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总体上呈现出不足特征,这就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弥补。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转换模式,充分考虑到历史的宏观性与行动者微观性的契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一种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效性 宏观历史 微观行动 转换模式
  
  课程教学实效性是对教学要求与目标实现程度的反映。要提高教学实效性,实现教学目的,则需要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必修公共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在高校教学实践中,由于“纲要”课内容与中学历史课有重复,学生思想认识特殊、知识结构特殊,教师创新难等原因,其教学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要实现“纲要”课教学目的,就要向适宜模式要实效。笔者在此,构建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转换模式,试图将宏观历史转换成学生可以感受与践行的微观行为,以达到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实现“纲要”课教学目的。
  
  一、“纲要”课教学实效的现实表达
  
  “纲要”课是大学生新增的必修公共政治理论课程。自2006年开设,至今已越三个年头,也历经了几轮教学。在各高校教学践行中,教师们群策群力,适宜地总结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模式、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相对于其它公共政治理论课而言,“纲要”课教学实效性还是显得有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教”与“学”没有达到有机衔接,学生学习的旨趣有待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教师教学的方法与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尽管许多教师从技术上、方法上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融入、问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等等,但是“纲要”课的“教”与“学”,并没有顺利地内化为课程目标所预想的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笔者以为,造成实践中“纲要”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纲要”课:内容重迭、设置全新、杂音干扰
  1、课程内容重迭。“纲要”课所涵盖的内容,与初高中历史课及其它几门公共思想课,有着绕不过去的重复、交叉部分。具体来讲,既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有重迭的部分,又和初高中历史教材有重复内容。统计发现,“纲要”课教材相对于初高中的教材,内容重复的有70%。[1]P79如此大的重复内容着实降低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新鲜感,对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直接的挑战。
  2、课程设置全新。尽管中国近现代史课是中学阶段的常设历史课程,但“纲要”课作为公共政治课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从历史课转换成政治课,教师与学生思维要跟进转变,教学目的也发生了迁移。新课程提出了新要求,显然在短时段内高校教师与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与应对,因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3、课程受到杂音干扰。“纲要”课中的很多相关内容,在学术界、人们的思想领域中有不同的声音,存在混乱现象。例如,认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进程”;“没有西方殖民征服”,中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鸦片战争打晚了,如果提前到明朝,“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2]P57再如,有些人把革命和现代化对立起来,说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循着清末新政的路子走下去,中国可能更快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历史进程却被革命搞乱了,以致出现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推迟了现代化。[3]特别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通”学者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反应”理论认为,近代中国是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后,才发生变革与革命。这种“西方中心论”对学术界影响较大。这些观点与理论完全粉饰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隐藏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事实。再加上,现代互联网络的发达,青年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娱乐也相当普遍。一些不适宜的西方文化价值观以及歪曲了的历史,会未加辨别地直呈于学生面前,致使学生质疑课程内容的真实性、遭遇人生观的困惑乃至迷失人生方向。不可否认,杂音的存在与干扰,构成了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外部障碍。
  (二)学生:知识结构特殊、思想认识特殊
  1、学生知识结构特殊。“纲要”课的教授对象青年大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部分中国近现代史学知识。一部分学生向来对历史有深厚兴趣,且课外积累了许多历史故事;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历史功底就扎实,对重要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的大致过程有所了解。课程内容的重复,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处于特殊状态,不仅激不起学习兴趣,反而带来了深化困难。沙健孙先生指出,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他们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在完整把握历史发展的脉胳;准确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深入了解“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有关的历史情况和思想认识上还存在问题。[2]P217在这样不容忽视的现实景况下,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对熟悉的因子就会缺少主动吸纳的积极性。在没有新元素对其知识结构进行刺激、整合的条件下,“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减弱就不可避免了。
  2、学生思想认识特殊。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校大学生主体基本属于“80”后一代人,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强,对问题的看法见解独立。但他们思想认识也處于不稳定状态,既易认同与践行主流价值,也易偏离或逆转人生航向。再有,时代的久远,淡化了近代史关系的紧张,学生无法得到爆发性知识,也无法逼近或触摸真实的历史。外加,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中西文化价值观冲突激烈,[1]P80使一些学生思想认识陷入不得其解的困顿。大学生思想认识的特殊现实,侵蚀了本来就有待提高的“纲要”教学实效性。
  (三)教师:授课难、管理难、创新难
  1、教师授课难度加大。课程内容的重复,全新的课程设置,学生知识、认识结构的特殊,加大了教师授课难度。虽然“纲要”课教材篇幅是高中教材的1/2,但课程的理论性大大增加,对历史史料的记载的详细度大大减少,教师讲授难度加大。加上授课时数是高中授课时数的1/3稍多一点,减少了课时,又给教师传授知识增加了难度。相对于其它几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纲要”课是一门全新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可以直接援用借鉴的东西比较少,需要建设的东西多。也不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直接从原有课程整合演变而来。[1]P79同样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因而,教师教学模式、方法创新与适应,影响着“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2、课堂管理难度增加。相对于专业课程,公共政治理论课由于授课班级规模大,人数多,互动难,管理难,相对而言,对教学的改革需求更高。[1]P80再有就是,作为新的公共政治课,传统课堂教学理念、方法有待调整与优化,这加大了教师教学管理成本,延缓了教学效果的释放。
  3、教学创新难度更大。教学创新一直是教师面临的紧迫任务和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可以说,“纲要”课教学就是用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较熟悉的课程内容、需要知识结构转换更新的学生,教师教学创新难度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传统单一、枯燥的公共政治课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难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纲要”课教学创新: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转换模式
  
  “纲要”课的现实遭遇,充分说明了现有教学需要改进与变革,需要切实可行的新模式去提高实效性。笔者尝试构造将宏观历史转化为微观行动的转换模式,列举了其构造要件,分析了其运行机制,也评价了其适应性。将宏观转换成微观是该模式最大的特点。
  (一)模式要件:宏观历史、微观行动者、中介载体
  1、宏观历史。即“纲要”教材所涉及,从鸦片战争到现在这一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与个人及其行为相比较,历史具有宏阔的特征。具体来讲,中国的近现代史这一宏观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新民民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2]P220-221宏观的历史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融铸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转换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
  2、微观行动者。相对于宏大的历史而言,教师与学生是“纲要”课教学的微观行动者。“纲要”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将宏观历史“注入”学生头脑里,经过学生自我内化后,从而使学生的微观行动转化为社会期望的行为的过程。这一转化过程也是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转换模式的精髓所在。作为微观行动者的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转换模式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主体性力量。但是他们发挥的作用力是不均衡的、作用方向也是不一致的。教师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要强于学生,发挥着引导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明显。而且知识传递方向也是先从教师流向学生,学生再反馈给教师。当然,学生并不是这一模式的被动力量,而是必不可少的主体力量。因为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也得由他们的认知与行为来评价。
  3、中介载体。从宏观历史到微观行动,并不能直接到达,需要连接通道,也即要有中介载体。宏观历史通过载体表达的过程是微观化过程,也是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转换模式的关键点和微观化的通道。在“纲要”教学过程中,打通或连接宏观与微观的载体或手段,主要表征为教学技术手段、教学空间载体方面,如口授、板书、网络多媒体等手段,以及革命纪念馆、历史遗址等空间载体。口授加板书是传统的至今也常用的教学手段,其特点是简单、省事、成本低,但易枯燥乏味,对教师表达方式与水平的依赖性也强,因而史实与理论的传授也得倚重其它手段。而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控制性、集成性等特点。[1]P64-65实践表明也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只不过是增加了教师准备时间,提高了对教师操作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让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直面真实历史的体验,教学效果则很明显。但囿于条件限制,这种机会很少。当然,要使中介载体发挥承载与传播功能,教师的作用不可少。
  (二)运行机制:宏观→微观
  所谓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4]“宏观→微观”运行机制,就是宏观历史凭借一定载体,渗入微观行动者并转化为其行动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如图1所示。箭头表示知识讯息流动或行动方向,方框内因子表示模式要件。从宏观历史到微观行动,可以分为联系紧密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教师熟悉并掌握宏观历史即中国近现代史。这一阶段,教师要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准确领会和落实“纲要”课的基本要求,认真研究“纲要”教材,完善、准确表述历史。除了研读教材外,教师还要阅读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大量相关专著、文献,要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有所涉猎、了解。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有重大分歧的问题,教师要用历史唯物观去辨别与掌握,如“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农民的自发反帝斗争”等等问题。
  2、第二阶段,教师选择能够有效传播讯息的教学手段,将宏观历史赋于一定教学手段中,并依托教学手段来表达讯息。此阶段,是宏观向微观转换的准备阶段。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载体,特别是形象直观、图声并茂、信息量传递大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因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知识、捕获信息,并不局限于连篇累牍的文字表意,往往希冀更丰富的视频、影像观感。教师与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切合了学生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这样,教师找到了宏观历史可资利用的物质外壳或传输管道,宏观历史则借助于载体的表达功能来向外输出。
  3、第三阶段,教师触发教学手段的载体功能,传递历史知识与思想给学生,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與行为反馈给教师。这是该模式的关键阶段,其是否能够良性运行也主要在这一阶段。因为涉及到独立微观行动者教师与学生配合、互动、反馈机制。从图1中双向的箭头可以看出这种关系、机制。如果学生对部分历史存有疑惑,可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再进行一次阐释与澄清,以免学生思想与行为出现偏差。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只有被学生理解了的历史,才会被学生主动吸纳、升华,学生也才会有进一步的实践行动。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始终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4、第四阶段,学生将吸收与内化所学知识,并指导与运用于行动中。这是输出阶段,也是宏观微观化的最终阶段。学生接受并掌握了历史,开阔了历史视野,提高了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加深了对我国近现代国情的了解;增强了爱国情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以及自觉从事合乎要求行动的能力。这里的微观行动是符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的行为。
  总而言之,教师借助于各种教学手段,将宏观历史传授给学生,在师生互动反馈中,学生理解与内化后,形成合乎社会目的的微观行动。
  


  (三)模式适应性评价
  1、设计理念对教育目的的适应性。基于“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不足,秉持用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初步尝试设计出宏观→微观转换模式。模式注重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也将学生视为主体性力量。强调将宏观历史内化为微观行动,并且微观行动是经过过滤的合乎目的的行动。从模式第三阶段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反馈机制,就是净化思想、纯洁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历史,达到对国情、国史的了解,最后融会贯通到具体工作中去。而“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与分析,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与正确性。[2]P216可以说,设计理念完全是从“纲要”课教学目的出发,是适应教育目的的。
  2、对教师与学生的适应性。教师与学生是模式运行的能动性力量,模式运行状况完全由他们主导。该模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引导性力量,责任重大,工作量也大,素质要求也高,付出必然较多。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有工作责任与道德义务将培养学生成社会有用之才。通过这一模式,可以达到提高“纲要”课作为公共政治的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学生的健康成长使教师也获得成就感。因而,教师对这一模式具有适应性。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历史太遥远、太宏大,无法直接感触。通过教师采用教学手段适当地表达,利用历史细节论证历史逻辑,将宏大历史微观化。关照学生的心理特征、爱好兴趣和接受程度,学生自然易接受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也可以说,该模式对学生也具有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周双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M].长沙:岳麓书社,2008.
  [2]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习参考文选[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7,(3).
  [4]周双娥.法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接:目的与机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责任编辑 马永义
其他文献
1955年国庆阅兵:人民解放军将士换了新装    1955年国庆阅兵,是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第一次阅兵。  受阅部队指战员军容焕然一新。他们身着崭新的新式军装,佩带军衔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刚授衔的元帅和大将等,在阅兵结束后,兴致很高地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留念,这些照片现在成为开国将帅们着新军装为数不多的珍贵图片,有的还成了将帅们的标准照,照片上他们个个露出会心的微笑。    19
期刊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列强某些特权的主张及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均被无理拒绝,最后和会竟将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由日本接管。而北京政府却屈服于列强的压力,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消息传出,举国愤怒。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3000余人聚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和"还我青岛"等口号,强烈要
期刊
地委书记一锤定音:“这个人民公社就叫太阳升人民公社吧”    1958年,“大跃进”的滚滚热潮席卷着整个中国大地。人们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口号激发下,衍生出前所未有的工作和生产热情,积极探索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在旧社会深受剥削和压迫,新社会分了田翻了身的广大农民,在党的带领下从结合成互助组到参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接着参加高级社,满腔热情地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到1958年7月,地处江
期刊
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回顾了两岸关系一年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并就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发表了重要意见。  第一,关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去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从而推动解决了两岸关系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考虑到今后
期刊
今年5月22日,是解放南昌60周年的纪念日,为此,笔者撰文缅怀曾经为南昌市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同志。  前几年,笔者曾经采访过南昌县莲塘镇退休工人伍云辉,在南昌解放时,他曾经同他父亲伍良金等12名船工一道帮助解放军渡过抚河。伍良金是南昌县武阳镇辟邪村人,家境贫寒,生活困难,农忙时参加农业劳动,农闲时和儿子伍云辉一道在武阳渡口过渡赚钱养家糊口。  1949年4月,陈赓兵团原任务是占领和接管南京。刘伯承、
期刊
[摘 要]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中央苏区进行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研究,它们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这些调查对当时粤闽赣边区的社会文化进行了很全面的记录和精辟的分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村调查 《寻乌调查》     一、引言    毛泽东认为:“要争取和依靠农民,就要调查农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为解决土地革命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大量
期刊
在人民共和国6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在华夏儿女企盼建国60年国庆大阅兵之时,笔者有幸再次走访了我们的老首长、老领导——1949年开国大典时我军受阅骑兵部队掌旗手、原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李正忠中将。  往事如烟,半个多世纪峥嵘岁月的许多往事在李老记忆中已逐渐淡忘,但一提起永载史册的开国盛典,谈及自己高挚军旗接受毛泽东等开国元勋检阅之事,老人却记忆犹新,以无法抑制的激动情怀将那永生难忘的一幕幕娓娓道来。  
期刊
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西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迈出富民兴赣新步伐之际,江西省井冈山精神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隆重召开了,这对于进一步深化井冈山精神研究宣传工作、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专家学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井冈山精神研究会是我省从事党的理论和革命精
期刊
[摘 要] 教育生态学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新视野。本文在解读大学文化内涵、教育生态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对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学校精气神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等作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教育生态学 精气神文化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从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就负有传承文化、研究文化、融合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和使命。
期刊
[摘要]太原沈阳审判是新中国首次针对日本战犯的公开审判。此次审判确立了45名日本战犯,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实施及判决结果的确定,都是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和战犯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对战犯予以了宽大处理。审判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太原审判 沈阳审判 军事法庭 日本战犯    沈阳太原审判,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