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在科学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调动他们的认知学习潜能,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养成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对于如何优化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个人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操作活动中进行探究
  由于学生实践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因此,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获得真知。科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他们非常渴望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大多是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操作的。如上《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三年级学生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已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如常见的铁钉、石子、铜钥匙会沉入水底,木块、泡沫会浮在水面上等自然现象,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做石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从而引出课题,然后提出“这些物体在水中为什么会沉浮”的问题,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会根据思考出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积极投入到探究物体浮沉的实验中。
  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参与研究,掌握基本的各种操作方法,亲自感受操作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快乐地学。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了真知,从实践中获得了认识,这种由亲自体验获得的经验是刻骨铭心的,是教师任何说教都无法代替的,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
  二、游戏活动中深入探究
  学习科学知识时以组织游戏的形式尤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生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就越短。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意注意一般只能持续15~20分钟,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游戏中学,能主动愉快地探索科学知识,精神愉快,不知疲倦。我认为组织学生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秋游、踏青、竞赛、参观等。如学习三年级《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时,我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每个学生明确踏青的任务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踏青中考察的重点是认识有生命的物体,以及它们各自生活的地点等,并要求学生一边踏青一边把观察到的物体记下来或画下来,把能采集的实物带到课堂上展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学习气氛活跃,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讨论活动中激活探究
  讨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踊跃参与讨论,通过语言描绘学习过程获得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会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在这样一个转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靠学生的语言了解他们理解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限制学生说话自由,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说,想提问题就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展开讨论,要启发学生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如授完《声音的产生》一课后,我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说:“老师,动物的叫声是怎样产生的?”有学生忍不住地说:“老师已经讲过了还问。”这时,我微笑地说:“问题提得好,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自己解答这个问题?”这个学生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叫声一样,都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说得好,你敢于举手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让我们为他鼓掌!但是,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有些动物的声音不是声带发出的,课后大家自己上网查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在这节课上,学生从动物想到乐器,从电器想到汽笛……思路活跃,问题非常多。我采用讲解、讨论、实验、阅读课外读物等方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获得了知识,懂得了应用知识,还养成了遇事爱问为什么、探个究竟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课后活动中拓展探究
  农村科学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科学教学课后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进行拓展性探究:首先,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甘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等)。其次,师生动手建设、管理生物园。教师课后指导学生在生物园中按教学需要栽培植物,饲养小动物,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喂养家蚕等,从而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最后,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探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进行考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土壤等,都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科学课的教学和课外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使自然课取得综合的教学效益。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科学课中适当运用操作、游戏、讨论、拓展的教学方法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培养学生个性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够营造课堂的艺术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音乐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获取应通过构建平等、开放、动态的课堂和创设一定的生成情境实现,教师用敏锐的眼光捕捉,进而加以利用。同时,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发掘过程中要丢弃随意性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 生成性 教学资源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包括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蕴含的,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本刊七八期合刊,首次公开发表了邓小平同志“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7月25日,本刊邀请了部分在京老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了学习、座谈。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文章论述
任何阶级领导国家,管理社会,实现政治统治,都要解决领导集团中少数和多数的关系问题,即必须解决统治集团是按照个人、少数人还是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方针、政策的问题。奴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内容,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打造更生动的美术课堂。教师可从以
摘 要: 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应掌握充足的知识,具有深厚内涵,做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协调者。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都具有不同的思想和个性,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文章就构建生态课堂,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小学生 探究能力  教师是学习者与知识之间的中介,也是学生理解的个人意义与社会中以文化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意义之间的中介。在课堂
摘 要: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建设对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的稳定发展尤为重要。文章就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展开论述:首先,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感染每一位学生。其次,班主任要用自己乐观的精神感染每一位学生。最后,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积极组织,带动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班集体建设 敬业精神 乐观 自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因此,在科学课中如何提高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是值得科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选择材料 小组分工 思维发展 探究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科学探索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班级建设中行使多种职能,扮演多种角色。结合工作体验,作者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采用民主、科学的管理办法,给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尊重、鼓励和表扬、关心和爱心。  关键词: 班主任 学生服务 班级管理方法  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校长,带好一个班级的关键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
目的:探析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与我院就诊住院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抽取46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研究
2009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充分把握公众新闻信息需求和关注点,新华社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层抽取15个省市实施,配额抽取了220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