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撰述的早期探索

来源 :史学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thylif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以前,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撰述经历了早期探索阶段。五四前后,以唯物史观指导中国通史撰述的设想被提出,社会史论战前后部分学者对此作了撰著尝试,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撰述走向成熟。其间,中国通史撰述对进化史观多有扬弃,并逐渐探索出一套符合唯物史观基本要义的中国通史解释体系,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贯彻成为时人评判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撰述的显著标志。
其他文献
在以往的史学史叙事中,围绕李大钊与郭沫若的学术定位,曾经呈现出一定的张力,这是伴随着李大钊史学贡献的“再发现”而来的。对他们的评价,受到理论渊源、学术范式、学术传统、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牵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点认知和分期问题。应当辩证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的历程与节点。在诸种分期标准和分期方式中,史学形态为比较合适的分期标准,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为比较合适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标
实践哲学解决了自然观与历史观是否统一和如何统一的真理性问题。受历史条件限制,实践哲学对自然观与历史观为何统一的价值性问题的探讨并不充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问题日益凸显,表现为理论逻辑缺失和实践价值混乱。发展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时代表征,兼具价值批判功能,有研究该问题的天然优势。从发展哲学出发考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价值统一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从人的多元生活需要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本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始,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除了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指导研究中国历史以外,还开始接受和运用到了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普遍运用于历史研究的实践当中,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唯物辩证法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科学性,也将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其他史学流派相区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科学理论的两大基石,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使我们对于20世纪马克思
边疆地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从音乐人类学角度全新理解民族音乐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挖掘边疆地区的音乐特色,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网络虚拟载体、音乐社团、课外音乐隐性课程四条路径铸牢院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一20世纪以来,阶级理论对现实社会政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与解释中居于支配地位,相当程度塑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面貌。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马恩的阶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阶级理论只是唯物史观的“派生物”,“广义唯物史观除居于基础地位的社会结构理论之外,还包括社会发展理论、阶级观点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就广义唯物史观本身来说,相对于它的基
期刊
<正>中外学术史表明,在激进主义背景与新左派历史语境下,借由马克思主义传统在英国的广泛传播,也得益于长期浸淫在西方新史学的学术潮流中,20世纪英国史坛涌现一支由新老两代史家群体共同构建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从历史时代和学派演变看,两代史家群体所造就这个社会经历相近、学术生涯迥异、史学诉求互补和理论学渊相似的史学流派,相继以卓尔不凡的学术成就与略有差异的史学思想而突显于国际学界,从马克思主义史学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毛泽东把唯物史观作为立党治国的哲学根基,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这一战略性工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对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和实践发展予以系统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毛泽东遵循方向性、主体性、科学性、大众性、长期性等根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绝对领导,坚持充分尊重和调动人民群众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坚持在批判唯心主义错误思潮中宣
<正>学术界通常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美国出现是在1919年美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距今恰好百年。百年来,受国内和国际双重环境的影响,美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对美国史学和美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美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初期发展作为一种史学流派,美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是以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为基础的。
期刊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升黄河兰州段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以及环境生态控制,更好地建立与维系滨河湿地和老城区之间的共生关系,恢复滨河湿地及城市历史,文章在把握滨河湿地景观功能以及湿地资源的基础之上,对黄河兰州段滨河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正>意大利的历史学科学化进程始于19世纪中期,其标志之一是1846年都灵大学设立的首个历史学讲席。在此前的历史研究中,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厚古薄今倾向,古代史、中世纪史是公认的主流。19世纪末,伴随史学科学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历史哲学家与历史学家都将眼光望向当代史。如克罗齐、乔瓦尼·真蒂莱(Giovanni Gentile,1875—1944,另译作秦梯利、詹蒂莱、金蒂莱、简蒂莱等。为免争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