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北部栽培苦荞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遗传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等位酶电泳技术测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越西和甘洛2县的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17个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结合农业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对7个酶系统的15个位点的检测表明,苦荞麦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该州南部的苦荞麦和其他地区甜荞麦,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9,多态位点比率为52.1%,平均实际杂合度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190和0.262, FST值为0.199,居群间存在着较明显的遗传分化,接近野生植物的平均水平。对苦荞麦种质资源保护提出了以下策略:“有翅荞”2个居群的多态位点比率P为60.0%,它们的实际杂合度均高于预期杂合度,分别为Ho=0.260和Ho=0.301,是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居群,应重点保护。此外,遗传多样性较高的2个“小米荞”居群和遗传位置独特的“秋苦荞”、“额曲苦荞”和“革洛苦荞”的3个居群也应加强保护。
其他文献
以高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兰考906-4"与北京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京411"为实验材料,运用植物解剖学、化学和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粗秆的高产小麦茎结构特性做
利用有极高检测灵敏度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对吸附在银镜表面上的浓度较低的纯化的放氧核心复合物(Pd OECC)薄层进行了频移在250~3 100 cm-1范围内的拉曼光谱测量,除
从提莫菲维小麦转移到普通小麦中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Pm6是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f sp. tritici)的有效抗性基因。用700个随机引物对Pm6近等基因系进行RAPD分析,发现引
最近发现了一个在田间条件下自然产生的低叶绿素b高产水稻突变体(Oryza sativa L. cv.Zhenhui 249),该突变体主要降低了外周捕光天线复合体的含量.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叶片全
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氧化酶CO2/O2特异性因子的方法.理论上改进了定量计算公式;操作上避免了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以及层析分离3-磷酸甘油酸和2-磷
HeLa细胞KB株、X株、NM20/X株、H株的染色体众数依次为60±3(超二倍体)、62±3(超二倍体)、68±3(超二倍体和亚四倍体)和78±2(亚四倍体),所占比率分别为72%~76%,69%,52%和40%。在纯化3代
比较了两个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京411"和"小偃54"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荧光猝灭参数和光合色素对强光胁迫的响应.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京411"的光合色素含量
合成了6个模型化合物并用以探讨PSⅡ的放氧复合物(OEC)中Mn簇的结构特征.模型物包含Mn2(μ-O)2和μ-O-μ-羧桥联的二锰结构单元,这些单元中的Mn-Mn、Mn……Mn和Mn-O(N)结构参
电器企业市场竞争是一种寡头垄断竞争,电信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定位等合理的选择竞争策略,并从加强调查与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强化跟踪与评估等方面完善这种竞争策略。 Market c
利用从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叶绿体分离、纯化出的缺失膜脂的细胞色素b6f蛋白复合体(Cyt b6f)制剂与从菠菜类囊体分离、纯化的膜脂进行体外重组,检测了不同膜脂对Cyt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