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放飞学生“本能的缪斯”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可心地听、舒心地唱、称心地动,从而放飞学生“本能的缪斯”。让学生真正成为歌唱的主人,充分发掘学生歌唱的潜质,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歌唱教学 审美情趣 音乐素养
   歌唱活动是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学习活动。从身体上看,歌唱需要学生呼吸、发声、共鸣三大歌唱器官协同运作;从心理上看,歌唱需要学生卷入其中,表现音乐情感、内涵。纵观当下小学音乐教学,往往只停留在教学生唱会歌曲的层面。尽管唱歌形式丰富,如读节奏、视唱旋律、读歌词、唱歌曲等,但其指向学唱的单一目标,忽略了学生感受与体验。那么,如何赋予学生歌唱以更大的自主空间,放飞学生“本能的缪斯”?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如何给予学生更有效地引导呢?
   一、引领学生“可心地听”,深度感受歌曲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在歌唱教学中,教师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听”音乐,从“听”中把握音乐作品情感、内涵,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歌唱。教师可以通过听辨、对比、图解、选择等诸多方式,让学生反复感知,感受、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音响效果。
   1.从“单一”走向“多变”
   音乐诸要素的改变,也能让音乐表现得到改变。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有新发现,形成新惊喜,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听辨力就能得到发展。如教学《草原赞歌》时,笔者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演奏,一种是连奏,一种是断奏,引导学生感受两种方式演奏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同一旋律用不同音乐要素(这里主要是指速度、音色等)表现出来,就能形成不同的音响体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2.从“单声”走向“多声”
   在音乐教学中,对于某些单声部的音乐歌曲,教师可以通过加伴奏、加支声、卡农式合唱等方式,将“单声”转变为“多声”,由此,让音乐作品形成更加丰满的和声效果。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多层次、立体的声响,如教学《田野在歌唱》时,笔者在学生歌唱时,将学生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放给学生聆听。之后,笔者在录音播放后,用同一速度比录音慢两拍的方式演唱,形成了卡农式合唱。学生发现,两条旋律是一样的,只不过一前一后,但自始至终保持着两拍的距离。这样的歌唱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歌唱兴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纷纷加入了多声部合唱的行列。
   3.从“单首”走向“多首”
   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不仅要感受、体验作品的情感,领悟作品的内涵,还要感知到音乐作品的风格,知晓音乐创作背景、体裁、流派等。只有對作品形成了立体认知,才能更好地学唱。如教学《拔根芦柴花》时,要让学生了解“秧号子”(田秧山歌)的特点。“号子歌”一般具有田野风格,它往往由高音区起腔,声音高亢明朗,旋律活泼跳荡,起伏较大。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唱出号子歌的特质,显现出淳朴的乡土气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四年级上册的《丰收之歌:打麦号子》进行对比,说说两种号子有怎样的不同。这样,学生对号子的风格认识就更加深刻。
   二、引领学生“舒心地唱”,深度体验歌曲
   唱歌是歌唱教学的主体性部分,其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引导学生歌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换形式,用多种方式,开掘学生唱的潜质。如果从头至尾,教师只是让学生重复地模仿,学生只会感受到音乐乐曲的枯燥、乏味。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如果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则能够激发学生唱的兴趣,开掘学生唱的潜质。
   1.发声练习,积累学生发声经验
   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顾着让学生模唱歌曲,而忽视了学生的唱歌基本功训练,忽视了基本的发声练习。对于学生的歌唱发声练习,应当去除华而不实的修饰,回归到唱的本质上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发声练习,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做好范唱,同时借助谱例、图案、符号等,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领悟发声技巧。教师要力避那些枯燥的术语,通过对比、模仿,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比如发音“so/la/xi”,教师可以结合《白鸽》,运用音阶图、柯尔文手势、手指谱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发声中积累C大调音阶的感性经验积累。
   2.视唱练耳,训练学生视听技能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的听唱技能是同步发展的。在音乐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认识、了解常见的音乐符号:休止符时值、弱起、附点、三连音等难点知识外,还有引导学生创编练声曲。如为了训练学生的视听技能,笔者在音乐教学中,不只是教一首歌曲,让学生简单地模唱,而是培养学生读谱子的能力。只有当学生能够理性地看谱、读谱,才能在多声部的视唱练耳中,将各种音符尤其是容易混淆的附点音符、切分音符等唱准,学生才能不受干扰地唱。教师要让学生明晰:多声部的集体唱,要追求音区平衡、声部和谐。当学生的视唱到位了,当学生的耳朵灵敏了,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将悄然生成。
   3.弹唱结合,培育学生的音乐敏感
   小学阶段的歌唱教学,其中有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如果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形成一种音乐敏感,学生就能对自身歌唱的音高或音低、节奏的快慢、旋律的对错产生一个准确的判定。而教师的弹唱结合,能够有效地培育学生的音乐敏感。通过教师的弹唱,对歌曲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歌曲的内容、体裁、调式、节奏、速度,等等。好的弹唱能够激发学生的歌唱激情,体现音乐歌曲的内在风格。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的《牧童短笛》时,教师可以用钢琴,表现舒缓、欢快的两个音乐小片段,激发学生的感受音乐的情绪,有了情绪、情感的介入,学生的歌唱更舒心了,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亲近感。
   三、引领学生“称心地动”,深度表达歌曲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发现了学生有创造力,认识了学生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学生创造力解放出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唱歌,不仅用声音表达,更用身体律动创造表达。如果学生反复地听、唱,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但如果融入身体动作,让学生邊唱边动,就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活学生“本能的缪斯”。同时,借助律动,学生能够称心地表达自我的内心情感,表达自我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
   1.用身体律动表达歌曲节奏
   节奏是音乐最为基本的要素,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如何让学生表现歌曲的节奏,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用动作进行表示。如学生唱《瑶族舞曲》时,笔者组织学生和着节拍,踩着节奏步行,体验瑶族舞曲的那种从容、安稳。学生在身体律动中逐渐形成了感觉,从而能够更深沉地歌唱。如在引领学生欣赏《伏尔加纤夫曲》时,笔者组织学生和着歌曲的节奏、旋律,缓慢地行走,体会纤夫的那种超负荷的劳动以及内心的压抑、沉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认识到律动能够表达乐曲内在的情感、内涵,如欢快的节奏、热烈的节奏,能够喜悦,缓慢的节奏能够表达忧伤。
   2﹒用身体律动表达歌曲音调
   通常认为,节奏与音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节奏与音调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表达乐曲内在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用拍手、跺脚、拍肩、捻指等动作、方式打节拍。这些动作、方式代表着某种节奏的舒缓,代表着某种音调的高低。学生边唱边动,能够形成一种视听、动作的双重印象,便于学生对歌曲的节奏、音调、旋律等的内化。如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时,笔者就可以让学生用身体律动表示音调变化、节奏特点。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鉴赏力、表达力、创造力。
   3﹒用身体律动表达歌曲内涵
   通常情况下,学生之所以不能欣赏音乐,是因为学生缺少倾听,缺少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歌唱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借助体态律动展现自己对音乐情感的体认。如《划船歌》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歌曲的前半部分表现了船工在平静的海面上悠闲自在生活的情景,有规律的弱起节奏,学生的律动表现就应该比较平缓;后半部分表现了船工奋力划桨,小舟驶向远方的生动情景,这一部分的身体律动就可以热烈些。一般情况下,舒缓的节奏可以用拍肩、捻指方式表现,而热烈的情感则可以用跺脚、拍手等方式进行表达。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实现民主教育的提纲》《民主教育》等文中均提出要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嘴巴和时空。歌唱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聆听、唱歌、律动等增强学生的歌唱信心、深化学生的歌唱表达。由此,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歌唱的主人,充分发掘学生歌唱的潜质,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铁梅.培养幸福完整的人——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2016(22).
   [2]黄铭霞.把握音乐之“魂”,提高欣赏能力[J].江西教育,2014(33).
   [3]林琼.多元演唱形式在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音乐天地,2018(4).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不仅对当时的教育普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现今教育实践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在忙碌
一般而言,学困生都有着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如自卑、畏难、懒惰等心理,这些心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能够遵从这部分学生的实际,了解这部分学生的
目的比较胸腔镜结合腹腔镜微创与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术后临床护理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进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取
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产妇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12小时
2017年7月17日-20日,《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第七届理事会年会在山东曲阜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会议围绕
在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时,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展开教学实践、创设教学情境、梳理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指导、接轨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学生
目的调查2015年襄阳市区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4-11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市区10家免疫接种门诊2655名2-6岁儿童进行监测。结果麻疹抗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原理,以便能够为重症肝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服用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及逍遥散加减方,达到清热解毒、化湿行瘀、疏肝运脾,从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将420例需接受静脉采血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10例,研究组采用大面积按压法,即拔针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应用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抽取92例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产科就诊晚期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