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质感”源于教师对课文的深度解读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质感”,是人们对课堂教学有效度的一种直觉感知。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是否到位是影响课堂教学质感的一个本源性因素。语文教材不是由编者编写的知识说明性文本,而是由编者精选现成的文质兼美的作品。是语言作品中的经典和范式。教师若不下一番深入解读的功夫,便不能悟其行文之意趣和立意之精妙,也就无法去感动学生,使他们真正享受到言辞的魅力和张力,浴身于文意的熏陶和浸润。那么。教师应当如何解读教材、吃透教材呢?我们还是从课堂实践层面来反思教师解读文本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探求要旨时解读的主线深化
  
  解读课文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对课文主旨的正确把握。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然而在解读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这个“帅”而且以这个“帅”来统领全文并不容易。
  一位教师执教《山城的雾》一课(人教版第6册),没有真正读懂课题中“山城”的蕴意。即山城重庆雾的“奇幻”与山城的地形地貌的特殊关系。没有从“奇幻”人手启发学生领悟山城雾的个性。而是以课文中浅表化的一个“变”字作为主线来串连。结果就无法解说“雾”的“奇幻”。其实教师只要细读全诗,不难发现“山城变成了谜一样的宫殿”,“大车小车都提着红灯笼……缓缓向前”,只听见雾中“哒哒的脚步声,看不清路上行人的脸”,“汹涌的雾在翻腾,就像神话中的水漫金山”……这种种雾景都跟山城的房子、道路层层叠叠。立体呈现有关。而不像平原的景物那样是平面展开的状态。如果不是山城,而是平原上的城市,这些景物就难免被马路两旁高大的建筑物遮挡,又哪里会成为“谜一样的宫殿”。哪里会看到“大车小车都提着红灯笼”,更不会有如“水漫金山”的奇观。脱离了“山城”的地形特点就无法感受山城雾的“奇幻”。学生不能读懂课文,语文课堂还能给他们什么?于此足见教师深入钻研,深化对课文主线的认识乃是有效教学的根基所在。
  
  二、激发情思时解读的主体优化
  
  教师解读课文不仅要准确地把握文本内涵,更要充分考虑编者的意图,特别是依据学生主体的学情去处理和调整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和疑点,从而确定最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这种融作者的文路、编者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的教材处理,就不再是僵化的照本宣科的“教教材”。而是因学施教的“用教材教”。这显然是教师解读课文范畴里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接受水平,除知识、能力以外,对语文课来说,更有一个情感发展水平问题,值得教师关注。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事关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所以情感方面能否达到优化主体的目的,就显得十分重要。否则。语文课文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就成了无的放矢。
  一位教师在教《草原》(人教版第10册)一课时,为了营造教学气氛,一开始就出示课件: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远处有一群羊漫过小丘;近处一个小女孩正在给一只小羊喂草。这时,画外响起了歌唱家腾格尔高亢而又带有一丝苍凉的歌声:“我爱你,我的草原!我爱你,我的家!',在如此浓郁的气氛中,教师问孩子“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冷场半分钟后,终于有一个小女生怯怯地举手说“我很喜欢这只小羊。”可能是与预想的答案相距甚远的缘故,让教师一时不知所措。
  营造课堂情感氛围不易,究其根本,儿童的情感世界与成人的情感世界是有区别的,对于成人的“一往情深”,有时儿童并不领情。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他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紧紧抓住了“辩斗”这一中心内容,通过游戏化的“辩斗”表演这篇古文的主要部分。不仅使儿童读懂了课文,而且在意趣盎然的活动中熟读了课文。自然地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辩斗”的部分: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教师先从理解的层面。引导学生弄清楚基本内容,并逐步形成如下板书:
  


  接着以分组诵读(“一儿”、“另一儿”各一组)表演辩斗,起先同桌分角色读,再分角色上台表演读,然后全班分两组表演读。起先学生读得不太顺口。王老师说“辩是辩了,但还没有斗起来。”于是学生越读越激烈,“斗”的气味浓了。最后让学生作一儿。教师作另一儿辩斗。教师在辩斗时巧妙地加上了“非也”,“不然也”,“非也,非也”,更增添了辩斗的情趣。就这样,这篇古文的主要部分在类似游戏之中让学生读熟了。可见,只要教师能从优化学习主体的情感水平着眼去解读、把握和处理课文,即使是古文,也一样可以使学生读得情趣融融。
  
  三、分析结构时解读的主干活化
  
  对课文的解读,教师要重视对课文结构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形成课文结构的“主干”如何巧妙地串连全文这一点。更要有深切的认识。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深读《颐和园》(人教版第7册)一课时,只是抓住课文中第一句话“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中的“美丽”一词。并以此为结构主干去统领全文,让学生讨论“长廊的美”、“万寿山的美”和“昆明湖的美”。而完全忽略了课后练习中已明示的“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一样”。结果在讨论“万寿山美在哪里”时。有学生就提出了“课文写万寿山的美,怎么写到昆明湖去了?昆明湖的美不是后面还有一段吗?我觉得课文层次有点乱。”问得教师很尴尬。其实课文在总提颐和园的“美”之后,接着就抓住不同景区的特点,描写了长廊的“长”。万寿山的“高”和昆明湖的“大”,把“美”具体化。这是结构主干的“活化”,如果教师注意到这一点,让学生讨论“课文怎样描写万寿山‘高’的特点”。学生就不难明白“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也就自然地看到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就不会产生课文的层次紊乱之感了。
  
  四、品味语言时解读的主导细化
  
  在认真解读课文典范语言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去品味语言的意义、色彩、形象和气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能否在品味语言上下功夫,深深体悟出言外之意和文内之旨,把主导引领指向细处。便成为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课文《在仙台》中有一处细节记叙了滕野先生检查鲁迅听课笔记的事。这件事的开头是这样交代的:一天,大约星期六,他使人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事情的最后,鲁迅写道:第二、三天便还我(指听课笔记)。鲁迅打开一看。改得非常仔细,连文法甚至标点都一一订正。为什么鲁迅在开头要交代“星期六”?这是一处很容易被人忽视的行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是这样发问的:“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特别点出“星期六”?”“第二、三天便还我”中的第二天应当是星期几?第三天又是星期几?滕野先生什么 时候为作者如此详细地改听课笔记?从这件事上你觉得滕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处略写可真是“含不尽之意隐于言外”。如果没有于老师的深入解读课文,学生是很难读懂文意的。教师在钻研教材中所获得的发现正是抓住了课文开头交代的“显信息”(指文面语言“星期六”“第二、三天便还我”),在似乎毫不显眼之处,悟出了课文为什么这样写的“隐信息”(滕野先生是放弃了休息日为鲁迅改听课笔记的,而且改得那么认真);又从这一“隐信息”里再悟出其中的“潜信息”——滕野先生的博爱精神和高尚人格。正是于老师在品赏语言、解读课文的功夫,才使学生的“学语习文”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节外生枝时解读的主流强化
  
  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和难预测性。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在解读课文时,是从个性化的感知和感悟入手,对同一篇课文。从对整体到细节的认识,都有可能不一样,表现为解读的过程是一个各有不同的新的建构过程。当然。学生在解读过程中的建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的可能会远离了课文的价值主流。所以。教师以深入解读课文为基础的现场导引。在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位教师在教学《趵突泉》(人教版第8册)时,一位学生质疑:“说‘如没有趵突泉。就会使济南丢失一半的美’这怎么可能?说得也太夸张了。”这一节外生枝的质疑。似乎有点道理,教师没法说服学生,只好不了了之。其实,学生的大多数质疑。都可以在深读课文中得到解决。如,首先课文描述的视角是由大到小的。先说“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趵突泉是三分济南之美有其一。这与“一半”就相当接近了。再看细写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活,由南向北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的”。于此可见趵突泉不仅仅是一泉眼,而且还是一溪活水,流过济南城的很多地方,还给那里带去了美。可见,说趵突泉给济南带来“一半的美”,自有其道理。再说趵突泉本身除了有三个大泉外,池边还有小泉,比大泉更有趣,自然是美不胜美。还有,“没有趵突泉,就会使济南丢失一半的美”是文学语言,是一种感觉,不是科学定量,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夸张的手法……凡此种种,说“没有趵突泉,就会使济南丢失一半的美”是完全可以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可见。教师要临场处理学生的种种“节外生枝”。就得靠对文本的预先透彻解析。
  
  (责任嫡辑 胡本光 邓诗霞)
其他文献
考试评价按其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不同功能的考试评价其试题编制的内容应有所区别。    一、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所做的评价。旨在研究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供信息。  [例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4篇说明文。在本组课文教学前,老师让学生阅读文章《“埃尼阿克”(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自述》(内容略),围绕“作者采
期刊
课程改革实验六年来,从过程到内容再到学法教法的不断更新,已经让人们认识到复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它自身独特的教学特点。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究竟该如何上就自然而然成为摆在一线教师和教研员面前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教师以陈述作为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学生以记忆作为复习课学习的主要形式,不能很好地巩
期刊
小学第二学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与第一学段相比,这个学段的学习要求有了较大提高。即在字词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句段训练、语言材料积累以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学习经验日益丰富,个体之间的差异逐渐加大。因此,这个阶段的语文复习,内容要加强整合,避免单一化;方法要讲求弹性。避免一刀切。下面结合这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个方面的复习提一些建议。   
期刊
本文以茶文化为切入点,以聂市古镇为对象,研究其在千百年间因茶叶种植、生产、贸易而形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空间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环境,详细地阐述各遗产要素的特点。并对遗产的整体性关系进行解读,针对其整体价值特征提出整体保护的理念。最终基于茶文化遗产分别探讨聂市古镇整体保护和发展的策略。
  经历史积淀下来的物质空间环境的长存不朽,及其茶文化内涵的延续传承,在茶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两者相互作用,只有将其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赋予古镇保护与发展完整的意义。围绕此中心点,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复习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夯实基础上,重点抓好篇章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达到小学阶段的总要求。现以苏教版五、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谈谈期末复习意见。    基础知识部分    一、复习目标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五年级下册语文要求掌握常用汉字157个,六年级下册语文要求掌握常用字125
期刊
一、说课在校本教研中的实际意义    说课就是指讲课教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就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向同行或其他听众全面讲述教学课题的教研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内容、过程、方法等用简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这是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教研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
期刊
复习课与新授课和练习课不同,在于知识的呈现和教学手段上一定要避免“冷饭重炒”。复习课呈现在学生面前,应该是新角度、新视野;体现操作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复习课应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都有收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下面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谈两点建议。    一、“理”与“通”是数学复习课的本质特征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
期刊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公众对于城市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单一文化空间类型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城市文化建筑趋向集约、高效的综合体建筑方向发展,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作为多种文化功能复合的实体,汇聚了多样的文化功能,承载了更复杂的空间,受大众青睐而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文化综合体承载了市民的公共生活,其边界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公共空间交界的复合型空间,既有城市公共空间属性,也对建筑的场所体验有重
一、传统的复习课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整理和复习课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复习课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学生操练。很多情况下学生所做的练习是机械性的重复性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特别是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整理和复习课有以下特点:  学生
期刊
“空间和图形”与“统计”部分    一、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确定好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整理与复习课教学的整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更加巩固。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它重在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并将其梳理成知识网络,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整理归纳,连片成网  在整理和复习课中,学生面对的都是已经学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