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诗歌与现实总是若即若离,唯有未知的远方才能衬托诗歌的美丽,因为越远越模糊,越模糊越令人向往。我们拥有心灵的翅膀,所以才会更加期盼着远方,总想到远方去,看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风情、那里不同口音的人。在我们的心中,远方,就是心房跳动的动力,是一隅充满诗意的地方。心向远方,则是一种执着的追求,一种奔向梦想的勇气。
可是,究竟要多远才叫远方?小时候,远方就是30里地远的外婆家;上小学,远方就是别处的山山水水;上中学,远方就是千里之外的天安门;上大学,远方就是独自旅行的方向;后来,远方变成了心与心的距离。年龄在长,远方也在变,每个年龄都有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情、想成为的人……
远方,并不能用距离衡量,它只在心所挂念的那个方向。年轻人总是不甘于生活在一个地方、一个小小的生活圈,总是不甘于眼前荀且的生活,总是心生渴望,想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去见见未曾见过的事物,去尝试一下未曾经历的生活,去接受未曾知晓的知识与理念。“生活不只是苟且,还耍有诗意和远方。”青春年少时,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抒情,甚至在课间的小睡都会梦见自己去远方旅行、去远方追梦、去远方体验、去远方开店……
去远方旅行
许巍唱:“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热血的年轻人总是躁动不安,觉得自己走遍天下也不怕。诗酒作伴,闯荡天涯,这是大多数少年的憧憬。听老师说着“当下的生活都是暂时的,真正的生活在别处”,眼前便突然一亮,远行的种子已在心中扎根。此后,便整日想着置身在不同的天空下,漫步在不同的街道,攀爬大大小小的山脉。一个人坐在呼啸而过的火车里,车厢外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金色无边,背景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打开车窗,还有扑面而来的带着花籽气息的清新空气,这样的画面,太过美好。有可能是为了逃离,有可能是为了新生,有可能只是想看风景。
年轻的我们,为什么想要旅行?是为了离开,还是再开始?旅行的意义,到底是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放逐?丁玲在《姑娘》中说道:“在这旅行之中,阿毛所见的种种繁华、富丽,给予她一种梦想的依据。”旅行的意义,也许是去陌生的远方寻找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也许是逃离现实的尘嚣让一切归零,也许是没有勇气离开亦没有勇气留下,只得选择旅行。
远行的意义有太多太多,其中一条便是“百闻不如一见”。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写道:“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得太好了,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刚满十八岁的“我”怀着憧憬独自上路,告别童年,告别过去。路上, “我”一直问人前面有无旅店,觉得在旅途中不能没有旅店,就像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觉得人生不能没有理想。不断起伏的柏油公路,车子爬上高处再滑向低处,如此循环,“我”却始终看不到旅店。
每个十八岁的孩子也许都和《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一样,憧憬着独自上路,想赶紧离开学校,无论何处,只要远方。一列列火车离开,我们总会在想:这一列火车又是开往何处,又会经过哪里?而它要到达的那个地方,又是一个怎样的远方?
被禁锢在教室中的我们,只能臆想着远方的一切一切。有人执着于江南淡墨的美丽,有人执着于天青色等待下的烟雨,有人执着于莫愁湖畔的莫愁女,有人执着于泼墨江南里的柔情百转……当北方大地仍然是枯枝满树、天寒地冻的时节,美丽的江南已是春意融融了,我们一边做题一边憧憬着跟随春天的脚步,乘着春风下江南,去赴一场春的盛宴。五月,阳光明媚,温度适中,我们的思绪又飘到花开的地方,丽江、大理、香格里拉,处处充满温柔的想象。的确,满是作业的书桌太让人压抑,升学的压力更让人向往自由,想去爬山、去玩水、去骑马、去划船,甚至想在客栈里看书、在酒吧里发呆。这个时候,憧憬着远行,就是一种释放,而远方的风景,就是一种希冀,一种托付。
远行,就是一根火苗,不断跳动,给予我们光和热,让我们在习题作伴的日子里,有所期待。暑假补习的日子,闷热的教室让人想逃离,吱吱呀呀的风扇更让人烦躁不堪,此时,对远行的憧憬更加强烈。每年的这个时候,到西藏去实现旅行梦想的人数不胜数。因为这个时候,西藏拥有最完美的天气、最美丽的景色,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草原、牦牛、酥油茶、青稞酒……去神秘的西藏,触摸一下高原的云彩,站在山脚给自己的亲人打一个电话,或者穿行于八廓街上看那白色的墙,看来往的虔诚的子民摇动着手中的转经筒。而此时,新疆的天山上镶嵌着冷艳的天池,辽阔的草原间牧养着无尽的牛羊。洁白的雪莲、沧桑的胡杨、温润的美玉,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的瓜….
这样的美景,这样的远行,想想也觉得醉了,可惜路途太远、时光太紧,更重要的是作业太多、能力有限。羽翼未丰、革命未成功的我们只能羡慕那些“风一股的游者”。那个“83元走完川藏”的张小砚,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她直面自己的梦想,随性直率。张小砚听说墨脱很神奇,她和驴友凑钱买了辆摩托车驶进墨脱,一路“摔了几十跤,魂飞魄散,肝胆俱裂,嘎龙山上还遭劫”,就这样随性行走,翻山越岭终到拉萨。她将自己用83元钱走完川藏路的故事写成游记在天涯上发布后,迅速凭借曲折离奇的经历、幽默风趣的文笔拥有了众多粉丝,网友称其为现实版的“黄蓉”。帖子集结成书之后,又迅速占领各大畅销书榜单,成为更多人走上公路的起点。张小砚的博客图片是一条看得见鱼刺、长着脚在行走的鱼。这条鱼出自张小砚的笔下:“这是一条倔强又有点坏的鱼,走在沙漠中,即使要被晒咸鱼干,它也还是不会停下脚步,像我。”这条倔强的鱼不仅没有被晒成鱼干,还替我们完成了诗酒作伴、仗剑走天涯的远行之梦。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憧憬。”远行,更多的是一种心灵寄托。心里的负累不是走路可以忘却的,人只要在世上就难以脱去羁绊,单纯的旅行是一种主观逃避。事实上,我们心里都有一座大山,总想翻过这座山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天天都做着云游四海的白日梦,却依旧在这钢筋水泥中不停地穿梭。但其实,爬到山顶上,会发现那边还是山,且更高更远。但这又有什么呢?憧憬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我们翻越的那一座座山,连起来就是心的旅程。 [附送箴言]
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被很多人追崇,当各有传奇的“穷游”故事不断上演,旅行仿佛成了青春岁月里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词。但实际上,旅游与青春真的没有绝对不能分割的牵连。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经历褪去色泽,便会在青春的底片上露出残酷的真相。尤其是在十几岁的年纪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远不及想象的美好,却那般直白地说出了我们的叛逆与逃避;而一段可能千疮百孔的“穷游”历程,仅有的精彩亦是以诸多冒险作为代价,它几乎没有办法为所谓的勇敢代言,倒是轻易就暴露了一个人内心的偏执。
青春有对远方的无尽向往,有色彩斑斓的旅行,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青春的精彩与美好,成长所必须的锻炼与磨砺,并非绝对需要一场“另类的旅行”来成全。
去远方追梦
远行虽然美好,但没有梦想,又何必远方?多少人,为了心中至高的梦想,告别了故土,奔向向往的北上广,从此,成为漂泊一族。
《新周刊》杂志曾做过一期叫“飘一代”的专题,封面是一个“飘一代”的雕塑,一个用张开的翅膀替代了双手的人形。杂志中还列举了“飘一代”的50个细节,包括“不订报只买报;只租房不买房,只打的不买车;宁肯煲电话粥也不写信;睡过床垫”等等。对当时的人们来说, “飘一代”真是一个酷毙了的词,选择飘的人都是有决心有胆量有梦想的人。如今, “飘一代”的队伍更是壮阔宏大,很多电影、歌曲、书籍也都在关注这一群去远方追梦的人。
“理想的生活总在别处。”北漂一族,有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有创业拼搏的热血青年,也有年过中旬的寻梦者。电影《北漂鱼》就是关于远方追梦的故事,主人公余小宝是一个大龄北漂,为了追逐电影梦来到北京创业。没有根底又死要面子的余小宝,向自己的女儿吹嘘自己在北京做了大导演,隐瞒了自己穷困生活。女儿带着几个同学突然坐上北京的火车“看望导演爸爸”,让刚刚才当上剧照师的余小宝猝不及防。为了不让女儿在同学们的眼里变成“骗子”,余小宝必须在女儿乘坐的火车到达北京之前,想尽一切办法成为“导演”。他只能求助于自己的北漂朋友们。贪小便宜的生活制片力哥、三流小演员李晶晶、迷失方向的前戏剧团台柱大圣以及亦正亦邪的群头老六等人。这些北漂人决定想尽一切办法建一个“剧组”,拍摄一场由余小宝导演的“电影”。至少,不能在女儿面前露馅。
青春的梦太远,远到四十岁还未实现,远到“背井离乡”都不能换得一次“衣锦还乡”,可是他们对梦想的坚持与付出,以及在路上闪耀过的光辉,都值得颂扬。年少时梦,摇曳如花。北漂一族们,流浪在梦想的路上,是一条条北漂鱼。他们之中有北影厂门口等待机会的群众演员,有在街头和地铁上的说唱歌手,有挤着大通铺的进城民工们,当然还有那些一个个为了梦想而前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寻找机会的各行各业中人。他们住在廉价的群租房,依旧是饥一顿饱一顿,依旧是大雪纷纷中的苦力,依旧是难以企及的成功,但毕竟是青春,毕竟是热血,毕竟是梦想。他们在最热血的年纪里,为梦想骄傲着奋斗着。这一群人,他们在大城市里干着最底层最卑微的工作,他们在街头上经历风吹日晒雨淋,他们忍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但他们用一种近乎理想主义式的固执坚守着心中的远方。
远方的梦还未实现,青春却慢慢逝去,尽管没有成为最理想的自己,但内心依然沸腾。《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书的作者易术在大学时代,一直想出书,写作是他最初的梦想。他多年坚持写作,在父母的帮助下,自费出了一本书。他将自己写好的小说装订打印,复印好几份,去一个又一个出版社拜访,即便遭到拒绝也不放弃。执着于梦想的小小少年一次又一次去找出版社的编辑,站在出版社的楼下等了四个小时,外头正下着雨,他又冷又累。最后,他的小说更名为《陶瓷娃娃》出版。大学毕业后的易术一边上班一边写作,出了一本又一本小说,但仍没有成为畅销作家。他坦言自己是个失败的作家,靠写作养不活自己。后来,他坐上长沙开往北京的火车,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梦想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遇见一位一生一世的爱人,出版一本被很多人读到的书并且得到肯定。但他像很多热爱写作的人那样,仍没有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作家。于是,他在北京过着清高、矛盾又没有钱的生活,渐渐开始怀疑自己——来到远方,到底在追逐些什么?他悲哀地感叹道: “残酷的是,有一天发现,其实不写也没有那么多人为你遗憾。’
一个写字的人,多少有些自负和倔强,虽然失败总在不经意时候袭来,但总不能释怀,心里那些小火苗儿,总会春风吹又生。2013年,易术再度提笔。也许因为他心中还有歌,沉寂多年后的他才愿再拿起笔来。他说: “没有人记得我曾经多么热爱写作,那才是我最初的梦想。连我自己也几乎忘记那段经历,忘记若干年前,为了第一本书能出版,下着大雨,我撑把单薄的伞,在出版社门口等那个约好的编辑到来。听了几个小时雨声,一直到浑身透湿。”十年的梦想旅程,他经历过的背叛、欺骗,经历过的亲人离世、友人陷害,但他依然秉持一颗赤子之心,以一种倔强、温暖的方式不懈前行,因为“要么战死沙场,要么狼狈回乡”。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去远方追梦,是无法预计的人生,但越是未知才越有挑战。这条道路布满荆棘,能否到达心中的远方取决于自己能不能在这条路上怀揣梦想坚韧前行。若你也有一个梦想在远方,那就带着这首《追梦赤子心》,向它奔跑过去吧。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附送箴言]
青春年少时,我们总是特别欣赏那些敢于去远方追梦的人,即便他们最后并没有梦想成真也没关系。这种欣赏,也是我们内心深处暗自生长的念想。远方因了它的广阔与未知而变得迷人,仿佛只有它才装得下我们的梦想,仿佛只有像风一样追逐而去才能给梦想找到答案。我们的青春,总是这般单纯,并因此而美好,却又因此而冲动。 只是,去远方追梦,也像去远方旅行一样,本质正如郁达夫所说, “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于是我们应该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心心念念想要逃离的眼下现实,也许就是别人想要倾心抵达的远方。待内心里那些躁动与不安分渐渐冷却就会懂得,我们不能像拔苗助长的故事那样,把稚嫩的梦想揣在口袋里带向所谓的远方,而是应该让它在最现实的世界里生根发芽、慢慢成长,向着它能够抵达的地方生长。
此刻,怀念远方诗意的青春
去远方旅行,去远方追梦,都是对远方的憧憬,但如果远方缺了诗意,便也少了期待。远方与诗意,一个都不能少。曾经诗意的青春,在一度流行的校园民谣里渐行渐远,而当下的青春似乎跟诗意不沾边,它有着以前任何一种青春里都不曾有过的生活方式和崭新元素。
青春之远,远的是几十年的跨度,跨的是几代人的青春。我们甚至想穿越时空,回到更遥远的年代,去体验一下诗酒作伴的青春。王蒙19岁时写出了《青春万岁》,描写了1952年北京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书中的那首诗,至今听起来仍会让人感叹诗意的美好: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那个年代的课程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刘文学、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英雄人物。
当时代发展了,年轻人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春书页里,他们喜欢低酌浅吟,喜欢自哀自吟,喜欢安静与隐闭,喜欢向内挖掘内心深处的隐私与秘密。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部分人注重理想,保守而务实。男生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蛋、油饼春游;过六一节还必须穿白衬衫、蓝长裤、白球鞋.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他们用过粮票、布票,自己生火烤过地瓜、土豆,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八十年代的青春,尽是些横冲直撞的日子。这一代人冷静而又敏感,沉着而又细腻,他们有着狂放不羁的热情,充满了对未知的新奇,外表保持一种漠然的态度,内心却又有狂野的一面。
在这些诗意的年代里,物质不是那么丰富,生活不是那么匆忙,思想不是那么浮躁,中国的诗人吟诵着“诗酒趁年华”。而在国外诗意的年代里,诗人高喊着“生活在别处”。第一次喊出这个口号的诗人是兰波,这个才华过人、举止怪异、放浪不羁的诗人声称自己是“被缪斯点化过的孩子”,他想用诗歌改变这个世界。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但他身无分文、落魄不羁,困居于乡村。16岁的一天,他突然想带着诗意去远方,于是热血沸腾从家里逃出踏上去巴黎的列车,去书写属于他的诗歌时代。兰波一路高歌:夏日蓝色的黄昏里,我将走上幽径。不顾麦茎刺肤,漫步地踏青,感受那清凉沁入脚心。我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无尽的爱却涌入我的灵魂。我将远去,到很远的地方,就像波西米亚人,与自然为伴。又有一天,生活安逸的魏尔伦出去为妻子买药,结果人影全无。疑惑不解的妻子找了他三天,问过朋友找遍大街,还光顾了停尸场。后来才知道丈夫跟别人去了比利时旅游。那个人,就是兰波。游荡结束,兰波孤身返乡,带着满身才华,很快就写出了他最知名的作品、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地狱一季》。而返回巴黎的魏尔伦,文思泉涌。那个诗意的年代,那些诗意的青春,传唱着最忧伤绵长的音符,萦绕着最美最难忘的青春时光。
如今的青春盛开得花枝招展却显得缺少点什么,似乎再也回不去那些诗意盎然的年代了。或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但每一个正在成长的人,都要在青春的路上追求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其实,所有年代的青春,都像是一列开往春天的火车,就这样,带着些憧憬,带着些迷惘,一路晃晃悠悠头也不回地奔向前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诗意。
[附送箴言]
在音乐、文字以及影视画面中,我们轻易就能触摸到太多“过去的青春痕迹”。再对比自己正亲身经历的现实,总觉得粗糙,觉得镶进了种种不如意与不美好。因此,在青春之远的追问里,我们会在自觉不自觉间把艳羡的目光投向“历史的天空”。那些跟随单车的轮转穿过大街小巷的身影,那些在白衣飘飘的年代灿然盛放的年轻笑容,那些在没有太多学业压力、被一首歌或一本书陪伴的夏日午后……它们像最富诗意的青春片段,把我们淹没。
而我们自己的青春呢?似乎绞尽脑汁都无法写成一首简单的诗。在老师枯燥无味的讲授里坐立不安,在堆积如山的试卷与课本间无所适从,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中收敛起所有与分数无关的一切。我们自己的青春,仿佛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但现实真的没有这么残酷,就像我们所羡慕的每一代人的青春一样,诗意也跟随了我们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段路程,我们身在其中不自知,唯有走过之后再怀想,才会找到最好的证明。
未来,开一家诗意的小店
“我想要开一家咖啡店,有香浓的咖啡和美味的糕点,每天和一些有情调的客人谈天论地,听他们讲述关于他们旅途中的人生,或喜或悲。”
“我想耍开一家甜品店或者面包店,每天做着闩己喜欢的甜点,与顾客分享。”
“我想开一家花店,墙上装点着花瓣,角落里写满故事。当然,如果能开间花店、书店、咖啡店一体的店,就最好了。”
到一个温暖的城市,开一家温暖的小店,等待着遇到一些温暖的人,这应该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吧!困在校园的时候,总想着将来拥有一间咖啡店或者书店,店铺按自己的品味布置,有暗绿色的格子、马赛克吧台,还有幽暗角落的一盏落地灯。灯光温暖,装饰简单,几张小桌子紧凑地摆着,可以把整个人陷进去的沙发,摆满了书的书架。闲暇的时候,喝Ⅱ曷咖啡,看看书,听听音乐,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庆幸的是,这些遥远而诗意的梦想,都有人帮我们实现了。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茶室的清雅、酒吧的放松、咖啡吧的热烈,人们可以在那里看书、买书甚至卖书,可以在那里聊天交友,那当属杭州的纯真年代书吧。贾平凹、余华、王蒙、阿来等作家都曾去过,杭州的爱书人更把它视为心灵的休憩地,定期在那里举行诗会、文学沙龙。书吧分楼上楼下两层,古香古色是它的主调,桌椅、栏栅都是古旧的紫檀色,窗帘桌布以及墙上的工艺品都不落俗,连侍者的服装也都是黑白两色。这样的地方,完全符合我们的向往:开一间书吧,邀一二知己,泡一壶好茶,聊诗歌聊人生,直到叶落黄昏,直到灯火阑珊。 年轻时还特别想开一问咖啡馆,也有人比我们先实践了。北京的雕刻时光咖啡馆,是一家陈年的咖啡馆,最初创办于1997年,创办者是一对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那一年他们刚从遥远的新疆同来,有感于新疆的时而恬静时而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致,因而萌发了开咖啡馆的念头。这个咖啡馆像是一个大教室,座位摆得比较宽松,不会相互打扰,大家各安己事。白天,阳光透过玻璃从窗外照进屋里,印度红的窗帘留下道道阴影,与木质地板相映成趣。一位奥地利诗人是这样描写咖啡馆的:一个好的咖啡馆应该是明亮的,但不是华丽的,空间里应该有一定的气息,但又不仅是苦涩的烟味,主人应该是知己,但又不是过分的殷勤的。每天来的客人应该互相认识,但又不必时时都说话,咖啡是有价格的,但坐在这里的时间无须付钱。雕刻时光就是一家这样的咖啡馆。
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触及开店的梦想。2009年7月,一家名叫“猫的天空之城”(简称猫空)的小书店诞生在江南古城苏州,后来发展成明信片主题店。店主创建“猫空”的初衷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座“天空之城”,有些人只能在每次抬头仰望苍穹时看见厚厚的云层投映出它的影子,更多的人已经不记得自己上一次抬头看天是在什么时节。“猫的天空之城”却是少有的第三种情况,它是具象化的梦想。时至今日,“猫空”已经发展为连锁书店,主要经营明信片、手绘地图、小众的书籍和一些小杂物。“猫空”只贩卖自己设计的产品,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选定的日子寄明信片给朋友或者自己。客人可以写了明信片,然后放在选定的日期格内,到那一天,店员会把它寄出去。“寄给未来”是猫空的专利,这几个字随时都在“猫空”的明信片墙上。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带点文艺细胞的人差不多都会有个梦想和开店有关:家居店、书店、甜品店、美容店、咖啡店……没钱但有想法也可以实现梦想,上海有家叫“粒子咖啡”的咖啡馆就是几个85后用文艺招股的办法创建的。他们怀着文艺理想,想拥有自己的店铺,却因为缺少资金没法实现。为了吸引更多的朋友“入股”,他们连夜赶制了一份《咖啡馆文艺招股书》,贴在了各自的微博和人人上。文中有这么一段词儿: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开咖啡馆的梦想。当我们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每天为生机奔波忙碌的时候,偶尔停下来,总希望能有一个温馨的空间,像家一样,给人温暖。只是这个梦想真的好大,而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更没有那么多时间。于是乎,很多人会选择把这个梦想放下。如果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出乎意料的是,文艺招股书发出不到两个月,他们就把剩下的钱集齐了。前前后后一共43个股东,43个人里最小的才16岁,最大的也不过1985年出生。
这些小店的店主,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文艺范儿,对于美感都有自己的执着。 “今生一定要开家小书店”、 “我要开的咖啡馆主要是让我的朋友有地方坐坐”、 “这个酒吧应该放着蓝调,特别适合一个人来”……这样的豪言壮语比比皆是。每个青年,骨子里都透露着几多文艺。每个文艺青年,都掩饰着一个开店的梦想。每个小店里,都根植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或许就是青春之远最好的诗意化写照。
[附送箴言]
梦想有时候很小,小到只需要一个小店就能容纳。而一家小小的店,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对诗意的一次现实追逐,它所承载的,是年少时积累下来的最美好的幻想。青春的愿望,有时候就是如此简单,甚至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点缀,就能在瞬间变得光鲜亮丽。
很庆幸在青春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有这么一群人,以一种很文艺的方式,替我们把曾经在心里千转百回的小小心愿变成现实。他们走过的路,他们唱过的歌,他们装扮过的每一个日夜,如同从诗意的远方寄过来的明信片,被我们夹在了厚厚的教科书里。而聪明如你我,依然会选择踏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步,保留些许幻想就好,不伤筋动骨去刻意改变什么。其实,诗意的小店,并非每个人都要去实践的事物,它只是给了我们一种寄存青春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方
说去远方旅行、去远方追梦、去远方体验、去远方开店……这些远方都是心跳的动力,是我们从未到达却深埋内心的地方。韩寒在《青春,是一场远行》里说:在18岁的时候,我正在一列从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上,我的远行就这样开始了。刚上火车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我终于可以离开我的父母了……我觉得,旅行不重要,你所热爱的是最重要的。因为你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自己的童年,离自己的少年,越来越远的一场远行。
是的,我们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童年、离少年越来越远的远行。然后渐渐发现这个世界跟自己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会觉得很孤独,会迷茫得不知所措,甚至会觉得远方就是一个迷惑。可是,不管有多苦,不管有多伤,远方对于我们仍有致命的吸引力,且这种磁力与年龄无关。
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有他的远方,或许仅仅是想走到家门口;一个单纯幼稚的中学生,有他的远方,或许是想跟着火车到达一个未知的地方;一个鲜衣怒马的年轻人,有他的远方,或许是想拥有自己的事业;一个生命进入黄昏的老人,仍会怀抱着他的远方。生命有限,但远方无穷。我们永远也征服不了远方,只能慢慢地离它近一点再近一点……
以梦为马,驰骋岁月,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前走,想把一路风景都看透,因为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梦想。虽然现实的羁绊不断击垮着内心的防线,但心中的那个远方,允许我们疯狂地做梦,梦那些我们不敢做的事,想那些不敢想的事。
可是,究竟要多远才叫远方?小时候,远方就是30里地远的外婆家;上小学,远方就是别处的山山水水;上中学,远方就是千里之外的天安门;上大学,远方就是独自旅行的方向;后来,远方变成了心与心的距离。年龄在长,远方也在变,每个年龄都有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情、想成为的人……
远方,并不能用距离衡量,它只在心所挂念的那个方向。年轻人总是不甘于生活在一个地方、一个小小的生活圈,总是不甘于眼前荀且的生活,总是心生渴望,想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去见见未曾见过的事物,去尝试一下未曾经历的生活,去接受未曾知晓的知识与理念。“生活不只是苟且,还耍有诗意和远方。”青春年少时,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抒情,甚至在课间的小睡都会梦见自己去远方旅行、去远方追梦、去远方体验、去远方开店……
去远方旅行
许巍唱:“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热血的年轻人总是躁动不安,觉得自己走遍天下也不怕。诗酒作伴,闯荡天涯,这是大多数少年的憧憬。听老师说着“当下的生活都是暂时的,真正的生活在别处”,眼前便突然一亮,远行的种子已在心中扎根。此后,便整日想着置身在不同的天空下,漫步在不同的街道,攀爬大大小小的山脉。一个人坐在呼啸而过的火车里,车厢外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金色无边,背景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打开车窗,还有扑面而来的带着花籽气息的清新空气,这样的画面,太过美好。有可能是为了逃离,有可能是为了新生,有可能只是想看风景。
年轻的我们,为什么想要旅行?是为了离开,还是再开始?旅行的意义,到底是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放逐?丁玲在《姑娘》中说道:“在这旅行之中,阿毛所见的种种繁华、富丽,给予她一种梦想的依据。”旅行的意义,也许是去陌生的远方寻找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也许是逃离现实的尘嚣让一切归零,也许是没有勇气离开亦没有勇气留下,只得选择旅行。
远行的意义有太多太多,其中一条便是“百闻不如一见”。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写道:“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得太好了,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刚满十八岁的“我”怀着憧憬独自上路,告别童年,告别过去。路上, “我”一直问人前面有无旅店,觉得在旅途中不能没有旅店,就像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觉得人生不能没有理想。不断起伏的柏油公路,车子爬上高处再滑向低处,如此循环,“我”却始终看不到旅店。
每个十八岁的孩子也许都和《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一样,憧憬着独自上路,想赶紧离开学校,无论何处,只要远方。一列列火车离开,我们总会在想:这一列火车又是开往何处,又会经过哪里?而它要到达的那个地方,又是一个怎样的远方?
被禁锢在教室中的我们,只能臆想着远方的一切一切。有人执着于江南淡墨的美丽,有人执着于天青色等待下的烟雨,有人执着于莫愁湖畔的莫愁女,有人执着于泼墨江南里的柔情百转……当北方大地仍然是枯枝满树、天寒地冻的时节,美丽的江南已是春意融融了,我们一边做题一边憧憬着跟随春天的脚步,乘着春风下江南,去赴一场春的盛宴。五月,阳光明媚,温度适中,我们的思绪又飘到花开的地方,丽江、大理、香格里拉,处处充满温柔的想象。的确,满是作业的书桌太让人压抑,升学的压力更让人向往自由,想去爬山、去玩水、去骑马、去划船,甚至想在客栈里看书、在酒吧里发呆。这个时候,憧憬着远行,就是一种释放,而远方的风景,就是一种希冀,一种托付。
远行,就是一根火苗,不断跳动,给予我们光和热,让我们在习题作伴的日子里,有所期待。暑假补习的日子,闷热的教室让人想逃离,吱吱呀呀的风扇更让人烦躁不堪,此时,对远行的憧憬更加强烈。每年的这个时候,到西藏去实现旅行梦想的人数不胜数。因为这个时候,西藏拥有最完美的天气、最美丽的景色,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草原、牦牛、酥油茶、青稞酒……去神秘的西藏,触摸一下高原的云彩,站在山脚给自己的亲人打一个电话,或者穿行于八廓街上看那白色的墙,看来往的虔诚的子民摇动着手中的转经筒。而此时,新疆的天山上镶嵌着冷艳的天池,辽阔的草原间牧养着无尽的牛羊。洁白的雪莲、沧桑的胡杨、温润的美玉,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的瓜….
这样的美景,这样的远行,想想也觉得醉了,可惜路途太远、时光太紧,更重要的是作业太多、能力有限。羽翼未丰、革命未成功的我们只能羡慕那些“风一股的游者”。那个“83元走完川藏”的张小砚,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她直面自己的梦想,随性直率。张小砚听说墨脱很神奇,她和驴友凑钱买了辆摩托车驶进墨脱,一路“摔了几十跤,魂飞魄散,肝胆俱裂,嘎龙山上还遭劫”,就这样随性行走,翻山越岭终到拉萨。她将自己用83元钱走完川藏路的故事写成游记在天涯上发布后,迅速凭借曲折离奇的经历、幽默风趣的文笔拥有了众多粉丝,网友称其为现实版的“黄蓉”。帖子集结成书之后,又迅速占领各大畅销书榜单,成为更多人走上公路的起点。张小砚的博客图片是一条看得见鱼刺、长着脚在行走的鱼。这条鱼出自张小砚的笔下:“这是一条倔强又有点坏的鱼,走在沙漠中,即使要被晒咸鱼干,它也还是不会停下脚步,像我。”这条倔强的鱼不仅没有被晒成鱼干,还替我们完成了诗酒作伴、仗剑走天涯的远行之梦。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憧憬。”远行,更多的是一种心灵寄托。心里的负累不是走路可以忘却的,人只要在世上就难以脱去羁绊,单纯的旅行是一种主观逃避。事实上,我们心里都有一座大山,总想翻过这座山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天天都做着云游四海的白日梦,却依旧在这钢筋水泥中不停地穿梭。但其实,爬到山顶上,会发现那边还是山,且更高更远。但这又有什么呢?憧憬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我们翻越的那一座座山,连起来就是心的旅程。 [附送箴言]
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被很多人追崇,当各有传奇的“穷游”故事不断上演,旅行仿佛成了青春岁月里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词。但实际上,旅游与青春真的没有绝对不能分割的牵连。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经历褪去色泽,便会在青春的底片上露出残酷的真相。尤其是在十几岁的年纪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远不及想象的美好,却那般直白地说出了我们的叛逆与逃避;而一段可能千疮百孔的“穷游”历程,仅有的精彩亦是以诸多冒险作为代价,它几乎没有办法为所谓的勇敢代言,倒是轻易就暴露了一个人内心的偏执。
青春有对远方的无尽向往,有色彩斑斓的旅行,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青春的精彩与美好,成长所必须的锻炼与磨砺,并非绝对需要一场“另类的旅行”来成全。
去远方追梦
远行虽然美好,但没有梦想,又何必远方?多少人,为了心中至高的梦想,告别了故土,奔向向往的北上广,从此,成为漂泊一族。
《新周刊》杂志曾做过一期叫“飘一代”的专题,封面是一个“飘一代”的雕塑,一个用张开的翅膀替代了双手的人形。杂志中还列举了“飘一代”的50个细节,包括“不订报只买报;只租房不买房,只打的不买车;宁肯煲电话粥也不写信;睡过床垫”等等。对当时的人们来说, “飘一代”真是一个酷毙了的词,选择飘的人都是有决心有胆量有梦想的人。如今, “飘一代”的队伍更是壮阔宏大,很多电影、歌曲、书籍也都在关注这一群去远方追梦的人。
“理想的生活总在别处。”北漂一族,有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有创业拼搏的热血青年,也有年过中旬的寻梦者。电影《北漂鱼》就是关于远方追梦的故事,主人公余小宝是一个大龄北漂,为了追逐电影梦来到北京创业。没有根底又死要面子的余小宝,向自己的女儿吹嘘自己在北京做了大导演,隐瞒了自己穷困生活。女儿带着几个同学突然坐上北京的火车“看望导演爸爸”,让刚刚才当上剧照师的余小宝猝不及防。为了不让女儿在同学们的眼里变成“骗子”,余小宝必须在女儿乘坐的火车到达北京之前,想尽一切办法成为“导演”。他只能求助于自己的北漂朋友们。贪小便宜的生活制片力哥、三流小演员李晶晶、迷失方向的前戏剧团台柱大圣以及亦正亦邪的群头老六等人。这些北漂人决定想尽一切办法建一个“剧组”,拍摄一场由余小宝导演的“电影”。至少,不能在女儿面前露馅。
青春的梦太远,远到四十岁还未实现,远到“背井离乡”都不能换得一次“衣锦还乡”,可是他们对梦想的坚持与付出,以及在路上闪耀过的光辉,都值得颂扬。年少时梦,摇曳如花。北漂一族们,流浪在梦想的路上,是一条条北漂鱼。他们之中有北影厂门口等待机会的群众演员,有在街头和地铁上的说唱歌手,有挤着大通铺的进城民工们,当然还有那些一个个为了梦想而前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寻找机会的各行各业中人。他们住在廉价的群租房,依旧是饥一顿饱一顿,依旧是大雪纷纷中的苦力,依旧是难以企及的成功,但毕竟是青春,毕竟是热血,毕竟是梦想。他们在最热血的年纪里,为梦想骄傲着奋斗着。这一群人,他们在大城市里干着最底层最卑微的工作,他们在街头上经历风吹日晒雨淋,他们忍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但他们用一种近乎理想主义式的固执坚守着心中的远方。
远方的梦还未实现,青春却慢慢逝去,尽管没有成为最理想的自己,但内心依然沸腾。《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书的作者易术在大学时代,一直想出书,写作是他最初的梦想。他多年坚持写作,在父母的帮助下,自费出了一本书。他将自己写好的小说装订打印,复印好几份,去一个又一个出版社拜访,即便遭到拒绝也不放弃。执着于梦想的小小少年一次又一次去找出版社的编辑,站在出版社的楼下等了四个小时,外头正下着雨,他又冷又累。最后,他的小说更名为《陶瓷娃娃》出版。大学毕业后的易术一边上班一边写作,出了一本又一本小说,但仍没有成为畅销作家。他坦言自己是个失败的作家,靠写作养不活自己。后来,他坐上长沙开往北京的火车,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梦想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遇见一位一生一世的爱人,出版一本被很多人读到的书并且得到肯定。但他像很多热爱写作的人那样,仍没有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作家。于是,他在北京过着清高、矛盾又没有钱的生活,渐渐开始怀疑自己——来到远方,到底在追逐些什么?他悲哀地感叹道: “残酷的是,有一天发现,其实不写也没有那么多人为你遗憾。’
一个写字的人,多少有些自负和倔强,虽然失败总在不经意时候袭来,但总不能释怀,心里那些小火苗儿,总会春风吹又生。2013年,易术再度提笔。也许因为他心中还有歌,沉寂多年后的他才愿再拿起笔来。他说: “没有人记得我曾经多么热爱写作,那才是我最初的梦想。连我自己也几乎忘记那段经历,忘记若干年前,为了第一本书能出版,下着大雨,我撑把单薄的伞,在出版社门口等那个约好的编辑到来。听了几个小时雨声,一直到浑身透湿。”十年的梦想旅程,他经历过的背叛、欺骗,经历过的亲人离世、友人陷害,但他依然秉持一颗赤子之心,以一种倔强、温暖的方式不懈前行,因为“要么战死沙场,要么狼狈回乡”。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去远方追梦,是无法预计的人生,但越是未知才越有挑战。这条道路布满荆棘,能否到达心中的远方取决于自己能不能在这条路上怀揣梦想坚韧前行。若你也有一个梦想在远方,那就带着这首《追梦赤子心》,向它奔跑过去吧。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附送箴言]
青春年少时,我们总是特别欣赏那些敢于去远方追梦的人,即便他们最后并没有梦想成真也没关系。这种欣赏,也是我们内心深处暗自生长的念想。远方因了它的广阔与未知而变得迷人,仿佛只有它才装得下我们的梦想,仿佛只有像风一样追逐而去才能给梦想找到答案。我们的青春,总是这般单纯,并因此而美好,却又因此而冲动。 只是,去远方追梦,也像去远方旅行一样,本质正如郁达夫所说, “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于是我们应该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心心念念想要逃离的眼下现实,也许就是别人想要倾心抵达的远方。待内心里那些躁动与不安分渐渐冷却就会懂得,我们不能像拔苗助长的故事那样,把稚嫩的梦想揣在口袋里带向所谓的远方,而是应该让它在最现实的世界里生根发芽、慢慢成长,向着它能够抵达的地方生长。
此刻,怀念远方诗意的青春
去远方旅行,去远方追梦,都是对远方的憧憬,但如果远方缺了诗意,便也少了期待。远方与诗意,一个都不能少。曾经诗意的青春,在一度流行的校园民谣里渐行渐远,而当下的青春似乎跟诗意不沾边,它有着以前任何一种青春里都不曾有过的生活方式和崭新元素。
青春之远,远的是几十年的跨度,跨的是几代人的青春。我们甚至想穿越时空,回到更遥远的年代,去体验一下诗酒作伴的青春。王蒙19岁时写出了《青春万岁》,描写了1952年北京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书中的那首诗,至今听起来仍会让人感叹诗意的美好: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那个年代的课程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刘文学、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英雄人物。
当时代发展了,年轻人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春书页里,他们喜欢低酌浅吟,喜欢自哀自吟,喜欢安静与隐闭,喜欢向内挖掘内心深处的隐私与秘密。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部分人注重理想,保守而务实。男生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蛋、油饼春游;过六一节还必须穿白衬衫、蓝长裤、白球鞋.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他们用过粮票、布票,自己生火烤过地瓜、土豆,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八十年代的青春,尽是些横冲直撞的日子。这一代人冷静而又敏感,沉着而又细腻,他们有着狂放不羁的热情,充满了对未知的新奇,外表保持一种漠然的态度,内心却又有狂野的一面。
在这些诗意的年代里,物质不是那么丰富,生活不是那么匆忙,思想不是那么浮躁,中国的诗人吟诵着“诗酒趁年华”。而在国外诗意的年代里,诗人高喊着“生活在别处”。第一次喊出这个口号的诗人是兰波,这个才华过人、举止怪异、放浪不羁的诗人声称自己是“被缪斯点化过的孩子”,他想用诗歌改变这个世界。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但他身无分文、落魄不羁,困居于乡村。16岁的一天,他突然想带着诗意去远方,于是热血沸腾从家里逃出踏上去巴黎的列车,去书写属于他的诗歌时代。兰波一路高歌:夏日蓝色的黄昏里,我将走上幽径。不顾麦茎刺肤,漫步地踏青,感受那清凉沁入脚心。我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无尽的爱却涌入我的灵魂。我将远去,到很远的地方,就像波西米亚人,与自然为伴。又有一天,生活安逸的魏尔伦出去为妻子买药,结果人影全无。疑惑不解的妻子找了他三天,问过朋友找遍大街,还光顾了停尸场。后来才知道丈夫跟别人去了比利时旅游。那个人,就是兰波。游荡结束,兰波孤身返乡,带着满身才华,很快就写出了他最知名的作品、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地狱一季》。而返回巴黎的魏尔伦,文思泉涌。那个诗意的年代,那些诗意的青春,传唱着最忧伤绵长的音符,萦绕着最美最难忘的青春时光。
如今的青春盛开得花枝招展却显得缺少点什么,似乎再也回不去那些诗意盎然的年代了。或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但每一个正在成长的人,都要在青春的路上追求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其实,所有年代的青春,都像是一列开往春天的火车,就这样,带着些憧憬,带着些迷惘,一路晃晃悠悠头也不回地奔向前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诗意。
[附送箴言]
在音乐、文字以及影视画面中,我们轻易就能触摸到太多“过去的青春痕迹”。再对比自己正亲身经历的现实,总觉得粗糙,觉得镶进了种种不如意与不美好。因此,在青春之远的追问里,我们会在自觉不自觉间把艳羡的目光投向“历史的天空”。那些跟随单车的轮转穿过大街小巷的身影,那些在白衣飘飘的年代灿然盛放的年轻笑容,那些在没有太多学业压力、被一首歌或一本书陪伴的夏日午后……它们像最富诗意的青春片段,把我们淹没。
而我们自己的青春呢?似乎绞尽脑汁都无法写成一首简单的诗。在老师枯燥无味的讲授里坐立不安,在堆积如山的试卷与课本间无所适从,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中收敛起所有与分数无关的一切。我们自己的青春,仿佛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但现实真的没有这么残酷,就像我们所羡慕的每一代人的青春一样,诗意也跟随了我们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段路程,我们身在其中不自知,唯有走过之后再怀想,才会找到最好的证明。
未来,开一家诗意的小店
“我想要开一家咖啡店,有香浓的咖啡和美味的糕点,每天和一些有情调的客人谈天论地,听他们讲述关于他们旅途中的人生,或喜或悲。”
“我想耍开一家甜品店或者面包店,每天做着闩己喜欢的甜点,与顾客分享。”
“我想开一家花店,墙上装点着花瓣,角落里写满故事。当然,如果能开间花店、书店、咖啡店一体的店,就最好了。”
到一个温暖的城市,开一家温暖的小店,等待着遇到一些温暖的人,这应该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吧!困在校园的时候,总想着将来拥有一间咖啡店或者书店,店铺按自己的品味布置,有暗绿色的格子、马赛克吧台,还有幽暗角落的一盏落地灯。灯光温暖,装饰简单,几张小桌子紧凑地摆着,可以把整个人陷进去的沙发,摆满了书的书架。闲暇的时候,喝Ⅱ曷咖啡,看看书,听听音乐,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庆幸的是,这些遥远而诗意的梦想,都有人帮我们实现了。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茶室的清雅、酒吧的放松、咖啡吧的热烈,人们可以在那里看书、买书甚至卖书,可以在那里聊天交友,那当属杭州的纯真年代书吧。贾平凹、余华、王蒙、阿来等作家都曾去过,杭州的爱书人更把它视为心灵的休憩地,定期在那里举行诗会、文学沙龙。书吧分楼上楼下两层,古香古色是它的主调,桌椅、栏栅都是古旧的紫檀色,窗帘桌布以及墙上的工艺品都不落俗,连侍者的服装也都是黑白两色。这样的地方,完全符合我们的向往:开一间书吧,邀一二知己,泡一壶好茶,聊诗歌聊人生,直到叶落黄昏,直到灯火阑珊。 年轻时还特别想开一问咖啡馆,也有人比我们先实践了。北京的雕刻时光咖啡馆,是一家陈年的咖啡馆,最初创办于1997年,创办者是一对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那一年他们刚从遥远的新疆同来,有感于新疆的时而恬静时而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致,因而萌发了开咖啡馆的念头。这个咖啡馆像是一个大教室,座位摆得比较宽松,不会相互打扰,大家各安己事。白天,阳光透过玻璃从窗外照进屋里,印度红的窗帘留下道道阴影,与木质地板相映成趣。一位奥地利诗人是这样描写咖啡馆的:一个好的咖啡馆应该是明亮的,但不是华丽的,空间里应该有一定的气息,但又不仅是苦涩的烟味,主人应该是知己,但又不是过分的殷勤的。每天来的客人应该互相认识,但又不必时时都说话,咖啡是有价格的,但坐在这里的时间无须付钱。雕刻时光就是一家这样的咖啡馆。
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触及开店的梦想。2009年7月,一家名叫“猫的天空之城”(简称猫空)的小书店诞生在江南古城苏州,后来发展成明信片主题店。店主创建“猫空”的初衷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座“天空之城”,有些人只能在每次抬头仰望苍穹时看见厚厚的云层投映出它的影子,更多的人已经不记得自己上一次抬头看天是在什么时节。“猫的天空之城”却是少有的第三种情况,它是具象化的梦想。时至今日,“猫空”已经发展为连锁书店,主要经营明信片、手绘地图、小众的书籍和一些小杂物。“猫空”只贩卖自己设计的产品,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选定的日子寄明信片给朋友或者自己。客人可以写了明信片,然后放在选定的日期格内,到那一天,店员会把它寄出去。“寄给未来”是猫空的专利,这几个字随时都在“猫空”的明信片墙上。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带点文艺细胞的人差不多都会有个梦想和开店有关:家居店、书店、甜品店、美容店、咖啡店……没钱但有想法也可以实现梦想,上海有家叫“粒子咖啡”的咖啡馆就是几个85后用文艺招股的办法创建的。他们怀着文艺理想,想拥有自己的店铺,却因为缺少资金没法实现。为了吸引更多的朋友“入股”,他们连夜赶制了一份《咖啡馆文艺招股书》,贴在了各自的微博和人人上。文中有这么一段词儿: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开咖啡馆的梦想。当我们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每天为生机奔波忙碌的时候,偶尔停下来,总希望能有一个温馨的空间,像家一样,给人温暖。只是这个梦想真的好大,而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更没有那么多时间。于是乎,很多人会选择把这个梦想放下。如果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出乎意料的是,文艺招股书发出不到两个月,他们就把剩下的钱集齐了。前前后后一共43个股东,43个人里最小的才16岁,最大的也不过1985年出生。
这些小店的店主,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文艺范儿,对于美感都有自己的执着。 “今生一定要开家小书店”、 “我要开的咖啡馆主要是让我的朋友有地方坐坐”、 “这个酒吧应该放着蓝调,特别适合一个人来”……这样的豪言壮语比比皆是。每个青年,骨子里都透露着几多文艺。每个文艺青年,都掩饰着一个开店的梦想。每个小店里,都根植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或许就是青春之远最好的诗意化写照。
[附送箴言]
梦想有时候很小,小到只需要一个小店就能容纳。而一家小小的店,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对诗意的一次现实追逐,它所承载的,是年少时积累下来的最美好的幻想。青春的愿望,有时候就是如此简单,甚至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点缀,就能在瞬间变得光鲜亮丽。
很庆幸在青春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有这么一群人,以一种很文艺的方式,替我们把曾经在心里千转百回的小小心愿变成现实。他们走过的路,他们唱过的歌,他们装扮过的每一个日夜,如同从诗意的远方寄过来的明信片,被我们夹在了厚厚的教科书里。而聪明如你我,依然会选择踏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步,保留些许幻想就好,不伤筋动骨去刻意改变什么。其实,诗意的小店,并非每个人都要去实践的事物,它只是给了我们一种寄存青春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方
说去远方旅行、去远方追梦、去远方体验、去远方开店……这些远方都是心跳的动力,是我们从未到达却深埋内心的地方。韩寒在《青春,是一场远行》里说:在18岁的时候,我正在一列从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上,我的远行就这样开始了。刚上火车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我终于可以离开我的父母了……我觉得,旅行不重要,你所热爱的是最重要的。因为你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自己的童年,离自己的少年,越来越远的一场远行。
是的,我们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童年、离少年越来越远的远行。然后渐渐发现这个世界跟自己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会觉得很孤独,会迷茫得不知所措,甚至会觉得远方就是一个迷惑。可是,不管有多苦,不管有多伤,远方对于我们仍有致命的吸引力,且这种磁力与年龄无关。
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有他的远方,或许仅仅是想走到家门口;一个单纯幼稚的中学生,有他的远方,或许是想跟着火车到达一个未知的地方;一个鲜衣怒马的年轻人,有他的远方,或许是想拥有自己的事业;一个生命进入黄昏的老人,仍会怀抱着他的远方。生命有限,但远方无穷。我们永远也征服不了远方,只能慢慢地离它近一点再近一点……
以梦为马,驰骋岁月,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前走,想把一路风景都看透,因为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梦想。虽然现实的羁绊不断击垮着内心的防线,但心中的那个远方,允许我们疯狂地做梦,梦那些我们不敢做的事,想那些不敢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