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与教师权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了《对“美丽教育”的反思》这篇文章,其中,作者对那个把教师劳动不以为然、口出狂言的学生,没有恼怒的批评,也没有尖刻的讽刺,而是顺水推舟来了个角色换位——向他让出三尺讲台。尽管手中有了详细的备课资料,那个学生在讲台上还是窘态百出。从此对教师甘拜下风,学生的锋芒收敛了,教师的自尊挽回了。那个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品尝到教师的辛苦,认识到自己的浅陋,从此规矩言行,认真听课……
  读到这里,我深深佩服那位老师的睿智。老师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切实体会到教学的“不易”,体会到教师角色的复杂和艰巨,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学生需要经历,需要体验,让他接触一下教师的生活,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他的成长更有利。我们不能总像保护瓷娃娃一样的保护他们,“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玉不琢,不成器”。这位教师对出言不逊的学生不露痕迹的巧妙引导真让人喝彩。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课后那位老师的思绪顿生波澜——“学生对老师言语不敬,我宽容地对待了这个犯错误的学生,用了一个看似美丽的教育方法,却证明了一个事实:老师行,你不行!”“认为‘美丽教育’缺乏的是对学生主体发展的真正尊重。”对于这个我倒有些看法。作为老师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对提高教师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但他是否对新课标的民主教育反应过敏?他的反思与某些应和的评论,不免有“为顺应新课标潮流而牵强附会”之嫌。其实,学生不会因为这么一件事情就被打击得一塌糊涂,学生的自信也不会这么轻易地就被扼杀了。再说,他敢于接受挑战上讲台讲课,是对自己的“超越”,他的失败也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失败,不允许失败就是不允许成长,不允许学生发展。况且,他得到“武老师,以前我只听说,老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的启示,这是多么重要的成长,又是多么令人欣慰和感动的成长啊! 这种人生道理的获得,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同时,这则课例也带给我对师生关系的考虑。
  对于师生关系,已经谈到让人生厌的地步了。于是,只好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来草草收场。其实师生关系,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透过历史的演变,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师的本质。师生关系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师权“神”授;师权“智”授;师生平等。其实这几个阶段,也是一种趋势:教师的地位在日趋没落,而学生的地位在渐升渐涨。但与之相应的是,教师的专业地位越升越高,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却日趋低落。这是当今的现实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教师权威。
  我们说,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喜欢教师,并因此而敬畏教师;教师正是以“敬”来吸引学生学习,以“畏”来维持班级秩序。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教师的权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纪念其成立五十周年时,推出了一本《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专著,在《教师在探索新的前景》一章中,这样说:“教师和学生确立的强有力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对于几乎全部学生而言,教师仍是无可替代的。”试想,如果没有“教师的权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如何确立?教育质量又何以保障?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权威,学校教育就毫无意义。
  如何树立教师权威?美国学者R·克利弗顿和L·罗伯特对教师权威进行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教师的权威不仅来自社会制度,还来自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 同时也是实质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形成感召权威。我们在教学中通常注重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权威。
  树立教师权威, 提高教学效率。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还要尊重众多的教学规章。更要对学生严宽得宜。管理、教育学生,要“严”字当头。处理问题要灵活对待,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严格的,《对“美丽教育”的反思》中那个把教师劳动不以为然、口出狂言的学生,老师应该以某种合适的方式指出他的错误。“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同时,在一些问题上也要关心、爱护、体谅他们。当学生讲课失败时,老师若能指出学生亦有成功之处,暂时的不成功不要紧,以后会有更大的成功。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维护了教师的权威。然而,有些教师把权威与“威严”等同起来,认为自己的态度越严厉,就越具有权威性,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想法。一个过分原则、呆板、处事缺乏灵活性、没有人情味的老师,学生是不会欢迎的,这样的老师也不可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因素。当然,过分宠爱学生,办事不讲原则,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老师,教师的权威性更无从说起。所以只要严宽相济,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灵活处理问题的老师才能深受学生的敬重。
  因此,学生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教师权威,在现代教育的今天,倡导师生关系的“中庸之道”,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王丽,教师,现居河南新乡。
其他文献
提出“分层次作文教学”是源于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局限性的反思。过去,中学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出一个题目,教师讲解后所有学生“齐步走”,雷同化、模式化、概念化严重。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心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只好粗制滥造,瞎编,甚至胡说。近年来,作文教学又有“大开放”的倾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学生随便写,结果杂乱无章,乱七八糟,似乎又有点矫枉过正。此外,在教学中还面临着一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而作文的标题和开篇又占据着整篇作文的“半壁江山”,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能吸引读者,为文章增添色彩。而文章的开头,则是一篇文章的脸面,这张脸孔是否漂亮,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整篇文章阅读的兴趣。可见作文的拟题和开篇是多么的重要。    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俗话说,文题如眼
武万忠,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全国百佳特色校长,全国科研型杰出校长,中国中学生田径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中语会语文本体改革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武汉市中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市儒家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硚口区中语会副理事长。多次被评为“武汉市硚口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区优秀教师”、“区优秀党员”、“区突出贡献人才”。先后承担国家
历年来,高考都涉及语病题,这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百万考生来说,语病题仍是一块“软肋”,可以系统地分为六大类型。  (一)语序不当  这种语病不易找出,句子较长,易混淆学生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从离中心词最远的地方算起,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教育学生如何运用赞美去更好地与人沟通就更是如此。为了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从每日与之打交道的老师出发,学会赞美老师,并推而广之,掌握赞美的艺术。  赞美老师是有讲究的,学生该如何赞美老师呢?    一、要真诚地赞美    老师的显著特点是: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感情细腻,充满智慧且较敏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时下“读书人口”实在太少了,在教师群体中学习浮躁心理十分严重,其特点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华而不实,教什么学什么,比什么练什么,评什么备什么。“十年磨一剑”的意识弱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情况少了,恨不得一天成名成家。浮躁是一股浮浅、浮薄、浮华之
还有比语文课更精彩的课堂吗?没有。但是,精彩的语文课不应是一幕精彩的戏剧,语文老师不是门门皆通的导演,学生也不是多才多艺的演员,煞费苦心的教案也不是精致完美的剧本。一堂真正精彩的语文课,教师更应像一位谈话节目中或循循善诱、或睿智深沉、或真诚亲切的主持人,自然地掌控着课堂。  王国维说成功有三个境界,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挑战主持人的语文老师的课堂掌控艺术也应达到三种境界:    一、精致巧妙的《艺术人
“互文”,又称“互辞”、“互言”、“互用”、“互见”、“互体”或“互文见义”。它是指古诗文中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单句互见和对句互见。  单句互见,即一个句子里某些词语的互见。例如:  ①“心折骨惊。”(江掩《别赋》)  “心”、“骨”是互文,即“心骨折,心骨惊”。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营造出浓郁的诗教环境,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诗化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和活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爱戴和期盼的校园。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氛围,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点,每一面墙壁,使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壁都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充分发挥橱窗、板报、广播、花草树木等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