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气氛四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wf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活”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至高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彰显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
  
  一、妙设导语,点燃学生的热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上课时如何导人才能让同学们尽快把握住这首气势恢宏、笔力道劲的豪放词力作呢?我是这样导人的:“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锈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己,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传世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就诞生了,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这些文章震烁千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词人笔下的赤壁,聆听诗人心灵的独白……”同学们为我营造的意境所感染,马上就领会了这首词,而且当堂把这首词背了下来。
  妙用导语是一门学问,在导人新课中妙用导语能使我们的老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来激活语文课堂气氛。
  
  二、精巧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的角度要巧,要能突破常规的思路。问题不要太深,让学生望而生畏;不要太泛。让学生信马由缰;问题不要太多,让学生难以取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成功的提问往往是点“一叶”,而能使学生“知秋”之至,点“一斑”而知“全豹”,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
  
  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语文课堂教学要活,“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角度讲,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要像磁石吸针般地吸引学生“忘我地投入”,使其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比如我在讲解《荷塘月色》一课时,我采用幻灯、录像、录音等电教手段来精讲课文重点,攻破难点。当电视画面上出现优美的荷塘之景,配以凝练的画外音朗诵,一下子就抚平了学生纷乱的心绪,进入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当老师在课堂提出问题后,学生思维踊跃,气氛热烈。很好地把握住了重点、难点。如教《山居秋瞑》时我对经典名篇名诗示范美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觅其人,如临其境,情到深处,先声夺人。当我讲解完此诗时,一部分学生可以背诵下来。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
  
  四、链接生活,启发学生的思考
  
  试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同学们畅所欲言,对王权意识和奴性意识大加批判。后来我也加入他们行列。讲了几个小故事: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专制时,有人质疑赫鲁晓夫为什么不在斯大林在任时指出他的过错,赫鲁晓夫拍着桌子:“谁在说话,给我站起来!”那人吓坏了,以为大祸临头。赫鲁晓夫幽默地说斯大林就是这样做的。高压专制下。必有奴性。随后讲了萨达姆的“万人坑”,讲了康熙、乾隆时代的文字狱,讲了孙志刚的遭遇。大家一下子陷入深思。这是我在教读《我若为王》一文时的一段“穿插”。将历史、现实和课文联系在一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恰切的丰厚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机地适度地“穿插引入”,可以让沉闷的课堂表现得活泼灵动。
其他文献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引人入胜的导语,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第一关呢?  下面我就简单
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是优化语文教学和突破重难点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巧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极具优势。一是它不受时空、宏观、微观限制,具有开放性,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二、能激发起学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并能综合利用多种感观,从而使教者轻松,学者愉快,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利用录音、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
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相比,有突出的特点: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整个过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语文课堂学习充其量只是语文学习的一条支流,而整个社会则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确实,一次谈话、一次采访、一场演讲、一出表演、一场辩论、一次知识竞赛、一次成果展览、一小册作品集、一天自由阅读……无一不是在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一.积累写作必备素材  语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种。语言学习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将本不是自己的东西为己所用,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有东西可用,可用的材料来自于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的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要加强词汇的积累  词汇是文章的基础,加强词汇的积累有两个方法:第一是从阅读中积累,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一直选作高中语文教材。文中阿Q的两句唱词,对阿Q这个典型的刻画起了点睛的作用。  我们且看阿Q:  ……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得得,锵锵,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悔不该,呀呀呀……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阿Q……昂了头直唱过去。  这是阿Q平生最快意的一刹那的表情。在阿Q看
不论是平时教学,还是优质课评选,课堂上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让教师始料未及,出现尴尬局面。诸如,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答案有偏差,学生故意作出异常举动,接话茬,出洋相等情况。那么,怎样才能得体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营造和谐课堂呢?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课堂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机智是指教师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环境中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其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来看看一个案例吧:
每当和学生交流,同学们往往会说:“老师,您这堂课真有味道,听起来真过瘾。”确实,学生喜欢有味道的课。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要使课堂有滋有味,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理念、新视野去直面课改的新形势,激活教学,教活学生。而我认为,语文课要上得有“味道”,就得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使教学充满趣味;就得巧妙运用情感熏陶,使教学饱含情味,就得贴近学生生活,使教学融入生活味;就得调动学生感官,使教学中点缀些艺术味;
记得有位教育大师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与教学,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我对课堂充满感恩。是什么促使这位大师有期待、满足、留恋和感恩的呢?我认为,这就是课堂的灵动性使然,因为带有趣味的非预设的课堂不但能让老师陶醉,更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而变得神采飞扬和神思灵动,因而让老师们感受久违的快乐与难得的惬意。  灵动的让学生神采飞扬的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精美舞台。这种课堂应是引起情感共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宋初大文学家王禹偁的代表性作品。文章写得清新明丽、飘逸俊爽。  清人王符评曰:“竹楼,韵事,竹楼记,韵文也。”《小竹楼记》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贬官文化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曾提到“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王朝控制官吏、维护中央集权、制衡朝政、激发行政活力的手段。终宋一朝,执
语文课看似枯燥,其实是一门耐人寻味的学科,我们上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儿”呢?笔者认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