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随之而来的物品遗失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遗失物的拾得问题是与社会和经济运作相联系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物权法》对善意取得制度以及遗失物取得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但还是存在刻意留白并且缺乏实践性。
  一、遗失物与善意取得制度的法理分析
  (一)遗失物的法理分析
  1. 遗失物的概念
  对于遗失物的概念,我国当前并未形成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民法学家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梁慧星教授认为遗失物:“系指非基于占有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现又无人占有且非为无主的动产1。”王泽鉴教授则认为:“遗失物者,指无人占有,但为有主的动产2。”争议点主要是,遗失物是否根据占有人的主观意愿而丧失,即失主丧失对原物的占有时是不是基于其主观意思表示。
  2.遗失物的构成要件
  遗失物的构成要件需满足:第一,对于其他人来说,丢失的人被遗忘在某个地方,所有权属于丢失的财产,它是由所有者拥有的;第二,它是动产。为了确定对象是否已失去所有权,确定丢失的人是否有可能实际控制该对象,而只是暂时失去对该对象的所有权,而不属于丢失的对象。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法理分析
  1. 善意取得的概念
  对于善意取得的概念,梁慧星教授的观点谓之“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在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交付给买受人后,买受人若为善意,则取得所有权3。”原物主(原权利人)不得向善意受讓人主张要求返还原物,因为原物的所有权已经归于善意受让人了,但前提是受让人主观上必须是“善意”的。
  2.善意取得制度的性质与法律效果
  在学界中,对于善意取得制度的性质,法国、日本学者大部分都主张原始取得说,但是德国的学者则多数提倡继受取得说4。我国理论界所支持的观点是对原始获取方法的善意获取5。在物权变动中,我国还没有完全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根据合同法规定的有效要求进行评估。结果必须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进行判断,在获取所有权的特殊方式中,作为行为原因的销售合同未必将处置权作为有效要素,但所有权转移的产权变更影响仍然取决于该行为是否符合善意的构成要件6。
  二、我国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司法实践中善意受让人难以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
  在财产遗失的交易纠纷中,原权利人的债权与善意受让人的债权产生了明显的冲突。当丢失的财产已经在市场上流转多次且经过长时间以后,则会有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除了原始所有者和善意受让人之外,还有第一手善意受让人和第二手善意受让人,所有权是否转移会对合同的履行问题等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法院会引用或参考我国现行《物权法》中的有关规定及司法解释来审判此类纠纷案件。
  (二)原权利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难以平衡
  法院的判决不同,保护的权利人也不同,但无论是怎样的判决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不管是站在原权利人的立场还是站在善意受让人的立场,都无法实现双方的公平,虽说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法律追求的就是公允正义,原权利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无法均衡始终是个问题,即使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也得做到尽可能的公平,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相关的法律如果能够明确遗失物取得案件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则能够较为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
  三、对于我国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善意受让人“善意”的认定不清晰
  对于“善意”的认定,往往才是关键的一步,“善意”不使用善意推定的方法,“善意”的证据应首先由主张善意获取遗失物的受让人来举证证明。法院在认定善意时主要从证据上和双方举证上来看。受让人须为善意,根据一般社会经验与现实情况的分析,并且在注意权利的真实情况下,受让人如果不存在重大过失,则可以认可为善意的行为。王利民教授对“善意”的认定持有“消极观念”。对于受让人,“无知”应作为区分其是否为善意的基础。受让人无需确定出让人必须是所有人,因为财产的出让人不必一定是所有人。但是善意通常只是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状态,还应当根据交易的习惯、财产的性质以及结合具体事件发生时的情况来综合判断。
  (二)遗失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在善意买受人通过善意取得机制获得遗失物的问题上,《物权法》在立法时就回避了这个问题。我国的《物权法》在颁布实施时首次明确了失物招领机制和善意取得制度的组成,但回避了善意取得失物的这一问题。在民事司法判决实务中,没有适用于财产丢失的善意获取机制的统一标准。实际上,法院在处理财产遗失纠纷案件时并没有明确参考法律,通常是基于法官对这一问题的个人理解。同时,在理论界,学者们对此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因此,遗失物的获取仍然是一个空白。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现行民法,填补法律空白,解决诚信获取机制是否可以适用于财产损失的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我国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现实抉择
  (一)建立遗失物公开市场机制
  在缺乏主体制度的基础上的特殊情况是要平衡原始权利人的利益,在获取过程中有必要添加特殊的构成要件,要建立公开市场原则7。公开市场原则,是指善意受让人经过正常的交易渠道,在公开流通的市场上购买到遗失物,并且时基于受让人并不知情,即其主观上是“善意的”,购买力遗失物之后便取得该物品的所有权,即拥有完整的遗失物,再者言,原物主即原权利人如果想要从善意受让人手中取回遗失物,则需要以市场价来补偿善意受让人,即补偿善意受让人购买遗失物所花费的价款,公开的市场便如超市、商店等,但这些地方均必须是公开交易的场所。同时需要善意受让人在购买到遗失物时对售出人的合理信赖,要认定善意受让人拥有此种合理信赖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善意受让人需要在交易时履行注意义务,;第二个是善意受让人是否是基于对出售人的信赖来购买该遗失物;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时,说明善意受让人对出售人有合理信赖。至于如何认定这两个方面,需要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一般人的观念来判断。   (二)建立遗失物有偿回复机制
  有偿原则,则是原物主即原权利人如果想要从善意受让人手中取回遗失物,则需要给予善意受让人一定的价款,主要包括遺失物在市场上流通时的价格,以及一定的另外补偿,至于向善意受让人提供另外的补偿,主要是基于遗失物的特殊性质,而且给予一定的另外补偿也是对善意受让人的一种安慰,也便于原权利人取回遗失物。如果单单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遗失物返还问题的话,当原始权利人主张将遗失的财产返还给其时,善意的受让人应将其归还。在原权利人向善意受让人主张要求返还遗失物时,善意受让人应当予以返还,这也是目前法律所规定的,但光从道德的立场出发看待这一问题,的确是欠妥当,因为这样做的话,善意受让人的利益无保障,这对其来说并不公正。
  在机械化生产的时代,许多商品都是替代品。这类商品的价值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善意取得遗失物的的条件也很苛刻。而在如今社会飞速发展进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很多物品本身已经不是单纯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物品,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原物主或善意受让人投入感情,无法替代的物品,此时在实践中处理起来确实存在困难,遗失物究竟是归于原物主还是归于善意受让人,笔者在此的观点是归于善意是受让人,即遗失物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原物主在丢失物品这件事上本身大概率存在失误,可能是因为粗心大意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物品的丢失,但本质上大概率可以归结为其自身原因,但善意第三人出于善意的,通过正常的交易来获取到物品,其本身如果不知情买到遗失物,对善意受让人来说已经是不公平的了,此时如果还要将物品归还给原权利人,这对善意受让人未免太不公平,通过正常交易获得的物品,物品本身是遗失物暂且不提,但让善意受让人来承担义务的确有失公正。正是由于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平衡原始权利持有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才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应当重新审视善意取得制度与遗失物取得制度的构建,以解决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16年第6版,第198页。
  [2]王泽鉴:《民法物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191页。
  [3]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14页
  [4]王文军:为善意取得系原始取得申辩——与善意取得系继受取得说商榷[J].政治与法律,2009 年第 6 期
  [5]蔡立东:转让合同效力与善意取得构成的立法选择——基于立法技术的考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6 年第 3 期
  [6]谢潇:善意取得制度体系瑕疵祛除的拟制论解释——以善意取得中间法律效果的提出为核心[J].政治与 法律,2017 年第 1 期。
  [7]王泽鉴:《民法物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2版,第476页。
  西北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促进了我国汽车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轮胎行业的发展,现阶段汽车对轮胎的生产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进了高性能轮胎内衬层叠层复合工艺的发展以及广泛使用。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目前高性能轮胎内衬层复合工艺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其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性能;轮胎内衬;复合工艺  一、现阶段高性能轮胎内衬层的
期刊
摘要: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其来源很有可能是滥食野生动物所引起,这就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野生动物保护不论是在各国的国内法还是共同参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后果责任的承担上,往往都是缺乏严厉和强制有效的措施,导致国际环境犯罪日益猖獗,这就要求在国家环境责任的设定上,尤其是在国家环境刑事责任的设定上,继续丰富和完善其基础理论建构、责任承担方式以及最终的实现,国家作为国际环境法
期刊
摘要: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加强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管理,提高工作人才队伍的水平,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执行力。文章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管理模式优化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效地建设一批优秀的人才管理队伍,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
期刊
摘要:被害人特殊体质在刑法中通常被认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这一罪名的适用存在诸多不妥之处。被害人特殊体质与行为人的特殊认知是一体两面,被害人特殊体质问题应当转化为行为人特殊认知问题。在实务中应当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中的折中说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特殊认知,从事前视角进行具体判断,继而实现刑法的处罚范围适当。  关键词:特殊体制,相当因果关系,过失致人死亡  一、被害人特殊体质下学理与实务之现状  根
期刊
摘要:商事表见代理中合同相对人的审核义务是否尽到是判断相对人是否善意无过失的重要标准,但出于这一标准认定的抽象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这一标准的认定予以忽视,导致一些表见代理的认定违背了制度设计初衷。本文将就从权力外观、背景因素、时间因素三个方面对商事表见代理中合同相对人的审核义务的认定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商事表见代理、相对人、审核义务认定  一. 问题的提出  《民法总则》172条规定:
期刊
摘要:正确对待施工索赔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施工索赔 原因 措施     虽然说建设参建各方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但是建设单位是业主、是工程款的支付者,在工程管理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而施工单位始终处于弱势的位置。而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与建筑工程又不同,是以有生命的绿色植物——“活”的客体为对象的工程。例如:重庆鸿恩寺公园、鱼洞滨江路的植物种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均是要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电气行业逐步实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在各行各业都起着作用。这一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各项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该项技术的重要性,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以保障其稳定规范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并结合实际给出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改进措施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但是伴随而来的矿难事故频频出现,影响着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和正常发展,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要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作用  安全是采煤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但是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对建筑工程进行先期的整体性把握和控制,为建筑工程中其他工作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机制是在建筑工程实施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是能够切实有效发挥作用的。文章旨在通过对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从而探究我国的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体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
期刊
摘 要:工业建筑中的采暖通风工程主要有采暖系统和通风系统,采暖就是通过对建筑物和取暖御寒装置的设计,使建筑物内获得适宜的温度;通风即采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使风能够穿过室内封闭的环境内,没有阻碍,并达到安全、卫生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比较复杂,不仅需要各个专业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完成建筑后期的大量调试工作。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目前采暖通风工程进行解析,并分析探讨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对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