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和我的祖国》,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留学生“越出国越爱国”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ema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让很多西方人困惑的现象:“中国学生既然都选择了出国,为什么越出国反而越爱国?”对于这个问题,每个留学生可能都会相视一笑,特殊的历史记忆造就了几代人独特的成长经历,每个留学生或者说是每个中国人。在自己的记忆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回答”——什么是“我和我的祖国”?
  围绕“我和我的祖国”的话题,已经成为十一期间最火的热点。影迷期待已久的《我和我的祖国》究竟讲了什么?该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间的7个重要历史瞬间,聚焦普通人讲述了《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护航》《白昼流星》7个故事。
  令人眼前一新的是,这部电影并未采用宏大的视角,而是以“小人物”的视角重新诠释这七个时刻。看完电影之后,小编想到了2016年,脸书上一位留学生的一条动态——“出国前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愤青,出国后成了中国的脑残粉,感谢外国人教会我爱国。”在看《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如果问中国留学生:“你为什么这么爱你的祖国?”中国学生或许会回答:“我们有世界第一的高铁;世界第一的基建水平;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水稻种植技术……”但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后,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恐怕是自己与祖国的“独特记忆”。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甚至整个时代,这些年所有的颠沛求学、不安焦虑,都像是无数条小溪,最后聚到中国这条大海之中。

《我和我的祖国》到底讲了那些瞬间?


  看完电影之后,深呼一口气 ,酣畅淋漓。7个故事,各有特色,导演们也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的拍摄手法,视觉体验极佳。电影中,个人是永远是“最核心”,也是“最小”的单位,在每一个时代的转折口中,普通人永远走在了最前面。
  其中有3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之一便是管虎导演拍摄的《前夜》。故事里发生在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一群人为力保升旗仪式顺利进行所做的努力。这是解放之后中国迎来的最重要时刻,不容一丝疏漏。在管虎导演的精心拍摄下,展现了开国大典前紧张而激动的准备环节。
西方反华势力攻击一名残疾运动员、圣火传递者金晶

  但就在最重要的升旗仪式要开始的前夜,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天开国大典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22米高的铁制旗杆傲然矗立,电动升旗装置安装完毕,正在做最后的调试。谁料当天夜里预演升旗时,国旗升到顶阻断球坏了,如果问题不能解决,国旗可能在开国大典现场被绞进去。在场所有人都冒了一身汗,在这个重要时刻,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故。如果在明早的升旗仪式上,升旗出现问题,将会成为世界的“笑柄”。万幸的是,黄渤饰演的工程师,在10月1日凌晨终于排除故障,让国旗顺利升起。
  “五星红旗”是新中国的象征,很多留学生出国之前并不觉得,但是几年过后越来越发现一个道理——只有尊重自己国家和历史的人,才会赢得别人尊重。
  下面的图片拍摄于2008年,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奥运圣火传递在海外传递,西方反华势力阻扰圣火传递。在传递途中,游行干扰,甚至伤害传递圣火的中国人。一位留学生在冬天冰冷的水中,高举中国国旗,为圣火保驾护航,他不是传递圣火的人,没有参加奥运会,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留学生。和1949年10月1日前夜一样,这些普通人让世界看到,在国家尊严的问题上,中国不容有一丝一毫的伤害。
  《我和我的祖国》第二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是由张一白导演的《相遇》。故事发生在1964年前,由于当时中国原子弹实验是国防机密,所有研究人员都不允许向任何人透露自己从事的工作和行踪。在戈壁一呆就是好几年,由于工作性质特殊,3年间都不允许和家人联系。
  张译饰演的原子弹科学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和相爱的恋人在公共汽车上相遇,由于不能透露行踪,张译在心爱的人面前只能假装是陌生人:“我不认识你,你认错人了。”令人心碎的是,当时张译饰演的科学家还不确定自己的任务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已经做好了死在大戈壁的准备。这一次偶然的相遇可能是永别,而这也是那一代科学家抛弃外国优渥的研究条件,只身回国所付出的代价。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震惊世界,本来只有美国和苏联掌握的技术,竟然被落后贫困的中国掌握。也正是因为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在海外工作和学习的人感同深受的一点是,军事力量永远是中国公民最堅强的后盾。
  2011年,利比亚发生内乱,数千名在利比亚中国公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外交部立刻决定尽全力帮助中国公民撤离。这次“撤侨”行动展现了中国的实力,由于利比亚机场跑道有限,中国仅有一架能载300名乘客左右的航班,供妇女儿童使用,其他公民从陆路撤向边境。途中,有一个民工团体被利比亚关卡扣留。这四十多位中国公民在战乱之中护照丢失,被当作非法越境者扣留。无法证明自己身份的同胞们唱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没唱几句就被放行了,但是一路上,他们还是唱完了国歌。这个场面震撼了当时利比亚检查人员和各国难民。张一白导演的《相遇》让人看到2011年的“前夜”,1964年的科学家为了今天的繁荣所付出的一切。   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故事是薛晓路导演拍摄的《回归》。故事发生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中英双方在关于政权交接仪式上的“一秒钟”进行了激烈的争夺。英方要将降英国国旗和演奏英国国歌持续至6月30日最后一秒才结束,要求中方推迟一秒,即在7月1日零时零分一秒才开始升五星红旗和演奏中国国歌。王洛勇饰演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说:“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150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惠英红饰演的香港警察经历了历史性一幕,在每个香港人的心里,香港一秒钟也等不了。《回归》是1997年香港人的普遍心聲,也是当初香港留学生的普遍心声,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都已经忘记我们的来路,更不知道我们的去路。在片中,惠英红饰演的香港警察始终站在回归谈判和仪式的第一线,确保万无一失。但当所有人都能在电视前见证回归这一历史时刻时,他们仍需在场馆外坚守岗位。而任达华饰演的钟表师傅,为了将回归仪式执行总指挥的手表调至分秒不差,不眠不休,分文不收。
  3年前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中国香港大学参加演讲,问及场下当年中国香港赴美留学生的启蒙歌曲是什么,她本以为会是什么童谣。香港浸会大学的副校长周伟立拿到话筒后回答:“我想是我进大学的时候,好多师兄带我们唱的《我的祖国》。”紧接着,全场齐唱“一条大河波浪宽”,她完全没想到全场齐唱《我的祖国》。在当年的中国香港人看来,《我的祖国》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启蒙歌曲,无可质疑。

7个历史瞬间,7个伟大且隐秘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用普通人的视角呈现了几代人熟悉的记忆——奥运司机葛优,流浪兄弟刘昊然陈飞宇,女排夺冠时的观看比赛的小孩,备份飞行员宋佳……这是这些栩栩如生的小人物,才组成了今天的“中国”。在时代洪流下的普通人,从家到国再到天下,所有的付出、等待、寻求和探索最终都得到了回报。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留学生越出国越爱国?”因为我们是新中国的见证者,我们见证着每个奇迹的发生,见证着被质疑和被鼓励,见证着一次又一次地众志成城。现在活着的美国人没有一个经历过南北战争,没有目睹过独立宣言;但是,活着的中国人经历过开国大典,见证过申奥成功,见证每一次巨大的成功……
  每一个普通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历史创造者。茨威格说:“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流逝。”我们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努力的成长,期待成为那灿烂群星中的一员。(本刊综合整理)(编辑/莱西)

《我和我的祖国》分别讲述了七个感人的故事


  《前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遇》——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夺冠》——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
  《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北京你好》——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白昼流星》——2016年11月18日,神舟11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护航》——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其他文献
一年中的那个时候又到了:季节交替,你的口袋里塞满了纸巾,地铁上每次有人打喷嚏都会让你担心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患上感冒的人。我们人类的鼻子总是容易流鼻涕。  但是我们在海洋里的兄弟们如何?鲸鱼一直呆在水里,有些还是全球最寒冷的海洋。它们是不是理应感冒?  我们要求读者分享他们对鲸鱼是否会感冒和流鼻涕的看法。  “不会。感冒是鼻病毒造成的。因为它们没有鼻子,所以不可能会感冒,”艾伦·豪尔写道。  里克·
当我从华盛顿特区搬到罗马后,比起古老的罗马柱和宏伟的教堂,还有一番景象更加吸引我的注意:这里的人总是无所事事。  我经常看到老妇人从窗户探出身来,望着下面的行人,或者一家人在傍晚漫步街头,时不时停下来与朋友问好。就连办公室的状态也截然不同。人们不会坐在办公桌旁匆忙吃个三明治了事,而是会享受真正的午餐,餐馆里聚满了享用正餐的专业人士。  当然,自从欧洲上层阶级的年轻人17世纪开始记录自己的游历见闻以
迄今为止,我是两个国家的正式国民。一个是人口3.25亿,面积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美国。另一个是阿斯伽迪亚国。成立于2017年11月的阿斯迪伽亚有大约24.6万国民,但目前其国土只是一个61磅重(2.7公斤),大小和面包箱相当的卫星,在近地轨道上漂浮着。  阿斯伽迪亚的宪法宣称,阿斯伽迪亚计划将来会建造一艘环绕地球运行的巨型“太空方舟”,并在月球乃至其他“天体”上建立殖民地。  阿斯伽迪亚的“领袖
孩子的眼睛和心在变得懒惰  1964年,英国儿童文学家达尔写了《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流传世界。他在书中写道:电视腐蚀了脑中的感官!它扼杀了想象力!阻塞、搅乱了心灵!它把孩子变成如此迟钝与盲目!孩子再也不能了解幻想与梦境!他们的脑子变得像奶酪一样松软!他们的思考力生锈、结冻!  50年后的今天,不仅达尔痛恨的电视没有消失,又冒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过早,时间过久
麻省理工学院能源计划主任罗伯特·阿姆斯特朗碳排放的增长速度远快于我们的期望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为了应对日益迫在眉睫的全球气候变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刻不容缓。2006年,麻省理工学院发起了一项能源倡议(MITEI),旨在开发突破性技术,通过创建低碳和无碳(比如太阳能、核能等)的解决方案来有效和可持续地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减缓气候变化。罗伯特·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指出,俄罗斯计划于 2028 年发射新款超重型火箭,其不仅能把空间站舱段送入月球轨道,还能送上月球表面。  罗戈津在推特上称:“我们正在讨论火箭的技术概貌,总设计师向梅德韦杰夫做了报告。该型火箭将从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其强大的能力应足以保障俄罗斯可以在 2028 年起将空间站舱段送上月球轨道乃至月面。”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2018 年初签署有关研制
作為一名英国老师,我发觉最近有很多讨论是关于英国的快乐教育和精英教育。很多作者把快乐教育和精英教育放在两个对立面,认为家长和孩子们只能够二选一,要么就选择快乐教育,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要么就选择精英教育,天天给孩子打“鸡血”。  我认为这是一派胡言。我敢肯定这些作者都并不在英国教育界内工作,才会产生概念上的错误认知。快乐教育和精英教育是可以并存的,并不站在对立面。请不要混淆快乐教育和宽松教育  那些
默克爾现在的一举一动都被公众密切关注,公众试图发现更多关于她健康状况的细节  在围绕默克尔健康状况的各种猜测不绝之际,7月17日,这位德国总理迎来了自己的65岁生日。  最近一段时间,她曾在多个正式场合出现严重颤抖,使得德国上下对已达退休年龄的她格外关注,目前她似乎要坚持到2021年任期届满再卸任。德国媒体质疑她到底能否继续胜任总理一职,不少医疗专家也都在电视上针对她的症状进行远程诊断。默克尔的三
世界各地的王室婚礼均引人注目,他们的喜事也留下历史的足迹……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丈夫菲利普亲王在1947年结婚,当时,英女王未登基,只是伊丽莎白公主。两人在西敏寺大教堂成婚,今年将是他们结婚71周年。  威廉王子與凯特在2011年结婚,婚礼同样在西敏寺大教堂举行,这所教堂已见证了至少16场王室婚礼,他们在白金汉室的露台接受民众祝福,从凯特身边的小女孩可以看出,当时民众发出了震耳的欢呼声,你或许
2006年11月8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新军事情报总部大厦内的射击场练习射击 2015年8月30日,俄罗斯索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波查洛夫·鲁切州一所住宅内健身 2013年7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图瓦共和国的西伯利亚联邦区钓鱼 2009年8月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西伯利亚图瓦地区骑马 2016年5月10日,俄罗斯索契,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一场冰球比赛 2012年4月26日,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