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丝竹文化绽放校园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梅林小学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宜昌丝竹”的传承基地。为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宜昌丝竹”,梅小人开发了以“丝竹神韵”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将“传丝竹文化,扬传统美德,铸美好心灵”理念与学校管理、课程、活动相结合,探索出以“仁和”为核心的丝竹文化精神,把丝竹文化传承教育融入育人目标,融入校园文化,让丝竹文化绽放校园。
  一、梳理资源,唤醒非遗保护意识
  “宜昌丝竹”亦称细乐,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丰富的曲目曲牌、独特的韵味在我国民间纯音乐上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2006年,“宜昌丝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校座落在“宜昌丝竹”发源及流行的轴心地带——鸦鹊岭集镇,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针对学校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和丰富的本土资源,根据《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指导,梅小人最终选定“宜昌丝竹”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项目。由此,学校提出“传丝竹文化,扬传统美德,铸美好心灵”的特色兴校理念,将丝竹文化传承教育融入学校育人目标之中,努力打造宜昌乃至湖北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宜昌丝竹”传承特色校园。
  二、试点推广,提供传承发展平台
  我们知道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传承宜昌丝竹又涉及器材的购置和专业技能教师的聘请,更离不开上级领导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为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开发计划,决定按照计划,先试点推广做出成效,然后再全面展开。
  学校召开了“丝竹进课堂”全体学生家长动员会,通过镇委领导和学校的宣传动员以及观看优秀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学生家长纷纷点赞支持,积极为孩子定购乐器。
  学校成立课程领导小组。学校坚持不失丝竹古韵,严把专业水准,并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编写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开发出校本课程《丝竹神韵》。“丝竹神韵”校本课程目标为:学会技能,传承文化,养成美德。“丝竹神韵”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课程、技能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是基于“宜昌丝竹”的文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器乐篇、历史篇、人物篇、民俗篇、故事篇、仁和篇。技能性课程是“宜昌丝竹”演奏方法与技能的传授、练习(技能篇)课程。拓展性课程内容包括开发曲谱篇、组建丝竹文化传承各种社团,人物故事采编社团、舞蹈健身社团、丝竹表演社团;创编丝竹音乐、舞蹈、课本剧等。
  学校安排每周授课一次,在双休日安排一天时间进行专门教学,每次保证4课时,暑期集中时间训练。每周三下午社团活动共开设打击乐、扬琴、琵琶、竹笛、二胡、中阮、中胡、大提琴、笙等课程,500多名师生参与了学习。每学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评比活动,如“中国儿童音乐节”“民间艺术大赛”“黄鹤美育节”“非遗艺术大赛”等。学校建立了宜昌丝竹全面进课堂长效机制,让宜昌丝竹走进课堂,让丝竹音乐溢满校园,让丝竹技艺代代相传,让丝竹文化熠熠生辉,让丝竹神韵永驻心间。
  三、构建文化场,让非遗的种子生根发芽
  文化是一种历史传承,精神是一种高度凝炼。在学校文化建构中,学校的文化精神是核心,有了文化精神,学校就具备了不可动摇的文化理念,拥有独特的教育身份,学校的特色建设就有了明确方向。那么,丝竹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通过仔细研究宜昌丝竹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学校将“丝竹神韵”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凝炼为“仁和”,即“仁爱、和谐”,也就是在师生中培养以“仁爱”为起点的良好思想品德,以此规范师生言行,引领师生和谐成长。
  在实施“丝竹进课堂”活动半年后,学校开始了校园文化的筹建构思工作,根据“宜昌丝竹”这一学校特色项目,学校的校园文化主题研定为“丝竹神韵”。“丝竹神韵”主题环境文化建设,共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金石篇”“礼乐篇”“仁和篇”和“琴台篇”。这些环境设施的建成,为学校的丝竹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漫步校园,随时随处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宜昌丝竹”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梅林小学)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不同于以土地和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也不同于以资本和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和技
本文以“汽车起动系故障诊断”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新的课程方案中课程内容的构建和教学情景的设计。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校学习到社会学习
随着全球性资源危机的日益突出,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为指引,在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下,以Solow模型和时代交叠( OLG)模型为基础,构建了
一提起学生文化,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将学生文化定义为学校的亚文化,它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在学校整体投入下的一种综合呈现。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办学特色等,也往往是通过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展现出来的。学生文化建设对于学校文化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一、博乐行雅的学生文化理念  “博乐行雅”的学生文化作为学校博雅文化的一部分,在“博”“乐”“行”“雅”四个层面的学
针对军队电子装备发展不断加快,人才培养目标、电子装备特点、部队维修体制、实战化教学要求等发生的明显变化,按照教改思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等方
大多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开发的主要途径是把原来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升为校本课程。这样的开发比较省时省力,也便于学生接受。然而,仔细考察这些由兴趣小组活动演
本文研究了1951-2010年韩江干流潮安站径流量的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潮安站年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年径流量呈现不显著增加趋势,在60年代和21世纪两个时代水量偏枯,而在70-90
近年来,一些教师为了演绎一堂完美的公开课,熟悉学生的环节变成了“开卷有益”;还有的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完美”,课前做好“铺垫”和“彩排”,等到真正赛课时,学生已对教学环节了如指掌,对所要回答的问题了然于胸;更有个别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营造虚假的“热闹”和“积极的学习状态”,告诉学生:“有老师来听课时,大家要踊跃举手发言,举左手表示真明白,真心想发言;举右手是不想发言。发言时,我喊举左手的同学。”有了
众所周知,近几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及国有资产受到损失、市场经济出现泡沫、投资者损失惨重、股市的运转出现不正常等.国
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识谱很枯燥乏味,也很有难度。教师在识谱教学中可采用趣味式的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的目的。  一、在游戏中掌握音高唱名  唱名是指在唱谱过程中所使用的名称,熟悉和唱准七个基本唱名是识谱的基础,但切不可陷入单一的训练。教师可以把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进行教学,做到分散难点、化难为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学习简谱中的七个基本唱名,在游戏中熟练演唱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