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接触式人体体温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非接触人体体温测量主要是使用红外电子体温枪等进行人工测量.面向人群密集区域,人工测量很难准确、快速地完成.面对上述问题,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智能体温测量设备,但是此类产品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仅使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接触式人体体温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非接触人体体温测量主要是使用红外电子体温枪等进行人工测量.面向人群密集区域,人工测量很难准确、快速地完成.面对上述问题,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智能体温测量设备,但是此类产品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仅使用
其他文献
选取二维氧化石墨烯、一维羧基化碳纳米管、零维碳纳米颗粒和碳点作为水润滑添加剂,研究了碳纳米材料对聚四氟乙烯(PTFE)自配副水润滑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碳纳米材料维度与尺寸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去离子水润滑剂中添加一定量不同维度与尺寸的碳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抑制PTFE摩擦副的滑移和解脱,且不同碳纳米材料因性能和形貌结构的差异展现出不同程度的作用效果.其中片层状氧化石墨烯可以在摩擦副表面形成连续且相对致密
在夹芯结构中,轻质多孔材料可以让面板远离中性层,从而使夹芯结构获得最大的抗弯能力.蜂窝结构作为一种主要的轻质多孔材料,由于其可靠的力学性能和极佳的可设计性而被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建筑和机械工程等诸多领域.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开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超轻蜂窝结构的有效方法.近些年来,使用这种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来代替传统的铝蜂窝和芳纶纸蜂窝受到
纳流控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产生和发展伴随着新流体现象的发现和新型器件的诞生.纳米流体中独特的物质传输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迄今为止,纳米通道器件在DNA测序、单分子传感、能源储存与转换、离子门控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仿生纳米通道的设计与制备、纳米通道功能化修饰的策略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并思考了仿生纳米通道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类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实现自主形状回复的智能材料.将这类材料作为基体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可制成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赋予其在多种外界刺激下实现智能变形的能力.形状记忆聚合物本身不具有导电性,但与导电材料复合后形成连续的内部导电网络,使其具有导电特性;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特点是在通电条件下,利用焦耳热效应实现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驱动变形.电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
采用铜型喷铸和自由落体两种方法实现了Ni_(95)Ge_5单相合金和Ni_(33)Ge_(67)共晶合金的快速凝固,对其组织演化规律、硬化机理和多尺度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发现,随着合金熔体冷却速率的提升,Ni_(95)Ge_5单相合金的微观组织由粗大枝晶转变为等轴晶,Ni_(33)Ge_(67)共晶合金则由规则共晶逐渐细化并转为含少量初生Ge相的过共晶组织.两种合金均发生显著硬化,其中单相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具有质量轻、成本低、易于大面积制备等突出优势,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提高迅速,单结器件效率值已超过17%.在器件优化中,构建高效阴极有机修饰层成为提高光伏器件效率与稳定性的重要策略之一.芳香亚胺类阴极修饰材料因具有大共轭平面、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丰富的化学修饰位点以及合适的能级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面巡视探测通过地面遥操作规划控制完成.为了最大化每次规划的行驶距离,每次行进通常在6~9 m之间,使得相邻导航站点距离较大,所拍摄图像的尺度、旋转、平移上有较大的变化,图像重叠度较低且重叠区分辨率与形态差异很大,为站点间图像的自动匹配带来极大困难,进而影响相邻站点视觉定位的自动化进程.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前期关于图像像素空间分辨率建模的基础上,结合任务实际新增月面凹凸倾斜等因素对像
面向天宫二号应用任务各类不同机理的先进科学实验类载荷和对地观测载荷的数据处理、存档管理、质量分析、运营服务和数据应用研究等方面的需求,研制建设了一套业务功能覆盖全面、支持能力突出、技术特色鲜明的一体化地面数据处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了多源海量数据自动化并行处理、高精度标准化产品生产、高效数据存档与可视化管理、数据质量分析与控制、在线分发服务及运营等功能.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航天地面数据处理与服务系统现状及
当前,基于正积温的度日模型广泛应用于冰川消融研究中,该模型的核心参数是度日因子。根据印度河上游Sachen、Gharko、Barpu冰川2014—2016年的物质平衡和气温实测资料,计算得到消融期内各冰川研究区的度日因子,并分析了度日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Sachen、Gharko、Barpu冰川度日因子均值分别为2. 83 mm·d~(-1)·℃~(-1)、3. 74 mm
利用和田绿洲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和同期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该区的空气质量特征,探讨了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和田绿洲近3 a平均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99,达到空气质量中度污染标准,污染天数占总日数的78. 1%。其中,春季空气质量最差,以严重污染为主;其次是夏季,以轻度和严重污染为主;再次是秋季和冬季,以轻度污染为主。PM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