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6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聚焦“创新与创业”,推出中国国际教育论坛、中国国际教育展和中外院校合作项目洽谈会,为中国教育领域新型合作关系的发展贡献力量。引人注目的是,每年秋季开展的中国国际教育展,一直以来都有留学行业风向标之称,本报记者为你一一探营。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hina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英文缩写:CEAIE),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内代表民间力量的权威机构,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
在其官网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被定义为“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举办每年一届的国际教育展,是其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工作中有诸多新举措:成立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出台《自费出国留学行业标准》,启动自费留学中介机构质量认证,全面推广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等这一系列举措背后,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不断强化其规范、促进和引导行业发展的使命的集中体现。
《留学》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她表示,在未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下文简称:交流协会)将致力于全面提升行业服务的深度、广度和质量,继续打造留学服务全链条,搭建更多更广阔的平台,深入挖掘合作项目。
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以及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交流协会在国际舞台上变得越来越活跃。2006年,交流协会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08年成为“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200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商地位”;2011年成为联合国学术影响力项目成员。“在联合国系统中,全球仅有两三千家非政府组织享有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申请到这个,意味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可以代表中国民间教育的声音,参与到联合国关于经济、社会等相关议题的讨论,也就是说,在国际事务中,交流协会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行业规范与自律的努力
在担任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之前,沈雪松先后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不同部门任职,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近六年时间,加之自己的海外留学经历,对中国留学市场和海外留学生面临的种种问题,沈雪松感受深刻。
由于工作之初便进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交流协会,沈雪松对协会,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协会在组织、协调和引领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是如数家 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成立的首家权威性组织,创建时间较早。1981年,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拉开,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社会迫切要求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组织形式。“其实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中外双方建立起的互信达成更多友好可持续的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和谐繁荣做贡献。”沈雪松告诉《留学》记者。
应运而生的交流协会,在创建伊始,更多发挥的是窗口作用。接待国外代表团来华访问,安排中国的代表团出国考察,组织国际方面的研讨会,交流协会以民间的方式促进着中外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可以承担起行业自律管理的职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被寄予厚望,在规范行业行为、推动行业自律、提升行业质量,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35年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取得了众多成绩,加之组织的建设、管理的规范有序,交流协会被民政部评定为5A级行业组织,成为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享有最高级别的机构。
引领留学行业标准
使留学行业“有标准可依”
近年来,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并在2015年首次突破50万大关。而在出国留学的人员中,除了10%左右的公派比例,其余90%都是自费留学。这些留学出国人员通过留学机构派出的比例占70%以 上。
与留学市场对于中介的巨大需求并不相称的,是留学市场里中介机构的各种乱象。在2015年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受理的留学投诉中,投诉量已达117起,合同问题在投诉问题中最显著,约占八成。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明确的追责,留学中介机构在与消费者签署合同时只考虑自身利益的不公平条款并不少见。
基于此,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2013年10月成立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去年十月份,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正式发布《自费出国留学行业标准》。这一标准的出台,使留学行业发展“有标准可依,有规则可循”。与之配套,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还将全力完善行业信誉、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和搭建全方位自费出国留学服务平台,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
规范和提升“不出国的留学”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到逐步发展再到目前的质量提升和融合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了30年的历程,有超过百万的学生通过它,实现了“不出国的留学”。这种中“外”合璧式的教育,使很多学校有机会引入“活水”,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学校创新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一条“蹊径”,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满足了中国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质量是教育的源泉,对于承载着中外两种教育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来说更是如此。正是基于此,交流协会与英、美、澳、法、德、荷的权威质量保障机构积极合作,开发与国际接轨并获得国际认可的质量标准,开展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质量认证。“我们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吸纳了很多国外质量认证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沈雪松向《留学》记者表示。而在国内大力提倡管办评分离的引导下,交流协会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政府实施简政放权政策的直接体现。 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形式,认证具有评优性,发挥行业自律、规范引领的作用,由权威专家团队把脉,帮助学生和家长从成百上千的机构和项目中选择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项目。学校主动申请认证,既是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对维护学生权益的承诺。“认证也给了学校一个自我检查的手段和工具,在了解这个标准的基础之上,他会对照自己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看看自己离这个标准是否还有差距。倘若有差距的话,学校自己就会有个目标,知道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再加强一些。”沈雪松说。
教育展蓄势待发:
交流协会搭台各国院校唱戏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作为国际教育交流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一直也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工作的重心。据沈雪松介绍,今年的年会照例包含了“中国国际教育论坛”、“中国国际教育展”、“中外院校合作项目洽谈会”三个重量级板块。而中国国际教育展,作为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的重头戏,历来被社会看做是留学行业的风向标。
自2000年以来开展,中国国际教育展已连续举办16年。只接受海外正规院校参展,推出主宾国制度,力促校际合作,倡导现场面试,近年来,中国国际教育展创新不断,凭借着16年来的口碑积累,中国国际教育展已发展成为国内准留学生的最强选校平台、海外院校进入中国留学市场的主流宣传渠 道。
提到搭建教育展这一综合性平台的初衷,沈雪松直言,是为了消除留学信息上的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把国外的院校介绍到国内来,尤其是我们国家自己认可的、合法的、正规的好的学校。能够让学生跟家长,直接的跟学校交流。”沈雪松对《留学》说。
尝试之后,国际教育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教育展,学生能与海外院校的招生官进行面对面交流,对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专业的发展情况、教师的情况、发展机会等形成直观了解。“招生官直接通过跟你的交谈,对你的能力和水平会有一定的评判,这对将来的申请提供了一个捷径。”沈雪松告诉《留学》记者。
教育展这一平台搭建起来以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十分重视,力促其不断完善。随着参展的院校数量增加、地域上的集中性日益明显,教育展上开始出现国家展团的参展形式。2005年,教育展开始设置主宾国体制,而在今年,教育展在宣传跟提供服务上显然更加用心。“从客户的服务方面,本届教育展会比前几年做的更好,为了使展会更加友好和便捷,我们开放了快速申请门票通道:只要在官网或微信公众号申请,不论家长还是学生,都可凭确认短信或邮件截屏,现场免费换票入场。同时展会开展期间,只要转发或发布教育展信息,凭转发和发布截屏,也可现场免费换取门票“,沈雪松说。
《留学》记者了解到,观众可以通过教育展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在线检索并提问,海外院校代表将做相关答疑,然后在展会现场,可与海外代表和老师面对面,实现现场面试和评估,从而让留学意向更有针对性,提升了面对面的沟通的质量,学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而对于未来,沈雪松表示,只要社会需求还在,教育展便会依然存在下去。“但是也许以后形式会变,变的更加高效,更加贴近客户的需求。我觉得只要我们的老百姓,社会有这样的需求,交流协会就会继续提供这样的服务。”沈雪松说。“紧密跟踪国内发展和公众需求,提供交流平台、服务社会需要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职责。”
携手爱尔兰探索创新创业议题
作为宣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品牌和平台,十六年来,中国国际教育年会都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确定每年的年会主题。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题聚焦“创新与创业可持续发展人才成长之路: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同时呼应了联合国2030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创新、发展都需要人才。培养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学校并不能独立完成这个使命,学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合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因此特别需要学校、社会跟企业的联动,所以这次年会会着重谈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今年主题的敲定,沈雪松向《留学》记者如是解释。
2016年的中国国际教育展延续了主宾国体制,而选择爱尔兰作为今年的主宾国,正是考虑到了该国跟年会主题的关切度。“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创新与创业可持续发展人才成长之路’,爱尔兰在创新方面做得还是特别突出的。爱尔兰本身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创新,高科技在对爱尔兰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全世界五百强里面,很多排名靠前的跨国公司在爱尔兰都有落地。”沈雪松告诉《留学》记者。
在高等教育领域里面,2016年也会有一个中国和爱尔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针对如何培养下一代的创新创业的人才,互相分享经验。“在高校里,怎么样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一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这一方面,爱尔兰都会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借鉴一些做法。”沈雪松 说。
尽管不如邻国英国那样受到中国学生追捧,但是爱尔兰凭借着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以及良好的人文环境,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而对于爱尔兰的留学环境,沈雪松也表示出了自己的赞赏。“其实爱尔兰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是蛮高的,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的水平和质量也是很好的。爱尔兰尽管国家小,但是它实际上是欧洲除了英国之外,另外一个说英语的国家。从语言上来说,更便于学生入学就 读。”
搭建平台、提供全链条服务
CEAIE在行动
留学市场上喊了很久的后中介时代,目前仍并未形成雏形。一些业内人士提出来‘大留学’,也都是一些概念,多年以来,中国留学服务的完整链条并未成型。基于此,交流协会致力于全面提升服务体系的建设。而全面提升服务体系建设的背后,是打造留学服务全链条、搭建更多平台、深入挖掘合作项目的努力。
对于全面提高服务体系,交流协会畅想能够打造一个可以提供全链条的服务系统。无疑,系统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沈雪松看重的,是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网站。“我们可以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网站,网站中覆盖有关留学的全面信息。学生对留学产生兴趣之后,打开这个网站,就能够找到对他有帮助的所有的信息。”沈雪松说。按照沈雪松的规划,登陆这个网站,学校以及专业的选择、出国之前安全的教育、出国留学注意事项、护照办理、银行账户开设、挑选靠谱中介机构、在海外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业、毕业后的国内就业信息等都可以轻松获 得。
未来,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手段必将越来越多样化。而在探索教育合作与交流新方式的过程中,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百姓需求,也将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努力的趋势。首当其中的,便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与中东欧教育界的合作与交 流。
“10月12号,协会将举办一个中国中东欧高校联盟会议,16个中东欧国家的高校代表,和中方院校院校一道,通过16 1这样的合作机制,讨论共同关心的发展问题,集中优势学科,选好合作契合点,开展深度务实项目合作。”沈雪松指出。
与此同时,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纳入到合作范围内的,还有东南亚国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社会组织,提供着出口,对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需求,促使双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而这些交流的落地,目前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在职业教育领域,他们特别希望跟中国合作,希望派学生在中国的职业教育学校里学习深造。而事实上这项工作也已经开展,2015年,有一百多位东南亚职教的学生,到江苏的职业院校学习。”而在2015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加入了东盟教育部长组织,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成为该组织附属会员的机构。沈雪松表示,未来,双方的合作有着的巨大潜力。
国际学生流动、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高等教育合作、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工作,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平台的搭建,一直是交流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平台上,大家可以了解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最新信息,有更多经验分享,促进专业能力提高。在此基础之上,肯定会有深入的合作,新合作的探讨。”沈雪松告诉《留学》记者。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hina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英文缩写:CEAIE),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内代表民间力量的权威机构,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
在其官网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被定义为“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举办每年一届的国际教育展,是其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工作中有诸多新举措:成立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出台《自费出国留学行业标准》,启动自费留学中介机构质量认证,全面推广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等这一系列举措背后,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不断强化其规范、促进和引导行业发展的使命的集中体现。
《留学》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她表示,在未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下文简称:交流协会)将致力于全面提升行业服务的深度、广度和质量,继续打造留学服务全链条,搭建更多更广阔的平台,深入挖掘合作项目。
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以及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交流协会在国际舞台上变得越来越活跃。2006年,交流协会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08年成为“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200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商地位”;2011年成为联合国学术影响力项目成员。“在联合国系统中,全球仅有两三千家非政府组织享有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申请到这个,意味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可以代表中国民间教育的声音,参与到联合国关于经济、社会等相关议题的讨论,也就是说,在国际事务中,交流协会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行业规范与自律的努力
在担任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之前,沈雪松先后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不同部门任职,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近六年时间,加之自己的海外留学经历,对中国留学市场和海外留学生面临的种种问题,沈雪松感受深刻。
由于工作之初便进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交流协会,沈雪松对协会,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协会在组织、协调和引领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是如数家 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成立的首家权威性组织,创建时间较早。1981年,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拉开,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社会迫切要求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组织形式。“其实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中外双方建立起的互信达成更多友好可持续的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和谐繁荣做贡献。”沈雪松告诉《留学》记者。
应运而生的交流协会,在创建伊始,更多发挥的是窗口作用。接待国外代表团来华访问,安排中国的代表团出国考察,组织国际方面的研讨会,交流协会以民间的方式促进着中外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可以承担起行业自律管理的职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被寄予厚望,在规范行业行为、推动行业自律、提升行业质量,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35年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取得了众多成绩,加之组织的建设、管理的规范有序,交流协会被民政部评定为5A级行业组织,成为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享有最高级别的机构。
引领留学行业标准
使留学行业“有标准可依”
近年来,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并在2015年首次突破50万大关。而在出国留学的人员中,除了10%左右的公派比例,其余90%都是自费留学。这些留学出国人员通过留学机构派出的比例占70%以 上。
与留学市场对于中介的巨大需求并不相称的,是留学市场里中介机构的各种乱象。在2015年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受理的留学投诉中,投诉量已达117起,合同问题在投诉问题中最显著,约占八成。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明确的追责,留学中介机构在与消费者签署合同时只考虑自身利益的不公平条款并不少见。
基于此,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2013年10月成立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去年十月份,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正式发布《自费出国留学行业标准》。这一标准的出台,使留学行业发展“有标准可依,有规则可循”。与之配套,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还将全力完善行业信誉、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和搭建全方位自费出国留学服务平台,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
规范和提升“不出国的留学”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到逐步发展再到目前的质量提升和融合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了30年的历程,有超过百万的学生通过它,实现了“不出国的留学”。这种中“外”合璧式的教育,使很多学校有机会引入“活水”,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学校创新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一条“蹊径”,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满足了中国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质量是教育的源泉,对于承载着中外两种教育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来说更是如此。正是基于此,交流协会与英、美、澳、法、德、荷的权威质量保障机构积极合作,开发与国际接轨并获得国际认可的质量标准,开展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质量认证。“我们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吸纳了很多国外质量认证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沈雪松向《留学》记者表示。而在国内大力提倡管办评分离的引导下,交流协会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政府实施简政放权政策的直接体现。 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形式,认证具有评优性,发挥行业自律、规范引领的作用,由权威专家团队把脉,帮助学生和家长从成百上千的机构和项目中选择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项目。学校主动申请认证,既是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对维护学生权益的承诺。“认证也给了学校一个自我检查的手段和工具,在了解这个标准的基础之上,他会对照自己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看看自己离这个标准是否还有差距。倘若有差距的话,学校自己就会有个目标,知道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再加强一些。”沈雪松说。
教育展蓄势待发:
交流协会搭台各国院校唱戏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作为国际教育交流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一直也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工作的重心。据沈雪松介绍,今年的年会照例包含了“中国国际教育论坛”、“中国国际教育展”、“中外院校合作项目洽谈会”三个重量级板块。而中国国际教育展,作为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的重头戏,历来被社会看做是留学行业的风向标。
自2000年以来开展,中国国际教育展已连续举办16年。只接受海外正规院校参展,推出主宾国制度,力促校际合作,倡导现场面试,近年来,中国国际教育展创新不断,凭借着16年来的口碑积累,中国国际教育展已发展成为国内准留学生的最强选校平台、海外院校进入中国留学市场的主流宣传渠 道。
提到搭建教育展这一综合性平台的初衷,沈雪松直言,是为了消除留学信息上的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把国外的院校介绍到国内来,尤其是我们国家自己认可的、合法的、正规的好的学校。能够让学生跟家长,直接的跟学校交流。”沈雪松对《留学》说。
尝试之后,国际教育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教育展,学生能与海外院校的招生官进行面对面交流,对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专业的发展情况、教师的情况、发展机会等形成直观了解。“招生官直接通过跟你的交谈,对你的能力和水平会有一定的评判,这对将来的申请提供了一个捷径。”沈雪松告诉《留学》记者。
教育展这一平台搭建起来以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十分重视,力促其不断完善。随着参展的院校数量增加、地域上的集中性日益明显,教育展上开始出现国家展团的参展形式。2005年,教育展开始设置主宾国体制,而在今年,教育展在宣传跟提供服务上显然更加用心。“从客户的服务方面,本届教育展会比前几年做的更好,为了使展会更加友好和便捷,我们开放了快速申请门票通道:只要在官网或微信公众号申请,不论家长还是学生,都可凭确认短信或邮件截屏,现场免费换票入场。同时展会开展期间,只要转发或发布教育展信息,凭转发和发布截屏,也可现场免费换取门票“,沈雪松说。
《留学》记者了解到,观众可以通过教育展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在线检索并提问,海外院校代表将做相关答疑,然后在展会现场,可与海外代表和老师面对面,实现现场面试和评估,从而让留学意向更有针对性,提升了面对面的沟通的质量,学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而对于未来,沈雪松表示,只要社会需求还在,教育展便会依然存在下去。“但是也许以后形式会变,变的更加高效,更加贴近客户的需求。我觉得只要我们的老百姓,社会有这样的需求,交流协会就会继续提供这样的服务。”沈雪松说。“紧密跟踪国内发展和公众需求,提供交流平台、服务社会需要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职责。”
携手爱尔兰探索创新创业议题
作为宣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品牌和平台,十六年来,中国国际教育年会都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确定每年的年会主题。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题聚焦“创新与创业可持续发展人才成长之路: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同时呼应了联合国2030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创新、发展都需要人才。培养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学校并不能独立完成这个使命,学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合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因此特别需要学校、社会跟企业的联动,所以这次年会会着重谈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今年主题的敲定,沈雪松向《留学》记者如是解释。
2016年的中国国际教育展延续了主宾国体制,而选择爱尔兰作为今年的主宾国,正是考虑到了该国跟年会主题的关切度。“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创新与创业可持续发展人才成长之路’,爱尔兰在创新方面做得还是特别突出的。爱尔兰本身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创新,高科技在对爱尔兰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全世界五百强里面,很多排名靠前的跨国公司在爱尔兰都有落地。”沈雪松告诉《留学》记者。
在高等教育领域里面,2016年也会有一个中国和爱尔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针对如何培养下一代的创新创业的人才,互相分享经验。“在高校里,怎么样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一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这一方面,爱尔兰都会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借鉴一些做法。”沈雪松 说。
尽管不如邻国英国那样受到中国学生追捧,但是爱尔兰凭借着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以及良好的人文环境,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而对于爱尔兰的留学环境,沈雪松也表示出了自己的赞赏。“其实爱尔兰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是蛮高的,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的水平和质量也是很好的。爱尔兰尽管国家小,但是它实际上是欧洲除了英国之外,另外一个说英语的国家。从语言上来说,更便于学生入学就 读。”
搭建平台、提供全链条服务
CEAIE在行动
留学市场上喊了很久的后中介时代,目前仍并未形成雏形。一些业内人士提出来‘大留学’,也都是一些概念,多年以来,中国留学服务的完整链条并未成型。基于此,交流协会致力于全面提升服务体系的建设。而全面提升服务体系建设的背后,是打造留学服务全链条、搭建更多平台、深入挖掘合作项目的努力。
对于全面提高服务体系,交流协会畅想能够打造一个可以提供全链条的服务系统。无疑,系统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沈雪松看重的,是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网站。“我们可以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网站,网站中覆盖有关留学的全面信息。学生对留学产生兴趣之后,打开这个网站,就能够找到对他有帮助的所有的信息。”沈雪松说。按照沈雪松的规划,登陆这个网站,学校以及专业的选择、出国之前安全的教育、出国留学注意事项、护照办理、银行账户开设、挑选靠谱中介机构、在海外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业、毕业后的国内就业信息等都可以轻松获 得。
未来,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手段必将越来越多样化。而在探索教育合作与交流新方式的过程中,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百姓需求,也将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努力的趋势。首当其中的,便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与中东欧教育界的合作与交 流。
“10月12号,协会将举办一个中国中东欧高校联盟会议,16个中东欧国家的高校代表,和中方院校院校一道,通过16 1这样的合作机制,讨论共同关心的发展问题,集中优势学科,选好合作契合点,开展深度务实项目合作。”沈雪松指出。
与此同时,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纳入到合作范围内的,还有东南亚国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社会组织,提供着出口,对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需求,促使双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而这些交流的落地,目前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在职业教育领域,他们特别希望跟中国合作,希望派学生在中国的职业教育学校里学习深造。而事实上这项工作也已经开展,2015年,有一百多位东南亚职教的学生,到江苏的职业院校学习。”而在2015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加入了东盟教育部长组织,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成为该组织附属会员的机构。沈雪松表示,未来,双方的合作有着的巨大潜力。
国际学生流动、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高等教育合作、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工作,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平台的搭建,一直是交流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平台上,大家可以了解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最新信息,有更多经验分享,促进专业能力提高。在此基础之上,肯定会有深入的合作,新合作的探讨。”沈雪松告诉《留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