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家训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教育功能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训既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承载着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能。不同时代的家训大都体现了特定时代的核心道德观念,并传递着传统道德的普适性思想内容。家训可为个体的道德建构提供适切的道德规范,它所体现的道德原则因血亲情感的作用更易为教育对象所认同。家训在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应大力倡导家训形式的道德教育,并引导家训形式的道德教育实现当代转型。
其他文献
虽然以往一些论著已经注意到“教养”这一说法的出现与上古中国庠序中的“养老”有关联,但对这“养老”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却并不准确。文章对“养老”的内涵重新作了分辨,并进
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和启蒙先驱。他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西方文明论和“开民智”的启蒙主义,突破了支配洋务时代三十年的“中体西用”范式,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难题并非天然存在,而是被某种“哲学”所造成的。西方哲学以有别于日常劳碌的神性之“看”宣告自己的诞生,宣告了智慧之爱的“理论”性,同时也宣告了哲学与
本文利用山西介休后土庙道教古建筑群内的碑刻等资料,探讨后土庙建筑群与三清观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及其庙宇市场效应,尝试以田野考古方法研究古代道教历史及其管理模式.
政治参与是指政治主体对政治过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治参与发生在什么领域?依据什么来规定政治参与的程度呢?体现政治伦理精神和生态伦理价值的政治参与应该发生在由公共领
《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出现的“阿尔诺循环”体现了笛卡尔的认识论立场和本体论立场的冲突。“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体系的起点,说明认识论立场的优先性,而关于“上帝存在”的
社会秩序问题是社会学理论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新社会秩序已初步形成。从个体的视
霍布斯给了我们一个政治的"利维坦",外在的、反自然的国家权力,于是在洛克那里就有了作为"利维坦"的对立面的社会;到康德,再讨论社会的"伦理秩序"与"政治秩序",认为生活在一
"情感"(Gefühl)原文界定概念是施莱尔马赫宗教哲学与基督教思想的核心概念,本文力图对施莱尔马赫宗教哲学核心概念--"情感"--进行一次简要细致的分析和梳理,以期能进一步消
经济秩序围绕"经济原则"、"社会原则"和"政治原则"的互动关系展开,这是对经济秩序的关系论而非实体论的理解.由此出发,可将经济秩序分为四种类型,即"伦理经济"、"国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