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毒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196例使用阿奇毒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还有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因其良好的抗炎效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通过观察发现,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可以预防,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阿奇霉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预防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在红霉素结构上修饰后得到的第一种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组织选择性高、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而且阿奇霉素使用方便,在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液,临床上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已成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线药物,但在临床长期大量使用时,也发现了很多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限制了阿奇霉素的推广,本文就我院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96例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供医生临床使用参考,现将观察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患者共196例,其中男107例,女89例。年龄在5-76岁之间,平均年龄38±5.79岁。急性化脓扁桃体炎28例、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27例、急性支气管炎29例、支气管肺炎39例、急性膀胱炎13例,其它泌尿系感染17例,皮肤软组织10例、不明原因发热5例、消化道感染3例、口腔感染2例,术后预防感染使用阿奇霉素11例,主其他感染部位未报12例。
1.2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的病例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且诊断明确。并排除严重肝、肾及心脏疾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排除阿奇霉素过敏或不能耐受者,排除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全身衰竭患者。所有入选病例均无胃肠病史及精神病史。
1.3使用方法
成人给予阿奇霉素0.5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儿童按10mg/kg.d给药,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稀释。滴速约为45滴/分钟,每日用药1次,疗程为5-7天左右。在用药期间,对不同患者采用相应的对症处理,但不再应用其它类型的抗生素。
1.4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对所有病例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在用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及其它与原发疾病不相符的症状及体征。
2结果
2.1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构成
通过观察发现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89例,占45.41%,过敏性反应35例,占17.86%,肝功能损害28例,占14.29%,血细胞减少24例,占12.24%,血尿17例,占8.67%,肾功能损害3例,占1.53%。最常见的为胃肠道反应,其次为过敏性反应及肝功能损害和血细胞减少。
2.2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表现
2.2.1胃肠道反应
多表现为恶心、呕叶、上腹不适、及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等。这些症状为可逆性反应,经减慢滴入速度或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或静脉滴注后,上述均减轻或消失,部分病人需给予硝苯地平治疗。但再一次给药时又出现,需断续给予上述预防措施。
2.2.2过敏性反应
这类不良反应中最多的为过敏性的药物疹,表现皮肤瘙痒、斑丘疹、光过敏及血管性水肿等,其次呼吸道过敏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仅有一例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突发胸闷、气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大汗淋漓,伴恶心,血压测不到,脉搏细数。立即停止输液,并积极抢救,患者痊愈出院。患者过敏反应轻的一般能耐受,可不做特殊处理,严重的需给予抗过敏治疗,可予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3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1静脉滴注,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则需要立即抢救,并避免再次使用阿奇霉素。
2.3肝功能损害
阿奇霉素肝损害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全身乏力、皮肤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尿色加深等症状,极少数的病例可出现弥漫性肝损害、肝性脑病,或急性肝坏死。发生肝损害的原因是阿奇霉素主要集中在肝脏内代谢和排泄。若在使用过程患者出现肝损害的情况,要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保肝治疗措施。特别是对儿童和老年患者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使用,严禁起剂量用药。
2.4血细胞减少
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在用药4天后才出现,主要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现后立即停药,未做特殊处理,于停药7天后恢复。故在使用阿奇霉素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常规。
2.5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血尿,极少数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在应用过程注意监测尿常规,一旦出现血尿要及时停药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
2.6其它不良反应
有报道还发现双肾区疼痛、耳鸣、低血压反应等不良反应,但在本组病例中未发现类似情况。
3讨论
阿奇霉素比红霉素的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强,对临床上多种细菌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也较高,阿奇霉素有口服与注射液二种剂型,因其胃肠道反应多且大,所以临床应用以注射液为主。近年来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广泛,临床上也发现较多的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性反应、肝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及其它一些不常见的反应如:双肾区疼痛、肾功能衰竭、耳鸣、低血压等。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占到了45.41%,目前阿奇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胃动素水平升高有关,它有强烈刺激上消化道机械运动和生理性肌电活动的作用,硝苯地平通过阻滞钙离子内流,使平滑肌松弛,可缓解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过敏性反应是阿奇霉素的另一主要的不良反应,其原因主要是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轻者停药后多能恢复,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重者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可危及患者生命,需紧急处置。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应用广泛,雖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但均较轻且可以预防,严重的不良反应很少且极少发生,所以阿奇霉素在临床上使用是较安全的,可以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守伟.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152
[2]华冬梅.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93.
[3]范铭.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202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0,08(40):3471-3472.
关键词:阿奇霉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预防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在红霉素结构上修饰后得到的第一种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组织选择性高、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而且阿奇霉素使用方便,在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液,临床上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已成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线药物,但在临床长期大量使用时,也发现了很多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限制了阿奇霉素的推广,本文就我院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96例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供医生临床使用参考,现将观察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患者共196例,其中男107例,女89例。年龄在5-76岁之间,平均年龄38±5.79岁。急性化脓扁桃体炎28例、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27例、急性支气管炎29例、支气管肺炎39例、急性膀胱炎13例,其它泌尿系感染17例,皮肤软组织10例、不明原因发热5例、消化道感染3例、口腔感染2例,术后预防感染使用阿奇霉素11例,主其他感染部位未报12例。
1.2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的病例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且诊断明确。并排除严重肝、肾及心脏疾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排除阿奇霉素过敏或不能耐受者,排除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全身衰竭患者。所有入选病例均无胃肠病史及精神病史。
1.3使用方法
成人给予阿奇霉素0.5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儿童按10mg/kg.d给药,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稀释。滴速约为45滴/分钟,每日用药1次,疗程为5-7天左右。在用药期间,对不同患者采用相应的对症处理,但不再应用其它类型的抗生素。
1.4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对所有病例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在用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及其它与原发疾病不相符的症状及体征。
2结果
2.1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构成
通过观察发现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89例,占45.41%,过敏性反应35例,占17.86%,肝功能损害28例,占14.29%,血细胞减少24例,占12.24%,血尿17例,占8.67%,肾功能损害3例,占1.53%。最常见的为胃肠道反应,其次为过敏性反应及肝功能损害和血细胞减少。
2.2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表现
2.2.1胃肠道反应
多表现为恶心、呕叶、上腹不适、及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等。这些症状为可逆性反应,经减慢滴入速度或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或静脉滴注后,上述均减轻或消失,部分病人需给予硝苯地平治疗。但再一次给药时又出现,需断续给予上述预防措施。
2.2.2过敏性反应
这类不良反应中最多的为过敏性的药物疹,表现皮肤瘙痒、斑丘疹、光过敏及血管性水肿等,其次呼吸道过敏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仅有一例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突发胸闷、气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大汗淋漓,伴恶心,血压测不到,脉搏细数。立即停止输液,并积极抢救,患者痊愈出院。患者过敏反应轻的一般能耐受,可不做特殊处理,严重的需给予抗过敏治疗,可予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3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1静脉滴注,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则需要立即抢救,并避免再次使用阿奇霉素。
2.3肝功能损害
阿奇霉素肝损害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全身乏力、皮肤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尿色加深等症状,极少数的病例可出现弥漫性肝损害、肝性脑病,或急性肝坏死。发生肝损害的原因是阿奇霉素主要集中在肝脏内代谢和排泄。若在使用过程患者出现肝损害的情况,要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保肝治疗措施。特别是对儿童和老年患者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使用,严禁起剂量用药。
2.4血细胞减少
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在用药4天后才出现,主要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现后立即停药,未做特殊处理,于停药7天后恢复。故在使用阿奇霉素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常规。
2.5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血尿,极少数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在应用过程注意监测尿常规,一旦出现血尿要及时停药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
2.6其它不良反应
有报道还发现双肾区疼痛、耳鸣、低血压反应等不良反应,但在本组病例中未发现类似情况。
3讨论
阿奇霉素比红霉素的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强,对临床上多种细菌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也较高,阿奇霉素有口服与注射液二种剂型,因其胃肠道反应多且大,所以临床应用以注射液为主。近年来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广泛,临床上也发现较多的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性反应、肝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及其它一些不常见的反应如:双肾区疼痛、肾功能衰竭、耳鸣、低血压等。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占到了45.41%,目前阿奇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胃动素水平升高有关,它有强烈刺激上消化道机械运动和生理性肌电活动的作用,硝苯地平通过阻滞钙离子内流,使平滑肌松弛,可缓解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过敏性反应是阿奇霉素的另一主要的不良反应,其原因主要是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轻者停药后多能恢复,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重者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可危及患者生命,需紧急处置。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应用广泛,雖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但均较轻且可以预防,严重的不良反应很少且极少发生,所以阿奇霉素在临床上使用是较安全的,可以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守伟.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152
[2]华冬梅.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93.
[3]范铭.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202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0,08(40):3471-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