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西藏猕猴的种群数量及保护现状研究

来源 :普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猕猴(Macaca mulatta vestita)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猕猴亚种,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采用访问调查和样线调查的方法对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西藏猕猴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合调查区域猕猴种群的生存状况进行了保护现状评估,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分布有5个相对独立的西藏猕猴种群,总的个体数量为119只,其中成年雄性占11.8%、成年雌性33.6%、亚成年个体10%、少年个体24.4%、婴猴20.2%;每个猴群平均大小为23.8+11.6只.它们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常绿/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中,活动的平均海拔为3 517±481.0m,从海拔3200m至4752m都发现有弥猴的活动痕迹.随着S306省道的通车,加查峡谷猕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可尝试建立猕猴自然保护小区,加强科学研究,来共同促进加查峡谷西藏猕猴的有效保护管理.
其他文献
为促进学生对导数知识的深度掌握及相关题目的高效解答,通过从导数概念的分析与理解入手,要求学生在熟练识记常见初等函数导数、导数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灵活变通,充分利用函数所具备的单调性、相关性进行探讨,实现学生对导数的解题方法做到活学活用,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为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关于高中数学中导数综合型题目的解答效率,选取较为典型的题目进行引导分析,从定义域结合、单调性判定及图形思维运用等多角度展开探究,促进学生对于导数性质的深入理解,培养其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题技巧,并通过平时做题的训练要求学生多注重题目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生对导数综合型题目的轻松求解.
高考数学压轴题,是高考数学中最具创新性和思维挑战性的试题,洛必达法则是高等数学中求极限的重要方法.先对不定式极限作了简介,然后从洛必达法则的视角,对近年高考数学中的含参数导数压轴题进行了分析.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是探究数学解题方法的示范,挖掘课本例题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相关问题的解决.本文通过一道课本例题的解法探究,主要目的一是温馨提醒同仁重视课本例题的解法探究;二是探究解决形如f(x)√√=ax+b+cx+d的一类无理函数值域(最值)问题的思想方法[1].
解析几何解答题是高考数学的重点题型.通过对2020年全国Ⅰ卷理科数学第20题的变式探究,可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强化解析几何的通性通法.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多解归一,有利于学生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是数列的基础问题,在高考中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与教学的重要部分,而数列的知识可以有力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数列解题过程也常常含有转化法、待定系数法和类比法等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数列知识成为高考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对这部分内容给予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具体题目分析解题思路,给出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常见途径,旨在更好的解决数列通项公式问题.
数列在高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一定的选拔功能.无论从学科知识的基础性还是试题考查的灵活性,数列都是不可或缺的考查对象.因此对高考数列题从考点及命题思路等方面开展研究,总结解法,用高考真题进行例证,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
双曲线中有关面积问题通常为不规则图形,对该类问题的求解可通过将面积进行转化成容易求解的图形结构,达到快速求解面积的目的,其转换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等面积转换.
在高三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安培力冲量计算存在较大问题,往往是拼命死记公式,而不去理解本质,导致在新情景中使用频频出现问题,本文从微元法角度,通过层层递进的变式引导,让学生的思维以螺旋式的方式前进,突破安培力冲量计算这一难点.
圆是数学平面几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图形,它在解决物理问题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结合实例具体阐释“等时圆”、“动态圆”、“磁场圆”等几何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巧妙应用.