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在多,要选得精读得透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long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问不只是讀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还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路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
  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之兴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
  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
  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者不相宜。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
  苏东坡与王郎书曾谈到这个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来,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
  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功夫。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2020年“最古怪书名奖”的获奖作品是《路边撒尿的狗:印尼东部社会中的动物隐喻》,入围的还有《中世纪的屁股》《重金属音乐中的经典文物》。1993年的获奖作品叫《美国bottom考古学》,“bot? tom”也有臀部的意思。  给书取名可以是一种艺术。美国著名记者盖伊·特立斯除了著有《王国与权力》,还有一本写纽约各种人物的,英文原名叫《名人和无名之辈》,好像中文翻译得更漂亮:《被仰望与被遗忘的》,译
期刊
喜爱阅读的人,手边常常会有几本随时翻阅、用来消闲的读物,这些书可以被称为“枕边书”。  “枕边书”一词可追溯到唐代,韦应物在诗中说:“花里棋盘憎鸟污,枕边书卷讶风开。”同时代的李九龄也曾言“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微风、流水、书卷、花鸟营造出闲适清逸的氛围,而枕边读书就生发于此。  枕边书可以带来知识,释放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功利性阅读的偏颇。但它不仅仅局限于放置在床前柜头的书本,从
期刊
《名作家和他们的衣橱》集合了作家和衣着这两个我喜欢的主题,仿佛就是冈田亨的柠檬糖,抑或是皮特猫的滑板鞋,是我的快乐来源及不断向前迈进的坚实基础。  本书收录了49位作家的着装风格,封面上是美国女作家琼·狄迪恩。在我看来,狄迪恩是最具时尚气质的作家之一,完全就是文学界的超模凯特·莫斯。在朱利安·瓦塞尔拍摄的这张照片中,狄迪恩纤细苗条,站在她的白色跑车前,身穿一条浅色的收腰曳地长裙,手中夹着香烟。她双
期刊
苏轼虽然以词出名,但不代表他就不会写诗。只不过苏轼毕生致力于改变“诗尊词卑”的文学格局,所以大部分心思放在了创作词上。  至于苏轼的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几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浓抹总相宜”,都是苏轼留下的千古名句,我们耳熟能详。  这两首诗写得已经够令人赞叹了,但要论神奇的话,可能还是比不上苏轼的另一首诗《题金山寺》,这
期刊
0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0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0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期刊
01最短的现代诗  “网”  ——北岛《生活》  这是目前最短的现代诗,全诗仅一字,却说尽芸芸众生。生活好似一张网,一旦“入网”,便再難无拘无束了。儿时或许觉察不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02最短的古诗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吴越春秋》  仅用8个字,4个词就描述了原始狩猎劳动的全部过程,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03最短的古代寓言  “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
期刊
俗谚云:“无花不成景,有花才世界。”中国自古是一个花卉王国,中华民族对花卉有着特殊的情感,华夏文明与花卉天然结缘。“花”通“华”,意为美丽,集色香姿韵于一身。中华文化赋予花儿丰富的精神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蕴和鲜明的人格特征。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名士和贤达君子多以养花、赏花、咏花、赠花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走进百花深处,品读花儿的精魂,让人不免顿生感怀:人生应该像花儿一样绽放。成就花样人生,不妨师从“五
期刊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的确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虽然这里说的是五柳先生,但其实是在抒写自己的胸臆,说这是作者本人的读书态度,自无不可。只是把“不求甚解”解释成读书马虎,囫囵吞枣,却似有不妥。因为陶渊明这里所说,是有针对性的。他针对的是汉儒的章句之学,烦琐的考据之风。  在读书时,弄清字句的解释,当然是必要的。如果连字句也读不通,要领会文章的意思是不可能的。所以陈寅恪有
期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30年前。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供儿子读书、学习。  儿子16岁那年考上了县重点一中,而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  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  母亲没有答应,但儿子固执地连连说不,母亲无奈,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
期刊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叫苏秦。他可谓是当时天下的第一谋士,在齐国深得齐王的重用,他为齐王出了不少的谋略,齐王都是言听计从。  不过,他这个人虽然才能高,却没有什么风险意识,天真地以为自己尽力为齐国做事,就能受到齐国人的爱戴,却不知道就是因为他的聪明让庸人无法在朝堂上立足,有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  所以,在一次去其他六國游说联合抗秦的途中,他被刺客给杀害了。  这样的噩耗传到王宫里,齐王怒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