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养老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在经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老龄化进程。

  20多位白发老人坐在轮椅上,依次排开围成一圈,集体欢歌。旁边站着的年轻护理人员,也不时被他们的快乐感染。
  看到如此温馨画面,这家养老院的总经理王小龙备感欣慰和满足。但谈及养老院的运营情况,不安和忧虑立刻浮到脸上。虽然入住率近100%,还有不少老人在排队等待入院,但养老院仍只能勉强维持。
  需求旺盛,运营维艰。这是当前养老产业理想与现实的一个缩影。
  中国正在经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老龄化进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亿人。随着老龄人口增速持续不断提升,多份研究报告预计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3.5-4亿,占比四分之一左右。
  沉重的民生负担的另一面,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有望高达13万亿元。
  产业空间充满想象力,已有多路资本在争相抢占这一“风口”。运营成本高、机构难以盈利、支持政策尚待完善等难题,不断在发展中显露,也不断在发展中求解。社会资本对养老服务盈利模式的大胆探索,从未像现在这样急切。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大护理人才培训力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近年接连出台措施,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助力纾困。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对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做出全面而具体的部署。
  在“有形之手”的推动下,养老的“风口”显现越来越多的机会。

稀缺的床位


  “还得再等等。”面对上门而来的老人,王小龙总是一脸歉意。他几年前在北京创办了寸草春晖和平里养老院,第二年就实现近100%的入住率,不少老人只能排队等着入院。
  同样感受到养老服务市场旺盛需求的还有张滢。2017年,拿着600万元投资,她在北京朝阳区亚运村地区开了一家只有27张床位的微型养老院,入住老人一直维持在20位以上。
  据官方和行业资料,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有330万老年人,其中失能半失能等需要照护的老人有将近30万人,但养老机构床位只有12万张,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二的老人享受不到机构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举国正在走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业界主流意见认为“9073”的养老格局是较理想的状态,即90%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老年人为机构养老。不过,即便以居家养老为主流,缺口依然存在。根据国际规律,每千人养老床位50张计算,中国未来养老床位需求为1110万张。
  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养老服务床位共746.4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共392.8万张,社区养老床位数353.6万张。照此口径计算,缺口超過360万张。
  即使在财力较雄厚的一线城市,床位紧张也已是普遍现象。公开报道显示,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仅能提供1100张床位,而排队登记的老人一度超过了10000人,是可供应床位数量的10倍。上海静安区公办民营的乐宁老年福利院仅能提供167张床位,由于报名人众多,导致出现了一个床位需要等待近十年的情况。
  科锐国际副总裁段立新表示,由于目前中国养老产业整体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具备高品质服务且价格易被接受的养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优质的养老床位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盈利之难


  尽管不缺需求,但王小龙也不敢轻易扩大规模。他很清楚,增员不一定增效。
  民政部曾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不足9%。
  在坚持了7年之后,北京西城区的广外老年公寓在今年开始盈利,这是属于罕见的“9%”之内。广外老年公寓负责人介绍,该机构共有床位200余张,2012年开始一期建设,2015年二期建设,先后两次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7年苦心经营才触摸到盈利的边缘。
  位于燕郊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总投资近60亿元,一期2300张床位于2016年全部住满,二期近8000张床位于2018年10月正式开放入住,目前已入住近3000位老人。这在业界也是属于经营情况较好的大型持续照护型养老社区。
  燕达集团副总裁李海燕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不计算前期投资和折旧的情况下,一期可以实现微利,但是整体收回投资甚至盈利还需要很长的路。“我们是依靠其他领域的收入在支撑养老板块的发展。”


打通机构、社区和居家的融合养老模式,是中小养老机构实现盈利的一条有效途径。

  另一家房地产背景的大型养老社区高管则对记者表示:“董事长给我们的是限亏指标。”按照业界的说法,民营养老机构空置率高达50%,建在远郊的大型养老社区空置率更高,而通常养老机构入住率要达到70%才有望达到运营阶段的盈亏平衡。
  远郊的重资产大项目盈利难,开设在市区的中小型养老机构,虽然投资较少、入住率高,想要盈利也并非易事。
  王小龙介绍,较高的房租和人力成本是盈利困难的主要原因。由于地处市区,每年都会面临一定比例的房租上涨;养老行业收入相对较低,造成企业长期面临招工难和工资上涨;此外,为大量护理人员缴纳社保等支出,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满员尚且难以盈利,对于那些入住率比较低的民营养老机构来说,亏损更是常态。“收费高了没人愿意来,收费低了又支撑不起成本,上下各有一个天花板,日子很难过。”一位业内人士诉苦道。

发力社区主战场


  与容量有限的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和社区养老覆盖人群更大。
  “9073”格局的一个例证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曾在一次公开论坛上介绍,通过统计和调研发现,2016年北京市有养老许可证的养老机构460家,居住了41000多位老年人,与北京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人口规模进行比较,只有1.3%的北京市户籍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有98.7%的北京市户籍老人在家养老。
  选择在家里养老,如何将居家和机构的服务相结合是老人和子女的家庭需求痛点。
  现实生活中,在少子化、空巢化和老龄化的压力下,很多原本由家庭提供养老服务的老人被推向了社会。社区养老兼具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优势,正在养老体系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态,政府要扶持发展就近可及、普惠公平、安全可靠的社区养老托幼服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认为,就近养老未来仍将是大多数人常态化的选择,是政府对接市场需求、引导社会供给做出的理性安排。

  9073 业界主流意见认为“9073”的养老格局是较理想的状态,即90%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老年人为机构养老。

  张滢的养老院里,配有康复师、护士和护理员,可以提供居家、社区、机构等较为全面的养老服务。养老院功能上类似于养老驿站,不单是提供一个养老场所,还将辐射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
  她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做到小而全,是因为在漫长的养老阶段,老年人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需求的变化。同一个老人,可能今天需要日间照料、助餐、助洁;一场小病就可能不能自理,需要全天候的照料,单纯的一种模式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截至目前,张滢团队已经依托机构将近300名护老保姆送到附近需要服务的老人身边,同时还有20多位平均年龄超过85岁的老人在养老院长住。
  张滢认为,开业近两年来,养老院经营情况日渐见好,和她精准对标社区需求关系密切。“如果我们在五环外,同样的条件,考虑到探望困难、生活环境改变、就医不便等因素,估计很少会有人入住。”
  对于这样的探索,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认同:社区是应对老龄社会的主战场,只有在社区层面解决好养老问题,才能让绝大多数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探路新模式


  在王小龙看来,打通机构、社区和居家的融合养老模式,是中小养老机构实现盈利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对那些较大型的养老机构来说,探索出来一条有效的盈利模式可能要困难得多。
  “在我退休前,我一定要把万科养老业务做好了再离开!”2017年3月,在万科业绩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曾喊出了這样的狠话。
  狠话背后是这家地产龙头在养老服务行业的阶段性惨淡局面。早在2003年,万科就已进入到养老行业,并在2010年将养老产业列入三大战略之一。到2018年,万科的养老项目约为170个,覆盖全国多个城市,但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
  郁亮的看法是主流意见:养老业务是个趋势,有很大的市场,但实现盈利仍有待探索。
  这一探索在地产界从未间断过。据业内人士介绍,地产公司进入养老产业的盈利点是地产增值。配备各种养老辅助设施,满足老人在家养老需求,也成为房企的一大产品卖点。
  围绕这一需求,房企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产品。如远洋地产推出了“闭环式服务生态”模式,基于社会短期托老需求,整合远洋自身服务资源形成闭环式服务生态,聚焦社区公益,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高质量的社区养老短期照料服务。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房地产室副主任任荣荣看来,房企在养老业务方面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是因为养老服务需求的高峰目前可能还未正式出现。随着老年人群逐步增加,养老需求的最高峰或许会在2027年前后出现,届时房企的养老地产业务也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大手笔布局养老服务产业的还有保险机构。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8家机构投资29个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78.2亿元,床位数超过4万张。
  保险机构往往将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捆绑,投资养老社区项目,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而且可直接带动起保险产品的销售。以太平保险的上海“梧桐人家”为例,购买相关养老保险产品的客户,可以获得优先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
  当前保险机构投资建设的一批高品质养老社区,适应了一部分中高端老人及其家庭的需要。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的销售对接只是浅层次的,如何将虚拟的金融保险产品与现实的医养实体服务结合,仍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养老社区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回报率低,做成规模实现盈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式难题”


  在多位受访人士看来,任何一种盈利模式的探索,都离不开一个关键问题:老年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较弱。很多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不愿住,二是住不起。而后者更为普遍。
  张滢说,目前养老服务的刚需客户主要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习惯节俭,很难接受价格较高的养老服务;同时,由于长期形成的养老有政府支持等观念,许多老年人并没有为养老服务付费的习惯。
  “国内老人普遍还没有良好的支付体系做保障,往往只能依靠退休金。”在王小龙看来,全社会的养老补偿机制还有待建立。   业内人士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具有典型的“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点,这是一道“中国式难题”。
  支付能力弱的另一端,是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服务成本高企。
  据介绍,以往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针对的主要是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为了享受优惠政策,行业内90%的养老服务机构注册时选择成为民非组织。但是他们在获得政策支持的同时,又因机构性质造成土地不能抵押贷款、投资人无法获得收益等问题。
  一位国资背景的养老行业投资人告诉记者,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一方面激励不足,另一方面又对政府补贴过度依赖,上述两种情况并存。
  养老机构经营场所也是限制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以北京为例,由于城区土地紧张又缺乏足够的养老用地规划,养老院分布极为不均,需求较大的市区养老院分布较少,大多民营养老院位置比较偏僻,入住率大都很低。王小龙介绍,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经营场所,2018年北京城六区新开设养老机构不到10家。

“痛点”集中破解


  养老作为一个特殊产业,注定不是一个纯市场的问题。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离不开有形的政府之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

  扶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

  此前的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启动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聚焦普惠养老,围绕“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深入开展城企合作。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吸引城市政府和企业自愿参与,扩大普惠性养老的服务供给,今年内,国家发改委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给予支持。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这次普惠养老采取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希望探索一种支持社会力量来发展普惠性养老的新模式,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据介绍,今后三到五年,全国将通过城企联动等方式,使普惠性养老床位增加一百万张以上。
  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截至3月底,已有62个城市加入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行动,一些城市的企业和个人已经开始得到实惠。以河南郑州为例,按照规定,试点企业提供约定数量的床位用于普惠性公益性养老用途,享受每张床2万元的补助,与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的两家公司将分别获得3600万元、1560万元补助。
  近期以来,多地都在紧锣密鼓开列2019年养老服务改革方案。
  北京市2019年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重点任务明确,西城、丰台、石景山、通州四区将展开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河北省提出,今年将研究制定系统的推动全省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和实施意见,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和管理办法。
  《重庆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针对养老机构建设提出了包括税费减免在内的一系列扶持发展举措。
  4月16日,养老业更是迎来重大利好。国办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从放宽养老行业准入、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增加人才收入等多个維度发力,支持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中,针对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供求不平衡、高质量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以及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反映的“盈利难”“融资难”和“用地难”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土地、融资、财税、医养结合、人才等一揽子政策支持包。
  这意味着,养老服务中的“堵点”和“痛点”,正迎来一轮集中破解。
其他文献
“没有典型场景应用没有意义,没有超越Nvidia(英伟达)的芯片没有意义,没有世界级的算法没有意义!”在近期的一场发布会上,依图科技CEO朱珑以三个“没有意义”开场,细数人工智能(AI)芯片之难,进而提出“算法即芯片”的概念。  朱珑代表的依图科技想表达一个观点:摩尔定律濒临失效,算法将决定芯片的未来。在新概念的铺垫下,依图科技发布了首款自研云端视觉推理AI芯片“求索”。  依图不是唯一一家“从软
期刊
这一天,港口贸易城市吕贝克的货运码头同往常一样,迎来送往、熙熙攘攘,来自不同城市的商人在这里装卸货物、讨价还价。  一艘来自斯德哥尔摩的帆船将主帆落下后,停泊在港口内,准备卸货。大副站在船边高声吆喝,码头工人手忙脚乱地将货物搬上搬下,水手们利用难得的休憩间隙,吵吵嚷嚷地结伴前往附近臭烘烘的酒吧,小酌一杯。  海鸥成群盘旋在码头上空,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在垃圾中捡到什么吃的。离码头不远的造船厂里,一艘
期刊
目前,我国消费已经进入需求多元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随着数字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消费者市场也将迎来变革。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发展机遇,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推动技术创新,对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基于此,《财经国家周刊》和瞭望智库于日前举办“消费新形势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与会人员共同探讨
期刊
以承接国外品牌代工订单为主要业务的中国工厂正面临困境。  随着中国制造业人工、材料成本的不断攀升,国际资本开始涌向东南亚等成本较低的地区,留给中国工厂的代工订单越来越少,中国工厂逐渐意识到,代工时代的盈利期已过,要寻找新一轮的增长契机。  此时,随着智能终端的大面积普及,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快速成长,并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制造业却走向瓶颈期。  B2BecNews在2018年对全美276家制造商
期刊
自去年底正式开标以来,第一轮“4+7”集中采购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11个试点城市全面落地。  通过帶量采购、以量换价撬动药价大幅下降,是“4+7”集中采购的最显著成果,新一轮药品降价大幕也由此拉开。  仿制药逐渐告别暴利时代,回归制造业利润水平,过去由“公关费”和“带金销售”支撑药品高销量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药陆续获批上市,竞争激烈,商业化路径的选择将直接决定其在市场竞
期刊
在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超过6000 人死于癌症。  在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超过6000人死于癌症。在居民全部死因中,恶性肿瘤居首位,接近1/4。  这是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  数字还在增加。根据近1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平均增长态势推算,预计到2030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将升至每年约600万人,死亡人数将升至约350万人。  为遏制这一威胁生命
期刊
近几年,随着人脸識别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我国开始在多个城市试点推广电子身份证、电子居住证等电子证件。去年4月,中国首批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已正式启用。  所谓“电子证件”或“电子ID”,是指将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通过人脸识别等生物技术比对后,在电子平台上生成电子证件,用于进行公民身份识别和认证,在验证成功后准允用户进入银行、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相关企业主体的官方身份证明。  提
期刊
三大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李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月18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结构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这个判断符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继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  2019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实施好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
期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  《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将瞄准5大战略定位,即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规划
期刊
2019年伊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迎来火热场面。  2月22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1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180亿元。这一数字与2018年形成鲜明对比,不仅一改往年1月往往零发行的传统,还比2018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量高出接近2000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的这一提速局面,從2018年底就已蓄势待发。2018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