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提问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62084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提问策略”单元教学分五步实施,即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提问题、学习提问分级、提出高价值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逐步实现提问能力进阶,并向普通单元拓展、巩固、提升。此外,还要向低年级前置渗透,向高年级进阶提升,前后承接,全向实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提问策略 单元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下册均安排了“提问策略”单元。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四年级下册则为“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以往教材中的提问质疑形式零散、内容肤浅、策略不成体系,对学生提问能力的进阶帮助不大。提问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延展的过程。根据统编教材的编排,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实现小学段的全向度实施。
  一、分步实施,深度进阶
  1.第一阶:提出自己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并非易事,所以在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时,要适当辅助,提供借鉴。
  (1)仿照书后问题提问。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导读要求“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范围宽泛有利于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减轻畏难情绪。书后练习要求“小组交流,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通过泡泡提示学生可针对全文或部分内容提问,渗透简单的分类意识。
  (2)仿照文中批注提问。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导读提示学生可参考文旁、文后提出的问题质疑。如文旁有“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文后有“课文的题目是《蝙蝠与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旨在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
  起步阶段,学生多从局部提问,鲜有针对全文的问题。教师不要作过多限制,对思维水平不高的问题,也要充分肯定,保护提问积极性。
  2.第二阶:从不同角度提问
  像《蝙蝠和雷达》这类科普文,提问很容易集中在知识和内容上。其中一些问题偏离文本、干扰教学,如“雷达为什么不能发现隐形飞机?隐形飞机是怎么实现隐身的?”所以学习提问必须疏导规划,从不同角度提问是一个好方法,四年级下册《琥珀》就是从四个角度引导提问的:
  提问角度 提出的问题 重要程度 解决办法
  针对科学知识 什么是琥珀?形成琥珀需要哪些条件?
  针对课文内容 琥珀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故事中哪些细节是合理的?又是怎么推测出来的?
  针对课文写法 为什么要写苍蝇、蜘蛛的动作细节?课文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生动?
  针对课文启示 了解琥珀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3.第三阶:学习提问的分级
  问题的重要程度通常可以分为“不影响我对课文的理解”(不重要)、“可以帮助我理解课文内容”(重要)、“可以引发我深入的思考”或“可以促进我对写法的掌握”(很重要)三类。根据重要与否,确定分配的时间、投入的精力、解决的顺序。不同学习时段也要考虑,有的对起始课时重要,有的对第二课时重要,有的可以课后自主解决。以《琥珀》为例,从纵向上看,问题总体上是越来越重要;如果同一角度提出了多个问题,则可加上序号,以示重要程度。
  4.第四阶:提出高价值问题
  学会提问是关键学习能力,但要想提出高价值的问题,达到以问统学、以学促思、提升思维水平的目标,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点拨,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进阶。如针对学生不会从写法视角提问,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思考 “如果让你来写,你打算写些什么?你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在以写作者视角思考的基础上,再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就容易多了[1]。同样,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启示角度质疑,如“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好处吗?请你联系生活经验提一提你心中的困惑”。学生置身于思辨话题中,便于打开思路。
  5.第五阶:尝试着解决问题
  (1)推测。推测最主要的是抓富有特点的细节,它们背后常隐藏着答案。如可以借助下表对《琥珀》课后习题3进行推测:
  描写的细节 推测的依据
  老松树、厚厚的松脂
  一大滴 那块琥珀同时包含苍蝇和蜘蛛,说明比较大,所以松脂又大又厚,产于老松树比较合理。
  发出金黄的光 从资料和插图可以知道那是琥珀的颜色。
  推测还可抓住反复出现的细节。如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太阳(阳光)的多次出现,思考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认为悲剧发生的那一刻一定在晌午? 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环境描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随意想象,它们点出了琥珀形成的条件,为故事发展做好铺垫。以此类推,继续关注苍蝇、蜘蛛形成化石过程等细节,会有新的发现。
  (2)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都建议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许多问题就藏在课文中,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最为便捷。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也是课标大力倡导的。此外还可以通过求教他人的方式尝试解决。
  二、左右渗透,迁移运用
  学贵有恒,提问策略的学习仅靠两个单元专项学习是不够的,更不能囿于小品文,需要在其他单元中迁移运用、巩固拓展。
  1.从反复出现的语言细节提问
  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反复出现的相似句子,可以成为学生产生问题的源泉。以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反复出现的相似词句,如第二自然段的“眼睛一睁”“黑乎乎一片”等七個“一字句”,产生问题——这些“一字句”有什么好处?
  2.从有新鲜感的语句提问
  老套语句令人乏味,新鲜表达倍受青睐。从这些新鲜之处质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感受文章的表达效果。如对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中的“细细的溪水,流着山?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可引导学生从与众不同的地方质疑:为什么说溪水中流着香味?还能流着月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表达的效果好在哪儿?   3.从前后变化大的地方提问
  故事中那些前后变化大的地方,背后往往隐藏着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情感,值得引导学生去质疑、发现、探究。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第一自然段中巨人的花园四季分明、美不胜收,第六自然段中巨人的花园即使在春天,卻仍然寒冷、荒凉。对比阅读,学生自然会质疑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再对比阅读巨人前后对孩子们态度的变化、巨人态度变化后花园的变化,学生会质疑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作者这样写想要向人们传递一种什么观点。
  4.从行为冲突的地方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有冲突则更精彩,形象有冲突则更鲜明。四年级下册《猫》开篇就写猫的种种古怪行为,老实、贪玩、尽责,有褒有贬。此处引导学生质疑,作者到底是喜欢猫还是讨厌猫呢?作者明贬实褒的好处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用法?这些问题将直指本文的写作特点,直击作者隐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5.从不合常理的地方提问
  课文中一些看似不合常理的地方,更容易隐藏作者想透露给读者的秘密信息,在此处提出问题,是解开这些秘密的密钥。如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将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水中后,明知他们有去无回,还要对着漳河站许久,学生就会质疑他站许久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质疑产生的问题很多,而课堂是有限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按不同的学习需要去筛选问题,按不同角度、难易梯度选择合适的问题,展开研学。
  三、瞻前顾后,承接提升
  提问单元虽安排在四年级,但不局限于此。高年级要尝试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与中年级一道形成完整进阶的系列。
  1.提问策略向低年级的前置渗透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将提问策略前置,适当渗透,有利于与前后承接。低年级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弱,可以通过简单的直观比较启发他们提问。汉字内涵丰富,背后隐藏着大量信息,可以成为启发低年级学生提问的沃土。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中“我的发现”版块中,在比较“神、祖、礼、福”“补、袜、衫、被”后,引导学生质疑——“这些字与偏旁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的是‘礻’字旁,有的是‘衤’字旁?”这些提问虽简单,但同样有助于学生增进对汉字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心。
  2.提问策略向高年级的进阶提升
  高年级学生思维水平显著提升。高认知水平的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有利于激活学生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上质疑提问,如从有争议的地方质疑,培养辩证思维。
  如五年级下册《跳水》习题3:“在那个危险时刻(指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船长是怎么想的?他的办法(命令向海里跳,不跳就开枪)好在哪里?”要求学生解释好在哪里,虽然也有发散性,但指向单一,缺少思辨过程。教师可以激活学生的辩证思维:有人说船长的做法很好,有人说船长的做法不近人情,你是怎样认为的?在有争议处,有利于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假设、推测,去分析、比较,最终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是不是只有威胁开枪、逼迫跳水一种方法?万一摔在甲板上怎么办?跳到水里就能得救吗?船长心里有救儿子的把握吗?是哪些有利条件让船长下决心让儿子跳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既是学生心中的困惑,也是推动他们高阶思维发展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陈培达.深度导入:指向语文要素的课堂学习起点[J].语文建设,2020(04):24-27.
  [责任编辑:陈国庆]
其他文献
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传统音乐文化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不仅承载着民族的人文精神、凝聚着人类文化智慧,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传承.对传统音乐文化加以传承和
期刊
《民族文化》是由广西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专注于展示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电视节目.该节目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导向,以传播弘扬本土民族文化为己任,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故事
摘 要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实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统编语文教材中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形象主要包含革命领袖、高级将领、战斗英雄、基层干部和时代楷模,其具体教学策略有:关注背景,体验家国情怀;图文结合,感悟外表形象;披文入境,触摸内心世界;揣摩细节,领会崇高精神;联系生活,沐浴人性光辉。  关键词 统编语文教材 中国共产党党员 形象梳理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推动乡村电商直播产业发展与县级融媒体建设耦合共生,是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加速乡村产业振兴、构筑新型人际交互模式及社群结构的需要.乡村电商直播产业发展与县级融媒体
播音主持理论是以张颂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科研创新的智慧结晶,开创并建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言传播研究理论,经过数十年发展积淀,初步形成了三大源流:人文主义源流、语言
摘 要 小学生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与他们的自制力息息相关。当假期作业布置存在缺陷时,不仅无法增强学生的自我获得感,不能推动学生进一步实现自我控制,反而还会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研究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假期作业的设计、假期作业的评估、假期作业完成情况的追踪等手段,借假期作业来实现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关键词 自制力 假期作业 小学生 自控力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长期规划能力、自我控制
有声语言是广播媒体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而传播信息的最有效状态是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广播语言的新颖别致、形象生动,能产生引人入胜、印象深刻的传播效果.因为这种感人的艺
摘 要 通过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习作课堂教学需要重点落实的教学目标。通过聚焦每次习作的重点、指向学生的表达困惑、渗透必要的写作策略、提升表达的实际意义、重视学生修改的态度五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习作修改过程,真正提高他们修改习作的能力,从而促进今后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习作教学 修改过程 习作讲评课  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日常习作指导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校园社交网络的形成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并逐渐上升至思维方式,比如创新意识、平等观念、参与意识等.但与此同时,校园社交网络也增加
期刊
摘 要 小学STEM教育是依据一定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各科知识与技能,以“设计”“制作”实践来切实解决真实问题,从而累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方式。它的常态化开展不仅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持续行动,还需有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空间、学习路径的助推。因此,为了STEM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本文结合学校的具体实践,从混合式学习的视角,引入“拼图法”优化STEM小组合作学习,以弹性模式学习支持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