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面临四大挑战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des17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威尔为人所知的实用主义、能够促成共识等诸多能力将面临考验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杰罗姆·鲍威尔为美联储主席,这是一个大新闻。杜鲁门总统以来,每一任总统都会重新任命一名来自对立党派的人为美联储主席。奥巴马任命的美联储主席耶伦被包括特朗普在内的诸多人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她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相当出色。尽管如此,特朗普上任后打破了美联储主席党派归属问题上几十年的默契,用2012年开始担任美联储理事的共和党人鲍威尔代替了她。
  在货币政策上,鲍威尔一直是耶伦最为可靠的盟友,这一选择也意味着她的政策能够延续。选择鲍威尔也意味着特朗普无视诸多共和党参议员的“鹰派”主张,鲍威尔和更急更快的加息之间几乎没有联系。


  尽管如此,这一提名充满了党派利益。而鲍威尔未来也将面临至少四个方面的阻力。
  第一,参议院有可能出现最为两极分化的投票。
  1977年,美国国会提出美联储主席提名需经国会同意。最近几年,大多数提名都由两党投票通过。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两党对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意见出现分歧。时任总统奥巴马任命的两位主席都面临较为艰难的情境。当奥巴马在2010年的第二任期内重新提名原先由小布什任命的本·伯南克时,伯南克在共和党参议员中获得的支持率仅略高于50%。2014年,耶伦则只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共和党参议员投票。
  鲍威尔会面临相似的党派分立的投票吗?2014年奥巴马提名鲍威尔为美联储理事时,只有小于半数的共和党参议员支持他。现在,有22名投反对票的共和党人还在参议院中,他们会支持这个特朗普提名的人选吗?超过36名民主党人在2014年支持鲍威尔,又有多少人会继续支持他呢?
  鲍威尔的提名一定会经过国会通过,但如果他面对的是一个支持票和反对票数量相近的投票,这意味着美联储内部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了。
  第二,鲍威尔如何实现美联储内部意见统一?
  一些观察者认为鲍威尔上任后会延续耶伦的加息缩表步伐,对货币政策影响甚微。如果特朗普选择了一个富有对抗性的领导人带领美联储,可能会影响到目前上涨势头强劲的美国股市,而股市走高恰恰是特朗普的功绩之一。
  但美联储主席终究只是一个人。特朗普还要再提名三个人作为美联储理事。如果耶伦卸任美联储主席后离开理事会,特朗普就能任命第四个人。参议院已经通过了他对兰德尔·夸尔斯出任美联储副主席的提名。特朗普对另外几个席位的选择将反映出他对任期内经济的展望,也将决定鲍威尔的权力是受到限制还是得到加强。
  国会山上的共和党人很可能继续敦促特朗普任命更有颠覆精神的成员。如果特朗普真的这样做,那么政策共识将成为令鲍威尔头疼的一个词,不论是在美联储理事会内还是在更广泛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都是如此。
  第三,是否会放松《多德一弗兰克法案》中的监管政策?
  特朗普和他的经济顾问从未支持过《多德-弗兰克法案》。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多德-弗兰克法案》有效增強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和规范。耶伦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的讲话中全力辩护《多德一弗兰克法案》监管架构的那一刻,她可能就已经放弃再次竞选美联储主席了。
  但鲍威尔却很大程度上在为《多德一弗兰克法案》辩护,他甚至称特朗普减少金融监管的计划为“大杂烩”,这意味着他不支持其中的某些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副主席夸尔斯在听证会上却表示支持削减《多德一弗兰克法案》,赞同“几乎所有”2017年6月财政报告中减少银行业监管成本和负担的条例。
  自国会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并规定美联储中必须有一名负责银行业监管的副主席后,夸尔斯是这一任上的第一人。法案中声明副主席可以推荐理事会成员。如若夸尔斯和整个共和党参议院、白宫、财政部一致认为美联储应当修改多《多德-弗兰克法案》中致力于维护金融安全的条款,鲍威尔又将怎样回应呢?
  第四,共和党占优势的参议院会对共和党人领导的美联储放松管制吗?
  参议院中的共和党参议员曾频频质疑奥巴马任命的美联储领导者出台的货币政策。他们预言了尚未出现的通货膨胀,并以此辩称低利率的持续时间过长。这些人同时威胁,可能通过要求美联储必须以固定规则设定基准利率而削减其政策自主权。
  美联储通过大量回购国债以在危机出现时刺激经济,共和党立法者却指控美联储干涉信贷市场。正如众议院金融服务小组主席所言,“如果我们不足够小心,可能哪天醒来的时候就发现中央银行家全部变成了中央计划师。”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从未对伯南克和耶伦时期的美联储政策表示过反对。如果他当选美联储主席,国会中的共和党人还会如此依赖美联储吗?如果真的爆发金融危机,美联储会退而采取伯南克和耶伦的方法吗?
  当经济形势不佳时,所有立法者都会对美联储多睁一只眼睛。假使在鲍威尔任内爆发另一次经济危机或出现普通的经济衰退,他会发现避免担责的国会大佬、坦率而挑剔的总统和难以控制的同僚三方早已牢牢地把他钳制住。鲍威尔为人所知的实用主义、能够促成共识等诸多能力都会面临考验。
其他文献
由于银行业危机首先由企业借款人引起,随后蔓延至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国民财富法的政策含义就是解决企业问题而不是银行问题。  银行业危机经常发生并极具破坏性,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据估算,每次危机造成的产出损失的中值为GDP的23.2%,救助金融部门的直接财政支出为GDP的6.8%,公共部门负债率增加了12%以上。在最严重的案例中(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直接财政支出占GDP的一半以上。因
期刊
中国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杠杆率大幅上升,但从中期来看,能否持续取决于投资的潜在盈利水平  自2016年中国债务占GDP的比率超过250%以来,各界对中国杠杆率不断攀升的担忧一直在上升。与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杠杆率看上去似乎是合理的,但这样的比较可能会掩盖中国的现实问题。  中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而且很大一部分人口以及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充分的信贷支持。进一步的金融深化
期刊
如果我们做出理性选择,减少不平等,降低人口爆炸式增长、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速度等,就可以避免崩溃,并走上可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西方文明可能以何种方式崩溃  政治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曾将现代西方社会比喻为一辆在经济增长带动下稳定前行的自行车。如果前进的动力变慢或停止,我们社会的支柱(民主、自由、社会宽容等)将会出现问题。我们的世界将变得越来越丑陋,人们不停争夺有限资源并排除异己。如果我们没有办法
期刊
高负债、利率上升、持续低增长可能会给一些国家带来风险,但总体来说是可控的。而一旦还存在民粹主义问题,风险很有可能会爆发  最近几个季度以来,全球主要经济数据走势良好,似乎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平衡、广泛的复苏。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们首次看到全球主要国家经济状况都有所好转。当然,各国在短期内还面临着管理复苏的挑战: 经济复苏的速度会在多大程度上慢下来?刺激政策(尤其是货币刺激政策)应何时以及如何退出?
期刊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以及当前日本的教训,就是货币政策没有解决长期需求不足的问题  最近,一个接一个的通缩消息出人意料。美国核心CPI在一片上行预期中掉头向下。在大家普遍认为美国已接近充分就业的背景下,这简直是当头一盆冷水。而最尴尬的是美联储,它已经竭尽全力但仍无法使通胀水平回归到2%的目标值。  类似的故事也在日本上演。而且对于过去一直面临通缩压力的日本而言,境况更为艰难。1994—201
期刊
智能化将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智能化革命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需要积极应对  产品智能化的浪潮正扑面而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将内置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相关软件的智能模块,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让产品具备感知环境变化、自动决策、自我学习的功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产品智能化不僅改变企业的产品功能,而且还将推动产业变革,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机遇。  产品智能化的发展趋
期刊
现代农业竞争本质上是产业链竞争,应把产业链整合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能有效弥补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竞争优势的不足、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能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抓住当前需求侧消费结构升级、供给侧改革加速的有利时机,立足国情、分类施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中国农业
期刊
2017年,由于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出现,使得中国和世界经济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时序已至年中,下半年,中国及世界经济将如何演进,自然是读者特别关注的问题。  先说中国宏观经济。刘雪燕、杜秦川在《当前经济环境继续改善》一文中认为,2017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好转,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开始改变;预计下半年仍将延续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年呈“前高后平”走势。而刘向东在《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一文中
期刊
“慧眼”望远镜将被用于巡视银河系中的X射线源,详细研究黑洞和脉冲星,并监测伽马射线暴,探索利用脉冲星为航天器导航,发现新天体或已知天体的新活动  望远镜的出现,让人类的目力所及,从银河系拓展到更远的其他星系。天文学家对望远镜的追求,也再没停止过——要更强、更大、更清晰,还要绕开大气层的阻碍,架进太空。于是,有了FAST,有了哈勃,有了刚刚睁开的“慧眼”。  2017年6月15日上午11点,中国在酒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与智利及其他南锥体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就“一带一路”倡议及中智两国关系发展等议题采访了智利驻华大使贺乔治(Jorge Heine)。  期待中智自贸协定“升级版”顺利达成  中国经济报告: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两国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你如何评价中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