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中国女性油画历经了孕育、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渐从文化的边缘走向文化的中心。中国女性油画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同步发展着,20世纪80年代,女性艺术家很快摆脱了传统思想而转向对艺术与精神的表现。她们在多元文化空间中,开始建立起一种对自身性别认同的自觉意识,从“女性的自觉”走向“人的自由”,“男女平等”虽然是“性别”的解放,但在一个真正自由的精神空间,展现自己的本色和真实的存在,还需社会给予更多的认可
90年代的中国油画语言呈现出多元的状态,具象,意象,抽象,物象兼而有之。具象和意象的作品占了绝大的比重,虽然也有一部分作品是进行抽象和物象探索的,但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似是非是的形,都或浓或淡地有着写意的特征呈现。如闫平的《母与子》系列、申玲的《男人、女人》系列等都是此类艺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其作品注重对生活的体验,对艺术语言的深入挖掘,在当代发展的多元语境中,寻找自身语汇的独特性。她们习惯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以及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感情和情绪,即作品的外在形式与艺术家内在品格相联系。它们涉及审美趣味、观察方法、艺术素养,以及构图、题材等多种因素。
二
新时期以来,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和艺术市场化的背景下,油画艺术正经受着新旧价值观、新旧思维方式和新旧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在经历了绘画语言探索和“新潮”的洗礼之后,90年代以来的女性油画随着中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着。此时,一些新的观念也应接不暇的涌入中国,使当代女艺术家有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艺术风格。以喻红为例,作品《她系列》与2002年的《目击成长》系列的油画风格大不相同。前者和后者相比,不再是个体微不足道的命运和生活的消解性,而是直接面对一个个体的生活,其作品充分地体现出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生命的觉醒。她以单纯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以客观的立场去并描绘还原历史,创造出真与不真、充满矛盾的全新世界。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在艺术思想上和风格上各不相同的艺术家,在艺术思想感情和表达手法上比以前的女画家更为自由和大胆。她们彼此间常常保持独立,这既是她们个人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不同所形成的,也是由于她们对世界和社会观察角度的差异所造成的,这些都留在了她们的作品中。
这个时期的女画家仍然存在着共同的特征。首先,是女性意识的“心狱”,即对女性生理和心理的一种“痛感”,对女性身份概念的反感和疑虑,对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的思考。这种思考有时是认同又忽而质疑和反抗,或者在心态上的各种变化。其次,在创作题材上大多选取女性人物为创作对象,尤其是母子题材的画作居多。以闫平为例,前期作品多为母子特写,那是初为人母时的快乐;后期作品更钟情于母子亲情题材领域。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生活细腻的感受,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质朴而又充满诗意的感情世界。更深层次可以看到的是当代女性开始有了自己思考的问题,同时感悟着充满哲理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了一种有别于男性话语模式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
三
历史的进展,使90年代以后的中国女性画家逐渐成熟自信并富有挑战性。以刘虹、闫平、申玲、喻红、夏俊娜最为代表。她们各凭自己的才智而领一路风云,谱写着中国女性画家的当代史,掀开了中国女性绘画的新篇章。
刘虹的研究生毕业创作《冥想》系列,到90年代完成的《自语》系列,每一幅的裸体人物都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力,空间的分布也用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给观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种富有形式的美感以及视觉上的拓展延伸,在她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她用抽象的、虚幻的表现手法把色彩减弱到几近黑白,给人在视觉上一种强烈的直观感受。她总是通过写实的描绘将作品抽象化,画面呈现出灰色的调子、抽象的环境使画家笔下的人体带有超现实意味的符号,构成了女性精神层面上的意义。与西方女艺术家的特点不同,她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对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种种见解,提出对男性艺术规范的种种质疑和思考。
申玲的《男人、女人》系列中表现的是她通过婚姻和家庭生活来记录自己的人生。作品内容以一系列婚姻生活和两性关系来展开剖析,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某种关系的揭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申玲率真的性格创作出属于她自己的绘画语言。她说自己小时候像男孩子,原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她看来却像经历了世界末日,此时的她才如梦清醒:“我是个女人,我不是男人,我能生孩子,男人不能……”她这种简单直率的性格特征也影响了她的创作思维。从形式上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具有非学院的自由精神;从色彩的运用上,她大胆地以纯色为基调,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在构图上以饱满聚焦式的特写来描绘人物和场景,并大胆地将其置于同一视线之中,画中人物形象变形夸张,使其赋有一种原始的属性。
夏俊娜的创作以美女和鲜花为题,画面的主人公也基本都是对自己形象的再创造。夏俊娜的《早春》结合了具象与抽象的形式因素,把中西方艺术融合在一起,画面中的格调、笔触、质感经过画家精心的融合变得很有独特性。她的色彩是对灰褐色的极致追求和敏锐把握,使丰富的纯颜色显得沉稳,并使整个画面的色彩恰如其分地承担起传达意境的角色,也巧妙地把视觉感受与理性表达结合在一起。在她的油画作品中尽管不像闫平那样纵横恣肆地挥写,但同样具有随兴致和情绪而变化的表现,色块、线条明确,有速度和力度感。在夏俊娜的画中,鲜花和少女已经被她符号化、抽象化了。观其画,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以模糊不清的状态出现的,少女的脸也并不精致,画家希望通过这种不完美来达到画面整体效果的均衡。
通过十多年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夏俊娜整理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她试图打破正常的语言图式和光影程序,重新建立自己的绘画语言,把绘画三维的现实意义和二维的抽象性相互并存,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在二维和三维之间相互转化。在局部的处理上,夏俊娜更关注二维空间的表现性,色彩的冷暖、对比光线的强弱,笔触的大小虚实等。这些元素在直觉和本能的引导下,使得画面显得绚烂而神秘。
四
90年代以后的女画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关于女性艺术这个话题在也成为文化的热点之一。她们的绘画语言、表现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验证。在她们的作品里没有宏大的场面,人物不多,像日记一样记录着自己的生活,表达着女性对人生、情感的独特理解。
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对中国油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从文化和艺术两个层面弥补了男性艺术的空缺。在如今的艺术领域中女性油画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艺术群体。她们从最初单纯的女性符号到到今天的脱离传统、超越自我的表达意识,以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观察自身并诠释世界。其作品关照的是人生和当代性,把对人性深层次的挖掘置入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时代背景中。从半个世纪的磨炼中可以看出当代女性画家的作品是对个体生命、情感、理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及对人类和社会的关注,甚至进入了更深层次的人性思考。
中国女性油画历经了孕育、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渐从文化的边缘走向文化的中心。中国女性油画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同步发展着,20世纪80年代,女性艺术家很快摆脱了传统思想而转向对艺术与精神的表现。她们在多元文化空间中,开始建立起一种对自身性别认同的自觉意识,从“女性的自觉”走向“人的自由”,“男女平等”虽然是“性别”的解放,但在一个真正自由的精神空间,展现自己的本色和真实的存在,还需社会给予更多的认可
90年代的中国油画语言呈现出多元的状态,具象,意象,抽象,物象兼而有之。具象和意象的作品占了绝大的比重,虽然也有一部分作品是进行抽象和物象探索的,但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似是非是的形,都或浓或淡地有着写意的特征呈现。如闫平的《母与子》系列、申玲的《男人、女人》系列等都是此类艺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其作品注重对生活的体验,对艺术语言的深入挖掘,在当代发展的多元语境中,寻找自身语汇的独特性。她们习惯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以及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感情和情绪,即作品的外在形式与艺术家内在品格相联系。它们涉及审美趣味、观察方法、艺术素养,以及构图、题材等多种因素。
二
新时期以来,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和艺术市场化的背景下,油画艺术正经受着新旧价值观、新旧思维方式和新旧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在经历了绘画语言探索和“新潮”的洗礼之后,90年代以来的女性油画随着中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着。此时,一些新的观念也应接不暇的涌入中国,使当代女艺术家有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艺术风格。以喻红为例,作品《她系列》与2002年的《目击成长》系列的油画风格大不相同。前者和后者相比,不再是个体微不足道的命运和生活的消解性,而是直接面对一个个体的生活,其作品充分地体现出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生命的觉醒。她以单纯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以客观的立场去并描绘还原历史,创造出真与不真、充满矛盾的全新世界。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在艺术思想上和风格上各不相同的艺术家,在艺术思想感情和表达手法上比以前的女画家更为自由和大胆。她们彼此间常常保持独立,这既是她们个人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不同所形成的,也是由于她们对世界和社会观察角度的差异所造成的,这些都留在了她们的作品中。
这个时期的女画家仍然存在着共同的特征。首先,是女性意识的“心狱”,即对女性生理和心理的一种“痛感”,对女性身份概念的反感和疑虑,对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的思考。这种思考有时是认同又忽而质疑和反抗,或者在心态上的各种变化。其次,在创作题材上大多选取女性人物为创作对象,尤其是母子题材的画作居多。以闫平为例,前期作品多为母子特写,那是初为人母时的快乐;后期作品更钟情于母子亲情题材领域。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生活细腻的感受,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质朴而又充满诗意的感情世界。更深层次可以看到的是当代女性开始有了自己思考的问题,同时感悟着充满哲理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了一种有别于男性话语模式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
三
历史的进展,使90年代以后的中国女性画家逐渐成熟自信并富有挑战性。以刘虹、闫平、申玲、喻红、夏俊娜最为代表。她们各凭自己的才智而领一路风云,谱写着中国女性画家的当代史,掀开了中国女性绘画的新篇章。
刘虹的研究生毕业创作《冥想》系列,到90年代完成的《自语》系列,每一幅的裸体人物都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力,空间的分布也用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给观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种富有形式的美感以及视觉上的拓展延伸,在她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她用抽象的、虚幻的表现手法把色彩减弱到几近黑白,给人在视觉上一种强烈的直观感受。她总是通过写实的描绘将作品抽象化,画面呈现出灰色的调子、抽象的环境使画家笔下的人体带有超现实意味的符号,构成了女性精神层面上的意义。与西方女艺术家的特点不同,她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对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种种见解,提出对男性艺术规范的种种质疑和思考。
申玲的《男人、女人》系列中表现的是她通过婚姻和家庭生活来记录自己的人生。作品内容以一系列婚姻生活和两性关系来展开剖析,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某种关系的揭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申玲率真的性格创作出属于她自己的绘画语言。她说自己小时候像男孩子,原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她看来却像经历了世界末日,此时的她才如梦清醒:“我是个女人,我不是男人,我能生孩子,男人不能……”她这种简单直率的性格特征也影响了她的创作思维。从形式上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具有非学院的自由精神;从色彩的运用上,她大胆地以纯色为基调,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在构图上以饱满聚焦式的特写来描绘人物和场景,并大胆地将其置于同一视线之中,画中人物形象变形夸张,使其赋有一种原始的属性。
夏俊娜的创作以美女和鲜花为题,画面的主人公也基本都是对自己形象的再创造。夏俊娜的《早春》结合了具象与抽象的形式因素,把中西方艺术融合在一起,画面中的格调、笔触、质感经过画家精心的融合变得很有独特性。她的色彩是对灰褐色的极致追求和敏锐把握,使丰富的纯颜色显得沉稳,并使整个画面的色彩恰如其分地承担起传达意境的角色,也巧妙地把视觉感受与理性表达结合在一起。在她的油画作品中尽管不像闫平那样纵横恣肆地挥写,但同样具有随兴致和情绪而变化的表现,色块、线条明确,有速度和力度感。在夏俊娜的画中,鲜花和少女已经被她符号化、抽象化了。观其画,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以模糊不清的状态出现的,少女的脸也并不精致,画家希望通过这种不完美来达到画面整体效果的均衡。
通过十多年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夏俊娜整理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她试图打破正常的语言图式和光影程序,重新建立自己的绘画语言,把绘画三维的现实意义和二维的抽象性相互并存,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在二维和三维之间相互转化。在局部的处理上,夏俊娜更关注二维空间的表现性,色彩的冷暖、对比光线的强弱,笔触的大小虚实等。这些元素在直觉和本能的引导下,使得画面显得绚烂而神秘。
四
90年代以后的女画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关于女性艺术这个话题在也成为文化的热点之一。她们的绘画语言、表现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验证。在她们的作品里没有宏大的场面,人物不多,像日记一样记录着自己的生活,表达着女性对人生、情感的独特理解。
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对中国油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从文化和艺术两个层面弥补了男性艺术的空缺。在如今的艺术领域中女性油画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艺术群体。她们从最初单纯的女性符号到到今天的脱离传统、超越自我的表达意识,以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观察自身并诠释世界。其作品关照的是人生和当代性,把对人性深层次的挖掘置入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时代背景中。从半个世纪的磨炼中可以看出当代女性画家的作品是对个体生命、情感、理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及对人类和社会的关注,甚至进入了更深层次的人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