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fx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科目,对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能使小学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呈现生活常态化。本文通过论述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对其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对基础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认知过程分析;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应用研究
  一、探究教学模式的论述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思考、观察、研究等途径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找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发展规律进而形成自己的概念,加深理解,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下的创新举措。在这一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为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
  二、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原则
  1.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问题设计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着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启发和引导,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进行不断的创新。
  2.科学性和教育性并重的原则
  小学数学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以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意义,用明确的教学方向和教育目的来指导教学活动的完成[2]。
  3.创新性原则
  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探究问题设计过程中要富有创新性,不仅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要进行创新,还要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小学数学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水平上进行学习创新,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教师在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问题设计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结合,根据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提出难度适当、逻辑合理的问题,做到探究教学模式的生活化,使学生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例如,在“1 1=2”这一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创设学生买苹果的问题情境,学生分别扮演买方和卖方,将“1 1=2”具体化到买卖苹果的过程当中,使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注重对小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目的,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当学生在对小学数学内容不理解时进行适当性的点播,并引导其进行合理的数学探究,对其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讲解时,数学教师要在学生脑海中刻画一个长方形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周长的求解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等方式对身边的长方形物体周长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归纳,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开放小学数学课堂,提倡合作探究
  教师要改变僵硬化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试验或者查阅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并且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交流自学成果,进行合作探究。小学数学教师则要将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使学生的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例如,对乘法结合律这一小学数学内容讲解时,通过学生的团体合作,将其他小学数学运算定律与乘法结合进行有机结合,并且最后交流学习成果,发现更为简化的数学运算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乘法结合律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这是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下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是践行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中,教师要以引导和启发并重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有凤.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14.
  [2]张 艳.多元化探究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6).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3
患者,女,37岁,主因后背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伴失眠8个月来诊。患者8个月前由于工作压力大,劳累,生活不规律,出现前胸痛,1个月后疼痛转移至后背痛,不规律,伴有失眠,曾就诊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对43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解锁、住院治疗、定期随访、社区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对71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证实肠旋转不良41例次,十二指肠狭窄及闭锁24例次;环状胰腺23例次;合并
能测量的才能被管理。对国内外知识管理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简评,分析了组织知识和谐管理的终极目标状态组织知识和谐态的内涵,提出从个人知识、组织知识以及二者耦合等三个
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本
科技投入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将科技投入划分为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2GS2-ISS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有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其教学有效性研究应该更加深入,以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事业发展。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提升教学有效性,必须将生活实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同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
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6年5月行小脑肿瘤显微手术切除治疗3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65岁,平均年龄38.4岁;病程3周~3.5年,平均病程16.2周。
截至2011年2月底,全省申报2010年河北医学科技奖项目共421项,本文对申报项目的课题来源、二三级学科、主研人以及发表论文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与2009年申报情况进行对比,探讨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