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边活动与课容量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h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在听评课和调研座谈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荣绕在我的心头:很多人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双边活动过多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会使课容量减少,要完成教学任务势必要压缩课堂的学生活动时间。在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教学效果的今天,这个观点的确很令人沉思!怪不得有专家感叹,最有条件去实现开放教育的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开放;最有理由去实施素质教育的也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推行。绝大多数老师都觉得应该改革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给高职教育吹一缕清风。笔者提出自己的管见供大家批评和探讨。
  难道高职高专真的不需要双边活动么?
  什么是双边活动?教学是一种双向性的信息交互的思维活动,所谓双边活动,即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有了“师生双边活动”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开展“双边”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听课思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功不可没。
  什么是课容量?
  课容量有深刻的内涵和外延,那种认为就是一节课里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或是指讲授知识的量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知识的量是课程容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指标。课程容量还应该考虑学习者(即学生)参与操作、参与思考的量,即学生活动的量,思维的量。学生在学习相应内容时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产生了多少“闪光”的念头,发现了多少独到的思路,等等。
  什么样的课容量好呢?关键在于:我们既要关注课堂的容量,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
  课堂容量太小,学生会感觉吃不饱,说明我们的课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容量太大,学生则感觉掌握不好,囫囵吞枣,没有消化好。
  课堂容量很重要,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如果我们只顾着这一节课完成这些内容,却不去关注学生到底能掌握多少,到底能掌握到什么程度,那我们就是在给自己讲课,而不是给学生讲课。我们讲了十,学生掌握了五,那课堂的容量虽大,效果却不好;我们讲了六,学生掌握了六,虽然课堂容量小了,但是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要好的多。
  “只注重教师教,不注重学生学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课堂的容量必须首先服从教学的效果。
  什么是教学任务?
  如果认为,教师很完美的讲完了自己所备的课的全部内容,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知识的讲授,(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很片面的。让我们来诠释一下教学的任务吧。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学的一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
  试问我们将备好的课,完整的在课堂上讲授了,难道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么?对照上面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一般任务来看,我们对教学任务的理解是多么的片面和简单。这种理解是相当肤浅的!
  渤海大学知名教授刘娜的《对于提高大学课堂教学双边活动效率的思考》;大连教育学院张文科教授的《大学双边活动重要么?》;齐齐哈尔大学《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学习模式》;武警学院彭天康教授《试论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等的文章很值得我们持有这种观点的老师好好一读。国外教育者Rosanne Skirble的一句话很令人深思:拯救大学课堂,师生互动是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固然有区别于中职教育教学的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学院的教学理念是“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技”。学院的“1+4+1”工程也阐明,“高职教育应当以造就一线操作应用性人才为己任,不能生搬硬套本科院校的学术性、科研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理念到实践都应与本科教育有根本的区别”(2009·6·中国教育报·唐德良等)。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和“理实一体化”思想也极力倡导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再次,面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我们不能一味的不顾学生的学习感受,而单纯追求知识量的完成,还要更加注重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促进课堂教学知识质的提高。
  教育的根本是教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最佳境界是教师和学生在预设情境下达到有机的互动和完美的结合,所谓的课容量、所谓的教学任务等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这一主旨,任何与这种主旨相悖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
其他文献
《教育部课程改革方案》中指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强调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上来。在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
期刊
捷克的夸美纽斯主张“能使教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快乐”的教学。新的课程理念旨在力求课程的生活化,强调管理的人文化,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本文从小学低年级班级常规管理的中“柔性化”的特点、尝试去构建一种新型的小学低年级班级常规教育教学管理。  一、“柔性化”及其在教育教学
期刊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我在农村初中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积累了几点经验,愿与同仁共享。  一、主要困难  1、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自身学习观念不强,一部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差,经常迟到、旷课、抽烟、上网成瘾、过早谈恋爱。不讲热爱
期刊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工程性和实践性。文章针对智力竞赛抢答器装置线路,用以判断抢答优先权。每位选手有独立的开关控制,当一位选手抢答后,其他的选手再抢答则无效。有主持人控制开关。关键词:抢答器;数字电子;教学  关键词:智能抢答器;开关控制;优先权
期刊
摘要: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学习的主阵地。利用思想品德课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思品课的主导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而又充分且科学地研究的课题。针对以往教育教学的情形,笔者从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角度,谈及坚持以生为本,活化初中思品课堂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以生为本 教学 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肩负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
期刊
班级是一个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主任工作要营造一个学风优良、班风秉正、蓬勃向上的良好环境,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成长。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服务者的身份,怎样才能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怎样走民主、科学的管理班级之路。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
期刊
摘要: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的理念和宗旨,分析了食品分析课程的现状及弊端,探讨高职院校食品分析课程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食品分析 课程改革 职业技能  一、引言  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和专业培养目标决定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职业资格为主线,融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学语文教学对文本内容过多地拔高分析和条分缕析地讲解,为了应付频繁的月考、抽考、统考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练习和考试,学生挤占了对语文教学内容学习的空间和大部分思考时间,忽视了培养最基本的语文实用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规律。传统的“文体组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点。“文以载道”,作为“道”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等必须借助恰当的文章形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给学生一个比较清晰的文体印象,整套教材学下来,学生就会逐步对作者是如何运用某种文章形式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教育 思想 情感 问题意识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
期刊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使用,它集画面、声音、实效于一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最富感情的语文课内容来说,多媒体的出现,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我认为在语文课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呢?这当然要看具体的课文内容。现在主要从以下几点谈一点看法:  一、导入新课  一堂成功的课自然有不少优点,就一开始抓住学生,让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