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福建省参加首轮审核评估的15所院校的审核评估报告等文本进行梳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各院校均已构建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审核评估“以评促建”初见成效,但质量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方面建议,即明确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加强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不断拓展质量保障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要以树立质量文化为旨归。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审核评估
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将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教育部陆续颁布了相关政策和意见指导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将质量管理作为考查指标和审核项目单独列出。审核评估以“质量”为核心,将“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作为重点审核“五个度”之一。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审核评估“三个强化”之一,要求高校基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水平基础,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及如何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福建省首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于2015年启动,截至2018年已完成了15所高校的审核评估以及9所学校的整改回访工作。以这些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整改回访专家组报告等材料进行文本分析。这些院校既有省重点建设高校,又有地区一般高校。学科类型涵盖了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医药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分析文本时,按照审核评估质量保障项目下的4个审核要素、11个审核要点归纳评估报告中肯定之处和需要整改之处,整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突出的成效和比较集中的问题。评估报告的内容未必涵盖学校所做的全部工作和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具有集中性、突出性和典型性的特点。通过对文本材料的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对其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参照。
二、研究结论
1.质量保障审核要素情况
通过对审核评估报告的整理,专家的37条肯定意见全部集中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见表1),而未提及质量信息利用和质量改进。肯定之处相对集中,反映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不平衡。但质量保障工作的总体还停留在规范化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
需要改进和必须整改的意见共计59条,质量保障所含4个要素均有涉及,其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涉及11所高校,质量监控涉及10所高校,质量信息及利用涉及7所高校,质量改进涉及9所高校。涉及1个要素的學校1所,涉及2个要素的学校4所,涉及3个要素的学校8所,涉及4个要素的学校2所。学校质量保障工作各方面普遍存在问题。
接受评估整改回访的9所高校意见共计30条,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通过整改,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取得一定成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继续完善。
2.质量保障审核要点情况
审核要点的37条肯定意见(见表2),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建构,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需要改进的59条意见主要集中在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质量保障的“起点”和“终点”问题突出,闭环尚未闭合。
整改回访专家提出的30条意见,集中在质量标准建设占23.33%、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占20.00%,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均占16.67%,这些问题也是长线问题。整改回访工作遵循“短线问题看结果,长线问题看过程”,学校针对短线问题项目即知即改,整改到位,长线问题需要制定方案,逐年推进。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经形成,但“模式化”特征明显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对学校办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轮参评学校,均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了涵盖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资源体系、过程体系、监控体系和反馈体系在内的“六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以政府为主导的教学评估模式过度倚重外部教育质量保障,忽视了内部教育质量保障,弱化了高校主体自为的作用[1]。
学校出于迎评需求建设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同质化有余而多样性不足。学校采取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成立质量保障组织、开展质量监测活动等规范性措施。但在关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内涵建设上发力不够,表现为质量信息的利用和质量改进的自主性缺乏以及自我评估活动开展不足。质量保障工作动力具有较明显的“外塑性”,自主性不足。
参评高校办学类别涵盖面广,区域和特色特征鲜明,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和模式相似性较高。缺乏根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量身定制”体现自身特色的保障活动,多根据审核要素及要点进行面上建设。最能体现办学差异性和特色质量标准建设,肯定意见仅有3条,覆盖2所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特色化缺失、“模式化”趋同。
2.质量保障的体系、标准、制度虽已建立,但是运行的稳定性、信息的有效性和改进的及时性需要进一步全面落实
完善有效的质量保障是规范教学工作的基础。从审核评估和整改回访报告来看,学校确立了完整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建立了实时监控系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是初步具备了监督、调控功能,但缺乏改进功能。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质量保障体系应该具备“闭环”特征[2]。
质量标准的科学性不足。质量标准的研制,侧重于教学条件投入和教学过程各环节,对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按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来研制质量标准方面还较薄弱。质量标准呈现出诸如比较陈旧,更新不及时;未立足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偏离培养目标要求;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不够完善;以管理制度代替质量标准等“旧、偏、缺、假”的问题。科学性和完整性缺失,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将无法衡量,不能为质量监控提供有效的执行依据。 教学质量信息的有效利用不足。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信息收集渠道,但信息集成、综合分析,并最终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改进意见的工作不足;缺乏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寻找症结、总结规律;缺乏具有深度的写实性意见,教师无法明确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不能有效进行针对性整改,因而无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矫正功能。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在宏观把控、价值判断和具有一定高度的理论指导方面仍显薄弱。
质量改进存在重反馈、轻整改、忽视跟踪落实的现象,缺乏长效改进机制。对于规范问题,整改相对及时,但对于整改周期较长的问题和整改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往往缺乏跟踪落实,整改回头看环节相对薄弱。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跟踪的缺乏,无法及时了解各教学部门是否及时落实整改意见,教学质量是否持续改进提高。
二级院系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和执行力不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院系的对接和执行,但部分院系不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特色化、差异化的质量标准和执行办法,没有制订适合自己学科与专业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对于学校的标准和规范执行中存在的“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如课程考核、试卷批改、毕业论文选题及指导等环节的问题,普遍较为突出。
3.质量保障的要素及要点已完备,但体系的均衡性、监控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学校围绕审核要素和审核要点进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上实现了要素和要点全覆盖,但还不完善。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存在不健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质量保障的要素和要点不均衡。评估报告肯定意见全部集中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監控,而未提及质量信息利用和质量改进。质量保障工作受肯定之处具有体系建设易形成文本材料、教学监控方式易实施操作的特征。但在文本“说”的精度、监控“做”的深度和信息“用”的效度上的发力普遍欠缺。
质量监控范围不够广。学校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但实际运行多未达预设目标。一些重要环节如专业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质量标准的缺失使监控工作无据可依;质量监控主要面向课堂教学,对实验、实习、实训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毕业论文(设计)的监控比较薄弱。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调查等尚未形成制度化,教学评价工作没有拓展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质量监控深度不够。教学管理及督导人员在课堂纪律、教学秩序、教师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检查督导工作,但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的监测不足。在教学评价上,学生评教优秀率90%以上的学校有8所,与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的结果符合度低。专家评教平均覆盖率仅为15%,课堂教学覆盖面窄,不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改进教风和学风。督导组在教学督导过程中采取标准化的考核方式,忽略了课程间的差异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质量保障组织已经建立,但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和人员保障,才能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构建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学校会针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需求建章立制、搭建组织,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但等到要真正落实的时候会发现人员和经费问题往往会阻碍工作的顺利实施[3]。
质量保障机构级别低,未能在制度层面实现管办评分离。参评学校均未设置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13所高校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由教务处下设的教学质量管理科具体负责,2所高校由发展规划处下设科室负责。教务处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职能于一身,存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弊端,无法从整体上协调全校质量保障工作,不利于深入开展质量保障工作。
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和专业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学校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科室的工作人员多为1~2人。工作任务繁重,又缺乏学习提高的机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认真思考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质量监控人员的教学研究成果较少,管理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也反映了质量监控人员职能定位为管理,而质量保障的内涵更侧重于促进和提高。
教学督导的数量和结构问题。督导队伍成员多为退休教师。校级督导组力量不足,最少的学校只有8名专家,导致每学期听课次数较少,学科专业覆盖面不全。院级督导队伍存在结构不均和经费偏少的问题,督导人数少、年龄大的问题突出。二级学院督导制度落实还不够,从侧面反映质量保障体系执行环节薄弱。
四、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1.从“外塑”到“内生”:明确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
突出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审核评估的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即要促进高等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自我改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4]。审核评估强调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和人才培养的责任,促进学校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在审核评估中强调学校是质量保障的主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完整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二是要开展扎实的自我评估[5]。
学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实际、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六卓越一拔尖”2.0版、教育信息化2.0版行动计划的新理念、新要求,融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中。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成部分的职能部门,需要明确自身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内容。通过学习研讨,使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内化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乃至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神圣职责。
学校应建立更为完善的内部评估制度。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的好坏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对提升专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建立校内的专业评估制度,采取内部外部评估相结合,推动全校专业建设发展和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专业特色;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课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以开展课程评估为抓手,推动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 2.从“规范化”到“科学化”:加强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评估要发挥“正能量”,自己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契合实际的。评估的理论、技术、指标、组织、队伍和工作体制机制等,都是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并深入思考。只有环环相扣地精心实施,评估才能导向正确、操作平稳、推动有力[6]。审核评估旨在促进学校建设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科学性理应成为体系建设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结合机构改革,设立专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实现管办评分离。进而实现从整体上协调全校质量保障工作,能够实现对质量保障工作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建立更为系统、科学、个性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职能与教师发展工作职能进行整合,将诊断、评价、监控、改进最终落实到教师终端。
加强对教学质量标准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标准的精细化、针对性。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质量标准的内涵、责任单位、具体职责等,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的考评机制,增加质量评价的可操作性。学校应树立“OBE”理念,深入研究评教指标体系和评教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认真组织评教实施过程,提高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加强二级学院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对二级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督促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监测与自我评估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提升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的频度和质量,减少走过场现象。
3.从“全面覆盖”到“下沉一级”:不断拓展质量保障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倡导“全员性、全过程性、全要素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利益相关方均应是质量保障工作的主体,教学工作的各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要素均应在质量监控范围之内。改革深处在课堂,改革难处在教师。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改善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持续提高。质量保障工作在做好规范性工作的同时,更大的责任在于思考如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多元主体”的质量保障格局。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教育评价的长效机制。加强质量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应用,构建和完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机制。深入了解毕业生质量和用人单位需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的修订。
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拓展督导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实践教学等薄弱环节的督导;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督导工作,扩大听课督导面,把督导工作重点下移至课堂教学,着重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注重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诊断,突出重点帮扶,切实做到持续改进,真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最后环节“检查—处理”落实到专业、落实到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这样的持续改进才会真实有效。
强化质量信息的反馈与利用。加强教学质量信息研究,全面分析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校顶层对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校教师培训与发展提供指导依据。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要平衡体系各环节的工作力度,重视整改结果,把整改是否到位作为体系是否闭环的质量标准。要把管理重心下移到一线,把问题反馈到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4.从“把脉诊断”到“持续改进”:以树立质量文化为旨归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从长远看,需要以建设优良的质量文化为目标。促进学校自我发展和自我改善需要三种力量:一是动力系统的情意力量,即乐于改进和变革;二是能力系统的智慧力量,即有好的改进与变革想法;三是行动系统的执行力量,即能创造性地把好的改进与变革想法变成实践成果[2]。通俗来讲,作为质量保障主体的学校要有改进的意愿,有改进的方法,还不能缺少改进的行动。
如果把教学质量改进比作健康调理的过程。审核评估就是“把脉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告诉评估学校。学校根据诊断结果对症下药。如果是短期不能解决的问题,还需不断进行“检查”和“调理”。“接受把脉诊断—主动寻药问诊—习惯持续改进”的過程就是形成质量自觉、质量习惯和质量文化的过程。
学校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投入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树立以生为本、以教为本的教学观。激励约束职能部门提高服务人才培养的自觉性,牢牢把握住本科教学质量这个永恒主题。同时,要完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建设,要加强对共性问题的研究,找准整改重点,明确整改责任主体;要建立问题对策研究机制和研究队伍,立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长期存在、反复发生的问题,要提出长效解决方案,加强整改督查,限期解决。最终形成能够持续改进提高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系统,促进质量自觉和质量自律。
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中,要树立问题意识、方法意识,规范意识和学理意识。要主动面对问题,不回避、不漠视;要主动寻找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注意方式的规范和科学性;要注意提升总结,形成理论用以指导实践。
通过对本轮审核评估相关文本的分析,学校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体系建设。质量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教学运行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长线问题亟待继续研究和解决。学校应以本轮审核评估为契机,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构建富有特色、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着力推动质量保障体系的落地和有效运行,真正发挥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 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及反思——以39所“985”工程大学为例[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4):15.
[2] 李志义. 紧紧牵住“牛鼻子”审核评估就不会“跑偏”[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5):4-9.
[3] 王小明,冯修猛. 国内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机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8(4):73.
[4]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指南[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
[5] 王红. 我国高等教育院校评估——理论与实证[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
[6] 刘振天. 从水平评估到审核评估: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理论认知及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8(8):11.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审核评估
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将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教育部陆续颁布了相关政策和意见指导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将质量管理作为考查指标和审核项目单独列出。审核评估以“质量”为核心,将“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作为重点审核“五个度”之一。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审核评估“三个强化”之一,要求高校基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水平基础,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及如何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福建省首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于2015年启动,截至2018年已完成了15所高校的审核评估以及9所学校的整改回访工作。以这些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整改回访专家组报告等材料进行文本分析。这些院校既有省重点建设高校,又有地区一般高校。学科类型涵盖了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医药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分析文本时,按照审核评估质量保障项目下的4个审核要素、11个审核要点归纳评估报告中肯定之处和需要整改之处,整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突出的成效和比较集中的问题。评估报告的内容未必涵盖学校所做的全部工作和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具有集中性、突出性和典型性的特点。通过对文本材料的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对其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参照。
二、研究结论
1.质量保障审核要素情况
通过对审核评估报告的整理,专家的37条肯定意见全部集中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见表1),而未提及质量信息利用和质量改进。肯定之处相对集中,反映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不平衡。但质量保障工作的总体还停留在规范化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
需要改进和必须整改的意见共计59条,质量保障所含4个要素均有涉及,其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涉及11所高校,质量监控涉及10所高校,质量信息及利用涉及7所高校,质量改进涉及9所高校。涉及1个要素的學校1所,涉及2个要素的学校4所,涉及3个要素的学校8所,涉及4个要素的学校2所。学校质量保障工作各方面普遍存在问题。
接受评估整改回访的9所高校意见共计30条,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通过整改,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取得一定成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继续完善。
2.质量保障审核要点情况
审核要点的37条肯定意见(见表2),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建构,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需要改进的59条意见主要集中在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质量保障的“起点”和“终点”问题突出,闭环尚未闭合。
整改回访专家提出的30条意见,集中在质量标准建设占23.33%、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占20.00%,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均占16.67%,这些问题也是长线问题。整改回访工作遵循“短线问题看结果,长线问题看过程”,学校针对短线问题项目即知即改,整改到位,长线问题需要制定方案,逐年推进。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经形成,但“模式化”特征明显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对学校办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轮参评学校,均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了涵盖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资源体系、过程体系、监控体系和反馈体系在内的“六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以政府为主导的教学评估模式过度倚重外部教育质量保障,忽视了内部教育质量保障,弱化了高校主体自为的作用[1]。
学校出于迎评需求建设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同质化有余而多样性不足。学校采取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成立质量保障组织、开展质量监测活动等规范性措施。但在关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内涵建设上发力不够,表现为质量信息的利用和质量改进的自主性缺乏以及自我评估活动开展不足。质量保障工作动力具有较明显的“外塑性”,自主性不足。
参评高校办学类别涵盖面广,区域和特色特征鲜明,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和模式相似性较高。缺乏根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量身定制”体现自身特色的保障活动,多根据审核要素及要点进行面上建设。最能体现办学差异性和特色质量标准建设,肯定意见仅有3条,覆盖2所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特色化缺失、“模式化”趋同。
2.质量保障的体系、标准、制度虽已建立,但是运行的稳定性、信息的有效性和改进的及时性需要进一步全面落实
完善有效的质量保障是规范教学工作的基础。从审核评估和整改回访报告来看,学校确立了完整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建立了实时监控系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是初步具备了监督、调控功能,但缺乏改进功能。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质量保障体系应该具备“闭环”特征[2]。
质量标准的科学性不足。质量标准的研制,侧重于教学条件投入和教学过程各环节,对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按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来研制质量标准方面还较薄弱。质量标准呈现出诸如比较陈旧,更新不及时;未立足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偏离培养目标要求;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不够完善;以管理制度代替质量标准等“旧、偏、缺、假”的问题。科学性和完整性缺失,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将无法衡量,不能为质量监控提供有效的执行依据。 教学质量信息的有效利用不足。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信息收集渠道,但信息集成、综合分析,并最终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改进意见的工作不足;缺乏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寻找症结、总结规律;缺乏具有深度的写实性意见,教师无法明确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不能有效进行针对性整改,因而无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矫正功能。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在宏观把控、价值判断和具有一定高度的理论指导方面仍显薄弱。
质量改进存在重反馈、轻整改、忽视跟踪落实的现象,缺乏长效改进机制。对于规范问题,整改相对及时,但对于整改周期较长的问题和整改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往往缺乏跟踪落实,整改回头看环节相对薄弱。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跟踪的缺乏,无法及时了解各教学部门是否及时落实整改意见,教学质量是否持续改进提高。
二级院系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和执行力不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院系的对接和执行,但部分院系不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特色化、差异化的质量标准和执行办法,没有制订适合自己学科与专业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对于学校的标准和规范执行中存在的“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如课程考核、试卷批改、毕业论文选题及指导等环节的问题,普遍较为突出。
3.质量保障的要素及要点已完备,但体系的均衡性、监控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学校围绕审核要素和审核要点进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上实现了要素和要点全覆盖,但还不完善。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存在不健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质量保障的要素和要点不均衡。评估报告肯定意见全部集中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監控,而未提及质量信息利用和质量改进。质量保障工作受肯定之处具有体系建设易形成文本材料、教学监控方式易实施操作的特征。但在文本“说”的精度、监控“做”的深度和信息“用”的效度上的发力普遍欠缺。
质量监控范围不够广。学校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但实际运行多未达预设目标。一些重要环节如专业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质量标准的缺失使监控工作无据可依;质量监控主要面向课堂教学,对实验、实习、实训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毕业论文(设计)的监控比较薄弱。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调查等尚未形成制度化,教学评价工作没有拓展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质量监控深度不够。教学管理及督导人员在课堂纪律、教学秩序、教师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检查督导工作,但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的监测不足。在教学评价上,学生评教优秀率90%以上的学校有8所,与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的结果符合度低。专家评教平均覆盖率仅为15%,课堂教学覆盖面窄,不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改进教风和学风。督导组在教学督导过程中采取标准化的考核方式,忽略了课程间的差异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质量保障组织已经建立,但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和人员保障,才能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构建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学校会针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需求建章立制、搭建组织,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但等到要真正落实的时候会发现人员和经费问题往往会阻碍工作的顺利实施[3]。
质量保障机构级别低,未能在制度层面实现管办评分离。参评学校均未设置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13所高校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由教务处下设的教学质量管理科具体负责,2所高校由发展规划处下设科室负责。教务处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职能于一身,存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弊端,无法从整体上协调全校质量保障工作,不利于深入开展质量保障工作。
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和专业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学校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科室的工作人员多为1~2人。工作任务繁重,又缺乏学习提高的机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认真思考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质量监控人员的教学研究成果较少,管理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也反映了质量监控人员职能定位为管理,而质量保障的内涵更侧重于促进和提高。
教学督导的数量和结构问题。督导队伍成员多为退休教师。校级督导组力量不足,最少的学校只有8名专家,导致每学期听课次数较少,学科专业覆盖面不全。院级督导队伍存在结构不均和经费偏少的问题,督导人数少、年龄大的问题突出。二级学院督导制度落实还不够,从侧面反映质量保障体系执行环节薄弱。
四、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1.从“外塑”到“内生”:明确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
突出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审核评估的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即要促进高等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自我改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4]。审核评估强调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和人才培养的责任,促进学校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在审核评估中强调学校是质量保障的主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完整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二是要开展扎实的自我评估[5]。
学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实际、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六卓越一拔尖”2.0版、教育信息化2.0版行动计划的新理念、新要求,融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中。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成部分的职能部门,需要明确自身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内容。通过学习研讨,使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内化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乃至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神圣职责。
学校应建立更为完善的内部评估制度。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的好坏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对提升专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建立校内的专业评估制度,采取内部外部评估相结合,推动全校专业建设发展和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专业特色;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课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以开展课程评估为抓手,推动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 2.从“规范化”到“科学化”:加强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评估要发挥“正能量”,自己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契合实际的。评估的理论、技术、指标、组织、队伍和工作体制机制等,都是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并深入思考。只有环环相扣地精心实施,评估才能导向正确、操作平稳、推动有力[6]。审核评估旨在促进学校建设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科学性理应成为体系建设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结合机构改革,设立专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实现管办评分离。进而实现从整体上协调全校质量保障工作,能够实现对质量保障工作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建立更为系统、科学、个性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职能与教师发展工作职能进行整合,将诊断、评价、监控、改进最终落实到教师终端。
加强对教学质量标准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标准的精细化、针对性。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质量标准的内涵、责任单位、具体职责等,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的考评机制,增加质量评价的可操作性。学校应树立“OBE”理念,深入研究评教指标体系和评教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认真组织评教实施过程,提高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加强二级学院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对二级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督促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监测与自我评估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提升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的频度和质量,减少走过场现象。
3.从“全面覆盖”到“下沉一级”:不断拓展质量保障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倡导“全员性、全过程性、全要素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利益相关方均应是质量保障工作的主体,教学工作的各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要素均应在质量监控范围之内。改革深处在课堂,改革难处在教师。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改善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持续提高。质量保障工作在做好规范性工作的同时,更大的责任在于思考如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多元主体”的质量保障格局。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教育评价的长效机制。加强质量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应用,构建和完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机制。深入了解毕业生质量和用人单位需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的修订。
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拓展督导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实践教学等薄弱环节的督导;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督导工作,扩大听课督导面,把督导工作重点下移至课堂教学,着重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注重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诊断,突出重点帮扶,切实做到持续改进,真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最后环节“检查—处理”落实到专业、落实到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这样的持续改进才会真实有效。
强化质量信息的反馈与利用。加强教学质量信息研究,全面分析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校顶层对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校教师培训与发展提供指导依据。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要平衡体系各环节的工作力度,重视整改结果,把整改是否到位作为体系是否闭环的质量标准。要把管理重心下移到一线,把问题反馈到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4.从“把脉诊断”到“持续改进”:以树立质量文化为旨归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从长远看,需要以建设优良的质量文化为目标。促进学校自我发展和自我改善需要三种力量:一是动力系统的情意力量,即乐于改进和变革;二是能力系统的智慧力量,即有好的改进与变革想法;三是行动系统的执行力量,即能创造性地把好的改进与变革想法变成实践成果[2]。通俗来讲,作为质量保障主体的学校要有改进的意愿,有改进的方法,还不能缺少改进的行动。
如果把教学质量改进比作健康调理的过程。审核评估就是“把脉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告诉评估学校。学校根据诊断结果对症下药。如果是短期不能解决的问题,还需不断进行“检查”和“调理”。“接受把脉诊断—主动寻药问诊—习惯持续改进”的過程就是形成质量自觉、质量习惯和质量文化的过程。
学校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投入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树立以生为本、以教为本的教学观。激励约束职能部门提高服务人才培养的自觉性,牢牢把握住本科教学质量这个永恒主题。同时,要完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建设,要加强对共性问题的研究,找准整改重点,明确整改责任主体;要建立问题对策研究机制和研究队伍,立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长期存在、反复发生的问题,要提出长效解决方案,加强整改督查,限期解决。最终形成能够持续改进提高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系统,促进质量自觉和质量自律。
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中,要树立问题意识、方法意识,规范意识和学理意识。要主动面对问题,不回避、不漠视;要主动寻找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注意方式的规范和科学性;要注意提升总结,形成理论用以指导实践。
通过对本轮审核评估相关文本的分析,学校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体系建设。质量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教学运行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长线问题亟待继续研究和解决。学校应以本轮审核评估为契机,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构建富有特色、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着力推动质量保障体系的落地和有效运行,真正发挥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 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及反思——以39所“985”工程大学为例[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4):15.
[2] 李志义. 紧紧牵住“牛鼻子”审核评估就不会“跑偏”[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5):4-9.
[3] 王小明,冯修猛. 国内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机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8(4):73.
[4]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指南[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
[5] 王红. 我国高等教育院校评估——理论与实证[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
[6] 刘振天. 从水平评估到审核评估: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理论认知及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