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成趣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文阅读可借古代文论中品鉴“味”的方法,经“由文生境—由境悟文—由悟知反”三个阶段揣摩文本,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品味 解读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某些问题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语文老师通常借助讲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过多的知识性、理论性讲解本身容易消解语文的诗性;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讲解也很难拿形成学生的有效记忆,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并不大。
  笔者认为,通过“味”来解决这个矛盾。“味”是古代文论中的一种重要的诗歌评鉴方法。南朝钟嵘在《诗品》中就说过,“理过其辞,淡然寡味”,可见“味”是与“辞”联系在一起的,更进一步地说,“味”的对象是语言,目的是知味。如果把这种品鉴诗歌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入到现代文的阅读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素养尽情发挥,会读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盎然情趣来。
  现代文阅读中,“味”,即以体验性为主要特征借助联想想象等方式来揣度文学的氛围、意境和思想情感的方法。在学生无法领悟从生活中提取抽象的艺术美感下,我们可以借助联想、想象、改写、置换等方式进行对比,通过揣摩最终达到审美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这个过程就是“味”。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将语言规律融会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师生感受课堂预设和生成的乐趣。笔者经过不断的探索,从操作性角度可以经由“由文生境—由境悟文—由悟知反”三个阶段的联想、对比、引申揣摩文本,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一、由文生境,触发联想
  “味”是以体验性为主要特征,由文生境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通过这一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和联想,重新生成文章的氛围和意境。为消解文本与学生理解之间的隔阂,最终实现审美目的作铺垫。
  譬如,在学习《鼎湖山听泉》探讨语言的生动和精炼时,学生纷纷列举了“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等处中动词的妙用,然而当有个学生懵懵懂懂地提出“如枕泉而眠”时,大家依靠直觉都感觉“枕”字用得好,可又说不出所以然。这时,笔者建议大家把这五个字从文中隐去,用自己的语言填补这个空白。学生通过认真审读这段文字,设身处地地想象,弄明白作者的意图后,就开始纷纷补充了。最后基本上认为以“泉声清晰地传入到我的枕边伴着我入眠”最为贴切。笔者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热情的探索,告诉他们得出的正是1982年于《人民日报》发表时的稿样时,顺势用多媒体展示出这个句子“入夜,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课堂气氛明显变得活跃。
  二、由境悟文,学会对比
  由文生境为由境悟文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经验准备。“悟”,它是在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的一种豁然通达的思维方式。可见,悟,必须要有材料做基础。在由境悟文的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师操作的,还是以比较法为常见。
  在《鼎湖山听泉》的“枕”字赏析中,完成由文生境后,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表达的区别。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明显差别,而形式上却存在很大区别。“枕泉”中的“泉”应作“泉声”讲,把它充作“枕”这个动作具体的动词宾语,明显就把声音实体化了。既实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生动表达,又兼有无理而妙的韵趣,文辞也越发简约精粹。又如在《故乡》一文教学中,笔者设计一个问题,就是少年闰土月夜刺猹的细节本应该在文本中的何处,为什么作者在闰土一出场的时候对此细节进行回放?从叙事的逻辑看,这个细节应该在闰土自述沙地看瓜的情节之后,它是作者的想象。通过这样的还原,学生发现了问题,经过比较发现,这幅画面在作者心目中的神异与重要之处,顺理成章地品味出画面背后的深层蕴涵,课堂也显得活泼盎然。
  三、由悟知反,实现迁移
  实现第二步的由境悟文,只是实现了就事论事的学习,并不代表学生就能深刻领悟和把握语言规律进行知识迁移了。要想巩固此处的学习,还要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跳出来,实现举一反三,形成语言规律的深层领悟,为真正掌握打牢基础。
  在“枕”字的充分讨论下,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妙用。由此为起点,启发学生去搜寻类似的语言现象。学生联想到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七颗枸杞豆》中“无边的春色从山沟里溢出来”以及习题中出现过的“满船清梦压星河”等语言现象中的“排”“溢”“压”等妙用,不仅对这些语言现象都能作出自觉的解读,课堂的容量大大增加,学习氛围也格外浓烈。这时候的解读是借助语言规律的解读,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自觉解读,由文生境的心理活动明显弱化。这才在真正意义上完成“味”的审美过程。
  回归《鼎湖山听泉》教学的整个过程看,想象作者夜深人静借宿山寺的情形是第一步,从表达设想的生活角度揣摩语言进行鉴赏是第二步,上升到语文规律性认识并能够迁移是第三步。整个环节充满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知欲求,展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儿童心理学认为,随着学生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思维也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递升。在这个由具体而逐渐抽象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尽量多的利用各种条件、场景,为学生提供智力提升的契机。“味”是深谙此道的审美方法,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小海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深入人心,美丽、善良、勤劳,知书达礼,自尊又自强,对爱情极为忠贞,敢于殉情来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笔者在教授这一课时,常常思考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除了一般认为的社会悲剧说(封建家长制导致)、门不当户不对说、焦母恋子情结说等等以外,是否也可以从刘兰芝性格这一点作为突破口,探讨焦刘爱情的悲剧原因,进而重新审视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借以说明焦刘爱情的内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高考语文卷的语用类试题也在不断变化,高考既要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也要对其思想素质、审美能力进行考查,这也体现着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内在要求。以前这些题型考查的往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多少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限制性较强。从近年来的命题趋势看,语用题不断地放宽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和表达的限制,知识涵盖面越来越广,涉及能力点越来越多,考查的综
我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各尽其妙,异彩纷呈。有直抒胸臆之呼唤,有借景抒情之婉转,有托物言志之蕴藉,有比兴用典之含蓄,还有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依依不舍、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难舍或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就是“对写法”。  试看下面五首诗,分析一下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并谈
【摘 要】考前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师不妨将关注点落到更具有应对色彩的“题干要求”的分析上,让学生已有的文本阅读经验更有效地呈现,发挥它的“用武之地”。  【关键词】圈点 限定 转换 比较     三年来,江苏高考的文学类文本,从文质兼美、充满哲学理性思考的散文《上善若水》到阿城的具有浓郁西南风情的《溜索》,再到写抗战时西南联大生活的《这是你的战争》,文本的风格一直在变,文本的问题设置方式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是历来传诵不衰的名篇。《荆轲刺秦王》一文语言描写生动流畅,人物形象塑造鲜明突出,结构安排详略得当,叙述事件起伏跌宕。笔者反复品读,为行文之流畅而感叹,为人物形象之个性鲜明而击节,更为主人公荆轲之悲情命运而动容惊心。掩卷沉思,荆轲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中最悲壮、最悲情的一个,其勇可赞,其智可叹,其忠可传,其行可壮!  《荆轲刺秦王》一文最令我感怀的莫过于:荆轲刺
一、鲁迅小说的教参解读  “文学接收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你有什么资格规定那种理解就不正确呢?”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发出了质问。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作品的阐释却从来都是一言堂,教师的这个做法往往直接来自于教参的解读。  例如,《药》中夏瑜坟上的那一圈作者自己用了曲笔凭空填上的花环,被教材编写者解读为革命者永远会前赴后继。在这种解读中,
【摘 要】文章从新课程改革的起点出发,通过以高考文言文复习中名词活用这一知识点的总结为例,提出用归类学习法学语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运用归类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原则。  【关键词】高考 归类 名词活用教学法    很多理科老师在讲解某例题后,常常再用一些同类的题目来巩固,以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举一反三”在理科教学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语文却因为存在语言情境的差异,很少被“归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不难发现有诸多的提问误区:思路混乱者有之,目的不明确者有之,逻辑性不强者有之。怎样做能让我们的课堂提问切实、有效,这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提问 实效 措施    一  前几天听了一堂公开课——《牲畜林》,这里仅就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这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讨小说内容时共设计了五
【摘 要】广义的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展示着人物的性格特点,暗示着人物的身份、境遇、职业、心情等,是一个重要创作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体悟肖像描写的精妙之处;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学会观察,学会感受,还要注意把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描写的人物更贴近生活、更逼近真实、更立体丰满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生理急剧变化,他们开始对爱情方面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对爱情的认识充满了朦胧的神秘感,急于寻求答案,这被许多教育者视为为洪水猛兽。这些教育者认为,一个人在青春期,还没有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的时候,不应该涉足爱情这个领域,老师应避免给学生讲与爱情相关的课题,免得引起学生的早恋,耽误学生的学业。但是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