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道 贵在妙悟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2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超速激增的信息时代,在大力提倡语文教改提高语文素养的今天,语文教学要求由过去注重知识识记、讲解、技能训练转到注重提高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内心感悟、强调个体经验和感悟创造上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悟”,对培养学生的悟性具有重要作用。
  古人云:“悟,心解也。”“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是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诗歌理论中的“妙悟”之说,认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在严羽看来,诗人的创作就像禅家悟禅那样,也要经过由“渐悟”到“顿悟”的飞跃、质变阶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最高境界。
  在语文教学方面,古人所说的“悟”是指学习主体对语文材料不经过严密地逻辑分析、推理,而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力、功夫去感知、理解、体验。从而直接获得整体性认识、理解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
  
  一、语文教学中悟性的特点
  
  (一)直觉性
  教师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语文信息的捕捉,往往是一种下意识的本能的反应,而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这就是说,凭着自己的感性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并不能明确意识到思考的过程、步骤和环节,也不能用语言将这个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学生大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感。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西厢记·长亭送别》)悟性好的学生能从“松”、“减”两字感悟出崔莺莺对张生的无比依恋和相思之苦。面对言语现象,我们总是能够直接地做出整体性的体会和把握,于一瞬间抓住这种现象的本质,这就是悟的直觉性。
  
  (二)整体性
  古代不少语文教育家认为悟性是一种整体性的、豁然贯通、心领神会、体现汉民族认知、审美活动的整体观念。如孔子论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不是精确的概括,而是一种整体性的感悟。元人程端礼谈学童读书之法,强调先从整体性的把握人手,从而贯通全文,“既于大段中看篇法,又于大段中分小段看章法,又于章法中看句法,句法中看字法,则作者之心不能逃矣”(《读书分年日程》)。
  而现实的教学中,往往给学生整体感知的时间非常少,甚至连字词障碍还没有彻底扫清,就急于分层分段、肢解课文。因而阻塞了学生的妙悟之路。
  
  (三)偶然性
  所谓“得之在俄倾,积之在平日”,就是描述“悟”的偶然性、突发性。在今天看来,这种“得之在俄倾”的“悟”并非神秘莫测。它类似于灵感。这种灵感、悟性的出现,总与思维主体某一段时间内的思维中心的某些线索、链条或某个环节有关,一旦这样的思维中心转移了,有关线索或链条长期中断了,有关的灵感(悟性)往往也会失去。如写作时,看到文题思想一触即发,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知识积累,文思泉涌,大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之感,当此时如不及时抓住。妙悟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期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向顿悟。灵感、悟性一旦闪现,就必须及时捕捉,抓紧思路贯通的最佳时机,一气呵成,写好作品。
  
  (四)创造性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领悟超语言意义之外的东西的多寡、深浅、广窄的程度如何,是学生悟性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体现学生创造力好坏的标准之一。悟性、灵感因触发(即顿悟)而悟出的新见解,就是知识经验的升华、思想境界的提升,就是创新的表现。它突破了思维定势,冲破了现成观念的束缚,使思维进入新的空间,这是悟性的最好显示。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认识与教师、教参的观点接近或吻合,应善于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受器官,从不同角度去深入感受领悟,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头脑中日渐丰满、日益生动,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形象的再创造。
  
  二、悟性培养的策略
  
  学生的悟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先天能力。语文悟性的好坏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培养。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的初步经验表明,语文教学如能采取以下策略将有利于学生悟性的发展。
  
  (一)能动自主策略
  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悟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自主能动地投入学习,亲自接触各种语言现象,切身感悟语言规律和语言意蕴,使语言规律和语言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成为他们头脑中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绝不能把学生当成语文知识的接收器,把语文教学当成“传道”、“授业”、“解惑”的简单过程。
  
  (二)整体会意策略
  读书的目的全在于会意,即理解作品的精神实质。应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意蕴,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作僵死的理解和切分。如读到“狼烟”一词,不必训诂式地具体理解为古代边境上将狼粪燃烧后垂直升起的烟雾,整体把握为“战争”即可。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所强调的对言语现象的整体会意,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言语与语境视为一个语言现象整体加以感知,从而直接获得对客体的整体认识、理解的心理过程。而悟性本身具有的直觉性、整体性特征,这些都决定了整体会意策略在语文教学悟性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三)实践体验策略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悟性,必须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而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得充分程度如何,实质上取决于他们的语言实践体验情况如何。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此解缺乏语感,也难以运用,但如果联系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仙子的飘带等,学生对“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切的感悟。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这就是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的习得为主,而感性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语言实践,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把从长期的生活体验、学习体验中学习得来的语言经验积淀下来,并在其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化为自己的认识图式,良好语文悟性的形成才有可能。
  语文教学中悟性的培养,是一项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任何有效手段的运用都不可能立竿见影。正如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所说:“人性中皆有悟,必有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可以常继。”这段论述,对于当今语文教学中悟性培养的实践是很有启发的。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梁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常见的词语教学模式是,教师带领学生认读之后,请他们谈对词语的初步理解,然后就进入课文内容的分析。这样的教学,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
微观结构和 Cu-11.9wt%Al-3.8wt%Ni 形状记忆 alloySMA 的机械性质上的 2.5wt%Mn 增加的影响借助于扫描电子 microscopySEM 被学习,传播电子 microscopyTEM ,并且微分扫描试验
有 76at%-80at%were 的高铁内容的 基于Fe 的非结晶的合金由非结晶的带子高展出的单个压路机融化旋转 technique.The 在 Fe-Mo-Si-P-C-B 合金系统综合了 Vickers microhardn
铜 / 液体 microcapsule 象壳材料的有聚乙烯化合物的酒精(PVA ) 的合成涂层,明胶或甲基纤维素(MC ) 被电极淀积准备。在 0.1 M H2SO4 的合成涂层的腐蚀抵抗上的壳材料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镜对SUS430BA板上的砂金缺陷进行检测和分析,研究砂金缺陷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开展不锈钢热带退火酸洗机组关键工艺参数的调整试验,摸索出在无硝化酸洗工艺
含铜的离子集中(535 g/L ) 的影响,当前的密度(5002000 A/m2 ) ,电解质溶液(15120 mL/min ) 的发行量率,和温度(2560 艬??
生产金属间化合的合成涂层的一条新奇途径被提出。微观结构, microhardness,并且干燥滑动穿合成涂层的行为用 X 光检查衍射(XRD ) 被调查,扫描电子显微镜学(SEM ) ,散光谱(版本)
在 Sn-3.0Ag-0.5Cu 之间的电的传导性抵抗的变化在 125 点在老化期间焊接关节和印刷电路板聚氯联苯汇编被四点的探查技术调查。在 solder 矩阵和底层之间的界面的层的微结构
Regional-Eta-Coordinate-Model(REM)中尺度模式对中国区域性降水显示出公认的较高预报能力,建立其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是完善该模式,进一步提高其预报效果的重要工作。本研究编
Bi2Se3 薄电影电气化学地在 Ti 和铟锡上被扔氧化物涂的玻璃底层分别地,在房间温度,使用 BiNO33 牴摯 ? 湩愠档敩楶杮琠敨栠杩 ? 畱污瑩 ? 汁 ? 楦浬 ? 湡 ? 楨桧瀭牥潦浲湡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