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到图像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_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人类的诞生到今天,人们在创造新的交流方式上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图像的出现等等,都使人类的交流进入一个更加文明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因此逐渐频繁起来,形成了跨文化交际。长期以来,关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交际中肢体语言或副语言的使用、如何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等问题,图像的功能研究也大多聚焦在教学辅助作用的角度,而关于图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本文将通过对图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使用,以及对图像主因文化的阐释来说明图像在人类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文字; 图像; 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
  (一)定义及研究现状
  胡文仲(2004)把跨文化交际简单定义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安书军(2009)则较为详细地谈及他对跨文化的看法:“跨文化交际指行为源与反应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民族的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语言思维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等诸语境,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思维交谈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造成话语推论错误,造成冲突和故障。”
  (二)跨文化交际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交际的过程不仅涉及到信息和对信息的理解,还涉及到交际符号、心理认知、情感、思维等诸多层面。这些层面对信息的正确理解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王娟(2005)认为“交际的过程是交际双方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对对方所发出的信息赋予意义,也就是给与诠释,并作出反应,从而产生交际结果,而这种交际结果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所谓有效的交际是指成功达到预想结果的交际。”
  现代经济的全球化增强了不同社会、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往的意识和愿望,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常常会有“咫尺天涯”之感,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问题。这些障碍的产生源自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这些都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二、从图像到文字,再从文字到图像
  (一)文字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与大自然、与人类自身交流的结果,是信息交流的产物。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界标性事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提到人类社会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这样,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也可以相互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协调彼此的行动。但由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对同样的文字传达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没有很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和效果。
  (二)图像
  王芹(2009)认为“图像是人们认知的一种符号工具······图像的特点也使人类形成了最初的认知心理结构和图像思维。在文字产生之后,用图像表达意义对人类仍然具有普遍性。像在促进跨文化交际中日益展露光芒,它作为区别于文字的有形语言在广告、公示语、公共标识、网络语言等方面为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作了很大的贡献。图像开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当今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图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
  1.指示功能。王越飞,张立杰(2009)在文中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见的指示符号大多出现在公共场合,利于将模糊未知的概念利用简明的图式提供给群体最直接的指示信息。例如,办公楼里由箭头组成的指示图标,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在道路交通系统以及办公系统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指示符号等。”
  2.通用功能。同一汉语意义或英语意义的话语,由于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不同,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信息解读,而图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跨文化交际中这方面的不足。李佳(2006)认为“图形具有‘通用性’,常被喻为一种‘世界语’,因为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少、文化深浅、语言差异,普遍为人所看懂。······能实现‘一图顶万言’的传播效能。”虽然此言论过于绝对,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图像优于语言和文字的交际能力。刘洪(2006)指出图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优势:“从横的方向看,不同民族之间语言的阻隔被打通,世人均可直接阅读;从纵的方向看,文字垄断被打破。读图时代使得社会进入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经济的全球化和没有语言文字隔膜的图像文化的传播,更加紧密和有效地把人类联为一体。”
  3.直观传递功能。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外来信息,假如同一个信息可以呈现为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图像信息。就是因为图像比文字更直观,更能产生视觉冲击力。
  4.表现功能。图像虽然不是语言,但是没有人能否认它在传递信息和情感方面有独到的作用,这是文字语言难以取代的,所以只要印制技术能够做到,人们还是愿意阅读图文并茂的书籍。图像/图符提高了视觉的生动性,即便某些图像/图符不一定赏心悦目,但是其新异、灵动和形象性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染力,并发挥着多重效能。如果我们认识到图像/图符不是取代已有的成熟的语言,它只是打开了直观而感悟的新领域,就应该为之感到欣慰,因为它毕竟在图像/图符和观念之间建立起另一通道,大大拓展了情感表达的空间。
  三、结语
  由于不同民族的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语言思维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诸语境,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思维交谈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造成话语推论错误,造成冲突和故障。但图像的使用,恰好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它以精炼的外在形象表达具体的涵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视觉信息,从而减少了人类交际中的摩擦,有效地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目的的实现。而通过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群体中图像使用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跨文化交际中图像涵盖的信息虽存在一些差异,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相似的,跨文化交际的图像意义正朝着求同存异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阿莱斯·艾尔雅维茨,2003,《图像时代》[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安书军,2009,谈跨文化交际之非语言交际[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4)
  [3]海德格尔,2004,《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胡文仲,2004,《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蒋原伦,2009,图像/图符修辞[J],文艺研究(10)
  [6]李佳,2006,有形的“语言”[J],美术大观(12)
  [7]刘洪,2006,论图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天然优势[J],学术论坛(5)
  [8]马克思,恩格斯,200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不仅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它还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文化。苗族图案是苗族文化中最能体现其特点与历史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苗族图案在现今时代,除了审美价值外,还参与了市场经济的竞争。通过现代广告设计,将苗族图案特点与创新思想相结合,可以为人们呈现一个全新的苗族图案面貌。虽然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中都会融入苗族图案,但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没有
期刊
【摘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都是对世界戏剧表演发展的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位戏剧大师,特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表演体系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影响。而自从两位大师各自的体系形成开始,对两位大师体系的讨论和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对两位戏剧大师体系的对比和研究更是众多戏剧研究者热衷的事业。时至今日,依然有众多的研究者渴望从对两位大师体系的比较中获得有价值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而作者努力通过此文,想
期刊
【摘要】:高校美术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使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因此,美术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也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必要环节。高校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击,随着全世界社会文化的交流,各种区域的美术作品层出不群,这些都导致了高校的美术教学慢慢地迷失了方向。要从新体现美术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积极发现和创造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提
期刊
【摘要】:王世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因其绘画在艺术思想上具有共同的“仿古”特点,因而被尊称为清初“四王”。“仿古”这种画风得到了当时皇帝的推崇,“四王”画派被指定为当时画坛的“正宗”,得以雄踞于当代画坛百年,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王”绘画倡导南宗绘画风格,绘画内容以山水画为主,绘画风格呈现“中和”之美,平心静气,消除浮躁之感,涵养平和仁爱之心的特点。因为“四王”绘画是当代绘画的先
期刊
【摘要】:在工业文明时代中,人类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也在被人为的过度消耗。再生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而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设计行为。在环保性的产品设计中,就应该多考虑设计的再生性,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并节约资源。再生设计实际是对人类的发展和资源利用间的一种协调,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资源再利用;生态设计;可持续性;再生设计  
期刊
【摘要】:频谱音乐在瓦格纳时期开始萌芽,在印象主義时期和20世纪先锋派时期不断发展,随着电子音乐时期的到来逐渐成熟。  【关键词】:频谱音乐;历史;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考察由双音节动词与双音节名词组合而成的“V双+N双”句法结构。这种“V双+N双”结构一方面能够被理解为典型的述宾结构,另一方面则被理解为非典型的定中结构,因而形成了歧义,而这种同形异构的歧义现象对于语言的交际功能有着一定的阻碍。本文着重考察该歧义现象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消除或减少歧义的途径,不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得语言的运用逐步达到准确、精炼、鲜明、生动的要求。 
期刊
【摘要】: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其在佛教音乐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佛教音乐则是中国宗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佛教音乐在近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音乐之中并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而传承。唐代,佛曲大盛,朝庭耽于佛曲,百姓则把庙会视为最重要的娱乐场所。佛教传入东土以后,其音乐风靡天下,而音乐的感染力和传播功能较之其他艺术更加强烈
期刊
摘要:“当代艺术”从时间上来说,指的是今天的艺术,深层次来说,是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其次,它广义是指包括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的新艺术潮流,狭义是指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个人表达。所以说,当代艺术的判断标准并非一种,而是多元化的。并且,当代艺术注重反映时代现实的问题,并不注重形式。理念是当代艺术的本质,只要把观点阐明,其形式可以是装置、行为、观念等。此外,当代艺术需
期刊
【摘要】:该文章试图从中国山水画的角度来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以及张力的表现手法及形成因素,分析“张力”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运用”。从而找出中国山水画的“动感”,使人们对中国山水画和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张力运动;中国山水;气韵;阿恩海姆  张力原是自然学科中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是物体内部存在的力的运动造成的一种紧张状态。然而每一副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却处处存在着张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