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整合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幕被缓缓拉起,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教学目标已由传统的纯粹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变为帮助学生实现其对知识需求、能力需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即需要全面实现学生的三维目标,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实现学生的三维目标呢?教师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始终将学习的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整合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谈一些想法。
  一、对于知识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需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注重因材施教。
  三维教学目标强调教育的“平等性”,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首先要强调普及意识。在现实中,学生由于智力结构、思维习惯、知识积累等因人而异,在学科内容掌握上不可能齐头并进,甚至相差悬殊,这样就出现了学习成绩“优秀生”和“学困生”之分。搞好“学困生”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增加感情投资,注重“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才的成长中,智能因素的差异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除智能因素外,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是智能发展的动力因素。“学困生”与“优秀生”的差异并不仅仅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心、坚持性与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为了加快后进生的转化,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课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之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
  应该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教师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在处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学案,注重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分层评价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被鼓励和被要求的评价。
  二、对于能力目标的达成——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强,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随之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会在他们脑海中产生许多问号。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能够自己联系实际,产生疑问,引起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使学生学习毫无强迫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思维也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也会不断闪烁。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师应在实验课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动手中善于求异,创造新的方法;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我们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调查表明,100%的学生喜欢自己独立完成实验,他们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实验,感观协同作用,手脑并用,思维活动程度大大增强。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组织生物兴趣小组。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自己动脑设计,亲自观察记录、调查统计,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的形式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重视实验教学,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开发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课堂教学比以前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智能潜力得到开发,在学习活动中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产生新的设想。这仅仅是“近利”,我想,真正的收获是在几年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再是“书橱”,而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型的人才。
  三、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1.德育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品德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和谐生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中生物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如,通过认识和理解“生物和环境的辨证发展”的观点,学生可以明确“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基因工程、克隆原理、生物武器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过程,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科学伦理道德观”;通过对沃森和克里克、孟德尔、达尔文等生物学家的艰辛而坚定的科学探索之路的了解,学生可以培养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强意志,等等。可以说每一节生物专题都是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素材,将德育教育贯穿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
  2.注重美、体、劳等其它方面的教育。
  三维目标同样强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渗透德育,强调创新,而且要促进学生的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形态美和结构美的认识,使学生提高情趣,陶冶性情,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生理和营养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营养饮食、科学锻炼,以达到强健身心等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者自身必须具备很强的改革创新意识。欲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教育者需要终身不断求索、改革和完善,在倡导新理念教育的今天,从课堂入手,从学科教学改革入手,从每一句话、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入手来不断完善教育方式,以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他文献
一、新闻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记者采访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得道听途说,合理想象。对失实报道,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
摘 要: 中职学校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应依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整合,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  关键词: 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 建筑力学 教学改革    建筑力学是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教学改革思路。  1.调整课程内容,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类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和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其最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论断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摘 要: 本文在认定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的前提下,简略介绍了语用学中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关联理论,并通过关联理论分析翻译,总结出一些对译者有帮助的指导。  关键词: 翻译 关联理论 指导    一、关联理论及其原则  Sperber和Wilson把关联定义为“假设P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1991:381),即,会话过程中的后一话语与前一话语,以及会话赖以存在的语境在语义和语用上都有一定的联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