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文本深探情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上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需要教师去引领。教师细读文本有多深,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教师要以细读先行,以自身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自身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阅读;情感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94-1
  一、多视角文本细品,探究文本情感
  1.从自己出发,活在文本中。在读者的眼中,文本是独立的、生动的、鲜活的精神世界,需要用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去激活、点燃。细读文本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在揣摩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读,重新把握教材的教育价值取向,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心声。如果教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细读文本,开启自己的生命,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其中一个角色,让文本带着你游历其中;以直接拥抱文本的姿态,用心聆听文本的种种言说,用心查看文本的种种景象,这样的细读带着感性、带着诗意,带着对文本语言的敏感和珍惜,才能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2.从学生入手,学在文本中。文本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学生,文本的阅读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凭借。教学的成功要建筑在对学生的理解上,教师就需要拥有一双学生的眼睛。这就为教师解读文本开辟了一个新奇的天地。用学生的眼睛看教材,是一种真诚的教师情怀;用学生的眼睛看教材的教师是一个感情真实的心性意义的“学生”。
  3.要立足于教师的角度,教在文本中。作为教者的细读,是多种角色融合的细读。以读者的视角易于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学生的视角易于了解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但这些仍都不够,作为教者的细读,是一种专业解读。教师的细读更讲究准确与深入,同时还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一切皆是为着更好地扶助学生,考虑的是如何以其为凭借促成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熏陶。要边读边考虑:作者所寓是否适于向学生揭示,应该领着学生求解到何种程度?文本进入教材,除却原先意义的价值,编者又赋予其何种担负?如何用最巧妙、最简捷的方式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感悟文本?从文本中,不仅要读出文本的观点,也要读出他人的观点,更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唯有开启了眼睛和头脑的“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二、多种方法文本细读,挖掘文本情感
  1.斟酌传神词句,感受语言神韵。“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是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的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细读文本首先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这样不但能读到词语本身的信息,引发开去,还会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请闭上眼睛想”一句,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用商量的口吻,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好像在面对面地征求意见,实际包含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整个画面是何等的安闲和舒适。
  2.揣摩细节描写,领会文本内涵。文本细读,充分挖掘文本价值,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我们值得发掘的点。倘若教师能有效挖掘细节、表现细节,那“细节”将会成为精彩课堂最亮的闪光点!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迅速进入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使其言若出吾口,使其意若出吾心”,从而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在他们面前呈现一个精彩的世界。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经典课文,如果我们不反复咀嚼细读,就很难把握好文本的内涵。文中共写了作者四次流泪的细节;每一次流泪,原因各异。第一次流泪是因为家道的衰落,祖母的过世;触景生情、情动于衷、自然生泪;最后一次流泪则包含着儿子的深深愧疚之情和对父亲深沉的爱。这两次流泪,还是很好理解的。但是第二、三两次流泪就很不容易理解了。特别是在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这第二次流泪:“我的泪很快就下来了”。我们以前讲这爬月台,买橘子,总是要让学生找动词“探”“攀”“缩”“倾”,体会其中的深意,感受父爱之情,其实,光看这些动词是很难读得出来的。如果我们细读文本,就不会有这样的看法了。看文中这句话:“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不容易”三个字,实际上是理解整段文字的关键。我们联系上下文,从中可以看出,这“不容易”三个字原来还另有深意:这就是生活的艰辛不容易。文中这爬月台的动作仅仅只是表象,只是一种情感的触发点。作者流泪不是因为动作本身,而完全是因为作者内心,对家庭生活困顿的深切感受,对在困顿中挣扎的父亲的深切的爱。
  3.抓住文章结构,品味巧妙构思。教育家叶圣陶曾讲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因文本细读,我们就不会像以往那样,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进行有条理的文本细读,结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点,把握文章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才能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更具高度的宏观认识。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每篇课文在其谋篇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意图。细读文本,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才能深入品味文本谋篇的巧妙和构思的精妙。
其他文献
美国防部副部长William H.Taft最近命令三军开始制定一项反战术导弹(ATM)的全面计划,以保护北约组织的军队免遭苏联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的袭击。 U.S. Deputy Defense Minis
近距空空导弹AIM-9L 与装备的AN/ABG-66J雷达——FOS(火控系统)相配合,提高F-4EJ飞机性能的计划的关键是实现两种机载导弹的现代化。现用的F-4EJ飞机除了装挂AIM-9P响尾蛇导
近年来,感染性腹泻尤其是艰难梭菌性肠炎的临床相关报道越来越多。考虑到大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问题,本期特刊登美国CDC网站资料,并对相关几篇文章进行编译。 In
老爷车已经很老了。老得全身的漆都快掉光了。就像那些上了年纪的人的头发一样,斑斑驳驳。汽车公司的老总对他说:“你该退休啦。”但老爷车还不想退休。“我明明还可以跑得动
甲:敲锣打鼓乐心间,乙:说说核心价值观,丙:弄懂才能践行好,丁:——那当然!甲:国家社会和公民,乙:二十四字怎么讲?丙:认真学习细领会,丁:——正能量!甲:民主就是民做主,乙:富
读报获悉,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士课街早市上,有一位“守秤老人”。这位老人叫徐可良,今年75岁,从2005年开始自告奋勇义务担当公平秤守秤人,是这个市场唯一一个每天坚持出摊却不
摘 要:作为一名“杂家”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多采用激励、鼓舞、唤醒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围绕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记忆、思考、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优良组合。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优化方法;“借力”、“激趣”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7
手机早就是我们最亲密的宝贝,它是秘书,早上负责叫早,在日历上记下了什么日子有什么约会,它是笔记簿,它是相机、游戏机、个人音响……它唯一能安安分分休息、必须关掉的时候,
近日,米市巷街道米市社区的代表将印着“传承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米市”的荣誉锦旗颁发给了位于浅水湾城市花园里的真品发型工作室。真品发型工作室是米市巷街道内一家已有十余
【案例背景】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性格、兴趣、能力和智力都存在着差异。每个班的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差异较大的群体,各个层次的学生发展很不平衡。各个学科都存在一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