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始这家店的名字就让我有点儿犯糊涂,我把朋友说的“汪爹爹的一米铺”听成了“汪爹爹的米铺”,据说这家店的卤味很正宗、很扎实,做卤味的是汪婆婆。所以我理解的是这样一家店,老公是卖米的,老婆卖卤味。去之前搜一下大众点评是常识,出来的却是“汪婆婆卤味和烤虾”,彻底没汪爹爹什么事儿了。这个疑惑在我从北新桥B出口出来往左一望就豁然开朗。那一排小平房,最醒目的是黄色招牌上的黑插画,画着一个做菜的婆婆和一个爹爹的脸,“汪婆婆的卤味和烤虾”又叫“汪爹爹的一米铺”,都是一家子,前者说菜品特色,后者说店面之小,颇有敝帚自珍的味道。
走进去先闻到一股萦绕不绝的卤汁香,饱满、明亮、温暖,就像小时候每一家黄昏厨房里飘出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坐下来。这才打量到不过10平方米的狭长空间,一张大吧台,慈眉善目的汪婆婆就在吧台后忙活,一边是一口正在卤菜的大锅,一边是烤虾的炉子,抬头,就看到琳琅满目的菜牌,卤藕、卤豆腐干、卤鸡翅、卤蹄膀、卤田鸡、卤鸡胗……不超过十来样,闻着卤汁的香味儿,每一样都让人忍不住想尝尝。而汪爹爹就在小店外露天而坐,专心把一袋新藕切成厚片。他的动作不快,每一刀都悠然,也不抬头看婆婆,可两个人之间似乎有一条线牵引着。
和汪婆婆说点菜,她笑而不答地指了指门口的招牌:微信点餐。扫一扫微信,关注汪爹爹的一米铺公众号,在购物车里选择份数,可以在店享用甚至还有六环内配送,这样小小的店面如此善用电商倒让人略为一惊,感到主人的用心。这么小的店面,一旦美味在外新客盈门必然应接不暇,不如微信点餐来得清楚有效率。果然吧台前的四张椅子和一张两人小桌恰好空出靠里的一个位置,店里唯一的伙计示意点好菜的我坐在那里,礼貌有点儿、冷淡多,酷劲儿倒有点儿像《深夜食堂》里沉默的老板。
是的,暗色的吧台和四张高脚椅,昏黄的灯光,一两种白酒的招牌,默默忙碌的汪婆婆和汪爹爹,这样的氛围,是令人想起《孤独的美食家》或是《深夜食堂》,在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一间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不知名小店,一位甘于隐姓埋名的老板,自己是厨师,拿得出一两手留得住熟客的看家菜。老板和熟客之间,谨守着一种带分寸的情谊,既不用客气,也可以保留各自人生的秘密。这种分寸,不是靠设计或菜品可以刻意模仿出来的,而是店主人自身所带的“气”,那种安于平凡的“气”其实是经过人生悲喜历练的人才有的,哪怕一米柜台,也可以招待五湖四海的从容。
只是这样的小铺,在今天的北京,几乎绝迹。汪爹爹和汪婆婆的出现,才会给人一种戏剧感。我们在这座欲望之城,已经太习惯伴着钢琴举起水晶杯,或者在乱哄哄的苍蝇馆里撸串吹牛,这样一对平实沉默的夫妇,一方安静地与美食独处的空间,反而像凭空穿越过来的,在记忆深处,熟悉又陌生。
汪婆婆递给我一个黑色的碟子,里面静静躺着一大份粉红色的厚厚店藕片,就是这店里的招牌了。咬一口,既糯又爽脆,糯得像芋头,但软软的有种弹性,回味里微微鲜辣,满是香料的饱足感,让人特别想来一口啤酒。极少的素菜,可以拥有肉质感,肥厚甘美,令人思酒,汪婆婆的卤味做到了。我忍不住请教汪婆婆秘诀,她笑得舒心:“料是好料,煮够时间,我从小就吃这个,就这几种材料在一起卤最好吃。”吧台旁边的电视里,则播放着北京卫视某美食栏目采访汪爹爹的心得:“挑藕要挑九孔和十一孔的,才糯。”
从小就吃卤味的汪婆婆生长在武汉的老街——昙华林,来北京之前,她和先生就在昙华林瑞典教区旧址的古建筑旁摆了个小摊卖卤味(旁边的古建筑其实就是汪婆婆成长的家),“汪爹爹的一米铺”是从那时候在武汉叫响的。卤味在武汉是一种平凡的小吃,汪婆婆住的那条街,还有许多人家的主妇在做卤味,但只有汪爹爹的一米铺,可以让想着这一味的人开车过来寻,队从卤味摊一直排到巷子口。汪婆婆搬到北京半年了,还常接到武汉老顾客的电话:“汪婆婆什么时候回武汉?忘不了您的卤味啊。”
是什么让夫妇俩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来到北京?答案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大学毕业怀着一展抱负的梦想到北京闯荡,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女孩,两个人结婚,汪婆婆和汪爹爹来参加婚礼,也决定留下来,一家人一起创业,从零开始,盘下这家小店面。招牌是媳妇亲自设计的,小店的软装全靠儿子做主。资深文艺青年小汪掌柜在装修上也保持着他对文字的挑剔品位,店面小,但椅子必须舒服,让人想坐下来放松一下。小汪掌柜,就是帮汪婆婆招呼客人的“伙计”,也专职烤虾。他有种才子的傲气,不会讨好客人,不会对见第一面的人很热情,曾经店里生意不如现在火的时候,他有工夫挨个儿回复各种美食评论网上的点评,尤其是差评。他的回答机智幽默,久而久之,许多人竟是看了回复,才到店里一探究竟。作为过了而立之年的同龄人,我佩服他能够和父母如此和睦地一起创业,他却一挑眉毛:“我朋友都说,我有两个最难管理的员工,一个我爸,一个我妈。两人都独当一面,却可以完全不听我的。”可他言语里,又时刻透着对父母的心疼。“只有看电视节目来的客人会催菜,你也看到吧台前只有汪婆婆一个人,又要招呼客人,又要做菜。她原来是幼儿园园长,有人催她就会很着急。”不会催菜的客人,多数是跟着朋友走来的。“汪婆婆常说,咱们家的常客,素质都很高。”我环顾四周,坐在店里安静地等菜的,多数是年轻人,眉目间依稀有对这座城市的憧憬和坚持。只是奋斗得累了,偶尔也会想念童年巷子里,跟着厨房里飘出的饭香,认得回家的路。黄昏,每一张餐桌的灯亮起,都是一家人一天的期待和满足。到了大城市,就会慢慢习惯,没有家人的等待,一个人的晚餐。这时候,汪婆婆的卤味、小汪掌柜的烤虾就渐渐成为一种乡愁的安抚。并不是特别难得的食物,难得的是同样是一个母亲,用心烹调的家的味道。难得的是烤虾的是和你我一样漂在北京,在这座城市,享受自己的青春,无论成败,心里住着的,总是那个年轻人。他也会给你一杯啤酒,告诉你开店一开始的不顺利。
那是2014年冬天,小汪掌柜和心爱的女孩举办了婚礼,汪婆婆汪爹爹都来了,虽然连合适的店面都没有,既然决定一家人都留在北京,总要有些事做。很偶然地,就有了地铁站出口的一个小铺,加上后厨不过15平方米,这些都阻挡不了汪爹爹的信心,汪婆婆的卤味在武汉就已经很出名啦,只要味道好一定能应付得来租金。谁知道,刚开的第一个月,没有一个客人。终于一个冬夜,一对旅行的美国教授夫妇在北京的寒夜觅食,周围的店都关门了,误打误撞走进汪爹爹的一米铺。汪婆婆和汪爹爹很开心,用各种卤味招待这对夫妇。“结果,他俩被辣得七荤八素,以后再也没来过。”小汪掌柜敬了我一杯啤酒,配着后劲儿有点辣的卤菜,就像这北京城给外乡人的感受,痛却刺激,欲罢不能。
我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资深文艺青年,他对啤酒有天然的直觉,店虽小,每一种德国啤酒却都有个性。后来店里渐渐多了一些背包客,可能最初也是被这深夜的酒引诱来的。背包客们又把这座秘密的小馆介绍给在北京的朋友,渐渐地,周五晚上,这里成为许多人独自放松的地方,甚至不需要爱侣或朋友陪伴。当你坐在吧台前,忘记工作生活的一切,独自面对一碗妈妈味道的卤味时,会感受到这座城市,总有一个角落,可以包容你的一切,恐惧和失落都会烟消云散,明天继续上路。
汪婆婆会问你:“是武汉人?是武汉人不说家乡话,多收一倍饭钱。”
走进去先闻到一股萦绕不绝的卤汁香,饱满、明亮、温暖,就像小时候每一家黄昏厨房里飘出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坐下来。这才打量到不过10平方米的狭长空间,一张大吧台,慈眉善目的汪婆婆就在吧台后忙活,一边是一口正在卤菜的大锅,一边是烤虾的炉子,抬头,就看到琳琅满目的菜牌,卤藕、卤豆腐干、卤鸡翅、卤蹄膀、卤田鸡、卤鸡胗……不超过十来样,闻着卤汁的香味儿,每一样都让人忍不住想尝尝。而汪爹爹就在小店外露天而坐,专心把一袋新藕切成厚片。他的动作不快,每一刀都悠然,也不抬头看婆婆,可两个人之间似乎有一条线牵引着。
和汪婆婆说点菜,她笑而不答地指了指门口的招牌:微信点餐。扫一扫微信,关注汪爹爹的一米铺公众号,在购物车里选择份数,可以在店享用甚至还有六环内配送,这样小小的店面如此善用电商倒让人略为一惊,感到主人的用心。这么小的店面,一旦美味在外新客盈门必然应接不暇,不如微信点餐来得清楚有效率。果然吧台前的四张椅子和一张两人小桌恰好空出靠里的一个位置,店里唯一的伙计示意点好菜的我坐在那里,礼貌有点儿、冷淡多,酷劲儿倒有点儿像《深夜食堂》里沉默的老板。
是的,暗色的吧台和四张高脚椅,昏黄的灯光,一两种白酒的招牌,默默忙碌的汪婆婆和汪爹爹,这样的氛围,是令人想起《孤独的美食家》或是《深夜食堂》,在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一间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不知名小店,一位甘于隐姓埋名的老板,自己是厨师,拿得出一两手留得住熟客的看家菜。老板和熟客之间,谨守着一种带分寸的情谊,既不用客气,也可以保留各自人生的秘密。这种分寸,不是靠设计或菜品可以刻意模仿出来的,而是店主人自身所带的“气”,那种安于平凡的“气”其实是经过人生悲喜历练的人才有的,哪怕一米柜台,也可以招待五湖四海的从容。
只是这样的小铺,在今天的北京,几乎绝迹。汪爹爹和汪婆婆的出现,才会给人一种戏剧感。我们在这座欲望之城,已经太习惯伴着钢琴举起水晶杯,或者在乱哄哄的苍蝇馆里撸串吹牛,这样一对平实沉默的夫妇,一方安静地与美食独处的空间,反而像凭空穿越过来的,在记忆深处,熟悉又陌生。
汪婆婆递给我一个黑色的碟子,里面静静躺着一大份粉红色的厚厚店藕片,就是这店里的招牌了。咬一口,既糯又爽脆,糯得像芋头,但软软的有种弹性,回味里微微鲜辣,满是香料的饱足感,让人特别想来一口啤酒。极少的素菜,可以拥有肉质感,肥厚甘美,令人思酒,汪婆婆的卤味做到了。我忍不住请教汪婆婆秘诀,她笑得舒心:“料是好料,煮够时间,我从小就吃这个,就这几种材料在一起卤最好吃。”吧台旁边的电视里,则播放着北京卫视某美食栏目采访汪爹爹的心得:“挑藕要挑九孔和十一孔的,才糯。”
从小就吃卤味的汪婆婆生长在武汉的老街——昙华林,来北京之前,她和先生就在昙华林瑞典教区旧址的古建筑旁摆了个小摊卖卤味(旁边的古建筑其实就是汪婆婆成长的家),“汪爹爹的一米铺”是从那时候在武汉叫响的。卤味在武汉是一种平凡的小吃,汪婆婆住的那条街,还有许多人家的主妇在做卤味,但只有汪爹爹的一米铺,可以让想着这一味的人开车过来寻,队从卤味摊一直排到巷子口。汪婆婆搬到北京半年了,还常接到武汉老顾客的电话:“汪婆婆什么时候回武汉?忘不了您的卤味啊。”
是什么让夫妇俩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来到北京?答案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大学毕业怀着一展抱负的梦想到北京闯荡,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女孩,两个人结婚,汪婆婆和汪爹爹来参加婚礼,也决定留下来,一家人一起创业,从零开始,盘下这家小店面。招牌是媳妇亲自设计的,小店的软装全靠儿子做主。资深文艺青年小汪掌柜在装修上也保持着他对文字的挑剔品位,店面小,但椅子必须舒服,让人想坐下来放松一下。小汪掌柜,就是帮汪婆婆招呼客人的“伙计”,也专职烤虾。他有种才子的傲气,不会讨好客人,不会对见第一面的人很热情,曾经店里生意不如现在火的时候,他有工夫挨个儿回复各种美食评论网上的点评,尤其是差评。他的回答机智幽默,久而久之,许多人竟是看了回复,才到店里一探究竟。作为过了而立之年的同龄人,我佩服他能够和父母如此和睦地一起创业,他却一挑眉毛:“我朋友都说,我有两个最难管理的员工,一个我爸,一个我妈。两人都独当一面,却可以完全不听我的。”可他言语里,又时刻透着对父母的心疼。“只有看电视节目来的客人会催菜,你也看到吧台前只有汪婆婆一个人,又要招呼客人,又要做菜。她原来是幼儿园园长,有人催她就会很着急。”不会催菜的客人,多数是跟着朋友走来的。“汪婆婆常说,咱们家的常客,素质都很高。”我环顾四周,坐在店里安静地等菜的,多数是年轻人,眉目间依稀有对这座城市的憧憬和坚持。只是奋斗得累了,偶尔也会想念童年巷子里,跟着厨房里飘出的饭香,认得回家的路。黄昏,每一张餐桌的灯亮起,都是一家人一天的期待和满足。到了大城市,就会慢慢习惯,没有家人的等待,一个人的晚餐。这时候,汪婆婆的卤味、小汪掌柜的烤虾就渐渐成为一种乡愁的安抚。并不是特别难得的食物,难得的是同样是一个母亲,用心烹调的家的味道。难得的是烤虾的是和你我一样漂在北京,在这座城市,享受自己的青春,无论成败,心里住着的,总是那个年轻人。他也会给你一杯啤酒,告诉你开店一开始的不顺利。
那是2014年冬天,小汪掌柜和心爱的女孩举办了婚礼,汪婆婆汪爹爹都来了,虽然连合适的店面都没有,既然决定一家人都留在北京,总要有些事做。很偶然地,就有了地铁站出口的一个小铺,加上后厨不过15平方米,这些都阻挡不了汪爹爹的信心,汪婆婆的卤味在武汉就已经很出名啦,只要味道好一定能应付得来租金。谁知道,刚开的第一个月,没有一个客人。终于一个冬夜,一对旅行的美国教授夫妇在北京的寒夜觅食,周围的店都关门了,误打误撞走进汪爹爹的一米铺。汪婆婆和汪爹爹很开心,用各种卤味招待这对夫妇。“结果,他俩被辣得七荤八素,以后再也没来过。”小汪掌柜敬了我一杯啤酒,配着后劲儿有点辣的卤菜,就像这北京城给外乡人的感受,痛却刺激,欲罢不能。
我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资深文艺青年,他对啤酒有天然的直觉,店虽小,每一种德国啤酒却都有个性。后来店里渐渐多了一些背包客,可能最初也是被这深夜的酒引诱来的。背包客们又把这座秘密的小馆介绍给在北京的朋友,渐渐地,周五晚上,这里成为许多人独自放松的地方,甚至不需要爱侣或朋友陪伴。当你坐在吧台前,忘记工作生活的一切,独自面对一碗妈妈味道的卤味时,会感受到这座城市,总有一个角落,可以包容你的一切,恐惧和失落都会烟消云散,明天继续上路。
汪婆婆会问你:“是武汉人?是武汉人不说家乡话,多收一倍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