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空间里的点心铺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抵达“观品”的路径有两种:一是从雍和宫桥往南走,有太阳的日子,躲过雍和宫那片琉璃瓦的焦灼,向右转就是如今已经满是餐厅酒吧、设计小店的五道营胡同,胡同口像雍和宫大街一样没有树,那么观品橱窗里的盆景会是你在这条胡同看到的第一株植物,从雍和宫到这家小店步行绝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有些人宁愿选择另一条要多花半个小时甚至半天的路。
  从国子监街靠近安定门那一头的牌坊走进来,头顶上就有了胡同里的绿荫,路过不起眼的火神庙和几个仿佛空降在灰瓦堆里的设计师店和咖啡馆,左手拐进箭厂胡同,停下来看看意大利人开在大饼摊旁的画廊,走到底就是五道营胡同的藏红花餐厅,然后向东走,一路吃吃喝喝之后,在靠雍和宫的胡同口停下来。店的门面不过一米宽,可你很容易从黑色门框里透出的植物和半卷湘帘里认出它,走进去,就是这长长胡同散步的终点,一客盛放在手工瓷盘里的中式甜食,一顿好饭,一路闲逛后最完美的尾声。


  我第一次邂逅“观品”可不是这样从容。那是冬天刚刚开始冷的时候,我和许久未见的朋友在这条号称北京城区文艺青年散步地带的街见面,吃过饭也喝了酒,朋友还谈兴未尽,而我已经准备往地铁站走,忽然两个人都觉得冬天胡同的傍晚风有点儿猛,决定躲进最近的店里喝杯热饮。在渐渐暗下来的小巷里,有一间不到一米宽的有暖光的门,门口的石雕四方盆里种着一棵柠檬,黄澄澄的果子在发亮。“一家新开的one-table咖啡馆。”我俩笃定地走进去,看到高大八台后面,两张年轻的脸,错愕、羞涩又期待。
  “请问有咖啡吗?”
  “没有咖啡,真是不好意思,只有甜品。”抱歉的是一个笑眯眯的男生。
  “甜品也可以,有Menu吗?”我实在有点儿冷了,看到漂亮的店,十分想坐下来。
  他递给我一张浅褐色的纸,粗粗的触感,上面手写着四五样甜品和几种花草茶。前两行印象比较深,茉莉茶香慕斯和黑芝麻豆腐冻慕斯,后面是各种手工饼干,基本上看名字就能猜出味道,不会让人联想太多。我和朋友各自点了茉莉茶慕斯和豆腐慕斯。
  高高的木面吧台旁,是四张木头圆面的高脚椅,黑铁骨架,让人很想坐上去。等甜品的时间足够观察一家不大的店,如果说开在京都或台北,这样小巧放松的环境并不鲜见,但在北京这样一个以粗犷为荣的老城,细节处的精致有点儿超前,特别有台北咖啡馆的氛围。终于还是问了:“为什么不卖咖啡?”
  “因为她(我)喜欢做甜品。”几乎是两个声音同时出来,继而都笑起来。我才注意到吧台后的女孩,她一直低头准备着慕斯,被高大的吧台遮住下半截脸。她抬起头,有一双精灵般的大眼睛,齐眉刘海盖住不小心没画对齐的眉毛。这个女孩生得十分娇小纤巧,倒显得小小的店面宽阔了几分。她身边笑眯眯的男孩也不高,两个人穿着一黑一白的衣服,十分相衬。攀谈之下,偏偏他俩的名字各带一个“小”的音。男孩叫彭晓,女孩叫易筱,是一对恋人。一起考到北京学艺术,毕业后,彭晓白天做平面设计师,休息时断断续续地画画。易筱厌倦了广告公司的设计工作,说服男友和家人,开了这家叫“观品”的店。
  “好了,请尝尝。”筱从吧台后递给我一个白瓷方圆盘,里面一个青翠的竹筒,一片竹叶。竹筒里乳白的酪,飘出淡淡的茉莉和奶香。舀一口,茉莉的甜味在味蕾上次第绽放,仿佛仲秋的早晨,被一片雨后的茉莉花园包围着,甜味过后,绿茶的香气骤然浓郁,如同采了茉莉穿过一片茶园。第二口,茉莉慕斯下一点点手工蛋糕的松软弹性和茉莉慕斯的香滑交织在一起,一韧一柔,好像福建茶人用大多饱满的茉莉侵染新茶,一层一层地侵染,从淡到浓,从浓到淡。这样多层次的味觉,并不像西式甜品,用充足的乳酪和香料制造华丽多变的口感,也不是和果子那种从一而终甜到化不开,而是始终淡雅宜人,却仿佛一根线牵引着,让你记得它鲜明的特点。我想起《红楼梦》里开白海棠诗社那一回开头写着,因大观园的果子成熟了,宝玉让袭人送些粉蒸栗子糕和新鲜红菱角给史湘云,那盒点心应该就是这样清雅的味道。
  易筱想做的,正是有中国人味觉记忆的甜品。一开始找店面真不容易。她和彭晓也曾想过,万一找不到合适的店,就做网络甜品售卖。一旦有这个念头,却发现易筱想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做甜品,而是有一个哪怕小小的空间,慢慢浸润手作中式点心的环境和气息。古建筑爱好者彭晓终于在五道营胡同找到一家小到房租足可以承受的店面,只是原来是一家奶茶店,黄黄绿绿的装修让易筱不能想象改造后的样子。彭晓当天晚上就画出了新的设计图纸,包括每一件家具的手绘,易筱也有了信心。吧台、高脚椅、木板展柜、条凳、四方桌,因为空间比较小,每一件家具的尺寸、样式都要他俩亲自做出来,构架搭好,易筱又想到要有和中式点心的形态相匹配的点心盘和茶杯,在景德镇烧柴窑的同学立刻送来了自己的手作陶盘和杯子,粗粗的质地衬托出点心的细巧,再送几个花瓶、古董竹篮摆上展柜,小小的屋子立刻有了器物店的精致。精致到有些游客站在落地窗门口,用相机透过橱窗的盆景和植物拍摄里面设计感的空间,却偏偏不敢进去。“好多第一次进来的人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以为是卖很贵的东西。”的确,如果不是因为太冷又在国外见过类似的咖啡馆,我也不会轻易走进来。两个人坚持不愿意在门口挂起写着“甜品茶歇”的招牌,因为那样感觉就不对了。
  “其实一开始更冷清,连续一周都没人进来,可是你们不也就来了吗?”彭晓很爱笑,仿佛房租压力也不用发愁,不过聊起感兴趣的事,他笑得细缝样的眼睛会睁大一些。在等待第二道点心的时候,我注意到店里唯一一面白墙上的四条幅水墨山水。说是水墨山水,却是以界画的建筑为主题的,水墨晕染出云烟和苍松,掩映之间是一进一进的古建筑,这样的构图与传统的山水画不同,反而是介于当代艺术与古典情怀之间。彭晓很不好意思,他的爱好是古代建筑,不仅常常带易筱跋山涉水去看荒原里的古寺,还特别喜欢画下心中的感受。他的梦想,就是带易筱去京都看一看那些形似中国唐宋时期的建筑。而观品小小的空间设计里,也穿插了他对传统空间结构的感受,借景和小中见大。
  这时易筱又端出了第二道点心,芝麻豆腐冻慕斯。她把整块嫩豆腐捣碎,加入芝麻和乳制品,做成一个球状。中间又夹了芝麻薄脆,质感的软和硬、温度的热和冷、香气的浓和淡,有无相生,和而不同,正符合中国人所推崇的中和之道。怎么让甜品从摆盘到味觉更有中国意境是易筱的兴趣。在之后的若干日子,我也很幸运地品尝到她依据季节制作的点心,比如出自两人的故乡湖南最有名大酒酿制成的枸杞米酒慕斯,放得越久,酒味就越浓,许多朋友慕着香糯酥脆的名而来,却发现最后一块已经被彭晓吃掉了。这个时候,易筱只有拿出新烤的蒜香饼干和刚刚学着泡的红茶或普洱安慰他们。蒜香饼干其实叫蒜香一口酥最合适,因为都是新鲜的纯料烤的,一碰就酥,有几次带回家当茶点,掉在地上的饼干渣被猫咪添得干干净净。
  易筱发明了新甜品,会在朋友圈里先发出来。美好的秋天从来是吃橙子、橘子的开始,当一群朋友等待她创作柑橘类的点心时,她却和彭晓第一次出发去了京都。即使他俩不在店里的日子,一些在甜品店邂逅的年轻人还是会偶尔到这家小小的点心铺聚一聚。他们有研究艺术心理学的、有会自己做瓷器的摄影师,也有热爱书法的广告设计师、梦想靠写作周游世界的杂志编辑,在观品小小的客厅里,大家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在新朋友身上看到很广阔的未知的世界。

其他文献
正是秋高气爽好时候,低吟浅唱,小聚欢歌,养生老师说:“恬然如心中藏小美。”赏一幅年代久远的波普画,傻傻又专注的脸庞令人唏嘘当下的浮躁。当个学生吧,去学习经典,然后依旧保持年轻,保持迷茫。让皮裙的荷叶边微微荡起秋风和涟漪,让夸张的色彩停留在易逝的15分钟里。让蒙德里安式几何线条的简单纯净,唤醒对美的偏执。让裤脚不规则,保持一点叛逆。让和平的小鸽子,在胸前温柔振翅,让大裙摆,继续鼓荡心中的小幻想。  
期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用此来形容了这个世界的无穷性。这组简单的照片,源于日常生活的痕迹。那些看起来类似宇宙图示的图像,是拍摄一些意想不到之物。在细微、不经意之处,很多似乎突然静止的瞬间却总被忽略,因而我们被训练得只能由一个角度去观测到非常有限的局面。宏大与微小本就无法成为尺度去做比较,微渺的尘埃也能将一个无量宇宙容纳其中。因此当宏观与微观都不再成为刻意的标尺,现实的经验被推翻,在规模对比与虚实
期刊
享受生活和美是奢侈品的核心,因此,奢侈品牌一般都会回避灾难和痛苦。  而纪梵希今年非常勇敢地接受在9月11日在纽约做纽约时装秀的开场秀。作为一个曾经在纽约居住过的人,9·11的意义对纽约人来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而纽约,特别是纽约人也因此而改变——9·11以后,入境美国的外籍人员都要按手印;9·11以后所有办公楼都增加了安全检查,并要求出示身份证明。9·11以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头一次开始全方位地排
期刊
怎么看都觉得 Prada 2016 SS 男装秀的现场倒悬着一个亚克力的纽约曼哈顿模型,似乎这些楼的轮廓就倒挂在你脑袋上面,看你心态如何,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  2016早春的Prada 男女系列都是都市感十足的服装,不管男女,都流露了工业文化的痕迹——高速上的荧光黄,蓝领工人工装的标志和符号,没有功能的功能主义者在T台上演绎着各种新面料和新裁剪方式,Prada 肯定是最潮的。这季会大卖的一定是配
期刊
那一年,初三,我与姐姐同在九(2)班,与另外两对姐弟构成班里的三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同班的组合,政治老师在班里公开猜测家里好吃的都给了我,因为姐姐瘦,我呢,政治老师的说法是吃得“肉肉”的……  那一年,中考后,我与姐姐考入同一所高中,姐姐在(110)班,我在(111)班。一度被同一办公室里我们不同的或是相同的老师发现,这俩同姓同辈不同名的同学竟然是亲姐妹,数学都很棒,还被我们都不认识的老师在我们都
期刊
每天早晨起床后,当我走到窗边,拉开厚厚的窗帘,推开窗子呼吸着凉凉的空气,这些“小小”的石膏摆件仿佛在向我问好,于是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学过画画的朋友都知道,这些石膏像是素描绘画的基础和敲门砖。小时候学画,面对一幅有限的画纸,在脑子里安排画面布局,紧张、兴奋、纠结,不断酝酿着各种情绪;那时的“我”就像一名在大海中航行的水手,沉浸在这种“从无到有”的气氛中,快乐成长。  而多年后的今天,刚刚有了自
期刊
一开始这家店的名字就让我有点儿犯糊涂,我把朋友说的“汪爹爹的一米铺”听成了“汪爹爹的米铺”,据说这家店的卤味很正宗、很扎实,做卤味的是汪婆婆。所以我理解的是这样一家店,老公是卖米的,老婆卖卤味。去之前搜一下大众点评是常识,出来的却是“汪婆婆卤味和烤虾”,彻底没汪爹爹什么事儿了。这个疑惑在我从北新桥B出口出来往左一望就豁然开朗。那一排小平房,最醒目的是黄色招牌上的黑插画,画着一个做菜的婆婆和一个爹爹
期刊
拥有177年历史的法国手工艺品牌爱马仕累积到如今给人们带来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件奢侈品而已,它是品牌一直在倡导的高品质生活——这便是来到“爱马仕之家”的感受。时间飞逝, 在刚刚过去的9月17日我们已经为坐落于淮海中路的全球第五座“爱马仕之家”举办一周年庆典奇幻丝舞派对。去年9月续巴黎,历经纽约、东京、首尔的梦想之家后的第五家上海“爱马仕之家”的开幕,是爱马仕在中国奠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家”本就是一种
期刊
威士忌是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酒的品类,即使未曾尝过,可能也对其浓烈的风味有所耳闻。单一麦芽威士忌作为威士忌中特立独行的一支,对于并非饕餮酒客的我们来说,较为陌生,最多听到身边某个格调略高的懂酒的朋友说过。那么单一麦芽威士忌到底怎样特别?制作工艺又有什么特殊之处?想要了解它的我们又该如何下手?或许“麦圈”可以给我们答案。“麦圈”是一个专门为单一麦芽威士忌爱好者搭建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很多想要了解单一麦
期刊
北京的胡同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一种浓浓的社区感。走在那些老北京人居住的巷子里,不论是路边把玩核桃还是晒太阳的老人,抑或是骑车经过定要打声招呼的街坊邻里,胡同里的居民都彼此相识,抬头不见低头见地酝酿出了一种自然的社区体系和社交传统。来了亲戚串门就让家里的小孩儿去旁边的小卖铺拎几瓶啤酒,厨房里断了油盐酱醋就去对面邻居家救个急。这种亲近的社区生态如今还少有保留,无奈大多随着胡同的消失或商业化改造尘封于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