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遮蔽了现实1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要能响应真实,反应政治议题,首先要能增加读者的认识与思考,而不只是看到。好比2013年底轰动的台湾纪录片《看见台湾》2,让人看到了环境破坏的结果,却无法理解原因。而纪实摄影一定程度是《看见台湾》式的,它的话语能力有限,虽然未必不行。然而要说见证事件就能产生对事件的理解,我很怀疑。《看见台湾》从高空俯视的拍摄手法虽然前所未有,土地的残缺与破烂让我们乍看下会很震撼,但那个话语的效果如何作用在我们身上,需要思考。
  因为见证“真相”而得到的理解,会有过分简单的问题。虽然我也曾经相信,但发现那终究是有局限的。虽然有人说理解并不是摄影的责任,就好像有人觉得我对《看见台湾》的批评并不是纪录片的责任。但我正好觉得,那尤其是纪录片的事情。特别因为纪录片在话语上表现复杂的可能性,远远多过纪实摄影。传统纪实摄影主要带来的是感动,通过光影、层次的安排去创造感动,但不是认识,分析性太少。
  虽然纪实摄影家总是怀抱强烈使命感,而自愿献身,但容我稍嫌冷酷地说,这样的献身是许多老派左翼人士的问题,会优先考虑道德性,但较少考虑效果。他们首先会严格的自我期许在道德上纯洁,好像在道德上站稳了,用理想主义感召了别人跟随投入,意义就会发生。然而这是一种自我说服,往往现实并不如此,话语的效果并不就产生了。左翼这样的香火延续,在不同世代的人身上发烧。然而资本主义全面掌控人的价值,刺激感官与情绪,左翼这样道德献身式的感召就愈来愈没有市场,影响力愈来愈小。一直揭诸正义、关怀底层的这些东西,欠缺新方法让人注意。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用别的技巧话语包装,让人重新看到。要让现场的材料变成具有分析性的、有问题意识的,创作者要先体会他所掘取的是符号,是政治层次意义的符号,这样的掘取不是为了美感,特别不是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的古典美感。


  相较之下,纪实摄影一直没有太强的话语功能。许多报导摄影较少用文字对问题提出分析,或不见得愿意用文字去看影像。这种纪实摄影的影像是感动式的,好比强烈的黑白影像那样接近宗教画式的感动,但不是分析性的意义,这样做让他在当代失去了话语的市场。到了1990年代后的视觉艺术家,诸如姚瑞中所编《台湾当代摄影新潮流》所收录的,虽然许多仍用纪实性的拍法,但他们会用另一种视野,或是用摄影结合其他的图像处理,使得表达方式复杂而多元起来,让摄影手法彼此竞争,而传统的古典纪实摄影放在这个影像的竞技场里,要如何跳出来?
  这样一来,很多就像近期诚品书店的摄影区里摆放纪实性的影像,其实是在悼念已经逝去的,那古典理想主义的纪实摄影。这样的怀旧,类似纪录片《无米乐》3对七十多岁老农的见证。我们都知道曾经美好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已经消逝,很多现代的农业问题不在影片中,农业产销结构也早已转型。《无米乐》表现的就是悼念而已,甚至促成当地商品化、观光化的后果。
  纪实摄影在西方,也有发展的阶段性。以美国为例,不管是1930年代的FSA,或1940-1950年代的《时代杂志》(Time)、《生活》(Life)杂志的影响力大,都在电视成为全面性的视觉媒体之前,还有美国的政治影响力加分,才让刊载的作品被称诵。但你说那个照片很好吗?今日再看就未必。当然他们的说故事的手法是很成熟的,但1960年代之后就急速式微,新纪实取而代之。新纪实的话语上更细腻,也更个人化。虽然当中有些比较耽溺,太看重与物的对话而离开现实;但其中也有结合现实的精彩作品,总之不是传统见证式的纪实。当代已不太有人用这样的形式说故事。我觉得纪实摄影的阶段性需要被认真理解,特别放在社会的脉络里,它所凭依的脉络因素,大于这个形式本身创造的力量。如果能对此有意识,我觉得摄影还有可为,好比新纪实摄影有很多带给人撞击与思考的好东西。影像本身的叙事形式如果缺乏新意,不做其他的后续处理,那影像自身缺乏分析性的本质,还能走多远,需要被全面检讨。
  因此我不能同意卡帕(Robert Capa)说“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句话影响我们太深,才有所谓要贴得够近才能靠近真实的说法。这当然不会完全没意义,但是这个意义是远远不足够与不充份的。有时候转个弯,也许会更贴近对现实的理解。毕竟贴近现实材料与贴近对现实的理解是两个层次,我们常常是贴近现实材料,反而看不清楚,不理解现实。因为现实的细节遮蔽了对现实的分析,反而是现实遮蔽现实。纪实性的影像特别有这个效果,因为它太独占,让我们脑子以为它就代表现实的形象。但现实既复杂又有很多层次,纪实的照片排挤了其他可能性,用断然的、结论式的方式霸占了我们的思维或感知系统。所以说画面在此是危险的,因为它是认识上的专断,让我们不再深思。相对的,如果我们看到的作品是蒙太奇的、拼贴的,我们会有防备心,知道那是人为操作过的,所以会去与影像争辩。因为拼贴的影像不宣称自己是见证式的,而是要提出观点,所以里面就会有思想的活动。而见证的影像是宗教式的,是上帝的行为,它向读者展示了真理,不容怀疑与讨论。纪实摄影在此点上,于知性是不利的。
  如果我们要把影像宣称它是见证真实的前提拿掉,让真实经过辩论,让读者有心理准备,再开始说影像。这样的影像可以重新把被见证的东西拉进来,但不宣称对真实有权威的意见。这里指的是影像与真实的协商,作者从真实中提取材料,让真实本身成为一个符号。由于符号的使用是高度主观的,出自作者的观察角度,就能引起争辩与思考。虽然这个符号的提取是经过相机的复制,我们感知到那和绘画与书写不一样,让符号的辨识度很高。这是摄影的优势,但符号不必就变为权威的意念。
  我认为当代的摄影者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件事情,挑战影像内涵的、见证式的本质。这不容易,因为它太让人坚信的特质太强大。作者可以用它,但不要掉到这样的惯性里,不要以为现实可以直接传输出去。影像如此复杂,我想创作者可以更努力地不再花时间蹲点,而是思考要如何重新运用影像,它的话语效果如何达到。纪实摄影曾经做得很好,然而在那个时代有效的在当代已经渐次无效。若不能认识此点,我认为是在思想上偷懒。因为分辨影像中复杂微妙的部份,是更大的功课。


  注释:
  1 本文来自作者本人口述的《 不再见证,而与观者辩论的纪实摄影》(整理/张十七),有删节。
  2《看见台湾》耗资总计9000万新台币,可说是台湾纪录片影史以来拍摄成本最高的电影。导演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拍摄,累积400小时直升机飞行时数。全片以航拍鸟瞰视角将台湾以一种你从未见过的角度与姿态呈现在大银幕上。获 第50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3《无米乐》为颜兰权和庄益增共同执导的一部纪录片,是一部纪录了台南县后壁乡菁寮四位老农民的劳动身影与乐天知命的电影。
其他文献
1983年  摩托罗拉推出世界第一部手机  1973年4月3日摩托罗拉的总设计师马丁.库伯用研发的手机给竞争对手贝尔实验室打了一个电话,这一天被定为手机的生日。1983年摩托罗拉推出了世界第一部便携式手机,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大哥大”的雏形。  2000年  世界第一款内置摄像头手机  世界上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来自日本,是夏普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一款J-SH04,内置10万像素及256色屏幕,
期刊
佳作  午后时光 施作霖(福建) 摄  作者自述:  看到眼前这个场景,这个时间,心中莫名涌起一种心情:放下自己手中的相机和身边最爱的人坐上这对秋千,陪她看完这场黄昏。  佳作  挡不住的诱惑 赵国华(江苏) 摄  作者自述:  晴朗的天空,阳光灿烂,窗外楼下非常热闹,笑声伴着风筝飘扬。孩子的父母不许他外出,外面放风筝的场景实在吸引着他。于是小男孩顺着板凳爬上窗户,隔着窗户铁护栏看着外面快乐的人群
期刊
除了新闻报道工作以外,李舸在更多时间里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静静从事属于他自己的摄影。他的《独自》系列作品让我们感觉到:摄影不仅仅是记录的,还有很多的可能。  陈奇军:您使用奥林巴斯OM-D相机主要是为了报纸发稿吗?  李舸:不是。我现在的拍摄内容主要是我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摄影。  陈奇军:为何选用这种小型无反相机而不是单反?  李舸:我觉得,在拍摄这种人文纪实题材时,小型相机的侵略性不强。因为我现在更加
期刊
1955年,英国考菲尔德(Corfield)光学公司推出了一款十分奇特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Periflex Ⅰ型,它既无五棱镜又无折叠式俯视取景器,外形如同连动测距旁轴相机。奇特之处在于其反光镜的构思:一改传统流行的反光镜上翻、下落的运动样式,变为上下升降式运动,给摄影带来的不是方便和简单,而是麻烦和复杂。这款相机因为极为奇特的设计而名垂史册。  该相机的上弦和卷片是分别完成的。上弦时,应将上弦
期刊
4月25日,“影像的力量”国际摄影活动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北京福海文博园举行,阿尔特·史崔柏、阿尔特·沃尔夫、埃迪·索罗威、埃里克·梅奥拉、弗雷德里克·拉格朗日、盖德·路德维希、乔斯林·贝恩·霍格、约翰·塞克斯顿、史蒂夫·麦柯瑞、西尔维娅·普拉琪、迈克尔·阔尔斯等20位摄影师获得“影像的力量”勋章,以表彰他们在摄影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摄影师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匈牙利、波兰、以色列、中
期刊
锂四二,之前学的是理科,目前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传媒。他在大学期间对摄影产生兴趣,现在是一名科学作者和记者,是科学松鼠会成员。  锂四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手机摄影都将是反器材、反精英、反职业化的。它的语言不再是技术主导,甚至也不仅是纪实,而是亲密、即兴、碎片、现场以及分享。  锂四二:手机和单反摄影的区别不仅仅是拍摄工具本身,它的拍摄题材、后期方法、美学、图片的传播路径、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方式,
期刊
9月下旬,在中国摄协第八届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专业委员会调整的建议和意见,将原设定的8个专业委员会调整为12个专业委员会,并公布了新一届协会12个专业委员会及人员名单。涉及的专业委员会包括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摄影委员会、中国摄影家协会新闻摄影委员会、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商业摄影委员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委员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产业委员会、
期刊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的伟大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作为当时拍摄开国大典的一名摄影记者,我有幸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件事能与开国大典相比。凡参加过开国大典的人,都有一段激动而美好的回忆,都能讲一段与它有关的故事,比如当时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了谁,毛主席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等等。而我当时就在城楼
期刊
海明威在《雪山盟》中写到:“在非洲那高高的雪山顶上,当地土人发现一只死去了的黑豹。那黑豹明知雪山上没有食物可寻,为什么还要爬上去呢?”  在摄影界久负盛名的前辈简庆福老先生像极了那只黑豹,那雪山就该是摄影。  生于香港的简老,今年93岁。18岁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时,对摄影发生兴趣。1951年,年仅30岁即获得美国摄影家协会颁授基石级会员荣衔,并获新加坡国际沙龙奖,这是他在国际摄影比赛首次获奖。
期刊
“杉本博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尊重的摄影家之一。他的重要摄影题材都是对艺术、历史、科学与宗教的诠释。他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主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2001年的哈苏摄影奖在颁给杉本博司时,曾如此评价。杉本博司的摄影,无疑是属于那种能引起观者对世界投入思考的艺术,刹那与永恒、有限与无限、无与有,正与负,……这些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均以具象的视觉化呈现于他的黑白影像中。他的同胞、日本设计大师后藤繁雄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