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课堂教什么的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新课程教学的开展如火如荼。实行新课改的几年了,去年和今年都进行了高中语文教师的新课程培训。理念是接触了不少,但那毕竟是别人的。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亲身实践,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体会最深的就是新课程语文课堂“教什么”。
  1.新课程语文课堂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根据去年同事的经验,新课程的教材多,课文多,时间紧,任务重,经常处在赶进度的状态。刚接触新教材时,也把我吓了一跳,光必修就五本书,选修四本。这么多,怎么教?一个学期就是两本书,这是以前工作量的两倍。
  在以前的语文课本中,单元往往是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的,而在人教版的5本必修教材中,有22个专题,均是根据某一话题的深浅编排展开。课文和以前一样,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我觉得对教材真正有发言权、选择权是学生。而他们不喜欢整天就接触那几篇文章,文章再好,这样分析那样品读,一篇好文章在他们眼里也没了美感,失去了吸引力,更别说从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了。新课程恰恰迎合了学生了心理。
  其实,任何教材,说到底,无非都是例子,把例子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因此,语文老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也就无需过于拘泥于教材的按部就班。一篇文章既要解决“知识与能力目标”的作者、背景、文本常识的内容,又要完成“过程与方法”的意境体味、主旨把握目标,还要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人文开掘、心灵洗礼等目标,更有文本拓展、能力迁移的练习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保持一节语文课的完整,语文老师常常就会赶任务,结果就会使问题浅尝辄止,学生当然也学不到知识。
  在讲授必修一的第一单元时,由于是诗歌单元,我就注意落实学生的背诵和朗读。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鸠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进入角色,只有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才能产生共鸣,领悟诗的深意。
  另外,在讲每首诗时,我都会强调一两个重点,让学生或掌握技巧或培养感情或识记知识。比如,讲《沁园春•长沙》时,远眺、近观、仰视、俯视等多种视角观察景物,同时眼前景又是动静结合的,通过本课学习就得让学生掌握这种技巧以便自己写作和鉴赏时用。《雨巷》中,为何丁香、雨巷、油纸伞、姑娘等意象会给我们营造神秘、朦胧、凄清的氛围呢?还记得哪些关于这些意象的诗歌?《再别康桥》与一般的离别诗有什么不同?《大堰河━我的保姆》哪些段落让你想起了母亲?你如何表达母爱?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开始搜集毛泽东、徐志摩等的诗歌,甚至还进行了朗诵比赛。可以说学生跳出了语文教材,跳出了语文课堂,学到了更多的语文知识,还提高了语文能力。
  教材只是引子,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语文教学不能为了教“人文性”而忽略了教“工具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必须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同时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这其实还是在强调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因为抛开了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会无限生发,无度拔高,只追求意趣,向往空灵,享受田园诗般的境界,却忘掉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而抛开了人文性,简单地理解工具性,往往会抽象语言,枯燥练习,目中无人。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只重视“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重视“工具性”并等于否定新课程理念。教师应让学生学有所得,既爱学又会学,真正能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3.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如何指挥语文课堂
  高中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考,尽管河南省还没进行新课改后的高考。带过高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材与高考的考察在目标上存在着偏差。以目前的教育形式━“考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新课改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当围绕高考展开。其实,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能力的考察,这和新课改的精神是相符的。中招的考试侧重于“教什么,考什么”,而高考的内容是对“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通过“教”让学生掌握的不只是某一课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过程。
  新课改强调合作探究,讲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于是,教师得挖空心思搞教学设计,于是课堂上动不动就是分组讨论,时不时就有笑话、游戏,还不时穿插课本剧、新解。这样的课堂气氛的确是好的,可“双基”落实了吗?没有“双基”,谈何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没办法,现在的讲评制度就是看你是否组织了讨论,课堂是否活跃。高考?等快高考的时候再突击吧。
  才进行了几年的新课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觉。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很迷茫,但是我们语文老师应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语文课堂。
  
  收稿日期:2010-06-18
其他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游戏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的
期刊
[摘 要]问卷调查是教育研究中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对近3年问卷调查法在教育类硕博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应用情况分析发现,应用错位化、问卷设计粗糙化、研究方案形式化、网络调查依赖化等问题较严重。建议当前的硕博研究生可从提高个人科研素养、围绕研究目的设计研究方案、依照维度进行问卷设计、严格控制问卷质量等方面着手,并使鉴伪题目多样化、隐蔽化,引领和规范自身研究过程中的问卷调查工作。   [关键词]问卷调查;教
期刊
历史插图在历史教材中占有很大分量,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插图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作品,它是历史的遗迹,是历史的佐证。对于它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郑樵就提出“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史学要点。相对于历史文字而言,历史插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方式,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在插图中,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好的开
期刊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次指导学生识字就给学生强烈刺激,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利用情景、声音、图象、动作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让学生对所识生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学生的姓名是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因素,每个人的名字也都是小伙伴们愿学愿认的,第一次识字我就把咱班70多位同学的名字收集起来作为识字的材料。于是,我结合教室布置,把全班70多位同学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了7
期刊
[摘 要]通过考察“金平果”和“GDI智库”在“双高计划”实施前后对中国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前100名的排名发现,我国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可分为稳定型、进步型和退步型。对这3类院校的分析发现,国家、省级政府、院校三者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缺一不可;充足的经费和稳定的经济投入是造就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基本保障;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力量;高水平高职院校能够紧密对接地方经济,对本地区的
期刊
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www.lunwenwang.com 论文网在线  就我们数学教师而言,应尽快地适应新旧课程的过渡,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我们应
期刊
华师大版初一数学新教材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内容不多、知识不新,却给我们带来了课程教材改革的“一缕清新之风”。反思这一章的教学,我们感触颇深。  1.生动的教材  教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活泼而又贴近生活的图片,科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气氛中,与数学交朋友,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第一节“与数学交朋友”。通过谈
期刊
随着教育科研意识的不断深化,很多教师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  根据笔者的切身经历,我认为初写数学论文的教师, 为了尽可能的少走弯路,应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1.借鉴成果,博采众长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消化,为我所用,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在做、并且必须做的事情。  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毕竟是有限的,要弥补这个“先天性缺陷”,就一定要向他人学习借鉴。  就初中数学教师而
期刊
现代教育向我们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应当是“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的教育工作应当是把知识搬运到学生的手中,而是使我们的学生聪明起来,使他们主动积极地追求新知识,自觉能动地获取新知识。然而,当今的中小学生,因受个人的心理、生理和环境的影响,其个性特征变得更加多样化,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任务,贯彻新课改的精神,以达到张扬个性,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就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期刊
【摘 要】探究式教学不但需要教师营造出较高水平的教学环境,学生得以充分体验、表现和创造,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体和核心。同时,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  【关键词】探究式;引导者;支持者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不但需要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