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效应与中国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给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社会养老和医疗卫生系统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大,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口老年化现状及对养老制度所带来的影响,指出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
  一、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老年人口占比增大,分布具有地区差异
  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17%。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农村年轻人口不断地涌进城市,使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且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中西部的劳动人口倾向于到东部来工作,因而东部地区的老年人口占比要低于中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分布。
  2.劳动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比持续增长
  我国在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我国的出生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养育小孩的成本在快速上升,年轻一代人为了不影响已有的生活质量,往往选择不生育、少生育或晚生育。我国在2016年初开始实施“二胎”政策,但出生率也没有明显的上升。年轻劳动力的减少,老年人口在快速的增加,造成了每个劳动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比持续增高。
  3.老龄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未富先老”特征[1]
  以德国、英国、瑞士等为首的福利国家都是在完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后,才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为社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优裕的物质基础,因而即使进入老龄化社会,仍能为老年人提供满意的生活保障。但是我国属于“未富先老”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展中,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薄弱的养老保险系统显得抓襟见肘,反过来阻碍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系统的影响
  1.老年人口的增多和年轻劳动力的下降影响养老保险系统的资金来源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尽管在1993年开始作了社会统筹和设置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但是政府、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制度仍为现收现付制,个人在职期间不需参加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退休时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2]。而这部分的支出主要由国家税收承担。老年人口的增多和年轻劳动力的下降,降低了国家的税收来源,间接减少了养老金的来源。
  2.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
  老年人口的增加一方面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多,养老金的支出额上涨;另一方面,劳动人口占比下降,使养老金的收入来源减少。支出的增长和收入的下降让实行现收现付资金筹集模式的养老保险基金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三、中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据经验数据显示,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有大幅下降。我国目前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替代率为59.2%(基础养老金为35%,个人账户为24.2%)。只能为退休人员提供了基本的养老保障。此外,我国的养老金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
  1. 覆盖面窄,参保人数少
  尽管我国养老金制度经过的多次改革,从最开始仅面向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到面向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的职工。但总的来说,中国的养老保险覆盖率仍很低,如绝大多数农村劳动者,他们游离于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的,缺乏养老保障。
  2.企业年金账户和个人账户资金管理不健全,难以活化基金
  目前我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已建立起企业年金的制度,但是民营、私营和小规模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总体水平非常低。且这些企业年金主要投资在风险较低的银行存款和国债上,投资渠道狭窄,收益率低,难以达到长期增值的目的。另外,虽然设立个人账户的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是活化个人账户资金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为了安全起见,社会保障部门倾向于将其投资在风险较低的国债和银行存款,造成资金的贬值。为了活化这部分资金,社保资金入市的问题最近也成为处于风口浪尖的话题,对于最终将如何升值保值,仍然没有明确的做法。
  四、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设计
  通过对国外养老制度的趋势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过高的公共年金替代率使政府在养老保障领域承担过多的责任,这样会对政府财政产生重大压力。因而建立多支柱型的养老保障结构、缩减政府的责任、加大个人作用、利用市场丰富养老保障形式已成为各国建立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趋势,使养老制度从最初的“公平”转向“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状态。针对我国目前养老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要更好地缓解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政府的养老保险负担,需要对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优化设计。
  1.建立多支柱型的养老保障体系,减低公共年金的替代率
  建立多支柱型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在目前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增大企业和个人的作用。作为第一支柱的公共年金作为社会统筹基金,主要为老年人口提供覆盖面广、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因此可降低公共年金的替代率,以缓解公共年金的支付压力。
  个人账户部分应改革成为第二支柱。可以根据行业的不同和参保人收入的差异进行区别投保。政府应该对个人账户资金投资和管理设置运营的基本框架,并进行监督。
  设立商业年金为第三支柱。商业年金的目的是满足高收入的人群对高水平养老保障的需求,因而商业年金属于完全市场化的个人经济投资。政府可使用信贷、税收等政策鼓励人们参加。建设多支柱型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对政府养老保障责任进行“度”的明确,兼顾了公平与效率。
  2.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保险制度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低主要是因为占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多为未参保人员。他们大多数从事个体经营业、收入低的农业经济或劳动密集型工作,没有企业、单位可以帮助投保,通常不会主动加入参保行列。很多城镇的待业人员或者家庭主妇也由于没有企业和单位协助参保,使个人不得不承担全部的保费。高额的保费迫使他们选择放弃参保。对于此类人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他们提供参保便利,降低其参保基数,对于弱势人群和低保户实施减免费用等等。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增加社保统筹基金的收入。
  3.提高退休年龄和严格养老金的给付资格
  目前我国男性年龄达到60周岁,女性年龄达到50周岁或55周岁,缴费时间达到180个月以上即可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而老年人的平均寿命的提高已对我国养老金的支付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逐渐提高了退休年龄。例如,中国台湾公务员退休由原来的“75制”(年龄+工龄=75,如年满50周岁、工作年资25年,或年满55周岁、工作年资满20年即可退休)改为“85制”(年龄+工龄=85,如年满55周岁、工作年资30年,或年满60周岁、工作年资满25年即可退休)[3]。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延长参保年限,又减少了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降低了养老金的開支,缓解财政支付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李雪霜.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商业年金与税收政策[D].南京:南京大学金融学,2009..
  [2]汤兆云,张赛群.德国、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老年年金制度的改革及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4(4):15-22.
  [3]王建民.台湾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改革方向及启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5(7):33-42.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字技术也被称为数字控制技术,是一种和计算机互相关联的新型科学技术,它利用一定设备工具,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符号,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运算、传送、存储和还原等。随着当前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完善,数字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不仅推动了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了新时期工业自动化各项应用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及优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倡导中,恰恰是中小型企业撑起来中国 GDP 的半壁江山。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纳税和就业的"主力军"。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科技的和政策的扶植,中小型活跃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经济发展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但是,还是陷入了市场营销的"瓶颈",想要打破这种局面,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水平,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探究机制、人才、渠道、营销能力等各方面的
期刊
摘 要: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面对新环境和新形势下的生存挑战,企业要想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经济管理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有效做好战略部署,进而改进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终实现创新工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本文重点探究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旨在为促进企业经管水平提供些许借鉴或参考。  关键
期刊
摘 要: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它见证各种事实关系,反映一个单位的历史面貌。界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要根据各科室的具体情况、职能范围来决定,越详尽越好,就像一本说明书一样,以适用于我单位人员变化快的特点。档案信息化、一体化是新时代的特征。我们要加快知识结构的变化,要不断"充电",不断补充"能量",以求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档案管理;业务指导;系统条理  引言:随着公自动化、社会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
期刊
摘 要:旅游业不仅是地区产业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地区发展有著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研究出一些相关对策,促进我国旅游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重要性;对策  一、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因此,这是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期。在时代发展的关键时期,知识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产业结构,然而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也是知识经济中的总要支撑动力。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是一项各种体制于一身的新型系统工程,是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水平的重要方式,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是能够增强综合国
期刊
摘 要:大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发展和组织大众文化活动要立足于大众文化的大众化属性,将更为丰富的文艺形式带到广大群众眼前。同时,要将大众文化的定义提升到先进文化的高度,同时结合优质的文化内涵。本文采用公共管理视角,对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1大众文化发展概况  “大众文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其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高层办公楼为对象,就其电气设备配置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造成火灾的原因,最后探讨了防范高层办公楼安全隐患的具体策略,望能为此领域实践应用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层办公楼;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  伴随当今集约化办公方式的日趋完善与多元,各个部门之间的办公场所在具体的整合力度上持续加大,集中办公及协同办公情况日渐普及,传统单纯的、单一的多层办公楼正在向高层、综合化写字
期刊
摘 要: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单位的正常运转,让行政事业单位的成员共同参与监督,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风险。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
期刊
摘 要: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提高管理水平。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财务管理的精准化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遇到了诸多问题,只有尽快实现创新与改革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本文主要研究了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创新策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