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春天的脚步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G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草探头探脑
   掀开厚厚的冬眠
   吐着嫩疙瘩伸展着手臂
   触摸春的气息
  
   桃花不分昼夜
   顶着轻薄的咒语
   从树根的冻土中顺着东风
   往上爬
   只为让春天看见
   她殷勤一世又一世
   丽质天生的粉艳
  
   当梅香蕴足高雅含雪隐去
   杏花迷醉风气的时候
   柳枝被雨燕裁剪成
   如气如丝无言的温柔
   招引着春天
   披风携雨
   抖抖擞擞迈着自己的脚步
   活灵活现来到人间
  
   等了一秋一冬的誓言
   我便是在2月29日这个
   四年一遇宁静的正午
   踏着东区慵懒应时的鸡鸣声
   来到豆麦青青阳光融融草木生发的
   田间
   看白云底下 是谁
   叫树折腰
   看树边小草
   是不是 一律点头哈腰
  
   有三匹马在埋头啃嫩草
   有一个熟人在池塘边垂钓
   友人来电说浅秋的毛衣打折
   要不要去看看
  
   就这样踏着春天的脚步
   我们在生活的网里
   出来又
   进去
   头顶着高天流云
   脚尖 冒着地气
   目光所及
   春荒遍地
   艾艾蓬蒿把慧根和灵气
   找个世俗的理由
   藏在雪里
  责任编辑 彭琼瑶
其他文献
“六月雷雨,鸡(土从)拱土。”每年农历六月第一声雷雨过后,家乡的鸡(土从)将闪亮登场了。美丽富饶的滇西大地又将热情地“勾引”着从远方赶来做鸡(土从)生意的商人。  家乡在云南省永平县,土地肥沃,夏凉冬温,雨量充沛,很适宜众多野生菌类生长,鸡(土从)当数第一。  家乡人何时开始采摘食用鸡(土从),这我无从考查。据《庄子》“鸡(土从)不如晦朔”之说,早在2000多年前鸡(土从)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明代
期刊
“突然”在我的记忆与文字中,来回奔突。于我而言,它暗示了生存所面临的大部分困境。  ——题记  我的1992年  1992年,我涉世未深,对于許多人与物,还处于懵懂的状态。“1992”这个数字背后的那些事件(于我而言就是事件),所给我带来的影响却是始料不及的。这一年,我开始意识到許多事情的发生是意料之外的,特别是疾病。这一年,我突然被烧伤;这一年,我突然之间就无法从床上起来;这一年的許多个早上,洗
期刊
还未实现秋天与枫叶的合影  却已经与麦子不再相识  充满期待的  橱窗里的婚纱  最终依然只是陈列品  时间始终没有完成  两个微笑的拼接  那一张红色的纸上  也最终也没写下  两个被祝福的名字  脚步太零乱  散落在  每一个幸福曾经到达过的地方    关于桃花的约定  最终只剩下风,固执地等待  那遥远的,梦中的家乡  最终也只能是想象  每一份努力与牵挂  苦难或快乐  最终也只是昨天的底
期刊
喜洲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大理古城北端,离古城约十八公里,是坐落于苍山五台峰下的平原坝子。这既不靠山,也不临海的地方,自古以来,却是祖国西南边陲洱海西岸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城镇之一。  喜洲的繁华和发达,常常令人不可思议,她是靠什么发展起来?她除了在唐代南诏时期,南诏王阁罗凤曾在此“建都”和这里有深厚的汉文化积淀之外,还有什么东西起了重要作用?  其实,这里的历史发展,除了上
期刊
接到电话,朋友老那在大理等我,陪我采访陈勋先生。我迅速从下关出发,前往大理这座灵山秀水之中的古城。   我所乘坐的4路公共汽车平稳地行驶在迷人的田园风光里,阳光穿过苍山上灰色的云团,暖暖地洒向风光旖旎的大理坝子。   一阳指,六脉神剑,雄踞西南的点苍山,风情万种的段王爷……金庸给了世界一个个精彩的武侠美梦,而大理就宛如盛开在这梦境之中的山茶花一般。   车入古城,我下了4路车,穿行于大理古城
期刊
古城标志性建筑拱城楼东面的转角处,有家很小很简陋却是每一个生活在小城的人都认识的店。这家店有个朴素却温馨的名字:兄弟修鞋店。   一间很小的店面,兩台修鞋的机器,一些修鞋的工具,一对来自四川的兄弟。哥哥清瘦,精干,弟弟微胖,面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除了晚上睡觉,城楼转角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记不清他们是何时来到小城的,好像是大哥先来,在城楼下摆了个小摊修鞋,后来小摊变成了店面,弟弟也来了。
期刊
大理师范学校是苍洱艳丽夺目的奇葩,滇西历史悠久的教师摇篮,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所百年中等师范学校。经苍山雨露的滋润、文化名邦的熏陶,大理师范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百年师范名校。从1905年大理女子师范学堂起算到2005年,大理师范学校伴随着时代的风雨,走过二十世纪,走完百年里程,写下了一部恢弘灿烂的历史。  百年概览     一百年前,继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从大理县公立女子师范学堂在大理古城永丰坊应运
期刊
序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在这里 在美丽的山湖之间  我饱含热泪 面对高天流云  重新走进那些峥嵘岁月  曾经如晦的风雨 曾经浴血浴火的场景  拥抱那么多牺牲的年轻身躯  抚摸那么多永恒的青春面容    一山伟岸矗立 一湖秀美荡漾  难道不就是一个美好国度的象征  在这风花雪月的五彩斑斓中  我们重现那一段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重新描绘在那早期苦难而光辉的岁月中  从这高原的美丽山湖间升起的璀璨
期刊
映山红的请柬   在春风中传递时   我再次回到了苍山   回到了   放牧我童年的深处     迎接我的杜鹃   用最原始的方式   把心事   摆成耀眼摆成响亮   让我   一一去检阅     可在红的深邃处   我不是中心    这个春天不纯粹     院内的木棉告诉我   这个春天不纯粹      与它为邻多年   我熟知它的禀性   有叶无花有花无叶
期刊
故乡的人     故乡的人越来越少了,故乡越来越空了。晚秋的故乡还是暖洋洋的风景,可到了这严冬的季节,秃树兀立,村舍低伏,故乡,便显出了它的另一番风情,一种凄零、凋敝的气象。一地白霜,一路乱草,狗儿不在村巷里徜徉,猫儿也躲在母亲的被窝里念着经香睡,鸡呢,把一条腿藏进肚里,孤立在棚架上翻着眼皮,而麻雀则赖在枣树的枝头,缩着头打盹,像一团萧瑟的树叶。   故乡的老一辈人,大都在岁月的轮回里,被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