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再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无不把“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生成活动;课程游戏化;实施
幼儿生成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所谓幼儿“生成”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运动。游戏化,顾名思义,将活动融入游戏之中,用游戏本身自主、轻松、娱乐的特点来营造一个积极性比较强的学习氛围,使活动的主题更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1案例介绍
观察背景:区域游戏时间
班级中一个小男孩叫陈xx,他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小朋友,平时不太跟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都是自己找一些东西玩。今天区域游戏开始后,其他小朋友都在各自忙碌着,我就发现陈xx在到处晃悠。然后他就来到小超市,找到超市老板罗xx,跟她说:“我来帮你们送外卖吧”,然后就跟老板罗xx商量价格,陈xx:“送一次外卖才一块钱吗?”罗xx说:“是啊,送一次就一块钱”,然后两人商量好久之后,陈xx同意了。决定去送外卖赚钱。
陈xx首先来到小医院,问到:“你们这边需要送外卖吗?”“没有,不需要。”
陈xx又来到加工坊,加工坊的“小工人”们正在制作,陈xx问:“你们这里需要送外卖吗?”“不要!” 陈xx这时候的表情已经变了,皱着眉头,耷拉着脑袋,从加工坊离开后,一个人到处走,到处看,到处问。
之后陈xx来到图书馆,陈xx找到图书管理员,在几句对话之后,突然吵了起来,陈xx说:“你骗人,你刚刚还说要送外卖的,现在为什么不要了?” 何xx:“你不要吵,我跟你说,这里有警察,而且还有2个呢!”
然后何xx就走了,陈xx还是没有放弃,还在不断地询问其他小朋友,直到整个游戏结束。
2识别
虞永平说过:生活化就一定要游戏化,既然课程是游戏的,也必然有情境。游戏是一个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就包含經验,这是相通的,只不过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外延稍有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幼儿随时都会在动态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游戏是幼儿自己参与和建构的生活世界,也是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的过程。角色游戏源于生活,是适合幼儿生活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角色游戏中生成无处不在,是幼儿生成的“主战场”。今天陈xx就恰好生成了一项新的项目“送外卖”。也刚好被我发现了这一点,也算是发现了他的创造。但是由于一些送外卖规定和操作要求其他幼儿还不太清楚,所以在陈xx询问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欢迎,也没有成功送出去,造成了之后的陈xx很落寞、很失望。所以幼儿掌握一定的游戏活动技能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良好保证。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对个别的幼儿进行指导。由此可见,教师如何正确地观察、判断、回应幼儿的生成活动,其策略运用对幼儿游戏发展的成功与衰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之后我不断的反思,询问自己在当时,我可以怎做才能让陈xx顺利送出外卖?怎样才能让其他小朋友也接受呢?因此我们力图寻找到一种教师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科学、有效的策略。
3回应
课程游戏化是从游戏切入改变幼儿园的课程,让老师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强调规范统一”转变为“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我们根据课程游戏化的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来进行我们的回应策略:
3.1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可以先教会个别的幼儿玩游戏,然后让他们用互相学习的方法学会玩游戏;也可以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3.2一项新的玩法,在没有正常运行后,这时教师就要适当的“引导”,教师在观察个别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把握住幼儿待解决的问题,创设相适应的环境,帮助幼儿扫清游戏发展中的潜在障碍,使教育有的放矢,同时也将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有意义的个体经验引发为群体经验,将个别生成的活动引发为小组或集体的学或游戏活动。
3.3在活动中敏锐地抓住有教育价值的认知冲突作为问题,将部分幼儿的问题放大到集体谈话内容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参与评价。这样更好地增加幼儿获得经验,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3.4当幼儿由于缺乏经验,生成的游戏情节留于表面时,教师就需要“推”幼儿一把,即借助当时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材料,直接把幼儿的游戏经验进行丰富。
4总结
这是我观察的一个生成活动而撰写的观察记录,在生成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去搜集各种资料,他们一直是活动的主体,老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带领幼儿一步步往前走。
参考文献
[1]赵静.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
关键词:生成活动;课程游戏化;实施
幼儿生成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所谓幼儿“生成”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运动。游戏化,顾名思义,将活动融入游戏之中,用游戏本身自主、轻松、娱乐的特点来营造一个积极性比较强的学习氛围,使活动的主题更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1案例介绍
观察背景:区域游戏时间
班级中一个小男孩叫陈xx,他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小朋友,平时不太跟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都是自己找一些东西玩。今天区域游戏开始后,其他小朋友都在各自忙碌着,我就发现陈xx在到处晃悠。然后他就来到小超市,找到超市老板罗xx,跟她说:“我来帮你们送外卖吧”,然后就跟老板罗xx商量价格,陈xx:“送一次外卖才一块钱吗?”罗xx说:“是啊,送一次就一块钱”,然后两人商量好久之后,陈xx同意了。决定去送外卖赚钱。
陈xx首先来到小医院,问到:“你们这边需要送外卖吗?”“没有,不需要。”
陈xx又来到加工坊,加工坊的“小工人”们正在制作,陈xx问:“你们这里需要送外卖吗?”“不要!” 陈xx这时候的表情已经变了,皱着眉头,耷拉着脑袋,从加工坊离开后,一个人到处走,到处看,到处问。
之后陈xx来到图书馆,陈xx找到图书管理员,在几句对话之后,突然吵了起来,陈xx说:“你骗人,你刚刚还说要送外卖的,现在为什么不要了?” 何xx:“你不要吵,我跟你说,这里有警察,而且还有2个呢!”
然后何xx就走了,陈xx还是没有放弃,还在不断地询问其他小朋友,直到整个游戏结束。
2识别
虞永平说过:生活化就一定要游戏化,既然课程是游戏的,也必然有情境。游戏是一个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就包含經验,这是相通的,只不过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外延稍有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幼儿随时都会在动态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游戏是幼儿自己参与和建构的生活世界,也是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的过程。角色游戏源于生活,是适合幼儿生活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角色游戏中生成无处不在,是幼儿生成的“主战场”。今天陈xx就恰好生成了一项新的项目“送外卖”。也刚好被我发现了这一点,也算是发现了他的创造。但是由于一些送外卖规定和操作要求其他幼儿还不太清楚,所以在陈xx询问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欢迎,也没有成功送出去,造成了之后的陈xx很落寞、很失望。所以幼儿掌握一定的游戏活动技能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良好保证。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对个别的幼儿进行指导。由此可见,教师如何正确地观察、判断、回应幼儿的生成活动,其策略运用对幼儿游戏发展的成功与衰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之后我不断的反思,询问自己在当时,我可以怎做才能让陈xx顺利送出外卖?怎样才能让其他小朋友也接受呢?因此我们力图寻找到一种教师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科学、有效的策略。
3回应
课程游戏化是从游戏切入改变幼儿园的课程,让老师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强调规范统一”转变为“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我们根据课程游戏化的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来进行我们的回应策略:
3.1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可以先教会个别的幼儿玩游戏,然后让他们用互相学习的方法学会玩游戏;也可以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3.2一项新的玩法,在没有正常运行后,这时教师就要适当的“引导”,教师在观察个别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把握住幼儿待解决的问题,创设相适应的环境,帮助幼儿扫清游戏发展中的潜在障碍,使教育有的放矢,同时也将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有意义的个体经验引发为群体经验,将个别生成的活动引发为小组或集体的学或游戏活动。
3.3在活动中敏锐地抓住有教育价值的认知冲突作为问题,将部分幼儿的问题放大到集体谈话内容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参与评价。这样更好地增加幼儿获得经验,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3.4当幼儿由于缺乏经验,生成的游戏情节留于表面时,教师就需要“推”幼儿一把,即借助当时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材料,直接把幼儿的游戏经验进行丰富。
4总结
这是我观察的一个生成活动而撰写的观察记录,在生成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去搜集各种资料,他们一直是活动的主体,老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带领幼儿一步步往前走。
参考文献
[1]赵静.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