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生文本”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课程标准》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强调“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等新理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通过这次的新课改理论培训,更使我收获颇丰。在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到,地理课变了,变得鲜活而富有生机。每次走进课堂,看到学生们如花的笑脸,听着他们发出的由衷的掌声,我的心是甜的,是课程改革的春风带来了地理课堂的春天。
  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堂好的地理课究竟是什么样子?学生喜爱的地理课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认为,应该是摒弃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地理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地理学习。
  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上次那种对教学重、难点的每个环节加以细致、具体安排的作法,没有事先设计好师生对话、没有事先设计好学生应怎样答,而是放手给学生,在尊重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我将课文中的全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按方向变为四个研究性课题: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在上课前一星期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四组,选定课题,选出主持人。确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相关的图片、学具等都由学生自己进行。而且让学生特别去注意那些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搜集与其有关的旅游信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计最合理的旅游路线。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是提供尽可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很多同学课间或中午来找我询问相关的问题,绝大部分由他们自己去查阅,我也帮他们上网下载了一些资料。学生的兴趣超乎我的想象,使我更有了进行这次实验的信心。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没有用细节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是围绕教学目标理清了思路框架。可以说,我是带着和学生同样的兴奋和期待走进课堂的。虽然是第二次上这节课,但学生们的热情更高于上次,每个探究小组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了。
  在导入新课时,我充分抓住“旅游”这个热门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组织一次到全国各地的旅游活动,交通工具是火车,我们怎样来选择旅游路线呢?请各小组的导游员来为我们导游。”在我简洁地导入新课之后,首先给学生大约10分种的时间,让各个小组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最后达成共识。然后让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做导游员,创设一种旅游情景。在我的启发和鼓励下,落落大方的导游员出场了。她用优美的语言将本组同学的发言有序地组织起来,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还真丰富,有许多的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导游员引领大家去观赏名胜,有时还用多媒体播放与之有关的风光图片,学生们兴趣盎然,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会了铁路干线的名称和起止点,创设课堂情景,在玩中学,掌握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也因势利导,发动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原本上次授课时感觉较难处理的难点迎刃而解了。第一组的精彩展示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更激起了其他小组的斗志,他们的表现更为出色。第二组的同学在第一组同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有关铁路系统时间和车次的常识性的问题,而且有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及火车,象表演课本剧似的,使课堂气氛更加
  活跃,使所学的知识更具有实际性,更贴近生活。比上次授课采用的让学生起来读一读的效果要好得多。第三组的导游员还带领同学们做了个“旅游竟猜”的游戏,以引导大家思考并区别铁路干线。第四组的导游员还利用“五一”长假我来为你服务等课堂灵活的方式来参与。最后我又出示了一幅全国铁路干线图,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到屏幕前去指铁路线的位置,有的根据我的提示选择合理的铁路线等。检测阶段我布置的题目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全国主要的铁路干线,而且让学生自己起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等。由于前一阶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检测的效果非常的理想,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观察能力等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由此看来,他们自身的体验是无法替代的,也是最珍贵的。作为教师的我也从体现教师权威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探讨与交流,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老师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和创造者。
  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又根据自己设计的评价表让学生进行了自评和互评,我则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并鼓励他们不断地努力,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下了课还意犹未尽,围着我问这问那,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在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多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联系实际安排,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给学生创造多说、多练、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社会生存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新课改理念。
  通过这两次备课、上课的前后比较,我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后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实践中出真知。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M—L改良12导联体系与常规12导联体系的自身对比方法,检测和分析100名受检者的静息心电图各参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多导联体系在额面导联心电图上呈现大
国内对健康人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资料的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报道尚少,以往文献报道通常是按性别分组单独考察心率与STI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人体中心率,年龄、性别等
初中美术素描基础教学基于它是造型艺术基础之基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是初中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  初中美术特长班专业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
对相当多的初中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外来语言。新编初中英语  教材越来越显示出国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的重视。书面表达能  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所在。中考英语写  作也从无到有,所占比分不断增加,直至近年来占到总分的17%左右。由此可见,  写作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现  状,却不那么令人乐观。  英语写
近几年,江西的城市绿化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从各地的情况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江西很多城市的行道树大多樟树居多,大有一统天下的姿态,有的中小城
文言阅读在福建语文高考中占15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笔者认为,仅看到这点还远远不够。文言教学效果还很大程度上关涉到古诗文背诵、古诗词鉴赏、古代文化经典、语言表达与运用乃至写作等方方面面的考查。  先说古诗文的背诵,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深深感到,绝大多数学生只管死记硬背,而不想去领会词句意思,更不去思考每句话内容上的关联,结果今天背明天忘,效率极其低下,而且还容易出现增删个别虚词、写错别字、语序
新课程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的整合,课程与教学是统一的,是师生在教育情景中共同创造的教学事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材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新课程理念要求,英语教学不能单纯地进行英语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主动探究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并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学习技巧。但是往往有很多学生处于学习的“瓶颈”状态,即无法突破自己,只是机械地跟随着教师的吩咐,或因自己的执著,强迫自己去面对英语学科。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引导,化解学生的困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英语成为学生爱学、乐学的学科,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一、让英语知识“活”起来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有一种理念  就是为了让学
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收集银行存款、贷款的利率有关信息,用数列知识来解决银行存款和贷款问题,组织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把复杂的问题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