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九中的“全人教育”,以“树立民主意识,建立和谐团队,倡导自主发展”为原则,努力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尊重个性、尊重多元,培养整体发展、身心俱健的全人。宽松、和谐的教师文化,成为强调“尊重个性、自主发展”的学生文化的基础和榜样。九中不仅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价值,也关注他们在团队、民族、国家、世界等更大范围内的人生价值。囊括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集团的建立,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更使“全人教育”的实施不再受到学段的限制。近年来,九中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又迈出坚实的步伐,伴随着国际部、新疆部办学的日益成熟,九中“特色突出、包容并蓄”的办学风格日显。
北京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5月,成员包括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部、北京市第九中学初中部、佳汇中学、金顶街第二小学、金顶街第四小学。教育集团的建立,旨在形成教育合作互助共同体,形成学校办学规模效应,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类学校的协调发展。九中教育集团以“尊重”为核心,本着“树立民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老师的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科学有序、谋求发展”的管理原则,努力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尊重个性、尊重多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俱健的全人。
教育学认为,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体,而学制的分段,是为了教育的方便而进行的,不符合人作为成长连续体这一自然规律。中小幼一体化办学能够克服这一弊端。而其他单一学段学校要想打破这种学段壁垒,集团化发展是一条有效路径。石景山区教委在充分调研区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杭州等地经验,在石景山建立教育集团体制,北京九中教育集团是首次尝试。
实践证明,名校集团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链,理顺了招生上的衔接关系,使区域内的优质生源不易流失,从而易使名校逐渐形成优质生源和优质教育的良性循环。集团的建立,打破学制壁垒,使中、小衔接,初、高衔接更加顺畅,整体规划集团内诸如教学、德育、科研、校园文化等一系列工作,有利于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学生个体的角度而言,集团对课程进行整体打造,有利于个体学生有计划、有个性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学制分割所带来的弊端。
名校集团化办学使原有相对薄弱学校纳入名校集团,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从而让更多民众得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从而使教育这一社会服务向着机会均等的方向迈进。
北京九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何在“十二五”期间使办学理念获得进一步升华,九中团队携各成员校班子,对集团办学基础和教育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决定将“全人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结合,在九中教育集团进行一揽子教育改革,其中包括“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跨文化”等项目。
尊重差异,进行集团内跨学校教育对话
九中教育集团的几所成员校能够进入教育集团,除了地域和学段的因素外,与各自固有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在对集团子体学校要求理念和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之下,集团保护各所子体学校文化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母体学校和其他成员校进行对话协商,原有学校文化不仅不会消亡,还会通过集团化,使这种文化通过学生的成长及升学得以延伸。
教育集团理事会充分肯定了金顶街二小的“花样跳绳”特色、金顶街四小的“书香校园”文化、北京九中初中部的“茶艺文化”和北京佳汇中学的“钟文化”,这些特色已经被尝试在对口的高一级学校进行延伸和深化。于是,拥有某项爱好或特长的学生,随着该生在集团内升学,其特长能够得到有规划的发展。九中本校的原有特色向下级学段的延伸,则更丰富了集团内纵向衔接的课程文化,如九中的金帆舞蹈团已在金二小开办了“小小金帆舞蹈团”。集团成员校单体文化,能够通过集团化办学,扩大单体优秀文化。不同文化的叠加、深化,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符合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
集团管理制度要保证这种“对话式合作”的实施。九中教育集团目前采用“轮值主持制度”,对于保护和吸纳成员校原有优秀文化,以及发挥其能动作用都将具有重要作用。“轮值主持制”适用于集团教学工作例会和集团德育例会,两种例会两周各一次,五个集团成员校轮流主持,会后向集团秘书处提交会议资料。
“全人教育”理念主张人格健全,重视主体性和能动性。集团各所成员校作为有生命力的个体学校,其协调、主动、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个集团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母体学校为主导的教育对话,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
尊重个性,实施跨学段整合的“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尊重生命。具体地说,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当一个人获得尊重的时候,他会心情愉快,充满憧憬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他的创造潜能就可能充分发挥。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优势,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我们遵循发展人、提高人、尊重人、理解人、温暖人、体贴人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和条件,使教师取得更大的进步。
为此,集团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后劲,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构建、自我约束、自我评价,愉快学习、和谐发展,让每一位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集团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体现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课程要求,突出学段特色。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段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质量,努力实现基础扎实;初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高中实现优质教育。各成员校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特色,打造北京九中教育集团品牌特色,努力做到学校特色课程有创意、有新意、有深意,可执行、可借鉴、可推广,提高校本研发能力,形成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校本课程体系。集团以培养“关注健康,尊重个性,培养勇于负责、善于学习的现代公民”为宗旨,同时根据各校特点、教师特质与学生需求打造各自的亮点与特色。如金四小以“营造书香气、培养高尚人”为特色,综合国学、书法等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金二小以“跳绳”为突破口,形成学校阳光体育的品牌效应;九中初中部以“茶艺、陶艺”等为特色,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佳汇中学以“中国传统孝悌文化”为切入,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九中高中部以“奥林匹克体育基地、金帆舞蹈团、战神篮球队”等品牌建设为基础,依托“京西古道”,突出学校文体特色与文化特色。各学校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学生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了不同学段的特色。 在各学段突出特色的同时,我们加强合作,着力在课程上打通小学、初中、高中界限,加强学段衔接的教学研究,加大课程整合研究力度,努力构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12年一体化的集团课程体系,整体构建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德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身心俱健的全人。
集团成员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努力挖掘课程特色,构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既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又有个性的课程开发,做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重组。在课程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在发展基础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金顶街二小的“小小金帆舞蹈团”在师资和课程方面已与九中本部的金帆舞蹈团相衔接。对于优秀学生,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还可以把部分课程提前开设。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课程,借助有趣的理科实验,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材施教。在高中阶段,可提前开设下一学段的选修课程,提前渗透部分学科知识,努力培养拔尖人才,为将来进入北大、清华等世界名校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石景山区高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尊重规律,实施跨学科整合的“全人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跨学科整合,实施课程综合化是达成“全人教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跨学科整合,可以将人为割裂的条块化知识重新整合,有利于还原完整、鲜活的客观世界全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透过不同学科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超越学科间的各种限制,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将世界还原为一个整体。不同学科互为补充,有助于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实现课程综合化。
打破学科界限的跨学科整合,架起各学科间的桥梁,消除学科间内容的重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如北京九中高二的一位政治教师与高一、高二年级两位语文教师共同开发了一节题为《庄子与普希金——尊重与传承》的政治、语文跨学科及跨年级整合的课程。他们以语文学科中国传统思想代表“庄子的色彩”的分析和近代外国文学大师普希金的《自由颂》的诗歌鉴赏为两个基本点和学习素材,以政治学科如何对待中外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为主线,建立多视角、立体、完整综合地感受中华文化的跨学科研究课程,收效颇佳。本次教学以语文课为主要课堂,通过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达到理解中外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目的。语文教学内容为政治课程中该部分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典型的素材,学生通过分析两篇文学作品,既完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又通过政治教师适当点拨,自然生成了政治课程需要完成的内容;同时,政治课程中生成的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又反过来加深了对中外两篇文学作品的感悟,升华了语文课程该部分内容学习的成果,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在对文学作品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渐趋完善。
在教育集团内部实施跨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们把一些零星的知识、概念的片段、重复的知识予以有机整合和加工,提升教学实效性。同时,跨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形成教师参与科研,不同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共同合作、优势互补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尊重多元,践行跨文化理解的“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全社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增强作为“地球村”村民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形成关心人类明天的伦理观念和博大胸怀。开放的九中教育集团善于主动吸纳多元文化的结晶,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传承华夏文明的同时吸纳世界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迎进来,走出去,兼收并蓄,除旧布新,为九中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因素。
九中教育集团敞开胸怀面向北京、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为了与国际教育更好地接轨,九中成立了国际部,接收和外派留学生,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目前九中已接收了来自德国、法国和韩国的50多名留学生。
与此同时,九中与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瑞典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双方师生定期互访交流,加强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10月,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平台上,北京九中与瑞典乌普萨拉市Rosendals高中签订友好交流协议,缔结友好校关系。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项目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和学生交流。其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项目包括利用各自的资源进行教学合作,相互提供教育平台,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推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通过交流互访、参加国际论坛和学术会议、与国际友人观摩研讨、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参加国际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了和平、公正、平等、共生共荣的世界公民的意识和视野。通过加强与国内国际名校联系,建立多元立体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北京九中教育集团提升了品牌效应。
和谐开放求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学生的发展是根本,教师的发展是依托。健康和谐的环境,自由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追求,将有助于把师生的综合发展水平推向新高。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让我们保持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追求;让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为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全人,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 编辑 王雪莉
北京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5月,成员包括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部、北京市第九中学初中部、佳汇中学、金顶街第二小学、金顶街第四小学。教育集团的建立,旨在形成教育合作互助共同体,形成学校办学规模效应,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类学校的协调发展。九中教育集团以“尊重”为核心,本着“树立民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老师的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科学有序、谋求发展”的管理原则,努力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尊重个性、尊重多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俱健的全人。
教育学认为,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体,而学制的分段,是为了教育的方便而进行的,不符合人作为成长连续体这一自然规律。中小幼一体化办学能够克服这一弊端。而其他单一学段学校要想打破这种学段壁垒,集团化发展是一条有效路径。石景山区教委在充分调研区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杭州等地经验,在石景山建立教育集团体制,北京九中教育集团是首次尝试。
实践证明,名校集团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链,理顺了招生上的衔接关系,使区域内的优质生源不易流失,从而易使名校逐渐形成优质生源和优质教育的良性循环。集团的建立,打破学制壁垒,使中、小衔接,初、高衔接更加顺畅,整体规划集团内诸如教学、德育、科研、校园文化等一系列工作,有利于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学生个体的角度而言,集团对课程进行整体打造,有利于个体学生有计划、有个性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学制分割所带来的弊端。
名校集团化办学使原有相对薄弱学校纳入名校集团,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从而让更多民众得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从而使教育这一社会服务向着机会均等的方向迈进。
北京九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何在“十二五”期间使办学理念获得进一步升华,九中团队携各成员校班子,对集团办学基础和教育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决定将“全人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结合,在九中教育集团进行一揽子教育改革,其中包括“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跨文化”等项目。
尊重差异,进行集团内跨学校教育对话
九中教育集团的几所成员校能够进入教育集团,除了地域和学段的因素外,与各自固有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在对集团子体学校要求理念和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之下,集团保护各所子体学校文化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母体学校和其他成员校进行对话协商,原有学校文化不仅不会消亡,还会通过集团化,使这种文化通过学生的成长及升学得以延伸。
教育集团理事会充分肯定了金顶街二小的“花样跳绳”特色、金顶街四小的“书香校园”文化、北京九中初中部的“茶艺文化”和北京佳汇中学的“钟文化”,这些特色已经被尝试在对口的高一级学校进行延伸和深化。于是,拥有某项爱好或特长的学生,随着该生在集团内升学,其特长能够得到有规划的发展。九中本校的原有特色向下级学段的延伸,则更丰富了集团内纵向衔接的课程文化,如九中的金帆舞蹈团已在金二小开办了“小小金帆舞蹈团”。集团成员校单体文化,能够通过集团化办学,扩大单体优秀文化。不同文化的叠加、深化,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符合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
集团管理制度要保证这种“对话式合作”的实施。九中教育集团目前采用“轮值主持制度”,对于保护和吸纳成员校原有优秀文化,以及发挥其能动作用都将具有重要作用。“轮值主持制”适用于集团教学工作例会和集团德育例会,两种例会两周各一次,五个集团成员校轮流主持,会后向集团秘书处提交会议资料。
“全人教育”理念主张人格健全,重视主体性和能动性。集团各所成员校作为有生命力的个体学校,其协调、主动、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个集团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母体学校为主导的教育对话,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
尊重个性,实施跨学段整合的“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尊重生命。具体地说,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当一个人获得尊重的时候,他会心情愉快,充满憧憬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他的创造潜能就可能充分发挥。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优势,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我们遵循发展人、提高人、尊重人、理解人、温暖人、体贴人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和条件,使教师取得更大的进步。
为此,集团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后劲,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构建、自我约束、自我评价,愉快学习、和谐发展,让每一位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集团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体现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课程要求,突出学段特色。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段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质量,努力实现基础扎实;初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高中实现优质教育。各成员校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特色,打造北京九中教育集团品牌特色,努力做到学校特色课程有创意、有新意、有深意,可执行、可借鉴、可推广,提高校本研发能力,形成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校本课程体系。集团以培养“关注健康,尊重个性,培养勇于负责、善于学习的现代公民”为宗旨,同时根据各校特点、教师特质与学生需求打造各自的亮点与特色。如金四小以“营造书香气、培养高尚人”为特色,综合国学、书法等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金二小以“跳绳”为突破口,形成学校阳光体育的品牌效应;九中初中部以“茶艺、陶艺”等为特色,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佳汇中学以“中国传统孝悌文化”为切入,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九中高中部以“奥林匹克体育基地、金帆舞蹈团、战神篮球队”等品牌建设为基础,依托“京西古道”,突出学校文体特色与文化特色。各学校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学生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了不同学段的特色。 在各学段突出特色的同时,我们加强合作,着力在课程上打通小学、初中、高中界限,加强学段衔接的教学研究,加大课程整合研究力度,努力构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12年一体化的集团课程体系,整体构建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德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身心俱健的全人。
集团成员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努力挖掘课程特色,构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既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又有个性的课程开发,做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重组。在课程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在发展基础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金顶街二小的“小小金帆舞蹈团”在师资和课程方面已与九中本部的金帆舞蹈团相衔接。对于优秀学生,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还可以把部分课程提前开设。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课程,借助有趣的理科实验,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材施教。在高中阶段,可提前开设下一学段的选修课程,提前渗透部分学科知识,努力培养拔尖人才,为将来进入北大、清华等世界名校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石景山区高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尊重规律,实施跨学科整合的“全人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跨学科整合,实施课程综合化是达成“全人教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跨学科整合,可以将人为割裂的条块化知识重新整合,有利于还原完整、鲜活的客观世界全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透过不同学科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超越学科间的各种限制,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将世界还原为一个整体。不同学科互为补充,有助于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实现课程综合化。
打破学科界限的跨学科整合,架起各学科间的桥梁,消除学科间内容的重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如北京九中高二的一位政治教师与高一、高二年级两位语文教师共同开发了一节题为《庄子与普希金——尊重与传承》的政治、语文跨学科及跨年级整合的课程。他们以语文学科中国传统思想代表“庄子的色彩”的分析和近代外国文学大师普希金的《自由颂》的诗歌鉴赏为两个基本点和学习素材,以政治学科如何对待中外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为主线,建立多视角、立体、完整综合地感受中华文化的跨学科研究课程,收效颇佳。本次教学以语文课为主要课堂,通过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达到理解中外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目的。语文教学内容为政治课程中该部分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典型的素材,学生通过分析两篇文学作品,既完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又通过政治教师适当点拨,自然生成了政治课程需要完成的内容;同时,政治课程中生成的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又反过来加深了对中外两篇文学作品的感悟,升华了语文课程该部分内容学习的成果,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在对文学作品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渐趋完善。
在教育集团内部实施跨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们把一些零星的知识、概念的片段、重复的知识予以有机整合和加工,提升教学实效性。同时,跨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形成教师参与科研,不同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共同合作、优势互补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尊重多元,践行跨文化理解的“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全社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增强作为“地球村”村民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形成关心人类明天的伦理观念和博大胸怀。开放的九中教育集团善于主动吸纳多元文化的结晶,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传承华夏文明的同时吸纳世界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迎进来,走出去,兼收并蓄,除旧布新,为九中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因素。
九中教育集团敞开胸怀面向北京、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为了与国际教育更好地接轨,九中成立了国际部,接收和外派留学生,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目前九中已接收了来自德国、法国和韩国的50多名留学生。
与此同时,九中与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瑞典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双方师生定期互访交流,加强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10月,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平台上,北京九中与瑞典乌普萨拉市Rosendals高中签订友好交流协议,缔结友好校关系。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项目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和学生交流。其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项目包括利用各自的资源进行教学合作,相互提供教育平台,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推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通过交流互访、参加国际论坛和学术会议、与国际友人观摩研讨、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参加国际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了和平、公正、平等、共生共荣的世界公民的意识和视野。通过加强与国内国际名校联系,建立多元立体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北京九中教育集团提升了品牌效应。
和谐开放求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学生的发展是根本,教师的发展是依托。健康和谐的环境,自由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追求,将有助于把师生的综合发展水平推向新高。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让我们保持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追求;让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为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全人,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