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 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根据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集成物流实验课、物流案例分析、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课外研学和毕业设计等与物流实践相关的环节, 建立综合性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1. 065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1- 0092- 02
1 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物流业是复合型服务产业,其涉及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领域。物流管理专业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从2000年至2008年,继北京物资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之后,全国先后有255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校内物流实验和校外实训。我国的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存在标准混乱,不规范的问题,实验室的规模普遍偏小,有的高校竟然还没有专用实验室。校内物流实验主要进行物流软件模拟操作,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又简单,很难达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一些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通常作为校外实训的专业实践基地。
国内的高职高专院校对物流设施设备及仿真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大都建有良好的物流实验室,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高校担负着培养物流管理高级人才的任务,物流管理高级人才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物流设施设备及仿真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更应具有物流管理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较好的管理技能。但这些能力不可能完全在实验室中得到,还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法。经研究发现,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不够规范。大部分院校开办物流管理专业时,因经验不足,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教学时数偏少。虽然有些院校制定了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投入不足或师资缺乏,有的院校用多媒体演示或简单的软件模拟替代。在学生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方面,学校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指导。学校不安排统一实习,让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自主实习,实习与否,实习质量怎样,不得而知。这些都导致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不理想。
(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仍沿用简单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仍旧保留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实践教学对素质能力的培养。而物流管理专业的许多课程重视实际操作,传统课堂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物流业务的具体操作方法,最终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低于社会的需求。
(3)实践教学保障不完善。大多数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在本校交通运输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该专业起步晚、投入资金不足,绝大多数院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实践教学设施借助于其他专业。有些院校建起了实验室,但是专业软件配备不足,规模小,这样的实验室只能模拟业务流程,无法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的仿真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4)虽然相当一部分院校都有与之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实际上企业由于担心泄露内部信息与商业机密,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尤其是课程实习。学生勉强进入企业实习后,很难真正进入业务角色,无法了解物流的真正内涵,企业内部员工也不愿意传授实用的业务知识,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领悟能力。校外实训只能让学生获得浅层次的了解。
(5)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物流专业教师不是从交通运输类、管理类、经济类等其他相关专业转型而来,就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转型而来的教师不仅知识结构老化,而且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年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缺乏相应实践教学经验。教师的经验不足自然不能适应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教学要求。
3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中,首先要发挥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尽快规范物流专业规章制度,制定纲领文件,明确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全部流程及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进一步推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中,要对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进行科学的设置和调整。通过对学校的整体资源和教学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估,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突破固有陈旧思想,突出创意性、参与性与探索性,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积极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现实是一种现代高新技术,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设备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自然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物流管理专业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构建现实中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三维场景。让学生能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和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复杂的生产以及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管理、优化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是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被社会需要,成为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所以必须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教学实践交流和培训工作,使他们成为“双师型”专业教师。与此同时,学校也可聘请企业的物流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或授课,使教师与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最新动态和新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志强. 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技术与市场, 2009(9):81-82.
[2]刘斌.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体系构建[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4):143-145.
[3]莫高兴, 张尔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6(5):203-205.
[关键词]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1. 065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1- 0092- 02
1 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物流业是复合型服务产业,其涉及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领域。物流管理专业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从2000年至2008年,继北京物资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之后,全国先后有255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校内物流实验和校外实训。我国的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存在标准混乱,不规范的问题,实验室的规模普遍偏小,有的高校竟然还没有专用实验室。校内物流实验主要进行物流软件模拟操作,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又简单,很难达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一些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通常作为校外实训的专业实践基地。
国内的高职高专院校对物流设施设备及仿真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大都建有良好的物流实验室,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高校担负着培养物流管理高级人才的任务,物流管理高级人才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物流设施设备及仿真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更应具有物流管理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较好的管理技能。但这些能力不可能完全在实验室中得到,还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法。经研究发现,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不够规范。大部分院校开办物流管理专业时,因经验不足,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教学时数偏少。虽然有些院校制定了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投入不足或师资缺乏,有的院校用多媒体演示或简单的软件模拟替代。在学生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方面,学校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指导。学校不安排统一实习,让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自主实习,实习与否,实习质量怎样,不得而知。这些都导致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不理想。
(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仍沿用简单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仍旧保留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实践教学对素质能力的培养。而物流管理专业的许多课程重视实际操作,传统课堂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物流业务的具体操作方法,最终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低于社会的需求。
(3)实践教学保障不完善。大多数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在本校交通运输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该专业起步晚、投入资金不足,绝大多数院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实践教学设施借助于其他专业。有些院校建起了实验室,但是专业软件配备不足,规模小,这样的实验室只能模拟业务流程,无法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的仿真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4)虽然相当一部分院校都有与之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实际上企业由于担心泄露内部信息与商业机密,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尤其是课程实习。学生勉强进入企业实习后,很难真正进入业务角色,无法了解物流的真正内涵,企业内部员工也不愿意传授实用的业务知识,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领悟能力。校外实训只能让学生获得浅层次的了解。
(5)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物流专业教师不是从交通运输类、管理类、经济类等其他相关专业转型而来,就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转型而来的教师不仅知识结构老化,而且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年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缺乏相应实践教学经验。教师的经验不足自然不能适应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教学要求。
3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中,首先要发挥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尽快规范物流专业规章制度,制定纲领文件,明确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全部流程及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进一步推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中,要对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进行科学的设置和调整。通过对学校的整体资源和教学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估,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突破固有陈旧思想,突出创意性、参与性与探索性,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积极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现实是一种现代高新技术,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设备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自然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物流管理专业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构建现实中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三维场景。让学生能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和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复杂的生产以及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管理、优化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是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被社会需要,成为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所以必须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教学实践交流和培训工作,使他们成为“双师型”专业教师。与此同时,学校也可聘请企业的物流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或授课,使教师与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最新动态和新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志强. 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技术与市场, 2009(9):81-82.
[2]刘斌.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体系构建[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4):143-145.
[3]莫高兴, 张尔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6(5):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