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大石块(一)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104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飘零在岁月的风中,沉浸在世俗的网里,我生命中的那块大石块,丢了。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发生,也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想起——那块曾经让我感觉生命的五彩斑斓的大石块。
  曾几何时,一阵风一丝雨就能浮想翩翩;一片绿叶一丝嫩草都能写出一首春天的诗;一朵白云一条小河就能读出时间的沧桑。有了这种感觉真好。捧着一掊泥土,看到亲人的笑脸;沐浴稻穗的飘香,闻出故乡的气息。有了这种感觉真好,它赐给了我灵敏的思维和一双锐利的眼睛,我深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灵。
  坐在阳台上捧一缕冬日的阳光、品一杯清茶、读一段美文,陶醉于生活的闲适或惊喜。就在这个阳台上,一个夏日的午后,狂风暴雨。我躲在房里,透过窗棂,惊讶中我发现栏杆上月季花枝下摇晃着一个石榴大的蜂窝,蜂窝上两只瘦小的黄蜂紧紧地拥抱着。任由风吹雨打,它们依然一动不动,宛如誓死保家卫国的英雄。我为它们惊叹的同时,也为它们此刻的遭遇捏汗。风仍然狠狠地刮着,雨仍然猛烈地打着,挂着蜂窝的花枝仍然晕头转向地晃着。一会儿,倏的,那个蜂窝也随暴风雨忽上忽上、忽左忽右的,继而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无奈里我叹气闭眼坐下,听着外面风雨交加。
  就这样,狂风暴雨连连三天,阳台上所有的盆景都被冲刷得东歪西倒,也冲走了我对蜂们的仅有的记忆。三天后的又一个午后,雨过天晴,我开门走进久违的阳台,伸着懒腰,做着深呼吸,突然我惊讶地发现那支熟悉的花枝下那两只熟悉的身影,正紧紧地拥抱在已丢了窝儿的窝茬上。我激动,不,是感动,我感动得全身血液上涌。我惊异于它们对家园的深爱与忠诚,对生命的珍视与诠释。肃然起敬里我潸然泪下,从那以后,我对人类和家园有了特殊的重新的认识。
  后来我有了作品《家园》。有了这种感觉真好,因为它是我生命中的大石块。有了它,生命不再寂寞与孤独,不再忧伤与烦恼,不再空虚与彷徨。有了它,生命因装下了世界而富有。
  然而,现在我把它丢了,仰望苍穹,我泪流满面。生命的珍瓶里不知装满了什么,而没有了石块的空间。没有了它,生活没有了色彩,没有了激情,没有了遥远的憧憬和美丽的祝福。所有的景物都黯然失色,所有的故事都索然无味,脸上没有了笑靥,眼里没有了光彩,脚步也不再轻盈。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伤感,也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想起,寻找——我生命中心爱的大石块。
  朱老师,失而复得的感觉应该很美、很美!什么时候找回了你生命中的大石块,记得来信告诉我,告诉我们的读者,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火龙果
其他文献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教散文时,需要“教什么”?教无定法,不同教师在面对同一散文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猫》为例,该文主要讲述郑振铎对三次养猫经历的体验,从“得猫、养猫、失猫”中,以第一人称口吻,对猫进行细腻地刻画,写出“我”对猫的歉疚之情,也让“我”深刻体会对生命的尊重与反思。对该文怎么教?需要从文体特点、文本特征、单元目标、学情分析四方面来确定教学要点;再从寻找突破口、设置问题、品读
期刊
资料链接:    陈钟 ,著名特级教师,上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他教过初一至高三各个年级,也当过初一至高三各个年级的班主任,可谓桃李满天下;80年代初任上海市光明中学校长;80年代中期调至上海市教委,任教研室副主任,分管文科教学与教材建设,直至90年代末,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闲暇时,陈老师非常喜欢阅读,《语文世界》是他喜欢读的杂志之一,在与
期刊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一诗中的名句,如今诗人已经仙逝,我们就把这句诗作为悼念诗人的挽歌,并在此选读两首小诗,以示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主持人:卢成金    老 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期刊
传记一般篇幅较长、内容繁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耐心,教学难度偏大。生活化语文教学法倡导让学生回归生活本真,活学活用文本知识,从而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让学生乐于接受且易于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可以很好地将生活与语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文立人的教育理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
期刊
小学第二学段应该将教学关注点聚焦在典型语句和片段上,但那些具有典型价值的篇章结构,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统编版三上第六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都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这是学生篇章感知的基础类型。纵观当下三年级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对篇章结构的处理,主要就停留在读一读课文、理一理顺序,然后借助板书揭示、再现文本内容。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具有一定的作用,却无法引发学生内在的感思,无法真正洞察作者如此
期刊
语言积累不是简单的记诵优美词句、名段名篇。它是一个从理解感悟、品味鉴赏到拓展运用的复杂过程。它贯穿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读,熟读,就是一个理解感悟、品味鉴赏的过程;“作诗”与“吟”就是一个运用表达的过程。因此,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就应该走出死记硬背、寻章摘句的误区,扎实引导学生对要积累的词语、句段进行充分的理解感悟、品味鉴赏直至迁移运用,达到语言积累的效果。  一、理解感悟,语言
期刊
我国拥有丰富的史籍,它们是传统文化的宝藏。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编写者选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名作名篇,有选自《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有选自《汉书》的《苏武传》;有选自《后汉书》的《张衡传》,等等。这些文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既具有历史科学的特点,亦兼有文学艺术的成分。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是这些作品的复杂性,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产生了困扰:在语文课
期刊
[故事梗概]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命名)。在当时,担任教会的神职是穷孩子的最稳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厌恶神学和那些繁琐的哲学课程,他的志趣在于历史及文学。凭着一纸表示不堪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而写作其实就是“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的典型场景,写作逻辑如何建构,又如何生成是当前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棘的手问题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条经验:写作逻辑的建构和生
期刊
初中阶段心灵冲突最为丰富和激烈,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疾风骤雨”的时期,青少年就像坐上“过山车”,情绪和前途充满变化并难以预料。  我认为青春期既是内心活动最丰富的时候,有时候云遮雾罩风雨交加,有时候阳光照耀前程似锦,有时候醍醐灌顶获得顿悟。我希望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家长能与学生风雨同舟,能成为学生撑伞引路的人;我希望学生在自己长大的过程中,能牢记圣人“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能时时记得“阳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