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出思想品德课应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小组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实效性,是每个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组讨论;实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我看来,在思想品德课中,小组讨论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与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力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小组讨论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到底如何呢?笔者经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在“老师讲授不超过25分钟,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的教学要求下,形式化的、低效的讨论也较多地充斥于我们的课堂中。究其原因,我分析如下: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些学生只顾自己思考,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使讨论流于形式。第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讨论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小组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能力强的学生,控制小组的局面,这也无形中把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排除在外了。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第一,分组时,没有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导致能力强的组抢着说,能力相对较弱的组没话说。第二,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讨论的问题,使得所讨论的问题或过于宽泛、笼统,学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开小差;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完全没话说,为了不冷场,学生象征性地以“聊天”来活跃课堂气氛。第三,讨论结果的呈现方式有问题。往往讨论结束后,该哪个学生回答,仍然哪个学生回答,完全看不出讨论了有什么效果。所以,总局限在几个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导讨论,长期以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就会习惯性游离在课堂讨论之外。
那么,如何掌握小组讨论法?其具体实施和操作有什么技巧?怎样才能让小组讨论的方式生动有趣,科学高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划分小组
很多老师往往都是按照座位来确立小组,如前后桌四个学生列为一组,根本没有考虑他们之间智力结构、技能状况、学习层次的差异,也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没有作出明确的分工。其实,为了保证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展开,准备阶段尤为重要,那就是讨论小组成员的构成。
首先,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人员组合,既要考虑小组内部的和谐,又要照顾到小组间的平衡。做到“组内异质,组际同质”。这样,一方面组内可以形成异型交流结构,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机制,因为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组际之间又能促进竞争意识,反过来又促进了组内的热烈讨论。
其次,要对组内的成员作出明确的角色分工,要确定好组织者、记录员、发言人等,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讨论时的责任,使小组内的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当然,这个分工可以自主选择,可以教师指定,也可以抽签决定。同时,组成的小组定期要作必要的调整,这样,一则使学生有新鲜感,二则可以扩大学生交流沟通的范围。角色的分工也要定期更换,这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平衡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
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论题选择不当,这是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的内在因素。问题太大,学生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会望而生畏,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太简单,学生会不假思索,张口答出,这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如何设置问题是发挥小组讨论优越性的关键。我认为,讨论问题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题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陶行知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来设计论题,改变学生讨论活动与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三框《保护环境》时,为了让学生对“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刻的体会,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国的环境问题。对于这个朴实无华的论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究其原因,我想就是因为这个论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我国存在的严峻的环境问题。
第二,论题应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如果对讨论的主题不感(下转第96页)(上接第89页)兴趣,就不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去,反之,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讨论。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7课第三框《三思而后行》时,我利用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设计了一连串前后相连的论题,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下子被吸引,案例发生到最后,我让学生根据提示续写故事时,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彻底爆发,他们在小组内,积极发言。这时候就没有所谓能力强能力弱的学生了,只有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学生。
第三,论题可以有争议。在确保讨论的主题是有意义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有争议,也可以有妥协和一致的意见。但无论哪一种情况,讨论者一定要说明理由。这样做目的是要引起学生自己的思想体验和情感感受。这种论题的设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强调不同见解的合理性,当然,在学生忽略了某些观点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给予提醒,从而使讨论更全面、深入,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论题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小组讨论环节,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的,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讨论的,而是应该立足于通过讨论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一框《我国的人口问题》时,我下发了一份辅助资料,上面包含8个资料题,而这些资料涉及到了柱状图、地图、表格、饼图、文字材料等,设计这个讨论题,我的目的其实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而是经过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结果的呈现
这个环节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每每出去听课,我发现,讨论开展的轰轰烈烈,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可是,随着教师“讨论结束,请同学们就讨论结果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那几个积极发言的同学把手举着。难道讨论的结果仍然只有几个学生能发表意见吗?而往往这样的呈现方式会导致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我最后不举手,我的意见或建议都不会发表,所以我参不参加讨论都没关系。”所以,对于讨论结果的呈现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按照小组分工,每个小组都有组织者、记录员、发言人等。记录员不仅要记录讨论的内容,还要记录参与讨论的成员。
其次,发言人在代表组员发言的时候,我要求发言人应按照这样的格式来发言——组员某某说:“……”。这样一来,就算每个小组只能有一名发言人能发表意见,他也是代表了参与讨论的所有组员,让全班同学都能知道“这么好的点子是谁出的”,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因为发言人会把参与讨论的组员名字说出来,无形中也能督促每个组员都积极参与讨论。
总之,“小组讨论”这种教学形式能使课堂较多的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3]《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关键词】小组讨论;实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我看来,在思想品德课中,小组讨论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与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力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小组讨论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到底如何呢?笔者经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在“老师讲授不超过25分钟,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的教学要求下,形式化的、低效的讨论也较多地充斥于我们的课堂中。究其原因,我分析如下: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些学生只顾自己思考,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使讨论流于形式。第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讨论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小组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能力强的学生,控制小组的局面,这也无形中把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排除在外了。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第一,分组时,没有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导致能力强的组抢着说,能力相对较弱的组没话说。第二,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讨论的问题,使得所讨论的问题或过于宽泛、笼统,学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开小差;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完全没话说,为了不冷场,学生象征性地以“聊天”来活跃课堂气氛。第三,讨论结果的呈现方式有问题。往往讨论结束后,该哪个学生回答,仍然哪个学生回答,完全看不出讨论了有什么效果。所以,总局限在几个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导讨论,长期以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就会习惯性游离在课堂讨论之外。
那么,如何掌握小组讨论法?其具体实施和操作有什么技巧?怎样才能让小组讨论的方式生动有趣,科学高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划分小组
很多老师往往都是按照座位来确立小组,如前后桌四个学生列为一组,根本没有考虑他们之间智力结构、技能状况、学习层次的差异,也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没有作出明确的分工。其实,为了保证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展开,准备阶段尤为重要,那就是讨论小组成员的构成。
首先,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人员组合,既要考虑小组内部的和谐,又要照顾到小组间的平衡。做到“组内异质,组际同质”。这样,一方面组内可以形成异型交流结构,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机制,因为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组际之间又能促进竞争意识,反过来又促进了组内的热烈讨论。
其次,要对组内的成员作出明确的角色分工,要确定好组织者、记录员、发言人等,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讨论时的责任,使小组内的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当然,这个分工可以自主选择,可以教师指定,也可以抽签决定。同时,组成的小组定期要作必要的调整,这样,一则使学生有新鲜感,二则可以扩大学生交流沟通的范围。角色的分工也要定期更换,这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平衡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
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论题选择不当,这是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的内在因素。问题太大,学生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会望而生畏,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太简单,学生会不假思索,张口答出,这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如何设置问题是发挥小组讨论优越性的关键。我认为,讨论问题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题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陶行知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来设计论题,改变学生讨论活动与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三框《保护环境》时,为了让学生对“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刻的体会,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国的环境问题。对于这个朴实无华的论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究其原因,我想就是因为这个论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我国存在的严峻的环境问题。
第二,论题应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如果对讨论的主题不感(下转第96页)(上接第89页)兴趣,就不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去,反之,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讨论。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7课第三框《三思而后行》时,我利用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设计了一连串前后相连的论题,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下子被吸引,案例发生到最后,我让学生根据提示续写故事时,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彻底爆发,他们在小组内,积极发言。这时候就没有所谓能力强能力弱的学生了,只有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学生。
第三,论题可以有争议。在确保讨论的主题是有意义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有争议,也可以有妥协和一致的意见。但无论哪一种情况,讨论者一定要说明理由。这样做目的是要引起学生自己的思想体验和情感感受。这种论题的设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强调不同见解的合理性,当然,在学生忽略了某些观点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给予提醒,从而使讨论更全面、深入,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论题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小组讨论环节,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的,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讨论的,而是应该立足于通过讨论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一框《我国的人口问题》时,我下发了一份辅助资料,上面包含8个资料题,而这些资料涉及到了柱状图、地图、表格、饼图、文字材料等,设计这个讨论题,我的目的其实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而是经过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结果的呈现
这个环节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每每出去听课,我发现,讨论开展的轰轰烈烈,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可是,随着教师“讨论结束,请同学们就讨论结果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那几个积极发言的同学把手举着。难道讨论的结果仍然只有几个学生能发表意见吗?而往往这样的呈现方式会导致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我最后不举手,我的意见或建议都不会发表,所以我参不参加讨论都没关系。”所以,对于讨论结果的呈现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按照小组分工,每个小组都有组织者、记录员、发言人等。记录员不仅要记录讨论的内容,还要记录参与讨论的成员。
其次,发言人在代表组员发言的时候,我要求发言人应按照这样的格式来发言——组员某某说:“……”。这样一来,就算每个小组只能有一名发言人能发表意见,他也是代表了参与讨论的所有组员,让全班同学都能知道“这么好的点子是谁出的”,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因为发言人会把参与讨论的组员名字说出来,无形中也能督促每个组员都积极参与讨论。
总之,“小组讨论”这种教学形式能使课堂较多的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3]《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