是辛苦工作的连校长及其团队最开心的地方。连校长说,“让我最开心的还不仅仅是他们的成绩,许多孩子中考时并不是很成功,刚来时状态都不是很好,但在爱迪,看到他们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令人欣慰。”爱迪学校整理了一本册子,上面记录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在爱迪的动人时刻,所有家长的感言中,有一点趋于一致,“孩子在爱迪不仅英语和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变得阳光、乐观和独立了。”谈起这些时,连校长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蜜的微笑,他说,“这就是一个教育者最幸福的事。”
当然,连校长教育学生和家长包括领导学校团队的时候是非常讲究智慧的。曾经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找连校长,说这孩子没救了,沉迷游戏。连校长对这位家长说,“我不这么认为,当下游戏产业是世界第一产业,加拿大的谢尔丹大学的游戏行业就非常有名,把游戏打到顶尖级,同样是大师,好好学习,去考一所好大学,然后从事与游戏相关的行业,既有兴趣又有动力,您的孩子一定也能成为成功者。”为了起到团队带头作用,也更好的服务于在假期才能留出空闲时间的家长,连校长自己连续好几年在大年三十坚守在学校。有一次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去年的大年三十,我正在爱迪的院子里扫雪,一位从高速上开车的家长看到了学校,拐下路口本想参观一下,没想到居然看到校长在学校里扫雪,就为这个原因,这位家长就相信我这个校长,也相信这所学校,回头就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了。”说完,连校长又一次开心的笑了起来。
然而每一段路程都有不同的挑战与机遇,连虓坦言,“走过了12年历程的爱迪学校在今天其实遇到了瓶颈期。”学校模式已基本定型,各种国际教育学校或机构在当下中国层出不穷,在这种大环境中,爱迪应该怎样抉择?又怎么去应对?这些都是作为教育者的连虓时刻在考虑的问题。
“家长需要再教育,家长资源需要再利用,我准备请专家做一系列的讲座,这些很多都是现成的家长资源,互相学习,合理利用,才能把资源最大化”,连虓这样告诉记者。在连校长看来,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打开家长们的心,让家长们更为深刻的了解到国际学校、国际教育的瓤而不是皮。说到这些讲座的投入问题时,连校长说道,“投入的是经济,赚到的是口碑,用经济学思维去做教育,用教育学理念回报经济,这是爱迪学校能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访谈摘录
Q=王阳
A=连虓
Q:虽然国际教育在中国大量兴起,但对于国际教育的定义大家却莫衷一是,您是怎么定义国际教育的?
A:所谓国际教育是指:与世界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所接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包括课程体系、授课方式、考核标准和教学平 台。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尽管国家、民族、信仰、利益有所不同,并且各有其核心的文化和价值观,但各国之间还存在着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如民主、博爱、平等、自由等。国际教育与用哪种语言授课无关,拿哪国的文凭无关。国际教育不是美国的,也不是澳洲、加拿大的。国际教育不只能理解为拿文凭,学校里面课本知识的传授,它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一部分,教育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这就是西方力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呼声和懂得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从而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共享人类的文化成果。
Q:身为有多年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的教育者,您是怎么定义教育学的?
A:我曾经实用性的把教育学归类为三门科学:生命科学、哲学和心理学。
生命科学:我们的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禀赋、思维和潜质,(动手的、动脑的、理工科的或者文学方面的)因材施教地为孩子的发展方向设计一个路线图。大致地了解孩子将来适合从事哪些行业的工作。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孩子以及不适应孩子发展特点的教育往往都事与愿违,尽管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理想。
哲学: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懂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尽管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组成这个世界的主流一定不是污泥浊水,而是阳光雨露。这样孩子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乐观地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心理学: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在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了解孩子的心理,选择正确的时机和恰当的方式,事半功倍地将正能量注入孩子的心中,及时解决问题。
Q:您认为怎样的留学才是理性、健康的?
A:凭借在爱迪的多年的经验,我认为理性、健康的留学应该遵循三个战略:第一,做好知识储备计划。你是谁?你出去做什么?哪个国家好,好在哪儿了?那些东西是你缺乏的?那些东西是你的优势?把这些都想清楚,能避免出国之后的被动;第二,专业定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结合留学国的发展空间,定位好自己的专业;第三就是冲击名校,没什么说的,一定要考 上。
开车走在首都机场第二高速的时候,你可以在某个路段远远地望见北京爱迪学校。横贯学校的湖泊、西式风格的高尔夫球场和运动馆还有带有漫画色彩的教学楼和宿舍会让人的好奇感油然而生。2016年3月9日上午,《留学》一行人来到这个美好的地方。连虓校长已经在门口迎接,优雅的微笑和礼节很快驱散了一行人来时路上的寒意。连校长的办公室里,陈设着几张简单的桌椅,窗是落地的,窗外正对着湖泊。与窗相对的墙上挂着一幅爱迪学校学生绘制的油画,连校长指着油画很开心的说,“爱迪会定期举办油画大赛,这是优秀作品之一。”说完,他又意犹未尽的补了一句,“孩子们真的很有天 赋。”
29岁出国“家人都哭了”
连虓,北京“老炮儿”,生于20世纪60年代,现任北京爱迪学校城市校区执行校长。曾被凤凰网称为“育人者”连虓,教育界也都尊称其为国际教育专家。然而说起他年轻时的经历,却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1978年,中国恢复中考,连虓是当时第一批参加中考的考生之一。由一个不折不扣的调皮捣蛋“熊孩子”变成中考恢复时的“老一届”,连虓的应试之路开始了。1980年,连虓参加了中国的第四届高考,并顺利的考入北京经济学院(现在的首都经贸大学),主修经济学。
毕业之后,连虓进入一家既有行政职能又有企业职能的双轨制的政府部门工作,做的是生产资料的流通(现在叫物流),直至29岁,他一直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但是他的心里总是暗流涌动,“当时的中国在经历大的改革,部委机关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给人生转型”的想法使得连虓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国。
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家人都哭了,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连虓清楚自己的目标,去澳洲、学教育都是他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他告诉《留学》记者,“到现在,我还是喜欢那些有缺点的孩子,不管是爱打游戏的还是爱谈恋爱的,都没问题,有缺陷的孩子才更有激情,我自己当初也是这么个人。”
盘子洗还是不洗这是一个问题
“没想到出去以后的路会那么艰难”谈到当时留学澳洲的感受时,连虓颇有感触的 说。
当年的留学生并没有什么钱,尽管连虓是带着远大理想去澳洲的,但由于生存的挑战,他也不得不面对生活,洗盘子、开集装箱、摘草莓。这些都是当时留学生的必修课。此时的连虓笑谈那段经历,“当时大家曾经的职业可能是老师、医生、律师等等,但来到澳洲,大家都成了同行——洗盘工。”
虽然生活的现状如此,但连虓极力不让自己陷入生活的泥潭,有的人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对洗盘子这件事情听之任之了,因为多洗盘子同样可以买车,找女朋友。但连虓不认同这种自我满足式的生活,他的定位不在这个层次。他不是为了洗盘子而洗盘子,而是时刻努力使自己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定位上。
别人都在吃喝玩乐,自己却过得像个苦行僧的连虓虽然有苦恼,但他还是按照他的计划去坚持他的生活,连虓说,“只要你执着的走,即使还没达到目标,也在无限接近目标。”他当时有着非常明晰的计划:拿学位、拿职业资格证书、拿绿卡、拿工作经验。正是心中有着这些高山,连虓才能那样平静的看待脚下的泥淖。后来的连虓,不仅拿到澳洲绿卡,而且在当地买了房子,他本人亦成为了一名教育家,对于澳洲的风土人情可谓了如指掌。他当初的目标,基本都实现了。
真正安全的学校一定是盈利的学校
1997年,连虓回到了北京,开始了他的教育之路。2004年的时候,爱迪学校成立,需要一个既懂国外教育又懂国内教育、既懂纯正教育又对经济在行的人来带领团队,所有这些条件的集中点就是连虓。连虓当仁不让的抓住了这个机遇,和一个团队一起运作这个新兴的学校。
到现在,爱迪学校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回顾这段经历,连虓用“玩命”二字来概括这其中的艰难和他们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连虓说,“想做好一件事,就要脱一层皮。”最初的爱迪,在没有任何国际教育经验的情况下成立。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提供参考,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定位,中国的家长有什么需求,这些都是未知数。连虓说:“当时这所学校就像沙漠中的小片绿洲一样,扩大和推广起来异常艰难,能让学校运作是重中之重。”
即使学校处在艰难的情况当中,连虓还是坚持保证学校的盈利。连虓提到,“在家长眼中,真正安全的学校绝不是不盈利的,完全不盈利的学校也会让家长们觉得这里没有安全感。”当然,爱迪学校也有高屋建瓴的理念支撑,但更重要的还是能够将这所学校运作起来,让它不断地完善,以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
从幼儿园到高中每年招生3000人
如今的爱迪,拥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国际课程,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3000人以上,仅高中部就有18个班,全部教职工有1000人左右,学校的师生比例为1:4。在课程上,爱迪国际学校拥有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三个国家的课程,为中国境内的中、外籍学生系统地提供双语幼儿园、双语小学、双语初中、全英文澳大利亚高中(WACE)、大学预科、大学文凭、本科及雅思英语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爱迪学校也是澳大利亚西澳州政府教育署课程委员会正式授权的国际大学录取考试TEE( Tertiary Entrance Examination )中国唯一考试中心。学生参加 TEE 考试可直接报考或申请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西兰的奥克兰理工大学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等近千所世界名校。目前,学校已输送 2000 多名学生前往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新西兰等世界各国深造,90% 以上获得了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70% 以上移居了海外。
另外,北京爱迪学校还拥有丰富的海外院校资源,并与这些学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爱迪学校在选择海外院校时,通常都与当地政府级的院校合作,学校可以代表合作院校的招生标准,将考试中心直接安排在爱迪学校。比如澳大利亚,爱迪学校可以代表澳大利亚教育部的课程委员会,在爱迪学校的学生享有同澳大利亚高中学生同等的待遇。提到这一点时连校长颇为自信的说,“拥有考试中心的爱迪,成为了一个平台,它不针对哪一个学校,而是面向全世界的,这里的学生完全根据成绩去选择大学。”值得一提的是,爱迪学校还拥有自己的大学预科,这是爱迪自主研发的一套课程体系,目前已得到了国外大学的认可。 爱迪学校的平台搭建不光是在院校方面,更具特色的是他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爱迪,“专业人作专业事”的观念从校长到教职工一以贯之。教师只负责教学工作,规划师负责学生的路线规划,学生服务中心负责学生的签证、文书等,学术指导委员会控制所有的教学质量和课程研发,由此,爱迪学校就把所有的理念有效的建构在明晰的分工中,从而使之合理的运作起来。连虓说,“教育不能只是将理念束之高阁,理念的落地效应远高过理念本身的意义。”
用经济学思维去做教育
用教育学理念回报经济
2015年的国际高考(WACE),爱迪学校有6位学生考了99分以上,62位学生考了90分以上,90分以上的成绩意味着他们可以进入世界前50的大学。多年来,北京爱迪学校一直保持着零失败率的成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都可以学有所成,这是辛苦工作的连校长及其团队最开心的地方。连校长说,“让我最开心的还不仅仅是他们的成绩,许多孩子中考时并不是很成功,刚来时状态都不是很好,但在爱迪,看到他们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令人欣慰。”爱迪学校整理了一本册子,上面记录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在爱迪的动人时刻,所有家长的感言中,有一点趋于一致,“孩子在爱迪不仅英语和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变得阳光、乐观和独立了。”谈起这些时,连校长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蜜的微笑,他说,“这就是一个教育者最幸福的事。”
当然,连校长教育学生和家长包括领导学校团队的时候是非常讲究智慧的。曾经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找连校长,说这孩子没救了,沉迷游戏。连校长对这位家长说,“我不这么认为,当下游戏产业是世界第一产业,加拿大的谢尔丹大学的游戏行业就非常有名,把游戏打到顶尖级,同样是大师,好好学习,去考一所好大学,然后从事与游戏相关的行业,既有兴趣又有动力,您的孩子一定也能成为成功者。”为了起到团队带头作用,也更好的服务于在假期才能留出空闲时间的家长,连校长自己连续好几年在大年三十坚守在学校。有一次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去年的大年三十,我正在爱迪的院子里扫雪,一位从高速上开车的家长看到了学校,拐下路口本想参观一下,没想到居然看到校长在学校里扫雪,就为这个原因,这位家长就相信我这个校长,也相信这所学校,回头就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了。”说完,连校长又一次开心的笑了起来。
然而每一段路程都有不同的挑战与机遇,连虓坦言,“走过了12年历程的爱迪学校在今天其实遇到了瓶颈期。”学校模式已基本定型,各种国际教育学校或机构在当下中国层出不穷,在这种大环境中,爱迪应该怎样抉择?又怎么去应对?这些都是作为教育者的连虓时刻在考虑的问题。
“家长需要再教育,家长资源需要再利用,我准备请专家做一系列的讲座,这些很多都是现成的家长资源,互相学习,合理利用,才能把资源最大化”,连虓这样告诉记者。在连校长看来,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打开家长们的心,让家长们更为深刻的了解到国际学校、国际教育的瓤而不是皮。说到这些讲座的投入问题时,连校长说道,“投入的是经济,赚到的是口碑,用经济学思维去做教育,用教育学理念回报经济,这是爱迪学校能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访谈摘录
Q=王阳
A=连虓
Q:虽然国际教育在中国大量兴起,但对于国际教育的定义大家却莫衷一是,您是怎么定义国际教育的?
A:所谓国际教育是指:与世界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所接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包括课程体系、授课方式、考核标准和教学平 台。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尽管国家、民族、信仰、利益有所不同,并且各有其核心的文化和价值观,但各国之间还存在着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如民主、博爱、平等、自由等。国际教育与用哪种语言授课无关,拿哪国的文凭无关。国际教育不是美国的,也不是澳洲、加拿大的。国际教育不只能理解为拿文凭,学校里面课本知识的传授,它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一部分,教育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这就是西方力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呼声和懂得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从而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共享人类的文化成果。
Q:身为有多年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的教育者,您是怎么定义教育学的?
A:我曾经实用性的把教育学归类为三门科学:生命科学、哲学和心理学。
生命科学:我们的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禀赋、思维和潜质,(动手的、动脑的、理工科的或者文学方面的)因材施教地为孩子的发展方向设计一个路线图。大致地了解孩子将来适合从事哪些行业的工作。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孩子以及不适应孩子发展特点的教育往往都事与愿违,尽管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理想。
哲学: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懂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尽管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组成这个世界的主流一定不是污泥浊水,而是阳光雨露。这样孩子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乐观地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心理学: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在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了解孩子的心理,选择正确的时机和恰当的方式,事半功倍地将正能量注入孩子的心中,及时解决问题。
Q:您认为怎样的留学才是理性、健康的?
A:凭借在爱迪的多年的经验,我认为理性、健康的留学应该遵循三个战略:第一,做好知识储备计划。你是谁?你出去做什么?哪个国家好,好在哪儿了?那些东西是你缺乏的?那些东西是你的优势?把这些都想清楚,能避免出国之后的被动;第二,专业定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结合留学国的发展空间,定位好自己的专业;第三就是冲击名校,没什么说的,一定要考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