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楼市调控接二连三,限购、限贷、新国8条等一系列的空前调控政策出台。房价调控的目标已经成为各地热议的话题,而这会否引起楼市的降温?撼山不难,撼房价难,看资深营销专家李政权解读新政调控,透析楼市走向。
限购、限贷、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新国8条自2011年1月26日出台后,让整个楼市的成交量迅速跌入了冰点。屋漏偏逢连夜雨,央行随后又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年内第二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直接冻结了近4000亿资金,减少了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在这些政策的连环打击之下,房市在2月份交出的成绩单可谓惨淡,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多数城市出现了成交量腰宰,北京、上海等城市更分别创造了3年——5年来的成交量新低。
尽管期间有春节长假的因素,以及政策刚出台需要消化接受的原因,但是一些事实却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接下来,笔者结合调控新政及楼市现状等因素,试图为楼市的走向做一个梳理。
一、成交大挫成必然,价格相对稳定。
楼市成交量的大挫不是短期的,只要目前的国8条及其相关细则能够执行一年,成交量就会受挫一年。因为,国8条中有三把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重击市场的锤子:第一把锤子是限购,在目前已明确出台限购令的三十余个大中城市中,基本上是本地户口限购第三套房,能提供相应年限纳税及社保证明的外地户口限购第二套房,对投资投机行为以及在购房人群中通常占比40%-60%的外地购房者形成了精确打击,并误伤到了改善性刚需。第二把锤子是限贷,将对改善性刚需的误伤上升到了直接打压,通过将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到六成以及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贷款利率,直接将大批改善性住房需求者挡在了门外,而改善性刚需则是之前楼市购房人群中不低于四成的主体。第三把锤子是巨量的保障房建设,2011年、2012年每年各建1000万套,整个“十二五”期间要修建各类保障房3600万套,消化、满足20%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
纵观以上,调控新政的脉络很清晰。通过限购、限贷的“堵”来限制购买抑制需求,通过保障房建设的“拉”来分流中低收入购房者,一“堵”一“拉”平抑房价。这让目前的开发商一边流着血一边进不了食,得不到营养的补给,很是难受。
这种难受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大户型、别墅等个高端物业本来销售就比较慢,改善性住房需求者及外地人等购买的主力人群现在被限,出货周期更长,销售难度更大。
2.有能力买房的被挡在了门外,能力不足的盯上了保障房,这中间剩下的则是支付能力有限的夹心阶层。他们或选择观望,或考虑着出手。也就是说,购房人群在被堵来限去,分流、观望等等之外,真正可能并有能力在目前出手的所剩无几。在这种背景之下,一次性折让20%、25%的价格,也没有几个人来购买;降价50%,又没有谁肯干。促销遭遇促而难销,以及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以行政命令调控楼市长久不了”的信念,难免坚定了一部分开发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硬抗心理。
国8条刚出来时,笔者曾经认为楼市成交量至少下滑两成五,但结合以上因素综合考虑,2011年的楼市成交量巨跌40%-60%都是可能的。
二、商业获益,城市综合体迎来策略调整藏玄机。
住宅投资产品的投资大门被堵塞,商业地产成了楼市开发及投资投机游资的宣泄渠道,这让写字楼、商铺、产权酒店式公寓、商业旅游地产等商业项目,成了本轮楼市调控的幸运儿。
有资料显示,70%的商品住宅房开发商正准备或已经涉足到商业地产的开发和运营中,如此情况下,一些专业市场、写字楼及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必将风起云涌成为开发及市场供应热门。但在招商资源枯竭、运营管理人才缺乏、业态同质化严重及项目规划与定位不合理等背景下,这些商业项目的商业特质与前景,倍受考验。
有理由这样认为,住宅领域的政策严控为商业地产带来了特定时段的机遇。但蜂拥而入的地产商和商业项目,存在催大商业地产泡沫,并让商业地产泡沫比住宅泡沫更先破裂的危险。进入时机、项目定位、业态规划、运营商在运营管理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及能力,以及区位、地段等综合素质,不仅对开发商的成功是个考验,对投资者的眼界也是个挑战。
对在各大中城市大行其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而言,则是已经到了进行营销策略调整的时候。众所周知,对城市综合体项目来讲,通常是以住宅带动商业,有较长时间的蓄水期,但现在住宅之“水”缺乏流动性,购房的需求源头被堵,住宅市场有客户资源及消化能力逼近干涸的危险,是故,现在需要思考如何掉转“红缨枪”,将以前藏在后面的商业提前推向市场。如此一来,在商业上的软推就变成硬推了,一系列的营销行为都将随之发生改变。而从竞争角度看,谁先掉转枪头,谁就可能先抢占客户资源先获益。
三、楼市迎来“下乡”潮。
截止2011年2月底,据不完全统计,明确提出实施限购令的城市已经达到了36个。反过来说,还有许多大中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不在限购之列。
这种地域空间上的机会,将会成为许多开发商趋之若骛的重点目标。万科等已经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的大中型房地产商会加大布局力度,并尝试加快进度,还没有开展实际布局的开发商也会将目光转到三四线市场。由此,地产商以及跟着地产商走的代理商、炒房客的群体迁移,将会掀起一轮“下乡”潮。但是,这种“肉食动物”的大规模转战,也为加速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增加了推力及可能性,同样暗藏着引来限购令普及实施的政策风险。
而就已经出台限购令的城市来讲,限购区域多集中在市区与中心城区,也就是说,一些新城市新开发区域与郊县(区)的住宅楼盘,将会迎来一个量升乃至价涨的好时机。如广州出台限购令将从化、增城暂排在限购名单之外后,从化、增城的楼盘都纷纷打起了抢广州客的主意,有从化楼盘甚至直接打出“从化不限购”,大力推售大户型洋房产品。但是,即使郊县楼盘利好,明智者也不至于贸然提价,而是:一是跟着大市走不会吃亏能长久,二是这种调价机制很可能会在开发商中形成一种不轻易涨价的默契,同样是为了规避上面已经有所提及的限购令的扩大化。
四、下半年促销活动增加,促而难销买卖矛盾反加大
2011年3月初,北京东五环外通惠河畔的“远洋一方”北润园第三次开盘,均价由前期的25000元/平方米回调到21000元/平方米。在其开盘当日,售楼处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散步维权”的前期客户。一些“抗议者”手持“退房”标语,站立在售楼处前的道路两侧;另一些人则准备向前来看房的人散发题为《用我们的血泪给您换来的购房经验》的传单。类似这样的矛盾及事例,曾在2008年较多出现过,在2011年,经过前三、四个月的观望风之后,也将会越来越多地在五月份以后出现。
一些新上市项目,经过一段时间销售率不过四成的项目,或“等米下锅”希望资金尽快回笼的开发商,由于压力大资金差,将会成为其中的主力军。但正如前面所提到过的一样,限购限贷外的有效客户相对以前少了几倍,群起争夺大力促销也是促而难销。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开发商开始另寻他途……
(待续)
责任编辑:蔡辛甜
著名营销专家,《预见》《检修》《成就优势渠道》(渠道经理实战手册)《弱势品牌营销》等书作者。
互动微博:http://lizhengquan1.t.sohu.com/
楼市调控接二连三,限购、限贷、新国8条等一系列的空前调控政策出台。房价调控的目标已经成为各地热议的话题,而这会否引起楼市的降温?撼山不难,撼房价难,看资深营销专家李政权解读新政调控,透析楼市走向。
限购、限贷、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新国8条自2011年1月26日出台后,让整个楼市的成交量迅速跌入了冰点。屋漏偏逢连夜雨,央行随后又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年内第二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直接冻结了近4000亿资金,减少了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在这些政策的连环打击之下,房市在2月份交出的成绩单可谓惨淡,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多数城市出现了成交量腰宰,北京、上海等城市更分别创造了3年——5年来的成交量新低。
尽管期间有春节长假的因素,以及政策刚出台需要消化接受的原因,但是一些事实却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接下来,笔者结合调控新政及楼市现状等因素,试图为楼市的走向做一个梳理。
一、成交大挫成必然,价格相对稳定。
楼市成交量的大挫不是短期的,只要目前的国8条及其相关细则能够执行一年,成交量就会受挫一年。因为,国8条中有三把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重击市场的锤子:第一把锤子是限购,在目前已明确出台限购令的三十余个大中城市中,基本上是本地户口限购第三套房,能提供相应年限纳税及社保证明的外地户口限购第二套房,对投资投机行为以及在购房人群中通常占比40%-60%的外地购房者形成了精确打击,并误伤到了改善性刚需。第二把锤子是限贷,将对改善性刚需的误伤上升到了直接打压,通过将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到六成以及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贷款利率,直接将大批改善性住房需求者挡在了门外,而改善性刚需则是之前楼市购房人群中不低于四成的主体。第三把锤子是巨量的保障房建设,2011年、2012年每年各建1000万套,整个“十二五”期间要修建各类保障房3600万套,消化、满足20%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
纵观以上,调控新政的脉络很清晰。通过限购、限贷的“堵”来限制购买抑制需求,通过保障房建设的“拉”来分流中低收入购房者,一“堵”一“拉”平抑房价。这让目前的开发商一边流着血一边进不了食,得不到营养的补给,很是难受。
这种难受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大户型、别墅等个高端物业本来销售就比较慢,改善性住房需求者及外地人等购买的主力人群现在被限,出货周期更长,销售难度更大。
2.有能力买房的被挡在了门外,能力不足的盯上了保障房,这中间剩下的则是支付能力有限的夹心阶层。他们或选择观望,或考虑着出手。也就是说,购房人群在被堵来限去,分流、观望等等之外,真正可能并有能力在目前出手的所剩无几。在这种背景之下,一次性折让20%、25%的价格,也没有几个人来购买;降价50%,又没有谁肯干。促销遭遇促而难销,以及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以行政命令调控楼市长久不了”的信念,难免坚定了一部分开发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硬抗心理。
国8条刚出来时,笔者曾经认为楼市成交量至少下滑两成五,但结合以上因素综合考虑,2011年的楼市成交量巨跌40%-60%都是可能的。
二、商业获益,城市综合体迎来策略调整藏玄机。
住宅投资产品的投资大门被堵塞,商业地产成了楼市开发及投资投机游资的宣泄渠道,这让写字楼、商铺、产权酒店式公寓、商业旅游地产等商业项目,成了本轮楼市调控的幸运儿。
有资料显示,70%的商品住宅房开发商正准备或已经涉足到商业地产的开发和运营中,如此情况下,一些专业市场、写字楼及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必将风起云涌成为开发及市场供应热门。但在招商资源枯竭、运营管理人才缺乏、业态同质化严重及项目规划与定位不合理等背景下,这些商业项目的商业特质与前景,倍受考验。
有理由这样认为,住宅领域的政策严控为商业地产带来了特定时段的机遇。但蜂拥而入的地产商和商业项目,存在催大商业地产泡沫,并让商业地产泡沫比住宅泡沫更先破裂的危险。进入时机、项目定位、业态规划、运营商在运营管理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及能力,以及区位、地段等综合素质,不仅对开发商的成功是个考验,对投资者的眼界也是个挑战。
对在各大中城市大行其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而言,则是已经到了进行营销策略调整的时候。众所周知,对城市综合体项目来讲,通常是以住宅带动商业,有较长时间的蓄水期,但现在住宅之“水”缺乏流动性,购房的需求源头被堵,住宅市场有客户资源及消化能力逼近干涸的危险,是故,现在需要思考如何掉转“红缨枪”,将以前藏在后面的商业提前推向市场。如此一来,在商业上的软推就变成硬推了,一系列的营销行为都将随之发生改变。而从竞争角度看,谁先掉转枪头,谁就可能先抢占客户资源先获益。
三、楼市迎来“下乡”潮。
截止2011年2月底,据不完全统计,明确提出实施限购令的城市已经达到了36个。反过来说,还有许多大中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不在限购之列。
这种地域空间上的机会,将会成为许多开发商趋之若骛的重点目标。万科等已经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的大中型房地产商会加大布局力度,并尝试加快进度,还没有开展实际布局的开发商也会将目光转到三四线市场。由此,地产商以及跟着地产商走的代理商、炒房客的群体迁移,将会掀起一轮“下乡”潮。但是,这种“肉食动物”的大规模转战,也为加速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增加了推力及可能性,同样暗藏着引来限购令普及实施的政策风险。
而就已经出台限购令的城市来讲,限购区域多集中在市区与中心城区,也就是说,一些新城市新开发区域与郊县(区)的住宅楼盘,将会迎来一个量升乃至价涨的好时机。如广州出台限购令将从化、增城暂排在限购名单之外后,从化、增城的楼盘都纷纷打起了抢广州客的主意,有从化楼盘甚至直接打出“从化不限购”,大力推售大户型洋房产品。但是,即使郊县楼盘利好,明智者也不至于贸然提价,而是:一是跟着大市走不会吃亏能长久,二是这种调价机制很可能会在开发商中形成一种不轻易涨价的默契,同样是为了规避上面已经有所提及的限购令的扩大化。
四、下半年促销活动增加,促而难销买卖矛盾反加大
2011年3月初,北京东五环外通惠河畔的“远洋一方”北润园第三次开盘,均价由前期的25000元/平方米回调到21000元/平方米。在其开盘当日,售楼处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散步维权”的前期客户。一些“抗议者”手持“退房”标语,站立在售楼处前的道路两侧;另一些人则准备向前来看房的人散发题为《用我们的血泪给您换来的购房经验》的传单。类似这样的矛盾及事例,曾在2008年较多出现过,在2011年,经过前三、四个月的观望风之后,也将会越来越多地在五月份以后出现。
一些新上市项目,经过一段时间销售率不过四成的项目,或“等米下锅”希望资金尽快回笼的开发商,由于压力大资金差,将会成为其中的主力军。但正如前面所提到过的一样,限购限贷外的有效客户相对以前少了几倍,群起争夺大力促销也是促而难销。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开发商开始另寻他途……
(待续)
责任编辑:蔡辛甜
著名营销专家,《预见》《检修》《成就优势渠道》(渠道经理实战手册)《弱势品牌营销》等书作者。
互动微博:http://lizhengquan1.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