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反复成功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0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模式”提出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世纪,它要求的人才应该是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现今的数学教育中
  仍存在着大量的“差生”。他们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如有的没有压力,散漫无羁;有的因“偏科”造成数学成绩不佳;有的缺乏明确目的,被动敷衍;有的缺乏信心,甘居落后。但不管何种情况,都不是“出窑的砖——定型”了。那么,如何转化这部分“差生”呢?为此,有学者提出了以“不求人人得高分,但求人人都成功”为目的的“反复成功”数学教学模式,其主要内涵是在数学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渴求下一次的再成功。全国模范班主任林承霞说过:每个孩子都有成才因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抓住推动前进的动因。因此,该模式立足于学生心智的提高,着眼于人的潜力的发挥,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注重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营造学生自学自思、自练自评、自问自乐的自主学习氛围,开辟一个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展示自我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懂得方法,提高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融生理和心理为一体的协调发展的学习环境。
  数学反复成功教学模式是着眼于现代化目标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而提出的,它的提出有源可溯:
  (一)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1)追求教育民主化
  人们常常宣称:学校有助于人人得到平等的机会,然而这种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只是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事实上,片面追求升学率又使得教师、家长等对学生的评价难以摆脱表面性,“一不好,百不是”使得“差生”包袱沉重。而正相反,优生则生活在表扬和鼓励中,这样就形成了优、“差”生两极分化,两者不平等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反复成功教学模式的提出顺应教育民主化的趋势,它的侧重点在于转化“差生”,实现真正的平等,即使得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平等的成功机会,都有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
  (2)追求终身教育
  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以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数学反复成功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顺应可终身教育的要求,不仅提高数学知识成绩,更培養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将来的发展作自我教育,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二)国内教育发展的需要
  划一的教育内容、方式、模式漠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违反了教育的本质:个性的解放并获得充分的发展。
  数学反复成功教学的提出顺应了从忽视个性发展走向完善自我发展,由划一人才的培养走向多规格人才的培养的趋势,使得数学教学由一味追求答案正确转变到追求在解题过程中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最近几年,实现教育“转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所谓转轨,就是说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必须不失时机地从考试主义的教育向全面质量教育转轨,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格、心灵、情感、人际关系、生存能力、对社会的适应性等全面教育和全面培养。如何把这些目标理论贯穿到实践中去呢?
  数学反复成功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它“不偏向智育,充满人的精神和人格主义的观念,培养具有纯真的理想和富有个性的人”(日本首相曾根语),使其生理、心理和谐发展,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二、“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数学反复成功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广泛借鉴了现代理论,兼收并蓄,构建了此模式的理论体系。
  (1)“差生”心理与教育学揭示了“差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及对症下药的策略。它指出,非智力低下的“差生”由于其厌学心理、自卑心理、薄弱意志,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反复失败,造成了消极的失败心理,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原动力,从而形成因为学不好,所以不要学,因为不要学,所以不可能学好的恶性循环。据此,教育工作者应理解现实的处境,理解学生由于未很好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的自责和自卑心理,支持他们的上进心,鼓励他们积极表现自己特长。数学反复成功教学模式正是依据这一理论,把其运用到具体的数学学科教学中。
  (2)马斯洛需要层次说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不断超越自己。成功教育是在阐北八中改变学生负担,片面发展高分低能的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它的原则是“低、小、多、快”,既实事求是,承认这些学生起点是低的,又相信他们是能学好的,通过多种活动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在成功地完成学习的同时,确立了成功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获得成功。数学反复成功教学模式对成功教育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改造,对于数学中具有失败者心态的“差生”的存在与产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促使其不断地成功。
  
  三、教学基本程序
  
  对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心理的不断研究探讨构建了数学反复成功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即:
  (1)提出问题,创设成功机会。
  由于学习困难学生往往学习动机不强烈,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施教不感兴趣,因而使得整个教学效果不佳。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想学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其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提出问题应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提出有层次、开放性的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欲望,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成功打下铺垫。
  例如:数学特级教师张兴华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时:(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把硬纸圆等分剪成十六个小扇形)
  师:刚才,我们把用圆等分的小扇形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并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你们还可以拼成你们熟悉的别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试拼别的图形,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这里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操作性的问题,由于“差生”往往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所以他们对动手操作充满了兴趣,产生了学习动机。同时,又有刚才所学知识作铺垫,从而使“差生”向成功轻松地迈进了第一步。在这里,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从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来选题提问。
  (2)辅助引导,尝试成功。
  每个学生都处在各自水平线上,有着一定的个别差异。我们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只能让每个学生达到“各尽所能”。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建立在各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差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一点小小的挫折便会把其自尊自信打倒,从而放弃努力,放弃机会。因此,在其面临困难而欲退却时,教师要及时辅导,使其鼓起勇气,尝试成功。
  如上例中,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巡视要特别注意“差生”,在其遇到困难时,及时个别扶助。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那么我们先来拼一个三角形,试试看,行不行?(引导拼出一三角形)
  师:这个三角形的底是多少?高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教师的个别辅导下,推出了圆面积公式,教师对其努力给予肯定)
  这样,把一个跳几跳才能摘到果子的问题按由易到难设计了一个问题序列,每回答一个问题,便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一次小小的成功,最终使得“差生”在多次反复的失败后走向了成功,其意义对于该生以后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但教师在辅导时要放手让其去做,切忌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从而使其产生自卑心理。教师的尊重支持 学生的自我努力=成功。
  (3)小组讨论,体验成功。
  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差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受到轻视,所以自卑感重,以为自己是集体不需要的人,是多余的人,即使他们心中有可行的方案想法,也不敢冒然提出,以防遭到学生嗤笑。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呢?在这里可通过消除课堂上严肃紧张的气氛,突破课堂所受的时空限制,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之间交流思想感情来达到。
  如上例中,在各学生进行操作、思考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各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特别注意“差生”的反应,鼓励其在小组中积极发言,把自己刚才的想法说出来。由于其解法是正确的,必然会得到同学们的赞赏,从而使其获得成就感、荣誉感、自信心,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功感。
  (4)反馈评介,渴望再次成功。
  由于“差生”自尊心极为脆弱,所以“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及时地给予肯定。
  上例中,经过小组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给“差生”创造机会,让其战胜自己,在班级同学前表现自我。教师要用目光和神情来鼓励“差生”,对其总结陈词进行肯定和表扬,从而使其渴望成功的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产生再次成功的欲望。
  这种模式来自对过去教育的反思和总结,来自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一种追求。当然,它毕竟还比较幼稚,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在这其中,优等生会产生什么心理,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等,还需读者一起研究解决。
其他文献
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党校教育体系,是党校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党校的图书资料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此谈
疑问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又是激活课堂的导火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疑的主导者。通过恰当的课堂提问,教师把知识重点难点转化为问题情境,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实现教学双边互动交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提问被视为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从一堂初三《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基础知识梳理    在课堂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果。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鄉学校教研合作已开始进入了一些城乡学校工作的议程。为此,该如何来看待城乡学校的教研合作呢?  从理想的角度看,城乡学校教研合作设想的初衷是好的,即:城市区学校的教研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学校的教研水平又相对落后,城乡学校教研合作,无疑是对农村教育教学的一大推进。当前的城乡教研合作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据了解,其现状大致有两种:一是农村学校派教师到城区学校区参观、学习,以借鉴城区
摘 要:良好的提问艺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任务自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中完成。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课堂的策略。本文就此从课堂提问的功能、原则、策略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课堂提问 功能 原则 策略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良好的提问艺术可
关于作文,很多教师认为不好教,学生反映不好写,所以,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我认为学生作文写不好就是积累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说明这个道理,因此,要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事物,捕捉生活中的镜头,如
摘 要:本文指出,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应贴近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改变统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开展“数学分层次教学”探索,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提供有效措施。  关键词:职高学生 数学分层次教学    一、问题提出    伴随着高校扩招制度的改革,中考
摘 要:“协同教学”是一种以马列主义认识论为依据,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融教学论、教学法、教材改革为一体的教学实验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写:1. “协同教学”的定义;2. “协同教学“产生的现实理论依据;3. “协同教学”的具体组织,详细论述了运用“协同策略发展和谐课堂”的问题。  关键词:协同教学 和谐课堂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着“高耗低效”的不和谐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明确、
摘 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對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情感真切;形式多样、新颖活泼;风格质朴而华丽、直露而含蓄、形象而空灵,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美的世界。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美的迷宫,用美的形象去感染、用美的情感去熏陶、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是新课程改革,这是当前每个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数学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上狠下功夫,而数学素质一般认为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