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现代观念,培育全面人才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强调了大学四大功能中的教学职能,以此明确教师的地位,论述教师应该先装备现代的教育理念,立足课堂内外,才能明确自身的定位,培育出优秀人才。
  【关键词】教学 理念 隐性课程 定位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各层次的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而其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每位教师都能以身表率,并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武装自己,言传身教,身体力行,那我们的学生将会从上一辈人那里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国未来的辉煌将不可估量。这也是很多人的共识: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决定了她未来的富强。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区别在于培养目标和方式上,中学教育是为了学生考上大学,大学教育则是为了学生进入社会。中学培养“考”生,大学培养“学”生。一般来说,前者是学生成年之前的教育。在国内,特色又在于其重点是以“高考”为目标导向型的集中准备过程;而后者是学生成年后的全方位教育,学生突然在生活和学习上“被”独立起来。大学要求学生拥有生活自理能力、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与人交际协调的能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等等,似乎在中学阶段都被过分强调和重视的考试任务给忽略了。大学作为大多数学生接受传统正规教育和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驿站,到底该为学生准备些什么,培养些什么?而在其中,老师的作用和位置又是怎样的?本文稍后将从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观等方面谈谈。现在首先要明确的是大学中教学和教师的地位。
  一、大学教学和教师的地位
  众所周知,随着上千年来大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的作用和功能问题一直被讨论着。从以英国大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继承,到德国大学注重知识的研究和创造,再到美国式的教研结合并服务社会,人们已经对大学的三大功能日渐达成共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瞻远瞩,在三大功能之外,结合国情,提出了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
  其实,无论是哪种职能都和人才培养分不开。学校教育培养学生,使得科研、社会服务,包括文化传承都后继有人。忽略教学,无疑是断水之源。因此,教学的地位也许不能说是最重要,但是离了教学那作为学校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也许就只能称为某研究所或某服务站了。这样看来,教学作为大学的第一个职能的存在也就非常必要了。对所有的大学而言,教学都应该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就笔者所工作的大学来说,教学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学校要确保的第一要务。教学之任如此厚重,教学的承担者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无独有偶,我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曾经指出: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中美两大名校的校长在不同的时空得出几乎完全相同的结论,说明了教师之于大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胡锦涛也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人从事高等教育行业数年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大学教育和教师的理解和感悟也不断加深,现在借此机会进行分享与交流。
  二、教育理念
  金耀基引用威尔斯的话说明了大学教育的角色与功能是何等重要,他更深入指出现代的大学教育能不能培养一个中国现代的“知识人”与大学的通识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而我们大学老师作为实施教学的主体,是否具备通识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教育理念反映了大学对人才素质的理解或者说是一种预期,教育制度则是贯穿或制约这一理念践行的途径,而专业和课程结构则是将理念具体落实到教育活动中的方式和方法”。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化教育来说的,其重“育”更甚于“教”。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通识教育又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通识教育优先考虑个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协调发展和能力培养,培养健全的人,同时也为职业生活打基础,做准备。它提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以基础教育为主,知识面较宽,强调适应性;并重视研究实践学习。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从前面的讨论还可以看出通识教育是防止学生偏科和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学生的重要方式。除专业教育之外的所有内容,通识教育课程不仅包括共同必修课和其他形式的通识课程,还囊括一些非正式课程,如:大学生活指导、社团、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讲座等,它们当中多归于大学的隐性课程,将会在后文中有所探讨。
  博雅教育,是“为开拓学生知识面和使学生获得对人文知识主要领域的了解而开设的”。它和通识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据香港中大校长金耀基分析,通识教育整合之着眼点在“人”, 而博雅教育着眼点在“识”(知识的识)。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而只有了解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这些理念,包括诸如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等观念的精髓,明确教育学生并不能止于课本知识,必须随时鼓励并敦促学生全面发展,人性化个性化发展。只有理解并贯彻这些理念观念,我们的教育行业才不会做出那些长久以来一直被人诟病的诸如教“死”书和让学生读“死”书的事情。
  三、隐性课程
  课程是将理念具体落实到教育活动中的方式和方法,课堂也是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主阵地。然而,课堂时间终究是非常有限的,把课程概念延伸到隐性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有所差别,隐形课程上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原因。当代中国最著名大学校长之一的张楚廷教授指出,隐性课程体现了更深切的人文关怀、大学更深层的含义和更优异的教育质量。他更进一步归纳出其七点特征,其中习得过程的愉悦性、习得途径的多样性和影响的持久性给笔者感触颇深。
  体验能超越经验、物质而达到理性和精神,使暂时达到恒久。隐形课程需要被体验才能发挥作用。韶关学院每年给广大学子确保常规的外语教学以外,在隐性课程上也贡献颇多。独具一格的全校范围内的“体验”英语活动每年现已增加到7场,外语大合唱、演讲、辩论、配音/戏剧、阅读、写作等比赛和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活动大大提高了外语在学生们面前的曝光率。本人过去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多年,多次组织和策划这些类型的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提高机会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健康有益的校园生活;还常年担任比赛评委、活动和比赛的指导老师等亲临第一线和同学们一起感受语言和文化的魅力。笔者认为,隐性课程给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接触的机会,是我们广大教师真正可以做好教育、有所作为的方向。教师能成为教师,首先是较高水平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然而,教师对生活和人生的各种积极态度和较为成熟的看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此外,教师的热情和事业心、气度、品质、人格等无形的东西也能在交流中被學生体验到。而学生通过课堂以外这些显得更为轻松的接触,可以更容易也更愉快地学习。所以只有认识到隐性课程重要的教师,才能在此过程中,把自己的教育观、积极的各方面内容和精华一声不响地高明地逐渐渗透给学生,并与他们一道去探索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存道路。   四、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探讨完教育观和了解了教师可以有所作为的方向后,明确自身的定位也决定着教师能发挥的作用。关于教师角色定位本人曾做过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教师是个多功能者,因此也是个多角色的人。下面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看法。与大多数国人一样,本人在国内寒窗十数载,深刻体会到了当代中国体制下的传统教育模式。本科毕业后赴英国进行教育硕士的深造,学习的是对外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回国从教已有数年,亲身经历了外语的学习如何变成了第二语言的历程(即从学习到习得的微妙变化),感触颇多。从学生变成老师,从学到教,再到边学边教的过程,因此有幸从学生、教师和旁观者三个角度去经历、感受和体会。不同角度得出的一个相同的结论就是教师作为榜样的角色。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几乎所有笔者接触过的教师都有作为榜样的崇高觉悟和良好意识。教师们都尝试引导学生达到最完美的人格:积极乐观、正直公正、勤勉上进,等等。这也是目前笔者对为人师表含义的理解。
  就以身立教这个方面来说,在英国的学习生涯给笔者很大启发:大部分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是多种角色的统一。包括课堂的控制者和组织者、评估者、学习的促进者、活动的参与者、知识来源、学习和生活的导师和言行和努力工作的榜样。
  Harmer说,在课堂上,我们角色的转换可能会随着一个活动转入到下一个活动,或者从活动的这一个阶段转入到下一个阶段。但只要我们能解放思想,适时换位,就能把教师最大的功能发挥出来。这应该就是关于恰当地选取和平衡各种角色的最佳诠释了吧。笔者想把这种说法从课堂延伸到课堂以外,即身为一名光荣的人名教师,在赋予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人文关怀的照耀下,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可用之才!而在此过程中,不必拘泥于限制在哪一种角色。根据需要和实际,适时转换我们的角色和功能,把我们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放到最大,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受益。
  五、结语
  从事大学教育事业几年来,笔者上过各种专业课、成教课、公选课、第二专业课程、出国培训课程、演讲、翻译比赛指导课程等;做过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通过广泛频繁地接触各种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以及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学生心中是怎样呼唤和渴望一个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老师的。也让我明白这份被称为天底下最光荣职业之一真的不容易,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教师只是人们贪图安逸或者不知所措时候的选择。以身立教不简单,为人师表就更难。前者是事业、专业上的能力要求,而后者是道德、情感上的要求。可见,做个合格的现代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道德、情感上的要求也很高,愿继续与广大热爱中国教育事业的同行一道,为培养杰出的人才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C.维斯特. 一流大学 卓越校长:麻省理工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作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F.G.阿特巴赫. 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金耀基. 大学之理念[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王英杰,刘宝存.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M].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5]張楚廷. 高等教育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职业技能鉴定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乃至就业过程中相对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对提升大学生的学业自我
利用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以及蒙脱土的高效选择吸附性能,制备了聚丙烯腈(PAN)基蒙脱土(Na-MMT)复合纳米纤维(PAN/Na-MMT),并将其应用在对废水中重金属Cr(3+)吸附.实验研究了P
以天然产物酪素(CA)为基材,通过自由基聚合在酪素体系中引入阳离子单体一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获得了结构稳定、性能优异的阳离子酪素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光
【摘 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为探讨我国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语言输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从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教师应充分理解该理论,笔者结合自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讨论了"i 1" 理论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几个启示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i 1理论 输入假说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一、引言  
【摘 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为例,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 就业竞争力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著名抒情女诗人。她的诗,处处可见新奇的、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例如“‘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头脑比天空辽阔,攀登达到高贵的心”等。文章将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新奇隐喻,以期达到更好欣赏狄金森诗歌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隐喻 诗歌 源域 目的域  一、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著名抒情女诗人。她一生未嫁,归隐幽
【摘要】微信是目前较为流行的通信工具,随着无线网络及智能设备的推广,微信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它不仅可以支持多种形式的沟通,同时还具备强大的辅助功能,因而在部分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就如何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简要地分析,并针对微信教学下的利与弊提出几点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微信在高校
以ZnO晶须作为材料改性剂,制备了不同晶须含量的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通过测试不同晶须含量样品的孔隙率、粗糙度以及微观形貌,研究材料结构随晶须含量的变化规律;测试样
通过传统固相法成功制备出四方钨青铜结构的Ba2MFeNb4O15(M=La,Sm,Eu)陶瓷,研究了不同稀土元素La3+,Sm3+,Eu3+引入钨青铜结构的A位后得到的陶瓷的显微结构及多铁性能.且各组
【摘要】骨髓细胞形态学一直是中职临床检验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来改善教学,具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善教学  我校一直开设医学检验专业,为桂林市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医学检验人才。医学检验专业一直是我校的重点专业,该专业学生完成在校阶段的学习以后,还需要参加国家组织的检验技术资格考试,医学检验专业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