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雁栖湖位于怀柔区北5公里处,距北京市中心55公里,因每年春季有成群的大雁、丹顶鹤等珍禽候鸟在此栖息,故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湖面宽阔,水质优良,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波浪,自然风光秀丽迷人。也正是这宁静优美的雁栖湖,自2005年以来见证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现代化的科教产业基地——中科院科教产业园正拔地而起,誓要为怀柔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增添新的生机。
建设初衷
2007年以来,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为特色的雁栖经济开发区,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坚持自身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以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格局。顺势发展乃大势所趋,然而,有限的土地利用空间却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开发区领导几经研究后最终决定,以自身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以中科院建设研究生院为契机,在怀柔打造一片科教产业园地,将科教产业这个不但含金量更高,且后期潜力巨大的项目作为发展目标实现整体产业转型,推动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正如雁栖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奚衍琴所说:“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区落户雁栖经济开发区,不仅仅是引进了一个大项目,而且是引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也可以说这就是怀柔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把它看成推动怀柔经济社会整体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引擎和发力点。”
之后的两年里,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科院、怀柔双方不断探讨、反复切磋,摸索合作的方法与深度,共同规划着心中那份期盼已久的宏伟蓝图,直到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的规划模式基本成形,建设方案和配套政策也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6月12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共同为产业园揭牌。人们期待已久的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终于浮出水面。
历史选择了怀柔,怀柔人抓住了机遇。
目标定位
正在建设中的中科院科教产业园,作为开发区高新技术创新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早在设计之初就已向人们展示了它即将绽放的夺目光彩。
它由教育基地、科研与转化基地、基础与前沿科学基地(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三部分组合而成,规划占地约6000亩,承载的项目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项目、国家中长期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为主。园区集教育、科研、技术转移转化与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身,是高端教育资源宝库,是高新技术创新基地,是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园区还将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体制与新机制,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不断提升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发挥骨干、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言以蔽之,这个集教学、科研、大科学装置、技术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教园区,将成为雁栖经济开发区乃至怀柔区欲构建一座高新技术密集的、具有国家级世界水平的科学城的基石,汇集创新价值链的各个要素,作为科技研发产业的技术源、人才源,从而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和连动效能,使怀柔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
面对如此丰厚的“回报”,怀柔区委书记王海平十分坚定地表态,怀柔区将主动承接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赋予怀柔的新功能,积极为中科院项目落地做好服务,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努力将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中科院与北京市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和示范性项目。
优势互补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历经十余载不断前进和壮大的雁栖经济开发区,入区企业已达到3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70多家,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开发区已拥有中国一航综合技术研究所试验与检测中心、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膜生物反应器研发生产基地等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其中9家是在中关村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的高新企业将为中科院科研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丰富的人力,物力和场地资源,企业技术人员与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交流经验,必将极大地缩短科技项目转化时间,提高科技项目的转化率。而教育基地中科院研究生院依靠着中国最大规模的国家科研机构,最高水平的导师力量、最优良的科研设备、最丰富的研究项目以及最众多的培养单位,届时将带动约12000名研究生、教授、院士常驻怀柔,这也意味着雁栖开发区的科研产业发展将拥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怀柔将拥有全国最大的科技人才库。除此之外,中科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项目的到位、下一步相关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的聚集,也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无数个岗位,为众多毕业生搭建切切实实的就业平台,反向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因素。这无论对于中科院还是怀柔来说,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长远意义,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一举双赢”。
未来展望
风吹雾去,曦阳初露。自2009年6月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成立以来,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教育基地暨中科院研究生院雁栖湖校区业已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竣工;首批入园的中科院力学所、电子所、中科合成油公司等一期主体均已封顶,2010年底竣工并启动二期建设;第二批入园项目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建筑设计,有望年底实现开工。
展望未来,经过5~10年的不懈努力,科教产业园将逐步实现裂变式扩张、呈现出创新活力激发释放、创业服务优化提升、环境功能配套完善的全新面貌。届时将有60家科研院所及其产业化项目入驻,达到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目标,开创高科技密集、高智力密集的新局面,以此提升怀柔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价值品位,使怀柔成为继中关村之后中国的第二个“硅谷”。这是不可比拟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势,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个面向未来的、以开发区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科教产业园将在怀柔兴起,中国科教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也正逐步形成。
建设初衷
2007年以来,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为特色的雁栖经济开发区,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坚持自身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以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格局。顺势发展乃大势所趋,然而,有限的土地利用空间却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开发区领导几经研究后最终决定,以自身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以中科院建设研究生院为契机,在怀柔打造一片科教产业园地,将科教产业这个不但含金量更高,且后期潜力巨大的项目作为发展目标实现整体产业转型,推动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正如雁栖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奚衍琴所说:“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区落户雁栖经济开发区,不仅仅是引进了一个大项目,而且是引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也可以说这就是怀柔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把它看成推动怀柔经济社会整体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引擎和发力点。”
之后的两年里,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科院、怀柔双方不断探讨、反复切磋,摸索合作的方法与深度,共同规划着心中那份期盼已久的宏伟蓝图,直到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的规划模式基本成形,建设方案和配套政策也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6月12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共同为产业园揭牌。人们期待已久的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终于浮出水面。
历史选择了怀柔,怀柔人抓住了机遇。
目标定位
正在建设中的中科院科教产业园,作为开发区高新技术创新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早在设计之初就已向人们展示了它即将绽放的夺目光彩。
它由教育基地、科研与转化基地、基础与前沿科学基地(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三部分组合而成,规划占地约6000亩,承载的项目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项目、国家中长期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为主。园区集教育、科研、技术转移转化与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身,是高端教育资源宝库,是高新技术创新基地,是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园区还将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体制与新机制,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不断提升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发挥骨干、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言以蔽之,这个集教学、科研、大科学装置、技术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教园区,将成为雁栖经济开发区乃至怀柔区欲构建一座高新技术密集的、具有国家级世界水平的科学城的基石,汇集创新价值链的各个要素,作为科技研发产业的技术源、人才源,从而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和连动效能,使怀柔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
面对如此丰厚的“回报”,怀柔区委书记王海平十分坚定地表态,怀柔区将主动承接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赋予怀柔的新功能,积极为中科院项目落地做好服务,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努力将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中科院与北京市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和示范性项目。
优势互补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历经十余载不断前进和壮大的雁栖经济开发区,入区企业已达到3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70多家,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开发区已拥有中国一航综合技术研究所试验与检测中心、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膜生物反应器研发生产基地等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其中9家是在中关村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的高新企业将为中科院科研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丰富的人力,物力和场地资源,企业技术人员与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交流经验,必将极大地缩短科技项目转化时间,提高科技项目的转化率。而教育基地中科院研究生院依靠着中国最大规模的国家科研机构,最高水平的导师力量、最优良的科研设备、最丰富的研究项目以及最众多的培养单位,届时将带动约12000名研究生、教授、院士常驻怀柔,这也意味着雁栖开发区的科研产业发展将拥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怀柔将拥有全国最大的科技人才库。除此之外,中科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项目的到位、下一步相关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的聚集,也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无数个岗位,为众多毕业生搭建切切实实的就业平台,反向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因素。这无论对于中科院还是怀柔来说,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长远意义,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一举双赢”。
未来展望
风吹雾去,曦阳初露。自2009年6月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成立以来,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教育基地暨中科院研究生院雁栖湖校区业已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竣工;首批入园的中科院力学所、电子所、中科合成油公司等一期主体均已封顶,2010年底竣工并启动二期建设;第二批入园项目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建筑设计,有望年底实现开工。
展望未来,经过5~10年的不懈努力,科教产业园将逐步实现裂变式扩张、呈现出创新活力激发释放、创业服务优化提升、环境功能配套完善的全新面貌。届时将有60家科研院所及其产业化项目入驻,达到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目标,开创高科技密集、高智力密集的新局面,以此提升怀柔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价值品位,使怀柔成为继中关村之后中国的第二个“硅谷”。这是不可比拟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势,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个面向未来的、以开发区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科教产业园将在怀柔兴起,中国科教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也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