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抓住学生主体特性,激发学生反思潜能;提供反思空间,教会反思方法;抓住错题辨析,提升反思效能”等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形成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反思;能力培养;有效教学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探究性的独立学习个体,其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对今后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能力基础。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反思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反思,提升学习反思能力,已经作为重要教学课题摆在了广大教师的面前,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究。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实现学生学习反思潜能的激发
长期以来,教师在应试教学理念的要求下,经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性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反思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和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采用鼓励性教学语言,向学生讲解古今中外那些刻苦学习、自学成才、艰苦求学的名人逸事,消除学生害怕说错的畏惧心理和不愿反思的惰性心理。同时,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心田”,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转化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要求和积极态度。
二、提供反思活动空间,实现学生学习反思方法的掌握
实践是提升和巩固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和形成是在不断训练、不断检验中提升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根据教学活动内容,在知识练习时、知识巩固时、问题训练时,提供给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注重方法和过程的点评和引导,“去粗取精”,使学生掌握有效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实现学生反思活动具有“针对性、方法性和实效性”。
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知识时,教师先向学生设置“学校九月份烧煤8吨,比原计划节约1/5,九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相关内容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解答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表示单位‘1’的量,弄清楚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二是要注意几分之几与问题或已知数量间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有效反思,使学生能够找出进行问题解答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反思活动的方法性。
三、注重错例辨析运用,实现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提升
错例辨析作为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有效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在学生反思能力培养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学生学习反思效能培养中,就可以有效借用这一教学方法,有意设置错误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借助教学内容和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找出解题活动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实现学生在辨析问题过程中反思能力的显著提升,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内容时,教师结合课堂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向学生出示了“甲乙共同加工一批零件需18天,如果甲干3天,乙干4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1/5,那么甲乙单干分别需要多少天?”这一问题,并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某位学生的解题过程为:“已知甲干3天,乙干4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1/5,从而得到,甲、乙单干各需要15天和20天。”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辨析,发现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片面地根据“甲干3天,乙干4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1/5”确定各自单干的时间,没有将“甲乙共同加工一批零件需18天”这一条件考虑在内,从而使问题解答过程错误。这时,有学生提出以下解题方法:“解:甲干3天,乙干4天,可以转化为两人合干3天,乙又单干1天,两人合干的工效为1/18,3天完成1/18×3=1/6,1/5-1/6=1/30恰好是乙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直接用工效和减去乙的工效即可,各自单干时间迎刃而解。”这时教师再次让学生借助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看看解答问题过程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反思活动,发现这一解题过程抓住了工程数量关系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要点,体现了分数工程类应用问题的特点。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错例辨析这一教学方法,将学生反思自主性和辩证性进行有效展示,提升了学生学习反思能力,促进了学习活动进程。
总之,随着新课程目标要求的提出和实施,如何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实现学生反思效能的有效提升,需要广大教师进行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反思;能力培养;有效教学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探究性的独立学习个体,其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对今后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能力基础。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反思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反思,提升学习反思能力,已经作为重要教学课题摆在了广大教师的面前,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究。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实现学生学习反思潜能的激发
长期以来,教师在应试教学理念的要求下,经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性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反思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和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采用鼓励性教学语言,向学生讲解古今中外那些刻苦学习、自学成才、艰苦求学的名人逸事,消除学生害怕说错的畏惧心理和不愿反思的惰性心理。同时,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心田”,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转化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要求和积极态度。
二、提供反思活动空间,实现学生学习反思方法的掌握
实践是提升和巩固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和形成是在不断训练、不断检验中提升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根据教学活动内容,在知识练习时、知识巩固时、问题训练时,提供给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注重方法和过程的点评和引导,“去粗取精”,使学生掌握有效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实现学生反思活动具有“针对性、方法性和实效性”。
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知识时,教师先向学生设置“学校九月份烧煤8吨,比原计划节约1/5,九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相关内容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解答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表示单位‘1’的量,弄清楚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二是要注意几分之几与问题或已知数量间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有效反思,使学生能够找出进行问题解答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反思活动的方法性。
三、注重错例辨析运用,实现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提升
错例辨析作为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有效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在学生反思能力培养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学生学习反思效能培养中,就可以有效借用这一教学方法,有意设置错误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借助教学内容和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找出解题活动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实现学生在辨析问题过程中反思能力的显著提升,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内容时,教师结合课堂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向学生出示了“甲乙共同加工一批零件需18天,如果甲干3天,乙干4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1/5,那么甲乙单干分别需要多少天?”这一问题,并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某位学生的解题过程为:“已知甲干3天,乙干4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1/5,从而得到,甲、乙单干各需要15天和20天。”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辨析,发现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片面地根据“甲干3天,乙干4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1/5”确定各自单干的时间,没有将“甲乙共同加工一批零件需18天”这一条件考虑在内,从而使问题解答过程错误。这时,有学生提出以下解题方法:“解:甲干3天,乙干4天,可以转化为两人合干3天,乙又单干1天,两人合干的工效为1/18,3天完成1/18×3=1/6,1/5-1/6=1/30恰好是乙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直接用工效和减去乙的工效即可,各自单干时间迎刃而解。”这时教师再次让学生借助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看看解答问题过程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反思活动,发现这一解题过程抓住了工程数量关系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要点,体现了分数工程类应用问题的特点。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错例辨析这一教学方法,将学生反思自主性和辩证性进行有效展示,提升了学生学习反思能力,促进了学习活动进程。
总之,随着新课程目标要求的提出和实施,如何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实现学生反思效能的有效提升,需要广大教师进行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