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innie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特别是网络上丰富的知识海洋以惊人的速度改变、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培养具有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学生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和现实的需要。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和调研情况,拟对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旨在为教学一线的同仁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情况来看,教育教学质量普遍都基本实现了大提速,各地各学校的软硬件配备均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竞向发展、信息技术快速更新、人才竞争日趋剧烈的特殊时期,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诸多因素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里可概括为“四个没有改变”。
  (一)全力以赴迎高考与被弱化的边缘学科之间的矛盾没有变
  在这个仍然以高考质量评价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特殊年代,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对一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学校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他们不得不“一切为高考开绿灯”。作为一门不纳入高考但又必须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来说,在平时那都是“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只要学校有什么事,信息技术课程或信息技术老师就得为其让道。只有真正到了学业水平测试之前,相关领导才会特别重视,而且会仿佛的强调“一定要保证100%合格”。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没有变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但是在当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许多老师为了合格率、为了完成考核目标,不得不采用“填鴨式”的教学手段和“满堂灌”的应对举措。
  (三)教师队伍紧缺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没有变
  一方面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只能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或让部分教师在排满工作量的情况下额外兼任信息技术课,而这些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他们大多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在授课内容设计上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少,待遇普遍偏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往往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许多教师纷纷通过改行等途径谋求新的发展,流失相当严重。
  (四)信息技术学科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的位置没有变
  由于教学理念和学科地位等各种原因,使得学生对该学科根本不放在心上,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玩玩游戏,聊聊天,听听歌等,这些他们早就会。但他们不知道,信息技术教的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信息技术传承的是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技能和工作技巧。
  二、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及举措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抓手,更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肢体”。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在教学目标上不打折扣,在教学效果上不玩“空手道”。
  (一)深化认识,逐步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地位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课,是时代对高中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信息技术不仅是学校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率的有力工具,更是学生离开学校以后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必须逐步确立其在高中教育中应有的“工具”学科地位,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只靠信息技术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尚须相关领导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更新观念,甚至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考试杠杆作用,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的认识高度,能正确对待信息技术课程,促使其得到真正地落实。
  (二)转变观念,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质量。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观念的转变首先来自于领导,领导重视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观念,真正打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旧角色观念,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补充新知识,为学生能够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其次要转变思维认知观念。在信息时代,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也退”。只有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柏拉图告诉我们,当教师非常狭隘地集中于回顾信息时,教师不过是创造了“模仿者”和“追随者”,而不是艺术家。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任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而不是教他们思考什么。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不断要努力找到信息的关联和共鸣,让信息不再变得沉闷无趣,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空间。
  (三)讲求实效,勇于创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它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结果评价等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必须具有众多其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不仅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和质量,也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要体现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观念改变了还不行,还必须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下功夫。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和方法都应做到:以学生的主动构建为学习动机、以学生的任务实现为整个课堂教学主线。
  一是要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大程度上都是教师先演示(大约30分钟左右),演示完后要求学生照着老师讲的题进行练习,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信息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最好的应试方法。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真的就成为“机器”了,他们可以不做任何思考,只要认真听讲准能把练习全部做对,真正做到“教什么会什么”,其他的一概不考虑。要改变这种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观念,还学生学习的自由,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比如在进行EXCEL的表格数据处理这个内容的学习时,我一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这节课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完成,然后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对于这个问题难度有点大,我给学生留了较长的思考时间,反应快的学生稍作思考就直接到函数库中寻找,经过一段时间,似乎有了答案,此时老师开始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Excel函数的强大功能,以及如何自主的应用没有学过的函数来解决问题。经过对该问题的点评我再次提出问题:除了函数还有其它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在这个案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这个案例还告诉我们,要想让新课程理念得到真正落实,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还学生自由,让他们在学习的天地间展现更大的才华,施展他们的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是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都不能认为是最佳的,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点,有其不足,都要求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以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提高才是选择方法的最基本宗旨。
  总之,要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重视程度是基础,观念改变是根本,方法的正确运用才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经典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有选择性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积累一定的经验,对应用较普遍和较成功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总结和推广,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我进一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努力。
其他文献
就学校而言,“减负”的核心问题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则认为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今年担任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上课好动,不遵守纪律,爱玩小东西,开小差等等不守纪律的现象时常发生。刚开始,感到难度相当大,教学效果不理想。但在上一学期班班通配备到位后,经过试用与探索,我觉得只要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运用得当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就本人一学期不成熟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来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存在于水、空气、土壤及动物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尿道和肠道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特定的合适
教学内容:河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盐到哪里去了》。  教材与学情分析:“盐到哪里去了”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变化》一单元中的第一课。前面学生对物质的状态及其热胀冷缩性质部分知识有所掌握,而这一课要重点探究的是物质的另一种物理变化“溶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溶解”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性了解,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主动
日本农林水产省计划投资300亿日元,从今年起用7年时间研究水稻基因图。据估计,水稻的基因约为5万个左右,因此,水稻基因图研究任务繁重。基因图可帮助了解水稻基因的部位、构
近几年,我校建设日新月异,各项设施日益完备,尤其是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为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科教学效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杂,传统的班级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能不能尝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班主任
我国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增值的作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有助于我们老师成为智慧型的现代化教师”。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班主任要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潮流,加强其自身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班主任工作中,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接触知识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它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好奇”的需求。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
将水热合成的Li Fe1-0.01xNi0.01xPO4(x=0.5,1.0)粉体作为敏感试剂,用旋转-甩涂法涂于锡掺杂玻璃光波导表面,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厚仪和平面
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这是班主任必须重视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集体目标凝聚留守儿童的心,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我刚接手的一年级班,留守儿童占全班学生总数的一半,学生上课不听讲,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时常打闹追逐,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我想,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奋斗目标,通过在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的梯次激励效应,应该可以感化和凝聚包括留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